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1
- 格式:ppt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37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平面机构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中,其主要功能是将输入力或运动转化为需要的输出力或运动。
在进行力学设计时,了解和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布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平面机构的力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平面机构可以通过静力学方法进行力分析。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静止或平衡的力学学科,可以用来分析静态平面机构中各个零件的力。
在进行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合力和力矩:平面机构中各个零件受到的力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合力和合力矩。
合力是所有力的矢量和,而合力矩是所有力矩的矢量和。
通过计算合力和合力矩,可以判断机构是否平衡,以及零件上的受力情况。
2.内力:内力是作用在零件内部的力,由于平均剪应力和平均正应力引起。
在平面机构中,内力可以通过应力分析和静力平衡方程求解。
通过分析内力,可以判断零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3.杆件受力:平面机构中的杆件是承受力的主要部分,因此对于杆件的受力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可以通过静力平衡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来计算杆件上的受力。
根据受力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杆件材料和尺寸。
4.关节受力:平面机构中的关节是连接零件的部分,受到的力会传递到相邻的零件上。
通过分析关节受力,可以确定关节的强度和稳定性,并进行合理的设计。
在进行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时,可以使用手动计算方法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手动计算方法需要进行力学方程的推导和计算,需要较高的数学和力学知识。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通过输入机构的几何参数和力参数,自动进行力分析和力矩分析,快速得到各个零件的受力情况。
总之,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静力学方法进行。
在进行力分析时,需要考虑合力和力矩、内力、杆件受力和关节受力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力分析,可以为机构的设计提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机械的摩擦与效率(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1. 作用在机械上的力按作用在机械系统的内外分为______和______。
2. 作用在机械上的功按对机械运动产生的作用分为______和______。
3. 机构动态静力分析时,把______视为一般外力加在机构构件上,解题的方法、步骤与静力分析完全一样。
4. 用速度多边形杠杆法可以直接求出作用在任意构件上的未知平衡力(平衡力矩),此方法的依据是______原理。
5. 运动链的静定条件为______,______。
6. 矩形螺纹和梯形螺纹用于______,而三角形(普通)螺纹用于______。
7. 机构效率等于______功与______功之比,它反映了______功在机械中的有效利用程度。
8. 移动副的自锁条件是______,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______,螺旋副的自锁条件是______。
9. 从效率的观点来看,机械的自锁条件是______;对于反行程自锁的机构,其正行程的机械效率一般小于______。
10. 槽面摩擦力比平面摩擦力大是因为______。
11. 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机械发生自锁的实质是______。
二、选择题1. 传动用丝杠的螺纹牙形选择______。
A.三角形牙 B.矩形牙 C.三角形牙和矩形牙均可2. 单运动副机械自锁的原因是驱动力______摩擦锥(圆)。
A.切于 B.交于 C.分离3. 如果作用在轴颈上的外力加大,那么轴颈上摩擦圆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大或不变4. 机械出现自锁是由于______。
A.机械效率小于零B.驱动力太小 C.阻力太大 D.约束反力太大5. 两运动副的材料一定时,当量摩擦因数取决于______。
A.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 B.运动副元素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大小 C.运动副元素间作用力的大小 D.运动副元素间温差的大小6. 机械中采用环形支承的原因是______。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第1章静力分析基础1.取分离体画受力图时,(CEF)力的指向可以假定,(ABDG)力的指向不能假定。
A.光滑面约束力B.柔体约束力C.铰链约束力D.活动铰链反力E.固定端约束力F.固定端约束力偶矩G.正压力2.列平衡方程求解平面任意力系时,坐标轴选在(B)的方向上,使投影方程简便;矩心应选在(G)点上,使力矩方程简便。
A.与已知力垂直B.与未知力垂直C.与未知力平行D.任意E.已知力作用点F.未知力作用点G.两未知力交点H.任意点3.画出图示各结构中AB构件的受力图。
参考答案:4.如图所示吊杆中A、B、C均为铰链连接,已知主动力F=40kN,AB=BC=2m,α=30︒.求两吊杆的受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列力平衡方程:ΣFx=0又因为AB=BCF A﹒sinα=F C﹒sinαF A =F CΣF Y=02F A﹒sinα=F∴F A =F B=F/ 2sinα=40KN第2章常用机构概述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参考答案: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自由度数时,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2.什么是运动副?什么是高副?什么是低副?参考答案:使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并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结,称为运动副。
以点接触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以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3.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参考答案:(1)n=7,P L=10,P H=0F=3n-2P L-P H=3×7-2×10-0=1C处为复合铰链(2)n=5,P L=7,P H=0F=3n-2P L-P H=3×5-2×7-0=1(3)n=7,P L=10,P H=0F=3n-2P L-P H。
第13讲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平面连杆机构是由直线运动连杆组成的机械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平面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是对连杆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和运动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本文将从动力学和静力学两个方面来介绍平面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一、动力学分析平面连杆机构的动力学分析主要研究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和运动性能。
动力学分析涉及到速度、加速度、力矩等物理量的计算和分析。
1.速度分析速度分析是指根据机构的几何形状和约束条件,计算机构各个连杆和构件的速度。
常用的方法有几何法、瞬心法和向量法等。
2.加速度分析加速度分析是指根据机构的几何形状、约束条件和速度,计算机构各个连杆和构件的加速度。
常用的方法有几何法、瞬心法和向量法等。
3.力矩分析力矩分析是指根据机构的几何形状、约束条件、速度和加速度,计算机构各个连杆和构件的力矩。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矩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根据连杆机构的几何形状和运动状态,可以计算出各个连杆和构件的力矩。
二、静力学分析平面连杆机构的静力学分析主要研究机构在静态平衡条件下的受力和力矩分布。
静力学分析可以用于评估机构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
1.均衡方程静力学分析的基础是建立连杆机构的均衡方程,即根据物体的几何形状和约束条件,建立物体受力和力矩平衡的方程。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可以得到机构的受力和力矩分布。
2.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指根据机构的几何形状、约束条件和力矩,计算机构各个连杆和构件的受力。
受力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从而确定机构的结构设计和增加机构的稳定性。
3.力矩分析力矩分析是指根据机构的几何形状、约束条件和受力分析,计算机构各个连杆和构件的力矩。
力矩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机构的受力情况,从而评估机构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
平面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是机械工程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通过动态静力分析,可以了解机构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和运动性能,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机构的设计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