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结构原理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423.00 KB
- 文档页数:12
装载机的结构原理装载机的结构原理-制动系统目前国产ZL50型机主导产品的制动系统多数为带紧急制动的制动系统,柳工第二代产品ZL50C的制动系统为这种系统的典型代表。
图13为柳工ZL50C型机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系统具有行车制动、停车制动及国际流的紧急制动系统。
停车制动与紧急制动共用,因紧急制动具有4种功能:(1)停车制动;(2)起步时保护制动作用。
气压未达到允许起步气压时,停车制动起作用,且挂下不挡;(3)行车时气路发生故障起安全保护制动作用。
当制动系统气路出了故障。
降到允许行车气压时,紧急制动会自动刹车,同时变速器会自动挂空挡;(4)紧钯制动。
当行车制动出了故障时可选用该系统实施紧急制动,而代替行车制动起作用。
这也是紧急制动名称的由来。
因此,具有紧急制动系统的柳工ZL50C型机制动安全可靠性是最好。
成工目前的ZL50B型机、徐装的ZL50E型机都采用了这样的制动系统。
稍有不同的是成工与徐装的在空气罐与紧急和停车制动阀之间加有快放阀。
柳工以前的ZL50型机制动系统中也有快放阀,实践证明无必要,柳工将该阀取消了。
还有一点不同的是成工的行车制动是双踏板,柳工及徐装的均为单踏板。
另外徐装的紧急和停车制动控制阀为电磁阀,柳工与成工的均为气阀。
如图14所示,目前还有部位产品的制动系统为双管路行车制动。
该系统与图13所示的系统相比,其行车制动部分从空气罐开始多了一路,结构元件组成基本上差不多。
该系统没有紧急制动部分,但有手柄带软轴直接操纵停车制动器的停车制动。
这种制动系统比普通的不带紧急制动的单管路制动系统制动可靠性、安全性要高,但比带紧急制动的制动系统差一些。
因此,今后带紧急制动的制动系统应用会更加广泛。
目前,山工的ZL500D型机、常林的ZLM50E型机都是用的这种系统。
山工的双管路制动阀为双腔并联式,常林的为双腔串联式。
另外,山工的在图中的序号10不是批三通接头。
而是采用的双回路保险阀,这样的双管路体现得更充分。
装载机的结构原理工作液压系统目前我国轮式装载机的工作液压系统已发展到采用小阀操纵大阀的先导工作液压系统。
但目前用得最多的仍是机械式的轮轴操纵工作液压系统。
图9所示为柳工ZL50C型装载的轮轴操纵工作液压系统。
该系统由转斗缸1、动臂缸2、分配阀3、操纵杆7、工作泵8、软轴10等主要零部件组成。
该系统分配阀内带有控制系统最高压力的主安全阀,另外在分配阀的下面通转斗缸大小腔分别带有一个双作用安全阀。
其作用是在工作装置运动过程中,转斗缸发生干涉时间起卸压力及补压作用。
两根操纵杆7通过两根软轴10直接操纵分配阀的转斗阀及动臂阀,使定量齿轮工作泵8的压力油进入转斗缸或动臂缸,使工作装置完成作业运动。
该系统具有典型性及普遍性。
表1中所列的9种主要ZL50型装载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系统。
各个不同企业的产品也有一些小的差别主要差别有2点:(1)泵的排量稍有不同;(2)柳工的双作用安全阀在分配阀的外边,与分栩阀为分体式。
而厦工、龙和徐装在分配阀的外边,与分配阀为分体式。
而厦工、龙工和徐装等的双作用安全阀在分配阀内部,与分配阀为一整体。
工作液压系统目前已开始普遍采用先导工作液压系统。
国产的第二代产品,比如柳工的ZL50C型、成工的ZL50B型早已采用了先导工作液压系统。
由于先导阀及与先导阀相匹配的分配阀国内配套一直不成熟,少量装机采购CAT件,由于价格昂贵,只能用于少量进口机型上,国内市场无法推广。
最近几年来,由于国内配套企业消化研制引进CAT技术成功,价格合适,因此已开始批量推向市场。
常林的ZLM50E-3型已大部分装配先导工作液压系统,柳工、徐装、山工、成工等相应产品也批量装配先导工作液压系统。
特别是柳工、徐装等企业的第三代ZL50型产品,基本上以先导工作液压系统为主。
先导操纵可实现单杆操纵,且手柄操纵力及行程比机械式操纵小得多,大大降低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增加了操纵舒适性,从而也就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图11以柳工ZL50G型先导工作液压系统为例,展示了该系统的基本组成情况。
井下矿用铲车工作原理
井下矿用铲车是一种用于井下矿山开采的特殊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基本结构:井下矿用铲车由车身、工作装置、动力系统、操纵系统和液压系统等组成。
车身由底盘、前桥、后桥和支撑装置组成。
2. 动力系统:井下矿用铲车通常使用内燃机或电动机作为动力源。
