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 格式:ppt
- 大小:17.36 MB
- 文档页数:13
设计分析说明——解读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建筑设计者:李亦农建筑师简介:李亦农,出生于北京。
1989至1997年间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习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专业,获得建筑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
1999年进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2000年成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2006年获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现任6-A-3建筑工作室室主任。
自从业以来建筑师一直保持着对建筑事业的热爱,在实践中不懈追求,并逐步树立自己的建筑观,认为建筑师及其作品应以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为根本宗旨,在设计中始终追求原创性,追求作品的高完成度。
工作范围涉及办公、科研、商业等各类公共建筑及居住区规划设计,尤其在办公建筑设计方面,成功完成了多个作品,并总结归纳出对于设计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
主要设计作品:北京燃气集团生产指挥调度中心工程,北京佳汇国际中心办公综合楼,金国际大厦—包括商业、办公、酒店共计441,600㎡等。
最新作品是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文脉背景:北京市房山区拥有丰富独特的地质遗迹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是一处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地质遗迹集中分布地区。
于2006年9月18日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并授牌,成立“世界地质公园”。
此园位于北京市西南约40公里,地跨北京市房山区和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涞源县。
公园总面积953.95平方公里,划分为八个园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园区、石花洞园区、十渡园区、百花山-白草畔园区、云居寺-上方山园区和圣莲山园区属地为房山区;野三坡园区和白石山园区属地为保定市的涞水县与涞源县。
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它展现了中国华北地区数十亿年以来地球演化发展的历史画卷,记录了自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各个地质年代的动荡变迁,是一座浩瀚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而实现开园必须具备内容充实完善的博物馆。
房山区作为北京远郊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地方政府对这个博物馆的建设寄予厚望,希望它不只是科普宣传的窗口,同时能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乃至成为整个区域产业再定位的标志建筑。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简介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
2004年2月13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中国的8家国家地质公园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005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在巴黎宣布,我国浙江雁荡山、福建泰宁、内蒙古克什克腾、四川兴文四家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
2006年9月,中国泰山等6处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2008年1月,江西龙虎山和四川自贡地质公园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2009年8月,陕西秦岭地质公园和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2010年10月,广西乐业-凤山地质公园和福建的宁德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至此,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已达24处。
第一批:◎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世界地质公园占地总面积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
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及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保存系统而完整,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及科学价值。
庐山环境幽雅,文化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
◎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仁化、曲江两县交界地带。
地质公园东西宽17.5公里;南北长22.9公里,总面积290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集中分布范围180平方公里。
世界上由红色陆相砂砾岩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均被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这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丹霞山位于南岭山脉南侧的一个山间盆地中,整体为红层峰林式结构,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38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8米,大多山峰在300~400米之间,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形态各异、气象万千。
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
