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cad结构图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12
原型裙公式打板公式法设计法打板模式下原型裙的CAD打板流程如下:一、单位设定1.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进入富怡服装CAD的设计与放码系统(DGS系统),在弹出的图1-1所示的【界面选择】对话框中选择【公式法设计(F)】的打板模式,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公式法设计打板模式的工作界面。
图1-1接下来的制图单位设定与自由设计法的方式完全相同,此处省略。
二、号型、尺寸设定与自由设计法的方式完全相同,此处省略。
三、打板1.前片打板(1)选中【矩形】工具,将鼠标移到屏幕作图区域合适位置左键单击,然后松开鼠标拖动,再单击,弹出【矩形】对话框,如图1-2所示。
图1-2鼠标单击【水平公式输入框】下的“加参数”按钮,输入框被激活,然后单击运算按钮后面的输入框,弹出尺寸选择快捷菜单,如图1-3所示。
选中尺寸“臀围”,然后在运算按钮后面的输入框输入“4”,水平尺寸输入结束。
公式输入框中公式运算的结果会在【数值输入框】中自动显示。
图1-3鼠标单击【垂直公式输入框】下的“加参数”按钮,输入框被激活,然后单击运算按钮后面的输入框,在弹出的尺寸选择快捷菜单中选“裙长”,如图1-4所示。
再单击“加尾数”按钮,“加尾数”输入框被激活,如图1-5所示。
鼠标在运算按钮上单击,将其变为,然后在其后面的输入框输入数值“3”,如图1-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矩形画出。
矩形的左边线为前中线,右边线为侧缝直线,上边线为上平线,下边线为底摆线,矩形的四个角点为A、B、C、D。
图1-4图1-6在公式法设计的打板模式下,也可以通过单击对话框右上角的【计算器】按钮来输入【数值输入框】中的数值,但通过这种方式输入的结果不能自动放码!(2)选中【智能笔】工具,鼠标单击前中线AB的上端,弹出【点的位置】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进行相关设置,如图1-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在线段AB上找到一点E,然后水平向右画至侧缝直线CD,臀围线定出,臀围线与侧缝直线CD的交点为F,如图1-8所示。
服装结构制图步骤服装结构制图必须按顺序进行。
制图的步骤一般是:1.先画面料图,后画辅料图一件服装所采用的辅料应当与面料相配合,制图时,应先合叶面料的结构图,然后再根据面料去分体式辅料。
辅料包含缠里、衬及装饰件(包含方形条、滚条、花边等)。
2.先画主部件,后画零部件装的主要部件就是指前后衣片、大小袖片,上装的主部件就是指前后裤片或前后裙片;装的零部件就是指领子、口袋、袋盖、挂面、袖头、袋垫、镶嵌条等,上装的零部件就是指腰、门里襟、袋垫等。
主部件的裁片面积比较小,且对丝绺的建议比较低,先画主部件有助于合理排料。
3.先定长度,再定宽度,后画弧线对于某一衣片(或裤片)制图的顺序通常就是先定长度,例如衣片的底边线、上平线、落下肩线、胸围线、腰节线、领口深线等;裤子的脚口线、腰节线、横裆线、臀围线、中裆线等。
再的定宽度,例如衣片的领口宽线、肩宽线、胸(腰)宽线、胸围小等;裤子的臀围小、腰围小、前(后)裆宽、脚口大、中裆大等。
这样这一衣片(或裤片)的大小已基本画定。
制图时一定必须努力做到长度与宽度的线条互相横向,也就是面料的经向与纬向相互横向。
最后根据体型及款式的建议,将各部位用弧线相连接画顺(见到图)。
4.先画外轮廓线,后画内部结构线一件服装除外轮廓线外,衣片或裤片的内部除了平结及口袋的边线,以及省、裥或分割线的边线等。
制图时应先顺利完成外轮廓线的结构图,然后再图画内部结构线。
衣片的内部结构也必须按一定顺序制图,否则就不可能将恰当制图。
比如男女西服、中山服前衣片内部结构制图时,一定必须先厘定平结位,再图画胸袋、胸腰省,然后就可以厘定大袋位,最后图画肋省。
我国传统的制图步骤是先画前衣片,而国外较多采用先制后衣片。
在使用原型及基型制图时,应先画好符合人体规格的衣片或袖片的原型或基型图,然后才能绘制出结构图。
