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图案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8
《传统装饰图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传统装饰图案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工艺美术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4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传统装饰图案课是工艺美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它以研究装饰图案规律为起点,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掌握传统装饰图案艺术语言的丰富内涵和多种表现技能。
因此,学生应从传统装饰图案的理论学习和感觉训练两个方面着手,联系实践的运用,让学生掌握传统装饰图案的色彩和形式法则。
二、课程教学要求①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了解传统装饰的基本要领和基本内容。
②通过讲授理论、作品分析、作业训练,掌握传统装饰图案常识。
课程结束时进行作业讲评总结。
三、先修课程《色彩构成》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传统装饰图案知识,并能通过传统装饰图案原理的讲授使学生在短期内通过大量的训练,能够将需要的装饰图案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传统装饰图案的基本法则和原理进行有选择训练。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讲授、示范、范例分析辅导作业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色彩的基础知识(2学时)1.教学内容(1)传统装饰图案的基本特征;(2)黑白装饰图案;(3)色彩装饰图案2.重、难点提示(1)理解传统装饰图案的基础知识;(2)黑白装饰图案和色彩装饰图案的特点。
第二章临摹经典传统装饰图案(2学时)1.教学内容(1)临摹经典的传统装饰图案;(2)黑白装饰图案的课堂练习;(3)色彩装饰图案的课堂练习。
2.重、难点提示(1)传统装饰图案的规律及特点;(2)课堂练习准确度的把握第三章创作传统装饰图案(4学时)1.教学内容(1)传统装饰图案的特征;(2)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3)统一调和;(4)类似调和;(5)秩序调和。
(6)课题创作练习2.重、难点提示(1)传统装饰图案的特征的规律和方法;九、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考查成绩十、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中国传统陶瓷图案与配色社》,邹加勉李端妮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2]《色彩构成》,肖颂阳刘东霞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形式基础训练》,周至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4]《设计的觉醒》,田中一光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色彩构成》,范小春周小瓯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装饰图案》教学大纲(修订中)——比龙课程编号:一、学时与开课时间:48学时,第一学期二、课程性质与任务:该课程为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写生变化规律,形式美基本法则,图案的各种表现手法,及图案配色方法与原则。
三、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图案的创造设计能力,最终掌握写生变化规律,了解形式美基本法则,熟悉图案的各种表现手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面服务于社会。
四、教学原则,模式:教学中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五、教学及要求:讲授与示范相结合,个别辅导与个别作业相结合六、教学内容:(一)、概述:1、图案的概念,分类及各种图案介绍;2、形式美法则;3、图案写生方法;4、图案变化手法;重点:形式美法则,写生方法,变化手法。
(二)、外出写生:要求学生明白写生目的掌握写生方法。
(三)、变化练习:(四)、图案组织与构成形式:1、自由纹样;(适合纹样,填充纹样,角隅纹样)A、各图案的形式要点;B、各纹样的组织构成;2、连续纹样:A、二方连续纹样与四方连续纹样形式特点;B、二方连续纹样与四方连续纹样组织构成;3、装饰画(五)、图案色彩:色彩三要素,色彩配制;重点:以色彩的主调,对比色的调和方法。
(六)、图案的制作方法:常用技法,特殊技法;七、作业安排:2004-08-30上课时间:周三5、6、7、8节第一周课程安排第一节:1、点名;2、概念、目的;装饰,指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
图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周和为特点,多用在纺织品、工艺美术品和建筑物上。
以上是词典中对于装饰及图案一词的解释。
图案是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者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具有明显的双重性。
装饰美化是依据生活的需要进行的。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物品不但要求好用,更要求好看,要好看,一方面是对物品自身进行设计,另一个就是对其进行图案的装饰。
装饰图案教学大纲装饰图案教学大纲引言:装饰图案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可以为物体增添美感和独特性。
无论是在建筑、家居、服装还是工艺品上,装饰图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份装饰图案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掌握装饰图案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一、装饰图案的分类装饰图案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别,包括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动物图案和人物图案。
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学习者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类别的装饰图案,并能够识别和区分它们。
二、装饰图案的设计原则1. 对称性:对称性是许多装饰图案的基础。
学习者需要理解对称性的不同形式,如水平对称和垂直对称,并学会运用对称性设计出平衡和谐的图案。
2. 重复性:重复性是装饰图案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学习者应该学会合理地运用重复元素,创造出统一而有序的效果。
3. 比例和尺度:学习者需要掌握比例和尺度的概念,以便在设计图案时能够正确地调整元素的大小和位置。
