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12级大学物理综合实验课程表A4-2013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1
大学物理实验课表 (2013-学号: 3120702041姓名:马英
实验注意事项:
1、每次实验必须按时上课,如无顾缺席,不得补做。
2、实验报告交、取方法:
1)交报告:实践楼八楼教师信箱
2)取报告:实践楼八楼班级信箱
注意:实验报告必须一周内完成并交到教师信箱。
序号周次
1第 7 周
2第 8 周
3第 9 周
4第 10 周
5第 11 周
6第 12 周
7第 13 周
2013-2014-1)
班级:金属1202
时间教师教师信箱实验内容教室周三,晚上,18:30-21:30实验二十二--光电效应S913
周三,晚上,18:30-21:30实验三十八--液晶电光效应S609
周三,晚上,18:30-21:30实验二十三--激光全息照相S910
周三,晚上,18:30-21:30实验十八--光栅衍射S902
周三,晚上,18:30-21:30实验十九--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S901
周三,晚上,18:30-21:30实验二十七--多用表的设计与组装S711
周三,晚上,18:30-21:30实验十六--声速测量S501
学时3 3 4 3 3 3 3。
12级主校、科信13/ 14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实验课程表咨询、反馈电话:物理实验室8578797;理学院教学办:8579728;教学李院长85796861、实验进度安排:本学期共开设8个实验,上课地点在第8教学楼。
第3周开始上绪论课,A、B两组4个班在8楼407室,C、D两组4个班在8楼507室;第4-12周正式开始实验课,期间若遇国庆节放假一周,或因其他原因(如实习、其他法定假日)暂跳过本周实验,实验顺延;第13-14周为开放实验室时间,同学们可进行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
2、实验班级分组情况:全年级分为A、B、C、D四大组,每大组又分为两小组,例如:课程表中周一A土木1-2,表示土木1班和土木2班属于A组,其中土木1班属于A1小组,土木2班属于A2小组,其余类推。
3、实验编号及其所在房间:①静电场描绘(403室);②霍尔效应(403室);③示波器的使用(407室);④惠斯登电桥(407室);⑤导热系数(503室);⑥线胀系数(503室);⑦转动惯量(507室);⑧均匀弦振动(507室)。
4、各小组做实验顺序如下:A1小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A2小组:②→①→④→③→⑥→⑤→⑧→⑦;B1小组:③→④→⑤→⑥→⑦→⑧→①→②;B2小组:④→③→⑥→⑤→⑧→⑦→②→①;C1小组:⑤→⑥→⑦→⑧→①→②→③→④;C2小组:⑥→⑤→⑧→⑦→②→①→④→③;D1小组:⑦→⑧→①→②→③→④→⑤→⑥;D2小组:⑧→⑦→②→①→④→③→⑥→⑤。
5、实验要求:请注意上课时间,各班课代表负责将每次实验项目通知到每位同学,写好预习报告;严格按学号顺序分组,不准乱坐。
本组仪器损坏,要上报教师,本人原因由个人或所在班级酌情赔偿;课后留值日生,每次2组4人,按顺序进行。
正式报告学委按学号排序后交任课老师;因故缺席的同学要及时联系补做。
《普通物理实验A(一)》2012级学生实验安排表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一.实验须知
1 实验前认真预习教材,预习报告不认真或未写报告者,不得进行实验,预习报告及正式
报告内容见下表:
2
3实验完毕,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簿并与处理完结果的原始数据表一同交给教师经检查签字后,整理仪器,收拾桌椅,得到教师认可方能离开实验室。
4做第二次实验时,交前一次实验报告。
报告内容见上表,报告不得抄袭。
不合要求的报告,需退回重写。
未交报告的本次实验成绩为零分。
5实验时需带好必要的学习用品及计算器、坐标纸等。
二.轮换表
王:绪、概、长、线、声、准、粘施:示、多、牛二、杨.
