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逆变器类型及选配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77.44 KB
- 文档页数:3
并网逆变器选型细则并网逆变器就是将太阳能直流电转换为可接入交流市电得设备,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不可缺少得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对光伏电站设计过程中并网逆变器及其选型做比较详细得介绍与分析。
1. 并网逆变器在光伏电站中得作用光伏发电系统根据其应用模式一般可分为独立发电系统、并网发电系统以及混合系统,而并网发电系统得基本特点就就是太阳电池组件产生得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得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
1、1 并网光伏电站得基本结构1、2 并网逆变器功作用与功能并网逆变器就是电力、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及半导体等多种技术相互渗透与有机结合得综合体现,它就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不可缺少得关键部分。
并网逆变器得主要功能就是:◆最大功率跟踪◆DCAC转换◆频率、相位追踪◆相关保护2. 并网逆变器分类并网逆变器按其电路拓扑结构可以分为变压器型与无变压器型逆变器,其中变压器型又分为高频变压器型与低频变压器型。
变压器型与无变压器型逆变器得主要区别在于安全性与效率两个方面。
以下对三种类型逆变器做简单介绍:◆高频变压器型采用DCACDCAC得电路结构,设计较为复杂,采用较多得功率开关器件,因此损耗较大。
◆低频变压器型采用DCACAC得电路结构,电路简单,采用普通工频变压器,具有较好得电气安全性,但效率较低。
◆无变压器型采用DCAC得电路结构,无电气隔离,电压范围较窄,但就是损耗小、效率高。
3. 并网逆变器主要技术指标a、使用环境条件逆变器正常使用条件:包括工作温度、工作湿度以及逆变器得冷却方式等相关指标。
b、直流输入最大电流c、直流输入最大电压d、直流输入MPP电压范围逆变器对太阳能电池部分进行最大功率追踪(MPPT)得电压范围,一般小于逆变器允许得最大直流输入电压,设计电池组件得输出电压应当在MPP电压范围之内。
e、直流输入最大功率大于逆变器得额定输出功率,即通常所说得“逆变器功率”。
为了充分利用逆变器得容量,设计接入并网逆变器得电池组件得标称功率可以等于直流侧输入最大功率。
光伏并网逆变器参数、特性、分类和发展趋势光伏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电池与电网的接口装置, 将光伏电池的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并传输到电网上, 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光伏并网逆变器正朝着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光伏并网逆变器参数1 、输出容量 : 单相 0.5-100KVA , 三相 2-200KVA2 、输出电压 :AC220 ± 3%,380 ± 3%3 、输出频率:50Hz ± 0.054 、波形失真率 :<5%5 、功率因数 :0.86 、过载能力:过载 150% , 10S光伏并网逆变器特性1、最高效率 98.6%,欧洲效率 97.5, MPPT 效率达 99.9%2、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维护3、根据输入情况自动选择输出功率 (100%, 80%, 60%, 40%, 20%, 0%4、滤除自身谐波功能5、低电压穿越功能6、过 /欠压、过 /欠频及过流保护7、主动、被动结合防孤岛8、无功功率可调,功率因数范围超前 0.95至滞后 0.959、适应严酷的电网环境,工作频率 50/60±4.5Hz光伏并网逆变器分类1、按照隔离方式分类包括包括隔离式和非隔离式两类, 其中隔离式并网逆变器又分为工频变压器隔离方式和高频变压器隔离方式, 光伏并网逆变器发展之初多采用工频变压器隔离的方式,但由于其体积、重量、成本方面的明显缺陷, 近年来高频变压器隔离方式的并网逆变器发展较快, 非隔离式并网逆变器以其高效率、控制简单等优势也逐渐获得认可, 目前已经在欧洲开始推广应用, 但需要解决可靠性、共模电流等关键问题。
2、按照输出相数分类可以分为单相和三相并网逆变器两类, 中小功率场合一般多采用单相方式, 大功率场合多采用三相并网逆变器。
按照功率等级进行分类, 可分为功率小于 1kVA 的小功率并网逆变器, 功率等级 1kVA~50kVA的中等功率并网逆变器和 50kVA 以上的大功率并网逆变器。
SG系列光伏并网逆变器选型手册概要摘要为了更好地应对光伏发电领域的需求,本手册提供了SG系列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选型指南。
本手册概述了SG系列逆变器的功能、性能和适用场景,为用户提供了详细的选型参考和建议。
通过本手册的阅读和理解,用户能够更好地选购适合自己需求的SG系列光伏并网逆变器,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最大价值。
SG系列光伏并网逆变器概述SG系列光伏并网逆变器是一种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开发的高效逆变器。
该系列逆变器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转换为电力,并将其汇入电网中。
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产生最佳效果,例如家庭、商业和工业用途。
SG系列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以下特点:•高效:该系列逆变器采用先进的功率电子器件和优化的控制算法,能够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和输出,提高系统总体效率。
•安全:该系列逆变器符合国际电力行业安全标准,具有可靠的人性化安全保护功能,确保用户和设备的安全可靠。
•稳定:该系列逆变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应对不同的应用环境和复杂的电力工况,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智能:该系列逆变器具有智能化的管理功能,可以通过Web服务器、远程监控、数据分析等方式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测和管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易用性。
SG系列光伏并网逆变器选型指南选型参考SG系列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选型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应用场景:根据应用环境、电力工况和需求特点等因素,选择适合场景的型号和规格。
2.输出功率:根据系统的总负载需求和组串的数量、功率等因素,选择输出功率最佳的型号和规格。
3.匹配组串:根据光伏组件的电压等参数,选配逆变器的输入工作电压范围,并保证组串的最大输出功率小于逆变器额定输入功率。