4. 色彩运用:色彩是装饰图案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学习者应该了解不同色彩的搭配原则,并能够运用色彩来增强图案的表现力和效果。
三、装饰图案的绘制技巧1. 手绘技巧:学习者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手绘技巧,包括线条的精准度和稳定性,以及对形状和比例的准确把握。
2. 数字绘图技巧:数字绘图软件的运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加高效地设计和编辑装饰图案。
学习者应该学会使用常见的绘图软件,如Adobe Illustrator等,并掌握基本的绘图工具和操作技巧。
3. 纹样设计:学习者需要了解纹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图案的重复方式、排列方式和变化方式。
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习者设计出多样化和富有创意的装饰图案。
四、装饰图案的应用装饰图案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服装和工艺品等领域。
学习者需要了解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和特点,以便能够根据具体需求设计出合适的装饰图案。
五、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装饰图案案例,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装饰图案的设计原理和技巧。
一、课程名称:装饰图案二、教学目的:装饰图案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
装饰画是要培养学生装饰的能力和素质,掌握装饰艺术的视觉语言和形式美法则规律,启迪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与感受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形态的应变能力,使之训练出一双装饰的“慧眼”,为专业设计课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2、范画展示3、收集资料、构草图4、画正稿完成设计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内容一、第一单元——传统装饰画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从理论上认知装饰的概念,体味装饰感在传统装饰美术作品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传统装饰画,更好的从前辈大师作品中汲取传统养分,发扬光大中国古典艺术和民间艺术,能正确的利用装饰概括、装饰变化的形式美规律进行传统装饰画临摹变化。
第一节、统装饰画的渊源第二节、统装饰画的种类第三节、传统装饰画的表现方法第四节、如何汲取传统中的精华第五节、传统装饰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内容二、第二单元——创意性装饰画(综合材料表现)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大胆汲取外来艺术之精华,吸纳各种营养,不断拓展新的领域,用“打散构成”的形式组织新的装饰艺术,内容上要有时代感,表现形式现代意识强。
同时训练学生对材料的利用和把握能力,巧妙的把作品与所用材料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
第一节、装饰画的概念一、装饰画的概念二、装饰画的构成三、学习形式要点第二节、装饰画的装饰规律一、装饰形式的两大特征:秩序性、适形性。
二、装饰形式的两大类别:装饰概括、装饰变化。
三、艺术形式的根本差异,是空间观念的不同。
四、装饰规律训练方法第三节、装饰画色彩第四节、装饰画表现技法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理解装饰规律,能正确的利用装饰概括、装饰变化的形式美规律进行构思设计。
五、教学总学时:第四学期周12学时 5周共60学时六、课时分配:七、教材与参考资料:《装饰图案》、《装饰画表现技法》等。
八、学生作业:第一单元、传统装饰画1、临摹传统或民间艺术作品,进行设计变化。
《装饰图案》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装饰图案课程类型:美术类课程资源:自编授课对象:初中阶段学生(七至八年级)授课时间:每学期15课时(共60课时)所在学校:景宁县城北中学一、课程性质景宁县城北中学《装饰图案》校本课程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的知识、生活、动手能力为基础,以学校既有资源为蓝本,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美术素养、动手实践技能为目标,来自本校、面向本校、服务本校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写生变化规律,形式美基本法则,图案的各种表现手法,及图案配色方法与原则。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图案的创造设计与表现能力,掌握写生变化规律,形式美基本法则,图案的各种表现手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面服务于社会。
二、课程背景背景一课改对学校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试图建立国家、地方、学校分权的课程管理机制,校本课程就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课程。
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校本课程没有提供现成的教材,也没有具体明晰的教学目标,学校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资源挖掘和整合,开发出适合本地师生开展的活动课程。
背景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正确的审美是一个社会文明的灵魂,今天的教育是为明天培养人才,中国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民文明程度有极大提高,同时对学校审美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美术技能教育就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背景三解决初中美术教学的实际困惑: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需求的进一步发展,写实的倾向日趋明显,进入“视觉写实表现”阶段。
但他们写实表现能力不能及时跟上,就会面临所谓“压抑阶段”。
促使对美术失去兴趣,终止其发展。
这才是造成美术越是高年级越难开展的重要原因。
“装饰图案”在中小学衔接教学方面就取的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目标灵活,可以轻松应对不同美术基础的学生。