内燃机驱动系统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从而驱动铲车移动和工作。
电动机则通过电能来驱动车轮。
3. 液压系统:井下矿用铲车的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和油管组成。
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通过液压缸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铲斗的提升、倾斜和卸货等操作。
4. 工作装置:井下矿用铲车的工作装置主要包括铲斗和铲斗升降机构。
铲斗用于装载、运输和卸载矿石等物料,而铲斗升降机构用于控制铲斗的升降和倾斜。
5. 操纵系统:井下矿用铲车配备了操纵系统,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操纵杆、按钮或者触摸屏等设备来控制铲车的运动和工作。
操纵系统通过传感器将人员操作的指令转化为控制信号,实现对动力系统和液压系统的控制。
总结起来,井下矿用铲车通过动力系统驱动车轮移动,借助液
压系统实现铲斗的提升、倾斜和卸货等操作,由操纵系统控制铲车运动和工作。
这些部件的协同作用使得井下矿用铲车能够高效、灵活地进行矿山开采作业。
装载机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姓名单位日期装载机工作原理及几例故障处理摘要:装载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港口、码头、煤炭、矿山、水利、国防等工程和城市建设等场所的铲土运输机械。
它对于减轻劳动强度,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对其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装载机;工作原理;故障处理一、轮式装载机工作原理:装载机一般由车架、动力传动系统、行走装置、工作装置、转向制动装置、液压系统和操纵系统等组成。
发动机的动力经变矩器传给变速箱,再由变速箱把动力经传动轴分别传到前后桥,以驱动车轮转动。
内燃机动力还经过分动箱驱动液压泵工作。
工作装置由动臂、摇臂、连杆、铲斗、动臂液压缸和摇臂液压缸组成。
动臂一端铰接在车架上,另一端安装了铲斗,动臂的升降由动臂液压缸来带动,铲斗的翻转由转斗液压缸通过摇臂和连杆来实现。
车架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中间用铰销连接,依靠转向液压缸可以使前后车架绕铰销相对转动,以实现转向。
装载机可分为:动力系统、机械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
装载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性能的优劣不仅与工作装置机械零部件性能有关,还与液压系统、控制系统性能有关。
动力系统:装载机原动力一般由柴油机提供,柴油机具有工作可靠、功率特性曲线硬、燃油经济等特点,符合装载机工作条件恶劣,负载多变的要求。
机械系统:主要包括行走装置、转向机构和工作装置。
液压系统:该系统的功能是把发动机的机械能以燃油为介质,利用油泵转变为液压能,再传送给油缸、油马达等转变为机械能。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对发动机、液压泵、多路换向阀和执行元件进行控制的系统。
液压控制驱动机构是在液压控制系统中,将微小功率的电能或机械能转换为强大功率的液压能和机械能的装置。
它由液压功率放大元件、液压执行元件和负载组成,是液压系统中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的核心。
装载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装载机传动系统典型故障及原因分析(1)柴油机工作正常,装载机却不能行走。
挖掘机的基本构造及基本原理挖掘机,也被称为挖掘装载机,是一种工程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土地开垦、建筑施工、矿山开采以及道路修建等领域。
它的作用主要是利用挖掘斗进行土方开挖、土石方搬运和装载等作业。
本文将介绍挖掘机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原理。
一、挖掘机的基本构造1. 上车架:挖掘机的上车架是整个机器的主体部分,由结构坚固的钢板焊接而成。
上车架上装有发动机、液压系统、驾驶室和操作系统等重要组成部分。
2. 履带:挖掘机通常采用履带作为行走装置,履带由许多金属链节和链轮组成。