三.对照表
数理学院
物理实验中心
2013-2-22。
《大学物理实验A》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12年9月修订)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实验A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A课程编号:10101003/10101004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学时和学分:总学时:56;总学分:3.5;理论学时:2;实验学时:54。
适用专业:理工类各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A》,《大学物理A》开课系部、实验室:基础学科部大学物理实验中心二、课程的地位与作用物理实验课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
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课程教学总的目的和要求1、本课程的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基本素质,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2、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掌握测量及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能力;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了解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并逐步学会使用,如比较法、转换法、放大法、模拟法、补偿法、平衡法和干涉、衍射法,以及在近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广泛应用的其他方法;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性能,并能够正确使用,如长度测量仪器、计时仪器、测温仪器、变阻器、电表、电桥、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分光仪、常用电源和光源等常用仪器;掌握常用的实验操作技术,如零位调整、水平/铅直调整、光路的共轴调整、消视差调整、逐次逼近调整、根据给定的电路图正确接线、简单的电路故障检查与排除,以及在近代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仪器的正确调节;适当介绍物理实验史料和物理实验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知识。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理工类本科,56学时)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是工程技术的基础,作为培养具有全面索质的高级工程人才的高等学校,不仅要使学生具备比较深广的理论知识,而月.要使学生具有从事科学实验的较强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
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一)、《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大学物理实验》是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能力培养的、一门独立设课的校级必修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的实验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工科类各专业对学牛进行系统科学实验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它们既冇深刻的内在联系和配合,又冇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本课程应使学牛在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掌握物理实验理论和方法,并得到实验技能的训练,从而初步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
(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具体任务:1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其中包扌乩(1)能够通过阅读实验教材或资料,作好实验前的准备;(2)能够借助教材或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3)能够运用物理学理论对实验现彖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4)能够止确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说明实验结果,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5)能够完成简单的具有设计性内容的实验。
3.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索养。
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遵守纪律、团结I办作和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在教学屮要适当地介绍一些物理实验史料和物理实验在工程技术屮的应用知识,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明确《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大学物理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大学物理综合实验实验学时:16学时实验学分:1学分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一)课程性质大学物理综合实验包括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和大学物理综合设计实验,它是一门面向全院理工科学生(二、三年级)开设的选修课程。
物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是大学物理理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大学物理综合设计实验在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中起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的任务与目的通过大学物理综合实验,能开拓学生的眼界,将实际中表现的较为复杂的物理现象更直观、集中的显示出来,使理论教学更为生动、形象。
通过学生亲自操作诸多的定性、半定量和综合设计实验 , 加深对物理学基本原理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领悟实验的设计思想,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创新意识。
二、本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各实验演示项目演示大学物理理论教学中力、热、电、光,近代物理等各方面的内容,与理论教学结合紧密。
各综合设计实验包含力、热、电、光,近代物理等各理论内容和各种实验手段,诸多实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实验内容的选择和学时安排课程定为16个学时,计1个学分。
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演示实验,项目共开设为36个(每次课安排2学时完成18个实验,共4学时)。
另一部分是综合设计实验,项目共38个(学生任选4个,3学时完成1个实验,共安排12学时)2、组织教学方式及基本要求(1)限选学生人数120人,利用周末时间上课。
演示实验共安排12次,每次2学时共安排20名学生,1位教师上课;综合设计实验共安排4次,每次3学时共安排120名学生,同时安排6位教师上课。
演示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的开课时间需要错开。
(2)由担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负责演示实验部分,每位教师同时指导的选修学生人数在20人。
(3)由担任《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老师负责综合设计实验部分,每位老师同时指导的选修学生人数平均为20人。
2012-2013第二学期物理实验课表
本文件共两页,包含三部分:项目说明、实验室项目循环课表、各组小课表
通过项目说明了解本学期所开实验项目名称、地点、学时、特殊情况及要求等信息;
通过实验室项目循环课表了解各组的项目组合情况、周次、地点等信息,作为选择组次的参考依据;通过各组小课表可以了解到每个组别本学期详细的时间、项目、地点安排等信息,作为上课的指导。
(一)本学期开放的实验项目:(计划总学时30)
(二)开放组次实验室项目循环课表(第1、2周网上选课)
开放时间:第3周至第16周,16周为考试周。
请同学们注意上课时间。
清明、五一、端午等节假日课程调整原则上安排在周末同一时间补课,青年节不放假,具体安排请关注实验室通知。
组号说明:Xmn——X:A—P循环组次;m:1—5星期几;n:1—5第几节课
上课时间:(上课时间比较特殊,不要迟到)
周二上午为材料111班专选
下午(Xm3)12:30----2:45(3学时);下午(Xm4)2:50----5:05(3学时)
请记住自己的循环组号及相应的上课时间(如B43:B组周四第3节12:30开课)
(三)2012-2013第二学期A——P各组小课表(阴影部分代表12:30开始上课,一个下午完成6学时的312/7.8实验项目)。
《大学物理综合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Integrated Experiment课程名称:大学物理综合实验课程编码:1330312适用专业:全校工科本科生、部分理科生选修课程总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大纲执笔人:刘彦民授课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实验中心一、课程目标大学物理综合实验是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学习现代实验与测试及处理技术,强化学生对物理理论、物理原理、物理规律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实验素质、提高实验测试技术水平、科研能力、实验技能的一门高级实验技术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物理测试方法、测试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在实验中的应用,以及从事科研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实验训练,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方法和实验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物理实验和测试技术,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综合实验能力提高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加强综合素质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
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训练,具有运用物理理论、知识、原理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技术开发的能力。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一)教材1、《大学物理综合实验》(胶印),刘彦民、王军编,2004。
2、《近代物理及现代物理技术实验》(胶印),、刘彦民编,2001。
(二)参考书1、《近代物理实验》(胶印),陈长恩、秦永华、王军编,1994。
2、《物理实验》(近代物理与综合部分),哈尔滨工业大学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