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轻松的接受,没有事物写实的压力,同时又可以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这些都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现代装饰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现代装饰图案设计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工艺美术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 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4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工艺美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于图案设计和装饰材料的表现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感受不同材质材料的视觉表现力,把握不同材料的特性,为设计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装饰图案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对现代装饰图案设计的审美能力;掌握现代装饰图案设计原理以及不同材料的表现形式;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同时,启发学生对于现代装饰图案的直觉感受力,使学生具有现代图案设计的创造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运用不同材料表现现代装饰图案,并能够对材料的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表达。
在材料的运用练习中需注意材料特性与画面的结合,体现出材质本身独特的装饰性。
以及现代装饰图案主题的表达,力求材质贴合装饰主题。
三、先修课程《传统装饰图案》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现代装饰图案理论的基本讲解,让学生理解现代装饰图案设计的构图和形式法则。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不同材料与装饰图案主题的结合,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围绕课堂讲授、理论讲解与技法辅导相结合,同时分小组讨论、影像图片资料分析和市场调研环节来进行。
这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实践环节,必须运用市场调研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考察市场上的不同材料的表现形式。
并且采用示范法、辅导法、名作赏析法等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辅导法等教学手段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装饰的起源和发展(2学时)1. 教学内容(1)中西方装饰艺术的起源、发展。
(2)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和西方不同装饰风格。
2. 重、难点提示了解装饰艺术的起源、发展的几个阶段;掌握装饰设计形式规律。
提高装饰设计的审美能力。
第二章现代装饰图案设计的形式美法则(2学时)1. 教学内容(1)装饰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调理与反复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2)装饰设计的构图:对称、均衡、适合、放射、完整、影象、多层、满幅。
襄樊学院美术学院()专升本
专业课考试《装饰图案》考试大纲
一、指导思想
本课程考试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装饰图案的概念与形式法则,掌握图案写生与变化的规律和方法,掌握图案的黑白灰和色彩的各种表现方法。
二、考试范围和题型
(一)范围及复习重点
以《装饰图案》教学大纲内容为总体范围,题型以考察学生掌握写生与变化的规律和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状态为主要形式。
请考生于考前复习期间认真阅读和理解解《装饰图案》课程的各个章节,重点了解参考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形式法则所包含的相关内容以及写生与变化的规律和方法。
(二)题型
1、图形创作:既指定学生针对同一器物(日用产品、花卉),通过写生、变化后做一个
命题图案。
(要有变形的过程)。
2、命题创作:让学生默写一个花卉变形图案,并用此图案做指定的图案设计(例如:
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或者书籍装帧设计等)。
(三)分数
总分:100分,其中:
1、图形创作:
1)、写生:25分。
2)、变化:25分
3)、图案创意:25分
4)、色彩关系及整体效果:25分
2、命题创作:
1)、默写:30分。
2)、图案设计构思:30分
3)、色彩关系及整体效果:40分
(四)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参考资料
1、《装饰图案基础教程》丰春华周淑蕙2006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装饰图案》赵茂生2006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装饰图案》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二、课程内容1.装饰图案的概念和分类(1)了解装饰图案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学习装饰图案的分类和特点2.装饰图案的构成元素(1)学习构成装饰图案的基本元素,如点、线、面等(2)了解元素的运用规律和表现方式3.装饰图案的设计原理和技巧(1)学习装饰图案设计的原则和规律,如对称性、重复性、变化性等(2)掌握装饰图案设计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运用等4.装饰图案的材质和工艺(1)了解装饰图案的常用材质,如纸张、布料、陶瓷、瓷砖等(2)学习装饰图案的常用工艺技法,如绘画、刺绣、贴画等5.装饰图案的应用和展示(1)学习如何将装饰图案应用于不同的设计场景,如家居装饰、服装设计、产品包装等(2)了解装饰图案的展示方式,如平面展示、立体展示等三、课程要求1.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各种装饰图案的设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对美的敏感性和品味。
2.提升学生的设计和创作能力通过学习装饰图案的构成元素、设计原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创作能力,提高其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3.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实践和设计项目的完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和课堂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将装饰图案应用于不同的设计领域和场景,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应用能力,如家居装饰、服装设计、产品包装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结合实践操作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既能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又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理解。
