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2011.9)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87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计划学时数:3)[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讲解使学生掌握配合物的一些基本概念,并了解使配离子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的因素。
[教学要求] 1.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结构特征和系统命名。
2.理解配位化合物稳定常数的意义,理解酸度等因素对配位平衡的影响。
3.掌握螯合物的结构特征和特性。
4.了解配位化合物在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应用。
[总学时] 3学时[学时分配]第一节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学时第三节配位平衡1学时第四节螯合物0.5学时第五节配合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0.5学时[重点内容]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和配位平衡[难点内容] 配位平衡的移动][使用教具] 挂图[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提问[作业] 90页1、2、3、4第一节配合物的基本概念(本节是重点内容,从配合物的组成入手,重点介绍配离子的结构特点及其命名)[讲解] CuSO4 + NaOH →↓CuSO4 + NH3→深兰色溶液→无沉淀(CuSO4可以电离出Cu2+,与OH-结合生成沉淀;而深兰色溶液中加NaOH无沉淀,说明其中没有Cu2+,其结构非常特殊。
)一、配合物的定义1.配离子(或配分子):由简单阳离子或中性原子和一定数目的中性分子或负离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特征的的复杂离子或分子叫配离子或配分子;2.配位化合物:由配离子或配分子所组成的复杂化合物叫配位化合物。
习惯上配离子也叫配合物。
明矾KAl(SO4)2·12H2O、铬钾矾KCr(SO4)2·12H2O的晶体和水溶液都不含复杂离子,是复盐。
二、配合物的组成[讲解] 以上述实验中深兰色溶液中的物质为例,介绍配合物的结构组成。
配合物一般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
配离子是内界,它是配合物的特征部分,其性质、结构与一般离子不同,因此,常将配离子用方括号括起来。
方括号内是配合物的内界,不在内界的其它离子是配合物的外界。
内界与外界以离子键结合。
[CoCl3(NH3)3]没有外界.[Cu (NH3) 4 ]2+SO42-K2+ [ Hg I 4 ]2-1. 中心离子(或原子):是配合物的形成体,位于配离子或配分子的中心,是配合物的核心部分,它们都是具有空的价电子轨道的离子或原子,其半径小电荷多是较强的配合物的形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