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建设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儿童少年卫生学》5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303010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英文名称:Children and Adolescents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45学分:2.5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预修课程: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预修课程:建议教材:课程简介:儿童少年卫生学是研究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
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长发育是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研究方向。
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②疾病防治儿少卫生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疾病防治工作,和临床医学有不同的侧重点;③心理卫生充分反映的有关儿童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问题发生、发展与个体素质、人文社会环境、社会变革等的相关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④学校健康教育进行较全面的改进和更新;⑤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对于学好儿少卫生学教学方法与要求有:①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儿少卫生学的基础学科,并与其它预防医学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②熟悉自身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技能;③熟悉法法规,依法从事儿少/学校卫生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本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工作者。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学好儿少卫生学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二)、学时安排:2(三)、教学内容:1.关键词:儿童少年卫生学、生长发育。
2.主要教学内容:儿童少年卫生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学好儿少卫生学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使用)Ⅰ前言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儿童少年卫生学专业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验证理论,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为巩固;通过学习亲自动手操作,得到比较全面的儿童少年卫生学基本操作技术的训练;从而掌握人体测量的方法和评价方法。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8学时。
四使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指导》,自编,2版,2016年。
Ⅱ正文实验一生长发育的测量一教学目的生长发育测量主要应用体质测量学方法进行,是了解儿童少年身体结构、形态发育状况、生长发育规律,和开展体质健康监测的基本手段。
基本要求,应做到:所用测量仪器须经过严格校准,器械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嘱被测者在裸露条件下,保持正确的测量姿势;按规定的测量点和测量方法测量,记录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统一测量时间和记录方法。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人体测量的基本要求和对各测量点具体位置,学习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肺活量的测量仪器使用和测量方法。
(二)熟悉皮褶厚度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方法。
(三)了解握力、背肌力的测量仪器使用和测量方法。
三教学内容(一)人体测量基本要求和测量点。
(二)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肩宽、围度的测量。
(三)生量功能的测量、肺活量、握力、血压。
实验二生长发育评价方法一教学目的本次实验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重点掌握等级评价法、曲线图法。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几种常用的个体生长发育评价方法及其原理;能根据发育标准对儿童发育进行评价;(二)熟悉两种主要的群体发育评价方法;(三)通过生长发育“标准”的制作,熟悉评价过程,掌握针对不同类型的生长发育资料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编码:1002527021课程类别:必修所属专科:预防实验总学时:26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卫生部规划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第四版及教学大纲。
二、本实验教学在陪眼实践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在高等医科院校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在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时期的环境及遗传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教育、教养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利用和改善环境条件,挖掘其潜力,以达到保护、促进儿童少年健康的最终目的。
三、应达到的实验标准1、掌握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检测方法。
2、掌握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3、儿童青少年骨龄的测定4、儿童青少年内分泌激素的测定方法5、儿童青少年营养素成分的测定6、儿童青少年心理测定7、儿童青少年常见病健康筛查的基本方法8、教育过程卫生的检测方法9、教室的卫生调查及测量方法四、学时、教学文件及教学方式学时:本课程总学时数为52学时,其中实习课为26学时。
教学文件:校谝《儿童少年卫生学课间实习指导》。
教学形式:指导教师概述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及仪器的使用等,并做针对性的指导,具体实验步骤及测量数据由学生自行完成。
五、实验成绩评定实验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30%,对缺实验成绩者,本课程不予通过。
六、实验项目、适用专业及学时分配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室实验教学项目表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编码:1002527021实验课开课学期:春季学期开课单位: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实验依据:卫生部规划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第四版及教学大纲成绩考核:考试及实验报告。
第六章 教育过程卫生教学目的:1.掌握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意义2.掌握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3.熟悉脑力负荷的评价方法和指标4.能够根据脑力变化规律合理制定作息制度学时:3学时第一节 学习的脑力劳动卫生一、学习的生理心理基础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
学习、记忆能力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环节,是智力构成的重要成分。
学习:主要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外界环境中的信息而影响自身行为的过程。