2.辅助工具和资源的使用借助辅助工具和资源,如电脑、软件等,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和技巧。
3.小组合作和团队项目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装饰图案》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装饰图案课程代码:01170620课程负责人:汪顺锋二、学时与学分:32学时,2学分三、课程性质:必修四、适用专业:视觉传达五、使用教材:王峰等编.《装饰图案设计(新一版)---中国美术院校新设计系列教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社,2014年六、参考书目:1.朱磊等编.《装饰图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2.周怡主编.《图案设计》. 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3.刘时燕编. 《装饰图案的创意与表现》.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4.张如画编.《四大变化装饰图案创意:人物与动物(上)》.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年5.张如画编.《四大变化装饰图案创意:花卉与风景(下)》.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年七、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八、课程的目的和任务:课程目的:通过装饰图案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艺术的历史演变、基本特点、装饰语言等基础知识,掌握装饰图案造型、构成的基本规律和各种表现手法,并能独立地进行装饰画创作。
课程任务:教师可重点选择2-3项技法与材料对学生进行重点训练,使之熟练掌握运用,并能进行装饰图案创作实践。
九、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①系统掌握装饰图案的概念、基本特点、规律及应用范围。
②掌握多种装饰变形手法,构图方式。
③能熟练运用装饰技法进行写生和创作。
④掌握装饰色彩的基本规律,能创造性地运用色彩来表现主观情感和装饰画创作。
⑤学习和尝试各种装饰材料和表现技法,拓宽创作视野,增强装饰画的创作能力。
⑥能够借助平面设计软件(photo\CorelDRAW)进行电脑图案的简单设计。
十、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装饰概述1.教学目标:①重点理解装饰与装饰图案的概念。
②理解装饰图案的类型。
2.教学内容:第一节装饰与装饰图案的概念第二节装饰图案的类型3.教学重点:重点理解装饰与装饰图案的概念及装饰图案的类型。
4.教学难点:装饰图案的类型。
第二章装饰图案的艺术演变①了解中国传统图案。
明达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艺术设计适用专业:装潢设计专业
开课单位:装饰图案总学时数:5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装潢设计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写生变化规律,形式美基本法则,图案的各种表现手法,及图案配色方法与原则。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图案的创造设计与表现能力,掌握写生变化规律,形式美基本法则,图案的各种表现手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面服务于社会。
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装饰图案的语意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节何谓装饰
第二节装饰艺术
第三节装饰语意
第四节图案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装饰艺术,图案概念的了解,学习与掌握基本的设计概念,形成整体认识,为进一步掌握装饰图案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装饰、图案的概念,并能通过概述形成系统的认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对图案形成系统的认识。
第二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
[教学内容]:
第一节程式化
一、造型观念上的传承
二、造型手法上的传承
第二节秩序化
第三节象征性
第四节形式美的总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
二、节奏与韵律
三、对比与调和
四、重心与比例
五、对称与均衡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装饰图案形式美法则中的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的了解与掌握,能够将其熟练地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与掌握装饰图案的基本造型法则,形成基本的装饰设计审美意识,能够有效地运用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使学生深入了解与掌握装饰图案的基本造型法则,形成基本的装饰设计审美意识。
第三章装饰图案的思维特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联想
一、相似联想
二、相关联想
三、相反联想
第二节想象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有目的的想象与联想,实现观念与形象上的再创造,有效地利用想象与联想,加强艺术形象的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使艺术创作达到更高的境界、充分展现出新的视觉形象与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想象与联想上进行有效地转化与嫁接。
第四章装饰图案的变化法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联想
一、省略与提炼
二、夸张
三、添加法
四、求全法
五、象征、寓意法
六、解构法
七、共生法
第二节点、线、面的装饰语境
一、点的装饰语境炼
二、线的装饰语境
三、面的装饰语境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变化法则的学习,充分了解、掌握变化规律,在实际创作中能充分运用变化法则,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形式法则的运用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如何有效地使用形式美法则、灵活掌握各种法则及点、线、面得装饰规律是本章的重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有效地使用形式美法则、灵活掌握各种法则及点、线、面得装饰规律。
第五章装饰图案的画面构成
[教学内容]:
第一节装饰图案的构图特征
一、构图
二、构图的骨架形式
第二节装饰图案的透视特征
一、反向透视
二、平行透视
三、散点透视
四、任意透视
