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2014年秋周考化学试题13
- 格式:doc
- 大小:128.37 KB
- 文档页数:5
河南科技学院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A 适用班级:园林131-134 注意事项:1.该考试为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为考试周; 3.满分为100分,具体见评分标准;1、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酸的等电3、氧化磷酸化: 4、乙醛酸循环: 5、逆转录: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蛋白质多肽链形成α-螺旋时,主要靠哪种次级键维持 A :疏水键; B :肽键: C :氢键; D :二硫键; 2、在蛋白质三级结构中基团分布为 ; A :疏水基团趋于外部,亲水基团趋于内部; B :疏水基团趋于内部,亲水基团趋于外部; C :疏水基团与亲水基团随机分布; D :疏水基团与亲水基团相间分布; 3、双链DNA 的Tm 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A :A+G ; B :C+T : C :A+T ; D :G+C ; 4、DNA 复性的重要标志是 ; A :溶解度降低; B :溶液粘度降低; C :紫外吸收增大; D :紫外吸收降低; 5、酶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 ; A :升高反应活化能; B :降低反应活化能; C :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D :升高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6、鉴别酪氨酸常用的反应为 ; A 坂口反应 B 米伦氏反应 C 与甲醛的反应 D 双缩脲反应 7、所有α-氨基酸都有的显色反应是 ; A 双缩脲反应 B 茚三酮反应 C 坂口反应 D 米伦氏反应 8、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 A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 B 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环 C 辅基脱落 D 蛋白质发生水解 9、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构象的特征之一是 ; A 肽键平面充分伸展 B 氢键的取向几乎与中心轴平行 C 碱基平面基本上与长轴平行 D 氢键的取向几乎与中心轴平行10、每个蛋白质分子必定有 ;A α-螺旋B β-折叠结构C 三级结构D 四级结构11、多聚尿苷酸完全水解可产生 ;A 核糖和尿嘧啶B 脱氧核糖和尿嘧啶C 尿苷D 尿嘧啶、核糖和磷酸12、Watson-Crick 提出的DNA 结构模型 ;A 是单链α-螺旋结构B 是双链平行结构C 是双链反向的平行的螺旋结构D 是左旋结构13、下列有关tRNA 分子结构特征的描述中, 是错误的;A 有反密码环B 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型C 5'-端有-CCA 结构D 3'-端可结合氨基酸14、下列几种DNA 分子的碱基组成比例各不相同,其Tm 值最低的是 ;A DNA 中A+T%对占15%B DNA 中G+C 对占25%C DNA 中G+C%对占40%D DNA 中A+T 对占80%15、 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互补的DNA 两条单链会复性A 速冷B 加热C 慢冷D 加解链酶三、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核酸和蛋白质不同,不是两性电解质,不能进行电泳;2真核细胞中有些结构基因是不连续的,即为断裂基因;3酶原的激活只涉及到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变化;4酶的必需基团全部位于酶的活性部位;5氨基酸的共同代谢包括脱氨基作用和脱羧基作用两个方面;6生物体中ATP 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氧化磷酸化而产生7丙酮酸脱羧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8脂肪主要是作为生物膜结构的主要原料;9脂肪酸从头合成时需要NADH+H ╋作为还原反应的供氢体;10氨基酸的共同代谢包括脱氨基作用和脱羧基作用两个方面;四、简述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1、糖酵解途径的生理意义 2、简述Watson-Crick 双螺旋结构的要点;3、简述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论点4、简述生物氧化的特点及发生部位;5、何谓糖酵解糖异生与糖酵解代谢途径有哪些差异6 什么叫遗传密码遗传密码的什么特点五、论述题每题15,共301 一位农家小女孩,尽管有着正常的平衡膳食,但也患有偶然的轻度酮症;你作为一名学过生化的学生,当发现她的奇数脂肪酸的代谢不及偶数脂肪酸的代谢好,并得知她每天早上偷偷地摸到鸡舍去拿生鸡蛋吃,你打算下结论说,她患有某种先天性的糖代谢的酶缺陷试就她的病症提出另一种合理的解释;2、试叙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及DNA 复制的基本过程; 河南科技学院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生物化学试题参考答案A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5分1、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在一些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性质发性改变,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2、减色效应:指DNA分子复性时其紫外吸收减少的现象;3、活性中心:酶分子上直接与底物结合并进行催化的部位;4、遗传密码:mRNA中的核苷酸和肽链中氨基酸的对应方式;5、逆转录:是指以RNA为模板指导DNA生物合成的过程;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C BD D BC BD C CB B D D A三、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四、简述题每题5分,共计30分1、糖酵解途径的生理意义1、无氧条件下,作为生物体能量的主要来源;2、是葡萄糖彻底氧化的必经之路;3、提供一些具有反应活性的中间产物;2、乙醛酸循环与三羧酸循环的异同相同点:二者的起始几步和结束几步的反应相同不同点:1、中间步骤不同;2、产物不同,乙醛酸循环的产物是琥珀酸,三羧酸循环的产物是二氧化碳;3、呼吸链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存在状态:1、呼吸链在线粒全内膜上以四个复合体和两个游离传递体形式存在;2、NADH脱氢酶组成了复合体Ⅰ,琥珀酸脱氢酶组成了复合体Ⅱ,细胞色素b、c1组成了复合体Ⅲ,细胞色素a,a3组成了复合体Ⅳ;3、两个游离传递体是CoQ和细胞色素c;4、氨基酸脱氨后生成的α-酮酸在代谢过程中的主要去路有:1、再合成氨基酸;2、转变为糖或脂肪;3、生成二氧化碳和水;5、质粒载体需具备哪些特征特征:①分子量相对较小,能在细菌内稳定存在,有较高的拷贝数;②具有一个以上的遗传标志,便于对宿主细胞进行选择,如抗生素的抗药基因和营养代谢基因等;③具有多克隆位点;便于外源基因的插入;6、何谓酮体,酮体代谢有何生理意义酮体是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的总称;酮体生成具有以下生理意义:1分子小,易溶于水,便于在血中运输;脂肪酰辅酶 A 进入线粒体内膜,需要载体肉毒碱转运,脂肪酸在血中转运需要与血浆清蛋白结合,而酮体通过线粒体内膜以及在血中转运均不需载体; 2易通过血脑屏障及肌肉等的毛细血管壁,因而酮体易于利用,可以把酮体看作脂肪酸在肝脏加工生成的半成品; 3节省葡萄糖供脑和红细胞利用;肝外组织利用酮体氧化供能减少了对葡萄糖的需求,以保证脑组织和红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在饥饿状态下也利用酮体供能,饥饿 5-6 周时,酮体供能可多达 70%;4肌肉组织利用酮体时可抑制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减少蛋白质的消耗五、论述题每题15,共30参考答案1、①肝脏与脂蛋白合成的关系②肝脏与胆红素代谢的关系2、G 蛋白有三个亚基,分别是α、β、γ亚基;三个亚基聚合时,α亚基结合有GDP,这是无活性状态;激素与受体结合后促使α亚基与GTP 结合,并与β、γ亚基分离,是G 蛋白的活性状态,即G α-GTP;由G α-GTP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后者也存在于细胞质膜上,作用是催化A TP 生成。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化学试卷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4 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考号、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u 64 Cl 35.5 Zn 65第I卷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48分)1、把①蔗糖,②淀粉,③纤维素,④乙酸乙酯在稀硫酸存在下分别进行水解,最终产物只有1种的是A.①和②B.只有③C.只有④D.只有②和③2、下列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B.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而呈黄色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D.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植物种子3、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和油脂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B.蛋白质、纤维素、蔗糖、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淀粉水解与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相同D.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4、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
