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导学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307.87 KB
- 文档页数:4
体育与健康教案
《篮球双手胸前传球》
《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教案设计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在课的整体设计上始终坚持学生身心全面开展为中心,通过教师语言鼓励、积极地评价反应和体育比赛和游戏等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实事求是、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的体育道德作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表达体育的教育性原则。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教材是篮球双手胸前传球,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根本技术,是篮球教学重要组成局部,是更好地学习其它技战术的根底,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所授班级为二年级学生,每班有30人左右,体育根底水平很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班级的学习气氛浓厚。
教法:语言启发,完整法、分解法,分组学习,游戏。
学法:模仿练习,合作学习。
重点:技术的标准性
难点:传接球时机与整体配合意识
七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开展学生的个性,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到达教学目标。
八. 教学过程。
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体育课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1.2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篮球基础。
1.3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要领、训练方法和比赛实践等内容。
第二章:技术要领2.1 双手胸前传球双手胸前传球是篮球比赛中常用的传球方式,要求双手握球,掌心空出,手腕用力,传球时目视前方,传球力度适中。
2.2 行进间传球行进间传球是在跑动过程中进行的传球,要求学生在跑动中保持稳定的姿势,传球时身体协调,步伐与传球动作相结合。
2.3 接球接球时,学生要用双手接住球,掌心向上,手指张开,接球后迅速调整姿势,为下一次传球做好准备。
第三章:训练方法3.1 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练习学生分为两人一组,相距一定的距离,进行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练习,注意传球力度和接球的准确性。
3.2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球练习学生分为两人一组,相距一定的距离,进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球练习,注意步伐与传球动作的协调。
3.3 多人行进间传球练习学生分为两队,进行行进间传球比赛,要求每队成员之间进行多次传球,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章:比赛实践4.1 比赛规则比赛分为两队,每队成员之间进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球,传球成功次数多的一方获胜。
4.2 比赛实践学生分为两队,进行比赛实践,通过比赛提高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技术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传球技术进行评价,包括传球力度、准确性、步伐与动作的协调等方面。
5.2 团队协作评价教师对学生在比赛中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包括传球配合、默契度、合作精神等方面。
5.3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对自己和队友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和改进空间。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场地器材篮球场一座,篮球若干个,标志物若干,计时器一台。
初中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要领讲解与实践。
2. 团队配合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传接球的准确性、时机把握和团队配合。
四、教学准备1. 篮球场一个。
2. 篮球若干个。
3. 标志物若干个。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b. 简要介绍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讲解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包括握球、传球手臂摆动、接球手型等。
b. 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实践训练(10分钟)a. 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进行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提出改进建议。
4. 团队配合训练(10分钟)a. 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进行团队配合练习,包括传球、接球、跑位等。
b. 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及时给出指导和建议。
5.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表现,表扬优秀学生。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练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巧)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2. 邀请校队教练或优秀运动员进行讲座,分享篮球技巧和比赛经验。
七、安全与纪律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防止运动损伤。
2. 强调纪律要求,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自主评价:学生根据自身在课堂上的表现,总结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2.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九、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情况,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提出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与健康第一章球类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1.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讲解与实践。
2. 团队配合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
2. 教学难点:传球时的手腕灵活运用和接球时的手型及身体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技术动作。
2. 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术动作。