通过链轮的驱动,可以使挖掘机在各种复杂地形中行走,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转台:挖掘机的上部装有一个可以旋转的转台,转台可以使挖掘机实现360度的旋转,从而方便进行各种工作角度的操作。
4. 井架:井架是挖掘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挖斗的前端,使挖斗能够进行上下、前后的运动。
井架通常由液压缸和支撑杆组成,通过液压系统控制其运动。
5. 挖斗:挖斗是挖掘机进行挖掘工作的重要工具,通常由耐磨钢板制成。
挖斗可通过井架的升降和井架的前后运动来实现对土方的挖掘、装载和卸载。
二、挖掘机的基本原理挖掘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液压系统的作用实现的。
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缸和液压阀等组成,它们共同协调工作,实现挖掘机的各项功能。
1. 液压泵:液压泵是挖掘机的动力来源,它通过旋转产生压力,并将液压油送往液压系统中的液压缸。
2. 液压缸:液压缸是液压系统的执行部件,它将液压泵提供的压力转变为机械能,并通过井架和挖斗的运动实现对土方的挖掘和装载。
3. 液压阀:液压阀在挖掘机的液压系统中起到控制和调节压力、流量和方向的作用。
通过控制液压阀的开启和关闭,可以实现对液压缸的控制,从而实现挖掘机的各项功能。
挖掘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液压泵提供动力,产生压力并将液压油送入液压系统中;液压缸实现对挖斗和井架的运动;液压阀控制液压缸的工作。
整个系统通过液压泵、液压缸和液压阀等组成的闭合回路来实现工作。
装载机工作原理
装载机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矿山、港口等各种场所。
它主要用于装载、运输和卸载各种材料,如
土壤、砂石、煤炭等。
装载机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
们将详细介绍装载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装载机的主要部件包括发动机、液压系统、传动系统、
工作装置等。
其中,发动机提供动力,液压系统控制各种液压执行
机构,传动系统传递动力,工作装置用于装载和卸载材料。
装载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当发动机启
动后,通过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至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液压泵将机
械能转换为液压能,通过管路输送至液压缸和液压马达。
液压缸和
液压马达是装载机的核心部件,它们负责控制工作装置的升降、倾
斜和旋转。
其次,当操作员操作操纵杆时,液压系统会根据操作信号控制
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工作。
比如,当需要将装载机的铲斗升起时,
液压系统会向液压缸输送液压油,使得液压缸伸出,从而带动铲斗
升起。
而当需要将铲斗倾斜时,液压系统则会控制液压马达的工作,
实现铲斗的倾斜动作。
最后,装载机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工作装置的协调配合。
在装载和卸载材料时,操作员需要熟练掌握操纵杆的操作,实现铲斗的准确升降和倾斜,以确保装载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装载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动机提供动力,液压系统控制液压执行机构,传动系统传递动力,工作装置完成装载和卸载材料的工作。
这些部件和系统的协调配合,实现了装载机的高效工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对装载机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装载机的结构原理一、引言装载机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矿山、港口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装载机的结构原理,包括主要部件、工作原理和动力系统。
二、主要部件1.底盘:装载机的底盘是整个机器的基础,承受着重要的负荷。
它由车架、履带、驱动轮和托带轮等组成,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和运动。