记忆:指获得的信息或经验在脑内贮存和提取的神经过程。
学习和记忆两者密切相关。
没有学习就谈不上获得的信息贮存和再现,也就不存在记忆。
没有记忆,则获得的信息就会随时丢失。
因此,学习和记忆是既有区别又是不可分割的神经生理过程。
是机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
学习和记忆的基本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获得(acquisition)、巩固(consolidation)、再现(retrieval)。
获得:又称为识记或登录(registration),是感知外界事物或接受外界信息的阶段,也就是通过感觉系统向脑内输入信号的阶段,这就是学习阶段。
周围环境中的信息量是相当大的,各类感受器接受到的信息并不全部被登录下来,大量的信息是作为无关信息不予理睬,在感受到的信息量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被脑获得而进一步加工处理。
注意力对信息的获得有很大影响。
巩固:这是获得的信息在脑内编码、储存和保持的阶段。
保持时间的长短和巩固程度的强弱与该信息对个体的意义以及是否反复应用有关。
再现:将贮存于脑内的信息提取出来使之再现于意识中的过程,也就是通常说的回忆过程。
提出问题:记亿如何从普通的脑组织中产生?记忆事实和感觉的神经学基础是什么?由疾病或损伤破坏的记忆能恢复吗?研究方法 研究简单物种,因为他们也用同样的基本机制进行运算。
例如,枝蓑衣海牛已给科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基本信息.指出了学习和记亿的发生过程。
之所以选择海牛来进行研究.是出为它们脑内只含有儿干个神经细胞.而高等动物脑内却有几十亿个细胞。
《小孩少年卫生学》教课纲领长治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二O一二年九月《小孩少年卫生学》教课纲领《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课程编号:课程种类:选修总学时: 18 学时合用专业:临床医学课程简介:小孩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使小孩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经过本门课程教课,使学生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有关理论(包含生长发育规律、影响要素以及童年期和青春期小孩心理卫生等)、以及教育过程卫生、教课环境的基本卫生要求、小孩的健康情况监测及常有病的预防等内容,为未来解决小孩少年卫生、妇幼保健以及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实质问题确立必需的基础。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is that specialt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which focuses on the health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inorder to protect and promote and maintain health and prevent disease, disability. The course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growth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hich includes the rules of growth, effects and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introduces the mental health, the health surveillance and disease contro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health, the hygiene of education process, the evaluation of learning fatigue, the hygiene of school architecture and equipments, th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ng schools, the school health supervision. Those theories are the important base for resolve the question in the child health andschool hygiene work.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小孩少年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儿童少年卫生学是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教育课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儿童少年卫生学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在全民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开展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对于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诊疗策略、控制疾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了解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2.掌握儿童少年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预防意识;4.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5.增加学生对医疗卫生工作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内容1.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生理特点;2.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3.儿童少年一般疾病的预防和治疗;4.儿童少年心理健康教育;5.儿童少年预防伤害教育。
四、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详细描述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2.操作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实际案例模拟患病状况,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3.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理解和疑问,从而加深对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了解;4.观摩讲解:通过放映相关视频、图表等资料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认识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考试、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和提升。
同时,教师还需及时收集和反馈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设计。
六、总结上述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儿童少年卫生保健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儿童少年卫生学相关知识。
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得教学能够得到更好的实施和传达。
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健康观念,提高学生对自身健康的自我保护和管理能力。