[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练掌握构图方式和透视法则,灵活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构图形式、熟知透视法则、能够通过具体的物象组合,有效的表现画面。
教学难点:使学生有效地表现画面。
第六章装饰图案的色彩特征与表现形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装饰图案的色彩特征
第二节装饰图案色彩的表现形式
一、省略、提炼
二、夸张、变形
三、平面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与了解色彩的基本形式与特征,学习在装饰图案中如何进行色彩归纳与变色处理,采用有效的手段获得色彩的最佳组合形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色彩的基本特征,对比方法,调和形式及具体的运用手段。
教学难点:使学生采用有效的手段获得色彩的最佳组合形式。
第七章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写生的目的
第二节写生的方法
一、线描写生
二、彩绘法
三、明暗法
第三节夸张、变色的色彩表现
第四节变化
一、花卉变化
二、风景变化
三、动物变化
四、人物变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能充分了解与运用变化法则,并在实际设计中能运用自如、有所创造。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写生、变化规律及写生角度、构成形式,并在实际创作中灵活变化。
教学难点:运用变化法则
第八章图案的组织形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单独纹样
第二节适合纹样
第三节二方连续
第四节四方连续
第五节角隅纹样
第六节边缘纹样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图形基本组织形式、变化法则和骨架构成法则的了解,学习图案的具体运用与表现形式,了解如何将图案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图案的骨架结构、组织形式
教学难点:图案的组织形式
三、作业及课外练习:
根据各章节相关内容布置作业。
四、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装饰图案》张如画、张帅、张春丽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五、考核方法:
装饰图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考核方式应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因此,该课程采用了结合作业情况和考试成绩为主考核方式。
学生的考核成绩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平时作业,考试成绩。
既注重考试成绩,也注重平时成绩。
在考核成绩中,平时作业成绩占50%,考试成绩占50%。
评分标准:对照作业要求进行评分,分为100~90、89~80、79~70、69~60、59分以下六个等级的成绩。
六、计划学时与章次内容:
执笔人:审核人:
专业负责人:制定时间:
《装饰图案》实践教学大纲
一、课程实践教学总体目标与要求:
(一)教学目标:本课程属于美术基础课,使学生掌握图案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书图案设计能力、创意设计能力、应用能力。
能以迅速、简练、概括和鲜明的手法对图案进行瞬间设计,表达强烈的个人感受。
使学生能够较为理性地了解图案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理论基础,通过大量的设计练习,提高动手能力,认识到图案在设计中的重要性,为今后设计打好基础。
是我系广告设计专业和装潢设计专业的专业必选课,在课程系列中属基础课程。
目的是培养作为未来的设计师应具备的多方面的技能、修养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系统讲授,使学生能对各种纹样有较深的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完整的图案作品。
(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图案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了解图案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专业技能课的关系。
通过教学要求做到:
1、学生充分认识图案对于设计课程的重要性,了解中国图案的历史演变和发展。
2、学生掌握图案的基本概念,基本构成及设计表现方法。
3、能够根据不同主题,不同材料要求、制作要求设计出不同图案。
二、实践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练习掌握图案的基本概念及设计表现方法,结构的锻炼、能够根据不同主题,制作要求设计出不同的设计。
(二)教学难点:通过实例学习使学生掌握简单图案,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向学生传授图案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表现技法,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锻炼。
解决基础图案设计的基本能力。
我们的学生基础非常薄弱,基本都是零基础开始,特别是五专升上来的学生,要很好的解决学生在实际训练中深化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是教学上的最大难点。
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要求,逐步进行实践训练,以便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增强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并形成独自的设计风格。
四、具体实验、实训项目:
实验、实训1
(一)、内容:1、写生变化设计、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的练习
(二)、实验、实训目的:通过实训学习使学生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流程,学习掌握图案设计。
(三)、实验、实训方式:
1、用不同方式进行制作讲解
2、写生练习,再精细练习。
3、精讲多练
4、做示范、勤辅导
5、强调练习过程中比例、骨架布局的重要性
实验、实训2
(一)、内容:装饰风景、装饰人物的练习
(二)、实验、实训目的:通过本实训学习使学生掌握装饰图案的基本操作步骤,构图形式,从整体起稿构图后一直到后期画面效果处理都要求讲解详细,操作连贯,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锻炼。
(三)、实验、实训方式:
1、根据实训中作业老师进行示范,步骤讲解,强调一些注意事
2、多次练习,注意操作步骤。
3、运用评价策略,正确评价和发挥语言的激励作用,鼓励学生在这一实例中顺利完成并掌握练习方法。
4、跟踪辅导,学生出现问题立即帮助解决。
5、强调画面和整体的美感
五、考核方式:(演示、报告、论文等)
1、考核要求:要求学生在规定范围和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和试题要求
2、考核形式:以作业和考试形式进行考核
3、评分标准:分为100~90、89~80、79~70、69~60、59分以下六个等级的成绩。
执笔人:审核人:
专业负责人:制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