2.驾驶室:驾驶室是装载机操作员的工作区域,通常位于机器的前部。
它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并配备了操纵杆、仪表盘和控制面板等设备,以方便操作员进行操作和监控。
3.斗杆:斗杆是用于控制装载机斗的部件,通常位于机器的前部。
它由斗杆臂和斗杆缸组成,能够实现斗的升降、倾斜和回转等动作。
4.斗:斗是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用于装载和卸载材料。
它通常由斗齿、斗耳和斗板等部件组成,具有强大的耐磨性和承载能力。
5.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是装载机的动力来源,用于驱动各个液压执行机构。
它由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和液压油箱等组成,能够提供高效的动力传输和控制。
三、工作原理装载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系统的作用,控制斗杆的运动来完成装载和卸载材料的工作。
1.装载工作:当操作员将装载机驶入工作区域后,通过操纵杆控制液压泵将液压油送入斗杆缸,使斗杆臂升起。
同时,液压泵将液压油送入斗缸,使斗板张开。
这样,装载机就可以将材料装入斗中。
2.卸载工作:当装载机到达卸载位置时,操作员通过操纵杆控制液压泵将液压油从斗杆缸排出,使斗杆臂下降。
同时,液压泵将液压油从斗缸排出,使斗板关闭。
这样,装载机就可以将材料从斗中卸下。
四、动力系统装载机的动力系统通常采用内燃机或电动机作为驱动力源。
1.内燃机:内燃机通常采用柴油机,具有功率大、扭矩大和燃料经济性好的特点。
它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输给液压泵和驱动轮,驱动装载机的运动。
2.电动机:电动机通常采用交流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具有无污染、低噪音和易维护的特点。
它通过电源供电,驱动液压泵和驱动轮,实现装载机的运动。
五、总结装载机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装载机结构从入门到精通装载机是一种用于杂物装载和运输的工程机械设备,在建筑、道路、矿山等领域广泛应用。
下面将从入门到精通,详细介绍装载机的结构。
装载机主要由底盘、工作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底盘是装载机的主体部分,它由前、后桥、行走机构、驾驶室、发动机、燃油箱等组成。
前、后桥通常采用齿轮传动和液力传动方式,使其能够实现四轮驱动和自由转向。
行走机构通常由轮胎、钢轨或履带等组成,可以根据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行走方式。
驾驶室是装载机操作员的工作区域,通常配备座椅、仪表盘、操纵杆、乘客座位等设施,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视野。
发动机是装载机的动力源,它通常采用柴油发动机,根据装载机的功率要求和排放标准选择合适的型号和配置。
工作装置是装载机用于装载和卸载杂物的组成部分,通常由铲斗、摇杆、液压缸等构成。
铲斗是装载机的主要工具,它通常由底板、侧板、后板和刀刃等组成,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不同型号和容量的铲斗。
摇杆通过机械或液压控制装载机的工作装置,使其能够实现铲斗的升降、倾斜和回转等动作。
液压缸是工作装置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液压油的压力实现铲斗的升降、倾斜和回转等动作。
电气控制系统是装载机用于控制和监测各个部件运行状态的系统,通常由电气控制单元、电缆、传感器等组成。
电气控制单元是系统的中枢,它通过接收传感器信号,控制液压泵、电机等执行机构的运行,以实现装载机的正常工作和保护。
装载机的工作流程通常为:驾驶员通过驾驶室内的仪表盘和操纵杆控制装载机的运动,将铲斗抵近杂物堆,并通过液压系统将铲斗插入杂物堆中,然后通过液压缸的作用力完成铲斗的升降和倾斜,最后将杂物装载到汽车或运输设备上。
要精通装载机的操作和维护,需要对装载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有深入的了解。
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驾驶技巧、维护保养知识和安全意识。
只有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和思考,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装载机专家。