北京十渡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1~2025年)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二0一三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公园位置 (1)第二条范围、边界、面积 (1)第三条规划期限 (1)第四条规划依据 (1)第五条公园发展概况及规划背景 (3)第二章地质公园的性质与发展目标 .................................. 5第六条公园性质与特色.................................................. 5第七条发展目标......................................................... 5第三章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 (7)第八条地质地貌概述 (7)第九条地质遗迹类型 (7)第十条地质遗迹评价 (9)第四章其他景观资源及评价 (11)第十一条生物及其他自然景观及评价 (11)第十二条人文景观及评价.11 第五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12)第十三条总体布局与景区划分 (12)第十四条功能区划分 (12)第六章地质遗迹保护 (13)第十五条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划分及边界坐标(主要拐点)的确定 (13)第十六条各级保护区的控制要求与保护措施 (13)第十七条特殊地质遗迹的保护方案 (14)第七章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 (15)第十八条地质公园环境容量控制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15)第十九条灾害防治 (16)第二十条珍稀物种名录及保护 (18)第二十一条人文景观保护 (18)第八章科学研究 (19)第二十二条课题选择和依据 (19)第二十三条计划编制 (19)第二十四条近期研究计划的实施 (20)第二十五条研究经费 (20)第二十六条科学研究成果出版及转化 (20)第九章解说系统规划 (21)第二十七条解说系统架构 (21)第二十八条地质博物馆及科普电影馆(影视厅) (21)第二十九条公园主、副碑及综合图文介绍栏 (21)第三十条景点、景物解说牌 (21)第三十一条公共信息标识牌 (22)第三十二条图书音像的出版和推广 (22)第三十三条解说系统设施维护与更新 (22)第十章科学普及行动 (23)第三十四条乡土科普活动 (23)第三十五条科学实践活动 (23)第三十六条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 (23)第十一章旅游发展 (24)第三十七条旅游客源市场 (24)第三十八条地质公园推广计划 (24)第三十九条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 (25)第四十条专题考察路线 (26)第十二章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 (27)第四十一条地质遗迹数据库 (27)第四十二条公园监测系统 (27)第四十三条网站建设 (27)第十三章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 (29)第四十四条道路交通 (29)第四十五条水电设施 (29)第四十六条环境卫生 (30)第四十七条服务设施 (30)第十四章土地利用 (32)第四十八条土地利用 (32)第十五章社区行动计划 (33)第四十九条社区行动计划 (33)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4)第五十条管理机构设置 (34)第五十一条各类专业人员的配备 (35)第五十二条导游员及其培训 (35)第五十三条管理层培训 (36)第五十四条近期建设项目计划 (36)第五十五条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3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公园位置北京十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拒马河中上游,北京市与河北省的交界处,隶属于北京市房山区,地跨十渡、张坊两镇,地理坐标为北纬39°32′39"—39°45′52",东经115°28′04"-115°46′43"。
博物馆观后感•相关推荐博物馆观后感(精选53篇)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博物馆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博物馆观后感篇1七月七日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了省博物馆。
一进大厅,我就顾不上欣赏明亮的大厅景色,迫不及待的走进了展厅,在展厅里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文物。
有字画,有佛像,有石刻,有陶器,还有古人穿的衣服,我印象最深的是史前文化展,在二楼第七号展厅是史前文化展听,一进展厅我就被眼前的精美的陶器给吸引住了,我不相信这些丰富多彩的陶器是六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制作出来的。
这些精美的文物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礼物,我们应该爱护他们,保护他们。
博物馆观后感篇2今天参观了自然博物馆,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蝴蝶特别展。
平时我对蝴蝶有很多的疑问,今天刚好可以进去了解了解。
在蝴蝶展里,我看到了好多形状,颜色各异的蝴蝶。
我记得有枯叶蝶,花斑蝶,青凤蝶,还有各种各样的粉蝶等等。
我还知道了关于蝴蝶一生的生活,先是破茧而出,变成毛毛虫,然后吐丝结茧,最后破壳而出成了蝴蝶,于是又有了小幼虫,就是这样不断循环下去。
我还去了地球的初始生活,有泥盆纪,寒武纪,白垩纪等等,还了解了许多早期已灭绝的食肉动物和植物,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菊石。
接着,我们来到地球外的宇宙空间,那里讲述了,星星,太阳,月亮和陨石的故事。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体验了许多不同的生活,我觉得这次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博物馆观后感篇3今天中午吃完饭后,我们坐车来到了中华航天博物馆。
我们坐车的时候,张老师还给我们每排都照了一张相呢!来到这里后,我们看到了壮观的喷泉。
我们先去了一层展览的地方。
这里有三个火箭的实物。
讲解员说:“那三个火箭是做好了以后没有发射出去的真实火箭。
”那三个火箭一个比一个高,最高的都到天花板上面去了呢!然后我们又看了返回舱和卫星的实物和模型。
随后我们上楼来到了三层。
25化 石2021年 第1期经典回放北京•周口店——地质公园概念诞生地吕金波许多以“化石”为特色的自然遗址建成了地质公园。
截止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Global Geoparks Network )共有161个成员,中国有41个成员,其中北京周口店是地质公园(Geopark )概念的诞生地,日期应该是1996年8月10日。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会间T 203周口店遗址考察路线根据《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地质旅行委员会旅行路线总结及文献选编》记录: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会间地质旅行路线中的《T 203北京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及第四纪洞穴地质(第四纪、地貌、古人类)》考察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时间为1996年8月10日(星期六)。