3. 游戏法:设计篮球传接球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配合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要领,并示范动作。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进行传接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团队配合练习(10分钟):学生分为两队,进行篮球传接球对抗练习,培养团队配合能力。
5. 课堂小结与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观看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视频,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技能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传接球技术的掌握程度,评价其动作规范性和准确性。
2. 体能评价:通过团队比赛,观察学生在实战中的体能表现,如速度、耐力等。
3. 态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团队合作精神和遵守纪律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运用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2. 邀请校队教练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3. 组织学生参观篮球比赛,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八、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的准备。
2. 篮球器材的准备。
3. 教学视频资料。
4. 教学课件。
九、安全注意1.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遵守纪律,听从教师指挥。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教案:《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涉及篮球运动中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行进间传接球的基本动作、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配合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和动作要领。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传球的准确性和接球的稳定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篮球若干个2. 标志物若干个3. 教学场地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场简单的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行进间传接球的重要性。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动作要领包括:传球时,双手持球,手腕前屈,食指、中指用力拨球;接球时,双手向前上方伸展,手指张开,迎球后缓冲。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进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游戏,如“传球接力”、“三角传球”等。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1. 动作要领传球:双手持球,手腕前屈,食指、中指用力拨球接球:双手向前上方伸展,手指张开,迎球后缓冲2. 练习方法分组练习游戏化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
谈谈你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2. 答案动作要领:传球时,双手持球,手腕前屈,食指、中指用力拨球;接球时,双手向前上方伸展,手指张开,迎球后缓冲。
困难及解决方法: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能遇到传球不稳定、接球不准确等问题。
可以通过多练习、观察示范、请教教师等方式解决。
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体育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传球力度和接球技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比赛法等。
第二章:技术讲解与示范2.1 技术讲解:a. 双手胸前传球:双手握球,手臂自然弯曲,手腕前屈,眼睛注视传球目标,传球时手腕用力,将球传出。
b. 行进间传球:学生在行进过程中,运用胸前传球技术,保持球的控制。
c. 接球:接球时,双手提前准备,身体尽量靠近球,接球后迅速控制球。
2.2 示范:教师进行技术示范,展示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
第三章:分组练习3.1 练习一: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注意传球力度和接球技巧。
3.2 练习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要求动作连贯,传球准确。
第四章:教学比赛4.1 比赛规则:a. 比赛为两队对抗,每队三人,设置一个传球区域。
b. 比赛过程中,队员只能在传球区域内进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c. 传球成功次数最多的一方获胜。
4.2 比赛进行:学生进行比赛,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学生总结:让学生谈谈在本次课程中的学习收获,以及自己在传接球技术方面的不足。
5.2 教师反思: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六章:拓展训练6.1 练习三:变化节奏的行进间传接球学生在行进过程中,要求改变传接球节奏,增加传球难度,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
6.2 练习四:对抗性行进间传接球在传球区域设置障碍物,模拟实际比赛场景,进行对抗性行进间传接球练习,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第七章:安全教育7.1 安全提示一:强调在传接球过程中,注意手部力量,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对方受伤。
2024年《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五章“球类运动”中的第三节“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详细内容包括: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训练方法、实战应用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球技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协调性、准确性。
教学重点: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传接球时的步伐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篮球若干个,篮球架,计时器,口哨。
2. 学具:篮球服,篮球鞋,运动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篮球热身活动,如投篮、运球等,引导学生关注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强调传接球时的步伐配合、手臂姿势等。
3. 示范与模仿(10分钟)教师示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学生跟随示范进行模仿练习。
4.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在实战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比赛与评价(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评价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指出不足之处。