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②④⑤③①B.③②④①⑤C.③④②⑤①D.②④③⑤①5、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海水淡化后的浓缩海水作原料提取溴B.在太阳能资源相对充足的沿海地区建造海水淡化厂C .利用“海水→氯化钠→金属钠→氢氧化钠”的工艺流程生产烧碱D .利用“海水→氢氧化镁→氯化镁→金属镁”的工艺流程生产金属镁 6、 有a 、b 、c 、d 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A. a>b>c>dB. b>c>d>aC. d>a>b>cD. a>b>d>c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 .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IA 族的所有元素8.卤素是最活泼的一族非金属,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卤素单质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B .从上到下,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减小C .从F 到I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D .卤素单质与H 2化合的容易程度为F 2<Cl 2<Br 2<I 29、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 +2H 2O +O 2===2Fe(OH)2。
2014—2015学年度(上)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65分 出题人:生小龙 审核人:黄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N 14-一、选择题(1—11题每题1分;12、13题每题2分;共15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B .铁钉生锈C .扎爆气球D .瓷碗破碎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空气B .24K 金C .液态氧D .蒸馏水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 .二氧化碳可用于登山、潜水和炼钢B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作碳酸饮料C .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D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和作温室肥料4.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其主要物质的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A .双氧水—22H OB .铜绿—()232Cu OH COC .水银—AgD .食盐—NaCl5.下面是正准备(还未产生气体)收集气体的几种收集装置,其中不正确的是()6.下列有关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B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B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C .在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D .离子是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的带电荷的微粒8.下列关于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缺钙易得白内障B .狂喝补锌口服液可提高智力C .适当吃海带可预防甲状腺疾病D .使用含氟牙膏有抗癌的功效9.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10.根据右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硫属于非金属元素B .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 .硫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D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g11.现有a 、b 两支试管,b 试管内有少量二氧化锰。
九年级化学 第 1 页(共 4 页)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九年级 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 —39 O —16 I —127第Ⅰ卷 选择题(40分)1.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拉面条B .磨豆浆C .切黄瓜D .酿米酒 2.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且能充入食品袋里防腐的物质为( ) A.2O B.2N C.2CO D.2H O 3.下列物质中,暂未计入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氮 D .一氧化碳 4.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5.下列鉴别氧气、空气、氮气的方法中最简便易行的是( ) A.闻气味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用澄清的石灰水6.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 )A .电子总数B .电子层数C .最外层电子数D .质子数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8.九月走进校园,可闻到怡人的花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 .分子分裂成原子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 .分子之间有间隔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B .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C .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D .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10.下图中的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1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C.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12. “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金昌”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D.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九年级化学 第 2 页(共 4 页)C.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所瓶中剧烈燃烧D.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气体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红磷用于制作烟幕弹 B .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C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D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16.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 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钠的原子序数为1117.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 )A B C D18.体操运动员在上器械之前常在手上搓一种白色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镁、氧化镁等物质。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学习效果评价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 :56 Mg:24 Zn :65一、选择题(共48分)1.鞍钢集团全力支持上海世博会,为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建设提供4.7万吨精品钢材。