总之,装载机的结构从底盘、工作装置到电气控制系统,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矿井装载机矿用铲车的结构与介绍
矿井装载机(矿用铲车)是用于采掘和运输煤炭等矿物的重型设备,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底盘、驾驶室、液压系统、运动系统、操作系统和工作装置等。
以下是矿井装载机的主要结构介绍:
1.底盘:矿井装载机底盘是设备的主要支撑结构,由钢铁材料制成。
底盘通常由前桥、后桥、传动轴、液压油箱、制动系统、变速器等组成。
2.驾驶室:驾驶室位于矿井装载机的前部,通常由底盘、车身、玻璃、车门等构成,驾驶室内装备有操纵杆、方向盘、仪表盘等,方便驾驶员操纵。
3.液压系统:矿井装载机的液压系统主要包括油泵、油箱、液压缸、液压油管、油压控制门等组成,能够实现设备的升降、前后倾斜、铲斗夹紧等动作。
4.运动系统:矿井装载机的运动系统包括驱动轮、液压马达、液压缸、制动器等,能够实现设备的移动、转弯、刹车等动作。
5.操作系统:矿井装载机的操作系统主要由人机界面、电控系统、传感器等组成,能够实现设备的操纵和控制。
6.工作装置:矿井装载机的工作装置是铲斗,通常由铲斗槽、铲斗板、铲斗齿等组成,能够实现采掘和运输矿物的功能。
总体来说,矿井装载机是一种功能强大、操作方便的重型设备,能够在煤矿、金矿等地方进行矿物的采掘和运输。
轮式装载机工作原理简明分析轮式装载机整机主要有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工作装置、工作液压系统、转向液压系统、车架、操作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驾驶室、覆盖件、空调系统等构成。
下面对前五个系统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动力系统装载机的动力系统由动力源柴油机以及保证柴油机正常运转的附属系统组成,主要包括柴油机、燃油箱、油门操纵总成、冷却系统、燃油管路等。
柴油机通过双变驱动传动系统完成正常的行走功能;通过驱动工作液压系统带动工作装置完成铲运、提升、翻斗等工作动作;通过驱动转向液压系统,偏转车架,完成转向动作。
二、传动系统传动系统由变矩器、变速箱、传动轴、前、后驱动桥和车轮等组成。
通过传动系统自动调节输出的扭矩和转速,装载机就可以根据道路状况和阻力大小自动变更速度和牵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各种工况。
挂档后,从起步到该档的最大速度之间可以自动无级变速,起步平稳,加速性能好。
遇有坡度或突然的道路障碍,无须换档而能够自动减速增大牵引力并以任意小的速度行驶,越过障碍。
外阻力减小后,又能很快地自动增速以提高作业率。
当铲削物料时,能以较大的速度切入料堆并随着阻力增大而自动减速提高轮边牵引力以保证切入。
转向先导泵先导泵工作泵图1 传动系统简图发动机输出的动力经过液力变矩器传递给变速箱,经过变速箱的变速将特定转速通过传动轴驱动前后桥和车轮转动达到以一定速度行走的功能。
三、工作装置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由铲斗、动臂、摇臂、拉杆四大部件组成。
动臂为单板结构,后端支承于前车架上,前端连着铲斗,中部与动臂油缸连接。
当动臂油缸伸缩时,使动臂绕其后端销轴转动,实现铲斗提升或下降。
摇臂为单摇臂机构,中部与动臂连接,当转斗油缸伸缩时,使摇臂绕其中间支承点转动,并通过拉杆使铲斗上转或下翻。
四、工作液压系统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见图2及图3。
图2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图3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原理图装载机工作液压系统主要由工作泵、分配阀(分配阀由安全阀、转斗滑阀、转斗大腔双作用安全阀、转斗小腔安全阀、动臂滑阀等集成)、转斗油缸、动臂油缸、油箱等组成。
混凝土装载机原理一、混凝土装载机概述混凝土装载机是一种用于装载、搬运、堆放混凝土等物料的专用机械设备。
它通常由发动机、液压系统、传动系统、工作装置、车架、轮胎等部分组成。
二、发动机发动机是混凝土装载机的动力源,它通常采用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燃烧柴油来产生动力,驱动整个机械设备的运转。
三、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是混凝土装载机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控制装载机的各项运动,包括提升、倾斜、转向、行驶等。