六、板书设计1.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2. 传接球时的步伐配合3. 实战应用例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每人至少完成50次成功传接球。
2. 答案:完成作业后,学生需将练习情况记录在作业本上,教师检查并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篮球社团活动,提高篮球技能水平,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生长发育正处于快速的增长时期,素质逐渐增强,但是基本的运动能力还比较弱,协调性较差,这也是导致学生对正规体育运动兴趣低的主要原因,而锻炼可以有效的发展和提高这些能力,在众多的运动项目中,篮球运动是学生们相对来说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它既可以发展学生速度、耐力、力
分 4.拉伸股四头肌肉
二、总结、评价
三、布置课后练习
四、师生再见
五、回收器材
教师总结课堂情况,表
扬优秀学生,鼓励后进生。
要求学生课后进行练
习。
*:学生
:老师
要求:
充分拉伸放松各部位肌
肉,气氛轻松活跃。
*************
*************
*************
*************
*:学生
:老师
要求:
遵守纪律,认真听老师
对本节课的总结,并进行自
查。
场地
器材
篮球场
篮球40个练习密度40%-45%
运动负荷平均心率100-120次/分
安全防范措施1.课前检查学生服装,尖锐
物品禁止携带上课,课前进
行安全教育。
2.小组练习时,强调小组成
员增加左右间的距离,防止
学生发生碰撞。
3.如在课中发生意外受伤,
及时报告老师处理,教师适
时关注并调整学生的运动
强度、密度、保证学生的安
全。
心率曲线图
预计运动心率图
课后反思。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球类运动”第三节“篮球基本技术”,具体涉及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巧,提高动作质量。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战术意识。
3. 提高学生的体能,增强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动作要领的掌握,包括脚步移动、手臂动作和球的传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篮球若干个。
2. 训练场地一块。
3. 口哨一个。
4. 学生分组标志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穿越火线”游戏,要求学生行进间完成双手胸前传接球,激发学生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包括脚步移动、手臂动作和球的传递。
示范动作,强调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分组,进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和指导。
4.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一组学生进行示范,分析其动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动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随堂练习,教师观察并给予评价。
学生反馈学习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要领脚步移动:快速、平稳手臂动作:伸直、放松球的传递:用力均匀、方向准确2. 注意事项保持身体平衡眼睛注视传球目标团队协作,配合默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分组练习,每组完成10次成功的传接球。
答案:正确完成动作,注意动作要领和团队配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参加篮球比赛,提高实战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学生分组练习的指导与纠正4. 作业设计中的练习要求与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1. 脚步移动:快速且平稳,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出现停顿或跳跃现象。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导学案
【目标导学】
1.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80%的学生在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能够传接准确,50%的学生能够在侧身跑中做到跨步接球,迈步传球的动作基本协调连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充分发挥自主能力,积极参与并利用合作探讨练习体现自我价值。
重点:跨步接球、迈步传球
难点:跑动协调和支配能力
【自学质疑】
教学用具:篮球场一块、篮球四个、标志桶八个小黑板一块
一、课堂常规【见图一】3分钟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宣布本堂课内容、目标以及要求
3.强调安全
二、准备活动5分钟
1.热身跑【见图二】
全体同学分为内圈和外圈向右转围绕中心园跑步一圈后由第一组排头同学带领本圈同学按照标志桶摆放位置进行跑步。
2.徒手操【见图三】
全班同学牵手散开围成大的内圈和外圈
①头部运动②肩部绕环运动③转体运动④扩胸加振臂运动
⑤正、侧压腿运动⑥膝关节运动⑦踝腕关节运动
三、复习原地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基本动作要领
目的:通过练习,复习原地基本技术动作,纠正错误。
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屈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
肩、臂、腕肌肉放松,两眼注视传球目标,身体成基本姿势。
传球时,后脚蹬地,身体重心前移,同时两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翻转,同时拇指用力下压,食、中指用力弹拨,将球传出。
出球后手心和拇指向下,其余手
指向前。
全身协调用力动作要点:蹬(地)、伸(臂)、翻(腕)、抖(腕)、拨(指)、动作协调连贯,双手用力均匀。
四、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基本技术
与原地动作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行进间传接球
1.侧身跑
2.跨步接球,迈步将球传出去
3.球的落点:在体前一臂距离左右。
目的:通过该练习,使学生初步体会行进间传接球技术动作,身体动作协调,控制好球的方向。
【互助探究】20分钟
一、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基本动作练习【见图四】
全班以小组形式牵手围成四个大圈练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
二、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基本动作练习【见图五】
篮球边线分别放有四个标志桶,每个小组变为两路纵队站在标志桶两边进行以下内容的学习
1.徒手侧身跑重点体会什么是跨步和迈步
2.持球两人一组练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
【展示评点】5分钟
分组进行展示并点评
【达标巩固】【见图五】4分钟
以游戏方式进行检测行进间传接球接力。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创设情境,烘托竞争场面,学生游戏时教师场外指导。
1.等分四队站立
2.教师发令后,各排头向前传接球到过标志物,返回传给下一位队友
3.依次进行,先完成的队为胜队
【归结反思】【见图六】3分钟
学生总结收获:
知识总结归纳:
附件一
代表男生代表女生代表教师
图一
集合队形
图二
热身跑
图三
徒手操
图四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队形
图五
有关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分组训练队形
图六
集合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