关于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钢是纯净物B .钢是铁合金C .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D .钢的性能优于生铁2.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 浓氢氧化钠溶液B. 浓盐酸C. 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3. “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
在这五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与其他四种金属的盐溶液都能发生反应,这种金属是( )A .金B .铜C .铁D .锡6.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是( ) A .紫色——红色——蓝色 B .蓝色——紫色——红色 C .蓝色——红色——紫色 D .紫色——蓝色——红色5.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的试管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然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则对相关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乙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增多6.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
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铝不与酸、碱反应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7.通过置换反应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通过实验来比较铜、铝、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现有铜、铝、汞的三种单质,如果另外只用一种试剂达到实验目的,则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稀硫酸 B.氯化铝溶液 C.硝酸汞溶液 D.硫酸铜溶液 8.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Fe 2O 3→FeCl 2B .H 2CO 3→CO 2C .CuCl 2→CuD .Mg →MgO9.有X 、Y 、Z 三种金属,如果把X 和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氢气,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 分别放人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 没有变化。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入学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l 27 Si 28P 31 S 32 Cl 35.5 K 39 Ca 40 Zn 65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治理酸雨污染,政府应取缔硫酸厂、火电厂、水泥厂等B.我国是稀土储量大国,可以大量开采稀土矿卖给全世界,赚取外汇C.减少燃煤的使用,改用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由铝土矿(主要含Al2O3,还含有Fe2O3、SiO2等杂质)冶炼金属铝的过程中,只涉及复分解反应2.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N2的结构式:N = N B.H2O的比例模型:C. HClO的电子式:D.MgBr2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3.参考消息网6月14日报道:美媒称,中国即将批量生产更为优秀的航空发动机。
新发动机将适应更高的内部温度,拥有更出色的性能或耐用性,很可能被安装在作战飞机上,这表明中国工程师已掌握了制造镍基含铼单晶合金叶片的技术(因熵增原理,致成品易含杂质,不易制备)。
查资料发现:铼(Re)的熔点3180℃,沸点5627℃;纯铼质软,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自然界有2种铼原子18575Re、18775R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镍基含铼单晶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18575Re和18775Re互称为核素C.铼(R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 D.含铼合金比纯铼的熔点高、硬度大4.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①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装置②从KCl溶液中获得KCl晶体C.用装置③除去O2中混有的一定量SO2 D.用装置④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5.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熔点:MgBr2> Cs > Na B.微粒半径:Ca2+ > Cl-> Mg2+C.碱性:KOH > Mg(OH)2 > Al(OH)3 D.氧化性:Cu2+ > Fe3+ > K+中W的气态氢化物摩尔质量为34g/mol,Y的最低价氢化物为非电解质。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A B C D B A C D A B B C C B B D C C二、填空与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40分)19.(1)2H;(2)3O2;(3)nP2O5;(4)Al;(5)N2;(6)SO2;(7)Ne ;(8)CO32-20.(1)门捷列夫或张青莲;(2)12.01;氧,非金属(3)A;(4)MgCl2(5)118;(6)第三周期开头的元素是钠元素,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同理,靠近尾部的17号氯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它答案合理均可得分)。
2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22. A;B、C;D23. 分子;原子。
24.(1)都是化合反应;是固体和气体反应;反应物都有氧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是氧化反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任意两条,只要合理就行);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②的生成物是有毒物质,大气污染物,其它反应均生成无毒物质;③的生成物是固体,其它反应均生成气体(任意一条,只要合理就行)25.(1)氢、氧两种元素;(2)水分子【或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其它合理答案也可);(3)①电;(4)钻透地球寻求生命之水,或节约每一滴水【或无节制浪费水资源,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眼泪】,或在公共场所和家庭中使用节水龙头【或重复使用水,如用养鱼的水浇花、洗衣物的水冲马桶等等】(其它答案合理均可得分)。
26.(1)O2;MnO2;CO2;(2)或者化学符号表达式。
三、实验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12分)27.复燃;B和C28.(1)集气瓶;试管(2)酒精灯;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再用双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n;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m管口,若变蓝则已满(3)KClO3→KCl+O2(条件:加热、MnO2);催化;分解反应。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九年级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Ca:40 Cl:35.5(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A.MnO2是加快H2O2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B.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 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的氧化镁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镁条质量不相等,所以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③氧气用于气焊④干冰用作制冷剂⑤焦炭用于炼铁工业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4、在2A+B == 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16 gB. 32 gC. 16D. 325、―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A.先变红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蓝后变紫6、通过初三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