领队:徐钦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田明中(中国地质大学),副领队:李龙吟(中国地质大学),领队人员还有刘金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登记的考察人员43人如下:Men n i ng Ma n f red (德国),Ha r i ng ton C.R .(加拿大),Farr Jone (美国),Ramberg Ivar B .(挪威),Shibata Matsutaro (日本),Milici Robert C.(美国),Usui Akira (日本),Klingberg Fredrik (瑞典),Watanabe Koichiro (日本),Wei Kuo Yen (中国台湾),Goto Masatoshi (日本),Kennett James P .(美国),Gaigalas Algirdas (立陶宛),Branagan David F .(澳大利亚),Aoki Saburo (日本),Passe Tore (瑞典),PidgeonRobert T .(澳大利亚),Beckers Eliane (比利时),Knight Michael J .(澳大利亚),Harper Stephen B .(美国),Kimula Sadako Masaaki (日本),Geissler Eckark (德国),Takeuchi Sadako (日本),Shi Zhiqun (澳大利亚),Hoefling Richard (德国),Curtis Garniss (美国),Juve Gunnar (挪威),Schretzenmayr Stephan (德国),Anclam Peter (德国),Schnabel Georg Wolfgang (奥地利),Janoschek Werner R .(奥地利),Wells Roderick (澳大利亚),Findlay Christopher (加拿大),O ’Hara Sakae (日本),Shiba Masahiro (日本),Harris Sara (美国),Sampurno (印度尼西亚),Wopfner Helmut (奥地利),Komarower Pat r icia (澳大利亚),Tu nis Giorgio (意大利),Pidgeon Robert T .(澳大利亚),Franklin James (加拿大),Nicholas Shackleton (英国),等等。
漫话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胡经国一、概述及基本信息房山世界地质公园(Fangshan UNESCO Global Geopark),位于中国北京市房山区以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和涞源县,地处北京市西南大约40公里。
该公园总面积为104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8大区域,即:“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科普区、“石花洞溶洞群”观光区、“十渡岩溶峡谷”综合旅游区、“上方山-云居寺宗教文化”游览区、“圣莲山”观光体验区、“百花山-白草畔”生态旅游区、“涞水县野三坡”综合旅游园区和“白石山拒马源峰丛瀑布”旅游区。
相应地,该公园划分为8个园区。
其中,“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园区、“石花洞”园区、“十渡”园区、“百花山-白草畔”园区、“云居寺-上方山”园区和“圣莲山”园区的属地为房山区;“野三坡”园区和“白石山”园区的属地为保定市的涞水县和涞源县。
2006年9月,该公园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
该公园基本信息如下:中文名: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外文名:Fangshan UNESCO Global Geopark,或Fangshan World Geopark地理位置:中国北京市房山区以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和涞源县公园经度:114°36ˊ48''~116°08ˊ16''E公园纬度:39°09ˊ57''~39°43ˊ08''N公园面积:1045平方公里公园级别:世界地质公园园区组成:“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园区等8大园区公园特色:6大地质和人文特色、5大地质和人文特点、313处文化遗址所属网络:APGN(亚太地质公园网络)二、地质遗迹该公园拥有6大地质和人文特色,即:远古人类的家园,横空出世的造山运动,神奇秀美的岩溶地貌,晶莹璀璨的地下宫殿,博大精深的历史积淀和群英荟萃的地学摇篮。
该公园具有以下5大地质和人文特点:一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研究人类发展进化的重要场所;二是陆内造山带形成的遗迹让人们告别地球在中生代时期激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历程;三是地表岩溶地貌与地下岩溶景观是中国北方地下岩溶殿堂和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四是地学精英荟萃之地,中国地质工作的摇篮;五是拥有悠久古建筑与丰厚人文积淀。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编制时刻: 2009 年 6月 30日名目(一)、工程概况及系统要紧设备工程量 (3)(二)、编制依据 (4)(三)、施工技术方案 (4)(四)、公司及项目部保证体系及措施 (25)(五)、治理人员配备、各时期劳动力安排 (29)(六)、工程材料、设备的进场打算 (32)(七)、施工机械的选用和进出场打算 (33)(八)、施工进度打算及工期保证措施 (34)(九)冬、雨季施工措施 (37)(十)、保证质量的措施、质量治理标准和检查验收治理方法 (40)(十一)、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 (46)(十二)、临时用电和施工机具 (49)(十三)、消防保卫措施 (50)(十四)、环境治理及职业安全治理措施 (52)(十五)、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文明施工、减少扰民的措施 (54)(十六)、与招标人、监理、设计单位的配合 (56)(十七)、成品爱护措施 (62)(十八)、施工现场临时用地表 (66)(十九)、运算书 (67)(二十)、质量通病、施工难点及防治措施 (70)(二十一)、质量保修、售后服务及人员培训情形 (71)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水源热泵系统、通风空调工程、空调(水)系统、采暖工程(施工部分)(一)、工程概况及系统要紧设备工程量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水源热泵系统、通风空调工程、空调(水)系统、采暖工程2、建设地点: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镇区西北部3、建设规模:10004平方米4、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5、设计负荷:夏季空调制冷负荷为: 1392.1kW;冬季制热负荷为: 1172.9kW。
6、资金来源:政府投资7、设计参数:(参照设计说明)夏季空调侧进出水温度7/12℃,水源侧进出水温度30/35℃;冬季空调侧进出水温度50/55℃,水源侧进出水温度15/10℃;8、供热制冷方式:冬季,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夏季,水源热泵空调系统;9、工作内容: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水源热泵系统、通风空调工程、空调(水)系统、采暖工程系统所需的全部设备、工程清单所包括的所有工程以及图纸所标明的全部工程。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佚名
【期刊名称】《住区》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建筑师以"设计编译自然"为理念,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解读,梳理建筑与山脉水体等环境要素的关系,用人工建筑修复自然,形成如岩石山体般硬朗的整体造型,虚实相生的三大体量的相融合,形成各功能空间的独立与流通。
【总页数】4页(P162-1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24
【相关文献】
1.体验·建筑——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工程回顾 [J], 李亦农;周广鹤
2.设计编译自然: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J], 李亦农;马立俊;李慧
3.位于首都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房山地质公园 [J], 吕金波
4.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发展史 [J], 吕金波
5.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主体完工 [J], 段金平;菅锦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