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课程编码:1322011218实验类别:专业课总学时数:56 实验时数:24学分:3开课单位: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适用专业:预防医学适用对象:五年制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该课程的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专业课;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有关理论(包括生长发育规律、影响因素以及童年期和青春期儿童心理卫生等)、以及教育过程卫生、教学环境的基本卫生要求、儿童的健康状况监测及常见病的预防等内容,为将来解决儿童少年卫生、妇幼保健以及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宜从第八学期开始,为预防医学专业课程。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后续课程:环境卫生学、卫生监督学、妇幼保健学等。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实验一人体测量与性发育检查青春期性发育检查方法[1];生长发育研究常用的人体形态、功能测量方法及其注意事项[3];有关器械的使用和校准方法[2]实验二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综合性实验)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评价方法[3];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百分位数计算[3];非正态分布资料评价方法[2];各种指数和相关、回归等计算[1];绘制各种标准评价表、图[1]。
几种常用的个体生长发育评价方法及其原理[3];能根据发育标准对儿童发育进行评价[3];两种主要的群体发育评价方法[2];生长发育“标准”的制作过程[1]实验三运动负荷试验运动负荷试验目的用途[2];运动负荷试验注意事项[1];单项功能试验目的[2];单项功能试验测量方法[3];台阶试验用途[2];台阶试验测量方法[3];联合功能试验[2];最大吸氧量测定[3];实验四健康筛检视力筛查[2];远视力检查[3];近视力检查[3];龋齿检查[2];口腔检查记录方法[3];观察合算单位与统计[2];实验五学习疲劳测定方法各种疲劳测定的方法[1];剂量作业试验[2];作息制度卫生调查与评价[3]。
儿少与妇幼保健教研室2016-2018年《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建设规划按照创建我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目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强化学生素质培养为中心,加快《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的建设速度。
努力建设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选择优秀的教材,采用先进、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教育创新体系,将《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建设成广受预防专业学生欢迎、深同行专家认可、有一定影响的校级资源共享课,为进一步申报省级资源共享课积累资料。
《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至今已经开课3年,结合我校预防专业发展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的课程建设规划。
2016年目标1.计划年底完成《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修订。
教学大纲是开展教学的指定性文件,是组织实施教学、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学校关于修订和编写教学大纲的工作部署,计划于2016年底完成。
2.计划6月底完成《儿童少年卫生学》题库建设,12月底投入使用。
根据学校题库建设要求与时间安排,组织教师建立规范化题库,按时提交,并在使用中不断更新完善。
3.拟开展实践内容与方式教学改革。
目前本课程实验课内容受教学环境限制,很多实验内容不能开展,为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拟于2016年向学校申报锦州市妇幼保健所校外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改革。
4.拟参加《儿童少年卫生学》案例版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学习笔记》编写工作。
通过与各高校编写专家的交流,学习其教学经验和先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并完善自编《儿童少年卫生学实习指导》。
2017年目标1.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争取年底实现学生网络在线学习。
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计划在年底将所有该课程教学资源上网,实现学生网络在线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教学奠定基础。
2.争取凝练出1-2个学术研究方向。
通过加强与市妇幼保健所和市疾控中心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凝炼出教研室1-2个科学研究方向,并以团队的方式申报各级科研课题,紧密开展研究与合作,最终形成科学的学术方向。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必修/专业课总学时: 50学时 理论学时:32学时 实验学时: 18学时适用专业:预防医学课程简介: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有关理论(包括生长发育规律、影响因素以及童年期和青春期儿童心理卫生等)、以及教育过程卫生、教学环境的基本卫生要求、儿童的健康状况监测及常见病的预防等内容,为将来解决儿童少年卫生、妇幼保健以及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is that specialt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which focuses on the health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in order to protect and promote and maintain health and prevent disease, disability. The course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hich includes the rules of growth, effects and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introduces the mental health, the health surveillance and disease contro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health, the hygiene of education process, the evaluation of learning fatigue, the hygiene of school architecture and equipments, the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ng schools, the school health supervision. Those theories are the important base for resolve the question in the child health and school hygiene work.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儿童少年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儿童少年卫生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60501Z10课程名称(中/英文):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课程类别:必修学时/学分:48/2先修课程: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适用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教材、教学参考书:教材: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参考书目:季成叶主编,《现代儿少卫生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张欣,庞淑兰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科学出版社,近几年《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中国校医》等刊物。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儿少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研究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少年机体及其与遗传、教育、教养、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和健康的各种内外因素,利用和改善外界环境的有利条件,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积极的卫生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育,为成年期身心健康奠定良好基础,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特点、规律,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方法,了解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及其学习、生活环境条件下的特殊卫生问题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卫生监督工作和在预防医学领域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能力要求:具有调查、监测和分析归纳疾病、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诊断公共卫生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公共卫生干预计划及评估干预效果的基本能力。