下列有关硬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中含较多的不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B.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水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D.在硬水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会产生大量的肥皂泡7、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有一小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常称―双吸剂‖。
化学试题7.反应C(s)+H 2O(g) 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①增加C的量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8.在一定温度下,可逆A(g) + 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C的生成速率与B的生成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C. A、B、C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D.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9.在2A+B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0.5 mol/(L·s) B.υ(B)=0.3 mol/(L·s)C.υ(C)=1 mol/(L·min) D.υ(D)=1 mol/(L·s)10.100 mL1 mol·L-1 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加快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
A.4 mol·L-1 H2SO4B.改用含0.1 mol 的98%的浓硫酸C.硫酸镁 D.硫酸铜11.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
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 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增大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12.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以A1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
反应原理如下:电池: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电解池:2Al+3H2O电解Al2O3+3H2↑,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13.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
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试题卷(全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四个大题,含30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C—12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和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42分。
请在答题卷中相应位置........把答案序号按要求涂黑)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B.水结冰C.蜡烛燃烧D.用糯米发酵酿酒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过滤B.溶解C.蒸发D.取固体药品3.能源短缺和温室效应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难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地球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共同的目标。
由此可见,最理想的能源是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4.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5.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6.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汽车轮胎——塑料 B .纯羊毛衫——天然纤维 C .钻石——金刚石 D .青铜器——铜锡合金7.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氧气B .镁C .水D .氯化钠 8.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如下图,参照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橘子汁呈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喝玉米粥 C .牙膏呈酸性 D .柠檬汁比西瓜汁的酸性强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Fe + 6HC1 ====2FeC13 + 3H 2↑B .3CO + Fe 2O 3 ==== 2Fe+ 3CO 2C .Mg + O 2 ==== MgOD .2H 2O 2 ==== 2H 2O + O 210.根据右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硫属于金属元素B .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C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gD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11.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
2015级2014年秋周考化学试题(1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O-16 H-1 S-32 C-12 Zn-65 Cu-64 Ag-108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中,每小题2,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题号答案1、公元二世纪,我国古代炼丹家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
书中描写到:“金入于猛火,色不多精光”。
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的条件下A 很稳定B 很活泼C 易氧化D 易还原2、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持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生锈的主要原因A 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 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C 铝不易氧化D 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 焊锡B 不锈钢C 球墨铸铁D 铝4. 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Ag(NO3)2和Zn(NO3)2和电镀废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A.Ag、ZnB.AgC.ZnD.Ag、Fe5、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D.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6、金属材料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C.是银白色的固体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8、有下列三组试剂①锌、银、硝酸铜溶液②银、硝酸锌溶液、硝酸铜溶液③铜、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能用来验证金属活动性锌>铜>银的试剂组有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②和③D 只有③9.