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缸、油箱、油管等部分组成。
液压泵负责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转换成液压能,液压缸负责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油箱则存储液压油。
四、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混凝土装载机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负责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轮胎,驱动装载机行驶。
传动系统通常由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差速器、轮边减速器等部分组成。
五、工作装置工作装置是混凝土装载机的装载、搬运、堆放混凝土等物料的核心部分。
工作装置通常由斗、臂架、铲齿等部分组成。
斗是装载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它负责装载、搬运混凝土等物料。
臂架用于支撑斗,铲齿则用于刮平地面。
六、车架车架是混凝土装载机的骨架,它负责支撑整个机械设备的运转。
车架通常由前、后桥、桥壳、悬挂系统、转向机构等部分组成。
七、轮胎轮胎是混凝土装载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转移装载机的运动能量,使装载机行驶。
轮胎通常由胎面、胎体、胎帘等部分组成。
八、混凝土装载机的工作原理混凝土装载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1.发动机产生动力,推动液压泵工作;2.液压泵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转换成液压能;3.液压缸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推动工作装置运动;4.传动系统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轮胎,推动装载机行驶。
九、混凝土装载机的应用领域混凝土装载机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桥梁工程、道路施工、水利工程等领域。
它能够高效、快速地完成混凝土等物料的装载、搬运、堆放等工作,提高工程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十、混凝土装载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效率的不断要求,混凝土装载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装载机的结构原理装载机的结构原理-制动系统目前国产ZL50型机主导产品的制动系统多数为带紧急制动的制动系统,柳工第二代产品ZL50C的制动系统为这种系统的典型代表。
图13为柳工ZL50C型机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系统具有行车制动、停车制动及国际流的紧急制动系统。
停车制动与紧急制动共用,因紧急制动具有4种功能:(1)停车制动;(2)起步时保护制动作用。
气压未达到允许起步气压时,停车制动起作用,且挂下不挡;(3)行车时气路发生故障起安全保护制动作用。
当制动系统气路出了故障。
降到允许行车气压时,紧急制动会自动刹车,同时变速器会自动挂空挡;(4)紧钯制动。
当行车制动出了故障时可选用该系统实施紧急制动,而代替行车制动起作用。
这也是紧急制动名称的由来。
因此,具有紧急制动系统的柳工ZL50C型机制动安全可靠性是最好。
成工目前的ZL50B型机、徐装的ZL50E型机都采用了这样的制动系统。
稍有不同的是成工与徐装的在空气罐与紧急和停车制动阀之间加有快放阀。
柳工以前的ZL50型机制动系统中也有快放阀,实践证明无必要,柳工将该阀取消了。
还有一点不同的是成工的行车制动是双踏板,柳工及徐装的均为单踏板。
另外徐装的紧急和停车制动控制阀为电磁阀,柳工与成工的均为气阀。
如图14所示,目前还有部位产品的制动系统为双管路行车制动。
该系统与图13所示的系统相比,其行车制动部分从空气罐开始多了一路,结构元件组成基本上差不多。
该系统没有紧急制动部分,但有手柄带软轴直接操纵停车制动器的停车制动。
这种制动系统比普通的不带紧急制动的单管路制动系统制动可靠性、安全性要高,但比带紧急制动的制动系统差一些。
