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第九章中毒

  • 格式:pdf
  • 大小:437.21 KB
  • 文档页数:7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布� 根据毒物的性状不同可以 特异性的破坏不同
的组织及器官。
肝中——有机磷、巴比妥类�砷、汞。 肾中——巴比妥类、敌鼠钠盐等。 脑中——巴比妥类�非巴比妥类、镇静药物。 肺中——甲醇、氰化物。 脂肪组织——杀虫脒、有机氯。 骨骼毛发——铅、钡、砷等。
�二�体内的转化、毒物吸收后�在器官组织的微环境 内进行的化学变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或体内代谢过程。
胺基等分别结合成脂、醚、酰胺等化合物等等。
�三�毒物的排泄�excretion)
它们从排泄器官和分泌器官的被动扩散或 主动分泌的方式被排除体外�肾是主要器官。
肝、胆汁、肺
第二节 常见中毒
一、砷化物 砷�arsenic �又称砒。 三氧化二砷 毒性大 剧毒 俗称砒霜。 工业吸入砷化氢�可引起溶血。 1、毒性作用�砷→粘膜吸收�皮肤吸收→沉积于近
若毒物能直接进入脑脊液作用极快。
�四�毒物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先 后作用于机体�由于联合作用使毒性增强�称为协同 作用。
相加作用
协同作用
增毒作用
相加作用→指毒性作用为各单项化学物毒性的总和。 增毒作用→指毒性作用超过各化学物毒性之和�故 有两种毒物都不足中毒量而混合投入时�却发生重度 中毒甚至死亡。
第九章 中毒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第一节
概述
一、中毒的概念。
中毒� poisoning)�是由毒物的作用导致机体的组 织器官发生器质性损害和功能障碍而出现的疾病状态。
中毒死——由中毒致死称为中毒死。
毒物� poison�指的是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在一 定条件下�能引起机体功能障碍和器质性损害的化学
物质。
毒物的概念是相对的�一种物质有毒无毒是相对而
端毛发�指甲�骨及甲状腺等�也沉积于肝和肾中。 亚砷酸离子与体内酶蛋白巯基�—SH�结合�使酶
失去活性�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 三氧化二砷在体内变为砷酸→尿�大便排出。 服后2—8日内尿中可检出�可持续8—9日。
2、中毒症状� 急性砷中毒腹痛、腹泻、水样大便、有时带
血�似霍乱。
量大时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biotransformation) 生物转化的场所——肝脏 �1�氧化�oxidation)是最常见和有效的一种解毒
方式。大多经微粒体酶氧化。
如酒精——乙醇脱氢酶——H20+CO2 (2) 还原�reducation) (3)水解�hydrolysis)�水解后降低毒性 �4�结合� conjugation) 在肝脏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与毒物的羧基、羟基、
致死血浓度
�二�毒物的性状。 气态→肺→入血→作用快。 液态→肌肉→入血→作用次之。 固态→胃→入血→作用速度再次之。 但固态毒物又以毒物能否溶解于水或胃肠液而不同。
以上都是相对的�仅以原态毒物性状为主。
�三�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
心脏或血液内注射�呼吸道吸收�腹腔注射�肌 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灌注。
致死量→能引起中毒者死亡的毒物最小剂量 �lethal dose�称为致死量。
中毒血浓度→出现中毒时�血中毒物的浓度 �Toxic blood level�称为中毒血浓度。
致死血浓度→引起中毒者死亡后血中毒物浓度 �lethal blood level�称为致死血浓度。 中毒血浓度
值不是绝对的�而是波动在一定的范围内。
慢性砷中毒→表现为周围神经炎症状。 慢性胃肠炎�皮肤湿疹样变。指甲可出现1— 2mm宽的白色横纹等。 3、致死量 口服中毒量→0.005-0.05g。
致死量→0.1-0.2g。 1升空气中含砷化氢1mg�呼吸5—10分钟可致死
4、尸体检查所见� 急性中毒死亡→胃肠粘膜出血破坏明显。 心、肝、肾实质器官变性。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方能引起中毒。
�一�毒物的量。
毒物的剂量是引起中毒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般说�量越大�作用越快。
半数致死量——LD50能引起半数动物中毒死亡 的剂量。
全数致死量——LD100指能引起全数动物中毒 死亡的剂量。
最小 致死量——MLD指能引起个别动物中毒 死亡的剂量。
中毒量→能引起机体中毒的毒物最小剂量�Toxic dose�称为中毒量。
拮抗作用→与协同作用相反�一化学物质使另一化 学物质的毒性减弱。称为拮抗作用。
�五�机体状态。
1、体重�中毒量与体重成正比。 2、年龄�血脑屏障。分泌、代谢、排泄。 3、性别�妇女在妊娠、哺乳、月经期敏感。 4、健康状态。 5、习惯性或成瘾性�长期使用同样的毒物药机 体对该毒�药�物可以习惯或成瘾�从而能耐受较一 般人远为大的剂量而不发生中毒。
如砷等。 4、阴离子毒物→采用透析法或离子交换法分离的
毒物。 5、其他毒物→根据其化学性质需要采用特殊方法
分离的毒物。如�CO
�二�按毒物的毒理作用分类。
1、腐蚀毒→对所接触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 毒物。如酸、碱等。
2、实质毒→吸收后引起脏器组织病理损害的毒物。 如砷等。
3、酶系毒→抑制特殊酶系的毒物。如有机磷。 4、血液毒→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如CO。 5、神经毒→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毒物。
6、过敏性。 7、体内蓄积�反复使用某种分解慢的药物�可 在体内蓄积�发生像一次大量服用药物一样的急性中 毒症状。
�六�其他�
毒物在体内的转运和转化
�一�吸收和分布
1、吸收 �1�经消化道吸收�是固态,液态最常见的吸收
途经�多半有潜伏期。
�2�经呼吸道吸收�是气体、挥发性毒物。作 用快、迅速。
�3�经皮肤和腔孔粘膜吸收�脂溶性毒物。 �4�注射吸收。
言。
二、毒物的分类。 法医学鉴定需要→按毒理分类。 法医毒物分析时→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 临床治疗时按毒物的用途�及来源分类。
�一�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 1、挥发性毒物→采用蒸馏法或微量扩散法分离的
毒物。 2、非挥发性毒物→采用有机溶济提取法分离的毒
物�分酸性碱性�和两性毒物三类。 3、金属毒物→采用破坏有机物的方法分离的毒物。
�三�混合分类法
1、腐蚀性毒物。 2、毁坏性毒物。 3、障碍功能的毒物�如障碍神经功能、障碍呼吸 功能等。
4、农药。 5、鼠药 磷化锌 安妥等。 6、有毒植物。 7、有毒动物�蛇毒。 �四�临床分类法。
1、工业性毒物→H2S硫化氢。 2、药物 3、鼠药 4、有毒动植物 食物。
5、变质
三、中毒发生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