向氧化铜和铁粉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分反应后过滤,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滤纸上可能含有铜B.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亚铁C.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D.滤纸上可能含有氧化铜10、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A.尝液体的味道 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C.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 D.看颜色11. 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W>Y>ZB.X>Y>W>ZC.W>X>Y>ZD.Y>W>Z>X氢气质量/g 反应时间/s0 b aX Y Z W 盐酸√ — — √ Z 的硝酸盐√ W 的硝酸盐 √ —12、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 .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
得到溶液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时 m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被B .室温下,n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 .m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 5.13、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B.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C.铝壶内的水垢用质量分数为18%的热盐酸长时间浸泡D.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B.金属的活动性:Zn >Ag >CuC.合金属于纯净物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15. 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 、Cu 分别加入到FeSO 4溶液中②将Zn 、Cu 分别加入到ZnSO 4溶液中③将Zn 分别加入到FeSO 4、CuSO 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 4、CuSO 4溶液中A. ①或④B. ①或②C. ②或③D. ③或④16.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A.Mn + H 2SO 4 = MnSO 4 + H 2↑B.Mg + MnSO 4 = MgSO 4 + MnC.Fe + MnSO 4 = FeSO 4 + MnD.Mn + CuSO 4 = MnSO 4 + Cu17.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 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A.消耗铁粉的质量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 D 生成氢气的质量18.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a 、b 分别表示锌、铁的反应情况B.盐酸均反应完,锌、铁均有剩余C.盐酸均反应完,锌恰好完全反应,铁有剩余D.锌、铁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19.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质量相等的烧杯,其中盛有等质量稀硫酸,天平平衡,如果分别将下列四组中的两种物质放入左右两个烧杯内,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A .等质量的锌和铜B .等质量的铁和铜C .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后烧杯中两种金属均有剩余)D .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后烧杯内酸都有剩余)20.下列反应发生后,溶液的总质量会减少的是A .Fe + H 2SO 4B .Fe + AgNO 3C .Fe(OH)3 + HClD .Fe 2O 3 + HNO 3二、填空题(共37分)21.(8分)A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 能和空气中的B 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C ,把A 单质放在稀硫酸当中产生气体D ,A 单质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金属E 。
(1)写出B 单质的化学式 ; E 的化学符号 。
(2)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A →C : ;A →D ;A →E : 。
22、(6分)如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 与c 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 点。
据图回答:(1)P 点的含义是 。
(2)t 2℃时30g 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 溶液吗? (填写“能”或“不能”)。
(3)t 2℃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填写物质序号)。
A B CP溶解度g 0温度C o t 1t 2镁条稀盐酸X 的饱和溶液甲乙23、(8分)下图甲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 2℃时,A 、B 、C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2)t ℃时,将B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 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 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 可能为A 、B 、C 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
24.(10分)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 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 是 ;金属B 是 。
(2)操作a的名称是;在蒸发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发生的基本类型是:(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下列试剂(填标号)。
a.硫酸铜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25. (5分)右图所示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只写一种)。
(2)加压在小钢瓶中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能灭火。
其原理是_____ ______和______ ________。
(3)在钢瓶表而涂油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
(4)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采用的方法。
三、实验题(共2个小题,共18分。
)26.(12分)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A”、“B”或“C”),装入药品前应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中应加入___________。
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盛放的D装置。
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___端通入(填“c”或“d”)。
(4)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时,改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答出一点即可)。
27.(6分)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A B C(1)仪器a的名称是,A中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2)B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计算题(共5分。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8 某炼铁日产含碳3%的生铁310t,问该厂每天至少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