《好伙伴》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786.00 KB
- 文档页数:17
幼儿园中班教案《好伙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中班的社会领域课程,主要涉及与人际交往和同伴关系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教材《好朋友》一章节,主要内容有:同伴间的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分享快乐、共同解决问题等。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同伴之间的关系,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2.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提高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让他们体验到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同伴间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分享快乐、共同解决问题的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人际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视频、故事书、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幼儿园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同伴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0分钟):结合故事内容,讲解同伴间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分享快乐、共同解决问题的意义。
3.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关心同伴、帮助同伴、分享快乐和共同解决问题。
4. 实践环节(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场景,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人际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同伴之间的关系,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分享快乐、共同解决问题。
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画出自己在幼儿园的好朋友,并描述一下你们之间的美好时光。
2. 写一写:写一篇关于如何做到关心同伴、帮助同伴、分享快乐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日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是否掌握了同伴间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分享快乐、共同解决问题的意义?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人际关系?3. 幼儿参与度:全体幼儿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对同伴关系的关注?拓展延伸:1. 开展一次关于同伴关系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和实践所学知识。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好伙伴》教案1.吹奏乐《同伴实行曲》这是一首用管乐器(包括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及玎击乐器)演奏的实行曲。
作者泰克早年曾在军队中供职,在此期间创作了本曲,但起初他们的乐队队长并不欣赏此曲,而且还加以嘲讽。
后来,泰克廉价将其卖给了出版商,结果演出后却受到人们极大的欢迎,作者由此一举成名。
乐曲的曲名系以后所加,用以表示对旧时军乐队中同伴们给予他的关心和协助的感激。
2.合唱曲《船歌》这是作曲家黎英海为我国电影《两个小足球队》所写的一首插曲,它描绘了青少年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表现了他们的真诚友谊和远大理想。
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
第一乐段包含各为3小节的四个乐句,旋律线条作波浪形起伏,6/8拍的节奏富有动感,形象地描绘了小伙伴们在水波上划动桨儿轻快行驶的情景。
合唱部分主旋律是第二乐段的紧缩,在歌中起到副歌作用。
“啦啦啦”和“啊”的唱词增添了歌曲轻松、欢快的气氛。
3.歌曲《噢!苏珊娜》这首歌曲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中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流传最广的一首。
曲调素材精练,易唱,易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歌曲不但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的情意,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
全曲有六个乐句,其中三个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另两个乐句仅是在句尾的落音上稍作变化,整个曲调五个乐句都是重复第一乐句(4小节)轻快、流畅的音乐主题,仅仅在歌曲的中间部分有一个对比乐句,它是前半句节奏的拉宽,切分节奏的使用在情绪和旋律的色彩上起到了变化,把歌曲推向高潮,点明了“朋友”这个主题情感的表现。
后半乐句又回到了主题音调上,使单一的音乐主题在持续反复之中表现出起伏,好像在倾诉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4.歌曲《原谅我》这是一首3/4拍美国儿童歌曲,曲调短小精悍,歌词简练,明快的旋律表达了一个孩子对以往的错,勇于向朋友倾诉,求得原谅的真切心情。
歌曲由四个乐队构成的一段体,每个乐句都以弱起进入,采用了“”基本节奏,仅仅在最后一个乐句稍作变化。
新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和教学反思之第三课(好伙伴)第—课时教学内容:(同伴进行曲)、(噢!苏珊娜)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能学画图形谱。
2、聆听和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经过两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友谊的宝贵。
教学重点:经过学习感受友谊的宝贵。
教学打算:音响设备、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同伴进行曲)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师生交谈〔你们有好伙伴吗?好伙伴给你什么援助?〕二、聆听活动1、谈话导入,介绍同伴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2、初听乐曲的⑴〔2〕局部,请同学说说听后的感受。
3、运用图形谱把〔1〕〔2〕局部进行比照,让学生说出乐曲的不同之处。
4、初听第〔3〕局部,设问:这段音乐与前两段音乐中哪一段相同。
5、复听第〔3〕局部,让学生画出图形谱。
6、完整聆听乐曲,依据乐曲的变化做出不同的表演。
三、学唱歌曲1、导入:同伴之间要相互援助,相互关怀,对外国朋友也不能例外,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外国朋友,苏珊娜。
2、初听音乐并说说歌曲内容。
3、再听音乐,学生简单律动。
4、用铃鼓为歌曲伴奏〔打强拍〕。
5、请同学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慢速〕。
6、跟老师的伴奏填入歌词。
〔慢速〕。
7、说说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商量用怎样速度来演唱较适宜。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原速〕四、实践活动1、出示打击乐器,让学生选择一件乐器,看着书本上的节奏徒手练习。
2、请个别同学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聆听,商量选择适宜的速度、力度来伴奏。
3、教师介绍伴奏要求。
4、分音乐小组,组长分配角色〔演唱、伴奏、律动〕。
5、个别小组汇报表演,老师和同学评价。
集体实践表演。
五、结束小结:朋友之间的友谊是诚恳美好的,我们要珍惜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友谊。
听(噢!苏珊娜)律动出教室。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噢!苏珊娜)、(宽恕我)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宽恕我)让学生了解诚恳的友谊也要敢于成认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