服装结构制图的方法服装结构制图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平面裁剪法,是在桌面或台板上直接在面料上画整件服装的各个部件然后进行裁剪,或先在纸上打好样,校对无误后,再将纸样放在面料上进行裁剪。
意大利BKR服装CAD制版“框架”基样结构方法解析(下)意大利BKR服装CAD制版“框架”基样结构方法解析(下)一、现用定寸法自定义全部定寸进行女衬衫“框架”模拟制版确定(先期接轨“框架”默认):再以“女衬衫”为例,对衣片“框架”进行深入解析(采用四片结构形式)。
注:与“女西服”研讨存在一些不同。
思路:“女衬衫”原尺寸表→我国模拟等效制版→变成实用定寸法→推导通用公式及定寸→代入原尺寸表。
BKR“框架”基样尽管通过数条线进行制版比较“神似”,但制图形式毕竟是外来风格,多年来服装企业、服装版型师运用时还是觉得:一、制图方法不太习惯;二、参数公式及尺寸不太适应。
这两个方面困扰着一些使用者(图形架子看似相近,但就是用不好)。
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为了廓清前衣片、后衣片“框架”结构,现以我国制版结构体系认识BKR制版结构体系,用我国习惯制版方法(“原生”参数公式及尺寸)对之作一等效解析。
主要研讨部位为:A.前衣片、后衣片纵向长度量:领深量、肩高量、袖窿深量(袖洞深量)、腰节长量、衣长量设定,该软件与我国习惯方法略有不同。
B.前衣片、后衣片横向长度量:领宽量、肩宽量、前宽量、后宽量、胸围量设定,中意差别不是很大,主要是前宽、后宽设定略有不同(形式)。
主要解决中意上平线、肩高量、袖窿深、腰节长、衣长5个方面尺寸及造型“接轨”。
①上平线:我国一般后上平线>前上平线,意大利一般也后上平线>前上平线,这一点中意最终一致。
我国一般后上平线高出前上平线为0.5~1(基本状况),大范围为0~0.5~1~1.5~2~2.5~3~3.5。
一般后袖窿深包括后领深。
相对前上平线,后上平线高度可为后领深量2~2.5。
后上平线与前上平线可持平比齐(平胸体,也是可以的),也可后上平线比前上平线高出3左右(曲背体)。
后上平线高低,应视人体实际情况及式样造型确定(挺胸体、一般体、驼背体、较高人等)。
有人强调适应人体胸部立体处理,有人强调适应人体后背立体处理,每个人认识、取舍不同,一般后上平线>或=或<前上平线0~0.5~1~1.5。
服装结构制图步骤----2875f3ee-7160-11ec-91ad-7cb59b590d7d 服装结构制图必须按顺序进行。
制图的步骤一般是:1.先画面料图,再画辅料图一件服装所使用的辅料应与面料相配合,制图时,应先制好面料的结构图,然后再根据面料来配辅料。
辅料包括夹里、衬及装饰件(包括镶嵌条、滚条、花边等)。
2.先画主要部分,再画零件上装的主要部件是指前后衣片、大小袖片,下装的主部件是指前后裤片或前后裙片;上装的零部件是指领子、口袋、袋盖、挂面、袖头、袋垫、嵌条等,下装的零部件是指腰、门里襟、袋垫等。
主部件的裁片面积比较大,且对丝绺的要求比较高,先画主部件有利于合理排料。
3.首先确定长度,然后确定宽度,然后画一条弧对于某一衣片(或裤片)制图的顺序一般是先定长度,如衣片的底边线、上平线、落肩线、胸围线、腰节线、领口深线等;裤子的脚口线、腰节线、横裆线、臀围线、中裆线等。
再定宽度,如衣片的领口宽线、肩宽线、胸(背)宽线、胸围大等;裤子的臀围大、腰围大、前(后)裆宽、脚口大、中裆大等。
这样这一衣片(或裤片)的大小已基本画定。
制图时一定要做到长度与宽度的线条互相垂直,也就是面料的经向与纬向相互垂直。
最后根据体型及款式的要求,将各部位用弧线连接画顺(见图)。
4.先画外轮廓线,再画内部结构线一件服装除外轮廓线外,衣片或裤片的内部还有扣眼及口袋的位置,以及省、裥或分割线的位置等。
制图时应先完成外轮廓线的结构图,然后再画内部结构线。
衣片的内部结构也要按一定顺序制图,否则就不可能正确制图。
例如男女西服、中山服前衣片内部结构制图时,一定要先定出扣眼位,再画胸袋、胸腰省,然后才能定出大袋位,最后画肋省。
中国传统的绘图步骤是先画前衣片,而在国外,更多的是先画前衣片,再画后衣片。
使用原型和基本图时,应先绘制符合人体规格的衣服或袖子的原型或基本图,然后再绘制结构图。
服装结构制图的方法服装结构图的绘制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平面裁剪法,它是将整件服装的各个部分直接绘制在桌面或台板上的织物上,然后进行裁剪,或者先在纸上做一个样品,校对后再将纸样放在织物上进行裁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