因此,今后带紧急制动的制动系统应用会更加广泛。
目前,山工的ZL500D型机、常林的ZLM50E型机都是用的这种系统。
山工的双管路制动阀为双腔并联式,常林的为双腔串联式。
另外,山工的在图中的序号10不是批三通接头。
而是采用的双回路保险阀,这样的双管路体现得更充分。
目前,还有较少的产品如厦工、龙工的ZL50C-II型机保持原ZL50的单管路行车制动系统。
该系统完全同图13中除紧急和停车制动以外的部分。
惟一不同是制动阀3去变速操纵阀(虚线长方块部分)切断离合器的管路中增设有制动选择阀,可用该阀对制动时切断与不切断离合器进行选择。
从理论上说,该系统不如前两种制动系统安全可靠性高。
目前,柳工的第三代产品ZL50G型机已经出现了全液压制动系统。
这种制动系统也可带紧急制动,它没有气路系统,全部用液压油,特别是与内藏湿式多片式制动器配合使用,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今后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
CAT的950G型机、小松的WA380-3型机都采用的全液压制动系统。
装载机的结构原理-工作液压系统目前我国轮式装载机的工作液压系统已发展到采用小阀操纵大阀的先导工作液压系统。
但目前用得最多的仍是机械式的轮轴操纵工作液压系统。
图9所示为柳工ZL50C型装载的轮轴操纵工作液压系统。
该系统由转斗缸1、动臂缸2、分配阀3、操纵杆7、工作泵8、软轴10等主要零部件组成。
该系统分配阀内带有控制系统最高压力的主安全阀,另外在分配阀的下面通转斗缸大小腔分别带有一个双作用安全阀(图中未画出)。
其作用是在工作装置运动过程中,转斗缸发生干涉时间起卸压力及补压作用。
两根操纵杆7通过两根软轴10直接操纵分配阀的转斗阀及动臂阀,使定量齿轮工作泵8的压力油进入转斗缸或动臂缸,使工作装置完成作业运动。
图10a为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该系统具有典型性及普遍性。
表1中所列的9种主要ZL50型装载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系统。
各个不同企业的产品也有一些小的差别主要差别有2点:(1)泵的排量稍有不同;(2)柳工的双作用安全阀在分配阀的外边,与分栩阀为分体式。
而厦工、龙和徐装在分配阀的外边,与分配阀为分体式。
而厦工、龙工和徐装等的双作用安全阀在分配阀内部,与分配阀为一整体。
图10b为该工作液压系统原理图。
工作液压系统目前已开始普遍采用先导工作液压系统。
国产的第二代产品,比如柳工的ZL50C型、成工的ZL50B型早已采用了先导工作液压系统。
由于先导阀及与先导阀相匹配的分配阀国内配套一直不成熟,少量装机采购CAT件,由于价格昂贵,只能用于少量进口机型上,国内市场无法推广。
最近几年来,由于国内配套企业消化研制引进CAT技术成功,价格合适,因此已开始批量推向市场。
常林的ZLM50E-3型已大部分装配先导工作液压系统,柳工、徐装、山工、成工等相应产品也批量装配先导工作液压系统。
特别是柳工、徐装等企业的第三代ZL50型产品,基本上以先导工作液压系统为主。
先导操纵可实现单杆操纵,且手柄操纵力及行程比机械式操纵小得多,大大降低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增加了操纵舒适性,从而也就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图11以柳工ZL50G型先导工作液压系统为例,展示了该系统的基本组成情况。
图12为该系统的原理图。
系统中有个组合阀,它是由压力选择和溢流阀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阀。
主要是通过该阀供给先导阀及转向器的所需的先导压力油。
图中供转向器的为4.0Mpa ,供先导阀的为3.5Mpa。
还有一路由动臂缸大腔通至压力选择阀。
当发动机熄火后,可操纵先导阀利用动臂缸大腔的压力油来使在任意位置的铲斗下降到地面。
图中组合阀的进油由充油阀的N口来,这是柳工ZL50G型该系统设置有供全液压制动用的充油阀。
如果系统中没有充油阀,组合阀的进油可直接由先导泵提供。
CAT950G型、小松WA380-3型也是采用的先导工作液压泵,但他们现在已采用电液比例先导阀,便于实现更为先进的微电脑集成控制。
图1图1为我国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第二代ZL50型轮式装载机的总体结构图。
它主要由柴油机系统1、传统系统2、防滚翻及落物保护装置3、驾驶室4、空调系统5、转向系统6、液压系统7、车架8、工作装置9、制动系统10、电气仪表系统11、复盖件12、操纵系统13等13个部分及系统组成。
空调系统及防滚翻与落物保护装置是第一代没有的,是第二产品新增加的,主要是增加安全舒适性。