具备卫生监督执法的基本能力。
具有发现、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初步能力。
初步掌握公共卫生检测常用仪器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具有自主设计实验以帮助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初步能力。
素质要求:恪守公共卫生职业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现代健康观念,能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履行维护促进健康的崇高使命。
《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建设规划
一、建设目标
根据我校“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按照创建辽宁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目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强化学生素质培养为中心,加快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的建设速度。
努力建设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选择优秀的教材,采用先进、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教育创新体系,将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建设成广受预防专业学生欢迎、深同行专家认可、有一定影响的校级资源共享课,为进一步申报省级资源共享课积累资料。
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第一轮授课将于xxxx-xxxx(1)进行,第一轮授课对象是xxx级xx班预防专业学生。
结合我校预防专业目前实际情况,制订如下的建设目标。
1.建设现代化的理论教学手段:计划在2~3年内将所有多媒体课件上网,实现课程全部上网,师生网上互动教学。
根据专业特点,结合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制作内容丰富、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案例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使预防专业的学生都能掌握较扎实的儿少卫生学基础理论知识。
2.完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是实验教学的指定性文件,是组织实施实验教学、保障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根据发展的需要,按照学校教学改革计划,准备在2年内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对实验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改进;推进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培养学生具有更大的创造性,更强的实践性,更好的团队精神和更宽的知识面。
3. 科学研究:加强与本市或本省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合作研究,积极申报儿少卫生学方向的各级科研项目,力争本学科在xxx省有一定的地位。
4.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大力培养和引进硕士、博士1~2名,力争青年教师博士化。
通过培养、选拔、引进等方式,形成一支能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充满活力、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二、建设步骤
根据本课程的实际及其它院校课程建设的经验,儿少卫生学主要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建设工作。
1.制定本课程建设详细目标和发展规划。
2.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与学科发展同步,要将先进的前沿知识及时反映到课堂中去,使教学内容跟得上学科最新发展的步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重教材建设。
选择能反映学科前沿的优秀教材,积极争取参编全国规划教材,进一步完善自编《儿少卫生学实习指导》编写工作。
4.进行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继续收集各种典型案例,推进案例教学法。
5.改进和完善教学手段。
在现有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之更规范化、形象化和生动化。
6.推进课程资源上网。
充分整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将习题库、课件等资源及时上网并更新,完善网络教学,积极运用网络开展教学、学习和交流,以便实现资源共享,推动该门课程的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便。
7.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40岁以下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改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
积极引进人才,进一步优化学科的专业结构。
争取5年内40岁以下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达到博士水平。
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三、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目前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多媒体课件等资料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待汇总整理后即可上网共享。
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拟计划如下:第一阶段:2014.9~2015.8,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课程描述、教学视频等内容陆续上网,基本完成课程内容上网计划。
积极发动所有教师不断改进现有的多媒体课件,由基本的多媒体展示逐步向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发展,并将课件上网。
第二阶段:2015.9~2016.12,进一步完善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第三阶段:2017.1~2019.9,不断更新网上教学资源,将学科最新发展和建设情况随时上网,使网上资源与学科发展同步,随时接受学校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四、三年内主要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第一阶段:2014.9~2015.8,绪论、生长发育、影响因素、调查和评价。
第二阶段:2015.9~2016.8,心理卫生、健康监测、常见病预防、体育与健康。
第三阶段:2016.9~2017.8,教育卫生、建筑和设备卫生、健康教育和促进、卫生监督。
儿少与妇幼保健教研室
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