其它部件如转向系统、制动系统、驾驶室、工作装置、车架等也有重大变化,在第一代的基础上采用了十多项先进技术及选进结构。
因此,第二代与第一代相比在可靠性、安全舒适性、作业效率等都有相当大的提高,同时外观造型也美观得多。
传动系统图2图2所示,为我国当前典型的轮式装载机的传动系统。
该系统由变速器(也叫变矩器变速箱总成)3、驱动桥8、传动轴5等组成。
(1)变速器变速器2由液力变矩器3及变速箱4两部分组成。
图示变矩器的一端与柴油机1、另一端与变速箱4直接相连这样结构紧凑、连接可靠,是目前国内外轮式装载机用得最多、最普遍的一种连接方式。
其它还有变速器为一整体与柴油机分置,或变矩器与柴油机直接相连而与变速箱分置,之间用传动轴连接。
目前山工的ZL50D 型、常林的ZLM50E型就是变矩器包括分动箱直接与柴油机相连,与变速箱分置,用传动轴相连的结构型式。
图3图3有柳工ZL50C型变速器结构图。
该变速器为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加行星式动力换挡变速箱组成。
该变速箱有一个前进、一个后退两个行星排,加上一个直接挡(II挡),共两前进、一后退三个挡。
结构简单、挡位少,完全实现了单杆操纵。
变矩器有两个涡轮,二涡轮直接传给变速箱输入轴(齿轮),为各挡轻载变速状态。
一涡轮是通过超越离合器才传给变速箱输入轴,当各相应挡扭矩加大,速度降低到超越离合器结合时,两个涡轮同时参加工作,为相应挡的低速大扭矩状态,这一切都是由超越离合器通过速度的高低自动实现的。
实际上该变速器有4个前进挡,2个后退挡,因每个挡都有一个高低速自动换挡。
因此该变速器这方面显示出了它的优点,比普通多挡多杆操纵的变速器操纵性能要好。
但它也有一个很主要的缺点,双涡轮变矩器比简单三元件变矩器效率低,功率损失大。
目前这种定轴式变速箱还未采用电子技术,因此都为普通的多杆操纵。
CAT950B型、小松的WA380-3型均为四进四退变速器,单杆电液换挡或电脑集成控制。
变矩器均为三元件简单式,变速箱CAT为多排行星式,小松为定轴式。
目前第三代产品,比如柳工的ZL50G型,采用“ZF”公司生产的由三元件变矩器与四挡前进三挡后退的定轴式变速箱组成的变速器。
三元件变矩器效率高,采用微电脑半自动控制的单手柄电液换挡,且作业时增设了I、II挡快速切换按钮(KD按钮)。
每个作业循环只需前后拨动一次手柄及按一次KD按钮,简便、快捷、操纵舒适省力,从而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该产品选进就在于它的变速操纵系统。
(2)驱动桥驱动桥8由前桥10、后桥9组成(图2)。
由于装载机需要大的牵引力,因此现代轮式装载机前后桥均为驱动桥。
前桥直接固定在前车架上,后桥为摆动桥,通过副车架与后车架相连。
现代轮式装载机基本上都采用铰接式转向,因此前后驱动桥除主传动螺旋锥齿轮中的旋向不同外,其它件全部通用。
第三代出现了后桥中心摆动式,不再用副车架,而用摆动架与后车架相连,出现了后桥壳体与主传动托架和前桥不通用、其余件仍然与前桥完全通用。
我国目前轮式装载机的驱动桥基本上都是采用整体桥壳,全浮式半轴,具有主传动及轮边两级减速的驱动桥。
主传动一般都采用一级螺旋锥齿轮减速,轮边一般都采用行星式轮边减速。
图4图4为柳工ZL50C驱动桥,其结构具有普遍代表性。
前面表1中所列的国内8个产品的驱动桥全都是这种结构型式。
目前第三代ZL50型轮式装载机驱动桥出现了带内藏湿式多片式制去路器械及防滑差速器的驱动桥,改善了制动性能和恶劣作业条件下的通过性能及作业性能,柳工第三代产品ZL50G型所用的“ZF”AP400驱动桥就是这种驱动桥。
“ZF”AP400型驱动桥壳为整体式,内藏湿式多片式制动器在桥内部轮边减速器的内侧。
还有一种桥壳为三节式,轮边减速器及内藏湿式多片式制动器都集中在桥的中部,紧靠主传动的两边。
这种结构性能好,但制造难度较大,CAT的950B型,小松的WA380-3型驱动桥都是这样的结构。
还有一种与“ZF”的AP400型驱动桥差不多,惟一不同的是内藏湿式多片式制动器在轮边减速器的外侧,这种结构不大好,并不多见。
(3)传动轴传动轴基本上由汽车传动轴演变而来。
我国第一代ZL50型六载机传动轴基本上由“解放牌”、“东风牌”汽车传动轴改装而成。
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ZL50型轮式装载机,包括厦工、龙工的ZL50C-II等都仍然用“东风牌”改装的传动轴。
以柳工ZL50C型为首的第二代产品,由于力量加大,扭矩加大,这种传动轴可靠性很不适应,改用由重型汽车传动轴经专门设计为轮式装载机专用传动轴,承载能力比“东风”、“解放”传动轴高一倍以上,可靠性大大提高,除柳工ZL50C型以外,已较为普遍地应用在第二代甚至第三代ZL50型轮式装载机产品上。
装载机的结构原理-转向系统目前我国轮式装载机已普遍采用全液压转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