4.费用和投资回报率:根据预算和投资回报率的考虑,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逆变器。
选型建议根据上述选型参考,建议用户在选购SG系列光伏并网逆变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确定应用场景:确定标的用途,例如工业用途、商业用途、住宅用途等。
并网光伏电站逆变器选型分析摘要: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变器的可靠性、安全性直接关系太阳能发电系统整体的平稳运行,其转换效率直接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其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年限。
关键词:定义及分类;功能;选择要点1.概述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及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全球的重视。
在各国政府的推动下,近年来太阳能开发利用规模快速扩大,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成本显著降低,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领域。
截至 2017 年底,全球光伏发电站装机总规模已超过 400GW。
逆变器的可靠性、转换效率和成本是逆变器产品的核心要素,未来光伏逆变器的发展方向也将围绕这三个核心要素展开,主要朝着高可靠性、高转换效率和低成本的趋势发展。
同时,也还有其他一些需考虑的因素,如因地制宜的逆变方案、智能化的逆变方案、光储一体化逆变方案等。
2.逆变器的定义及分类逆变器又称电源调整器、功率调节器。
光伏逆变器是连接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电网之间的电力电子设备,主要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通过功率模块转换成可以并网的交流电。
光伏逆变器按电站系统不同分为并网逆变器,离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三大类。
按照逆变器输出分为单相逆变器、三相逆变器。
逆变器按照功率和用途可分为微型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集中式逆变器、集散式逆变器四大类。
目前建设的光伏电站绝大多数均为并网光伏电站,本文分析的逆变器选型均是指并网型逆变器的选型。
3.并网逆变器的功能并网逆变器是连接光伏阵列和电网的关键部件,除了把直流电能变成电网能接收的交流电外,还有以下特殊功能:最大功率跟踪功能,保证输出功率最大化。
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流和电压是随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电池组件自身温度而变化的,因此输出的功率也会变化,为了保证输出电力最大化,就要尽可能的获取电池板的最大输出功率。
逆变器的MPPT跟踪功能就是针对这一特性设计的。
干货光伏逆变器种类及选型指导光伏逆变器专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的逆变器,是光伏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核心部件,其最大的作用在于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直流电通过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转换为能够直接并入电网、负载的交流能量。
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电池与电网的接口装置,将光伏电池的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并传输到电网上,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最佳方式的太阳能转换,这势必要求逆变器多样化,这是由于建筑的多样性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的多样性,同时为了使太阳能的转换效率最高同时又兼顾建筑的夕卜形美观的缘故。
目前通用的太阳能逆变方式为:集中逆变器、组串逆变器,多组串逆变器和组件逆变(微型逆变器)。
01集中逆变器集中逆变器集中逆变器设备功率在5OKW到630KW之间,系统拓扑结构采用DC-A C 一级电力电子器件变换全桥逆变,工频隔离变压器的方式,防护等级一般为IP 20。
体积较大,室内立式安装。
一般用与大型光伏发电站(>10kW)的系统中,大量并行的光伏组串被连到同一台集中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一般功率大的使用三相的IGBT功率模块,功率较小的使用场效应晶体管,同时使用DSP转换控制器来改善所产出电能的质量,让它非常接近于正弦波电流。
其最大特点是系统的功率高,成本低。
但由于不同光伏组串的输出电压、电流往往不完全匹配(特别是光伏组串因多云、树荫、污渍等原因被部分遮挡时),采用集中逆变的方式会导致逆变过程的效率降低和电户能的下降。
同时整个光伏系统的发电可靠性受某一光伏单元组工作状态不良的影响。
最新的研究方向是运用空间矢量的调制控制以及开发新的逆变器的拓扑连接,以获得部分负载情况下的高效率。
02组串逆变器组串逆变器组串逆变器已成为目前国际市场上最流行的逆变器。
其是基于模块化概念基础上的,每个光伏组串QkW-5kW)通过一个逆变器,在直流端具有最大功率峰值跟踪,在交流端并联并网。
很多大型光伏电厂都使用的是组串逆变器。
其优点是不受组串间模块差异和遮影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光伏组件最佳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发电量。
四种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设置方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容量可以从几千瓦到几百千瓦,甚至上兆瓦,由于国内的光伏发电与建筑结合的形式各种各样,设备的选型需根据太阳能电池方阵安装的实际情况(如组件规格、安装朝向等)进行优化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中的并网逆变器设置方式分为:集中式、主从式、分布式和组串式。
集中式集中式并网方式适合于安装朝向相同且规格相同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在电气设计时,采用单台逆变器实现集中并网发电方案。
对于大型并网光伏系统,如果太阳能电池方阵安装的朝向、倾角和阴影等情况基本相同,通常采用大型的集中式三相逆变器,该方式的主要优点是:整体结构中使用光伏并网逆变器较少,安装施工较简单;使用的集中式逆变器功率大,效率较高,通常大型集中式逆变器的效率比分布式逆变器要高大约2%左右,对于9.3MWp光伏发达系统而言,因为使用的逆变器台数较少,初始成本比较低;并网接入点较少,输出电能质量较高。
该方式的主要缺点是一旦并网逆变器故障,将造成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停用。
主从式对于大型的光伏发电系统可采用主从结构,主从结构其实也是集中式的一种,该结构的主要特点是采用2~3个集中式逆变器,总功率被几个逆变器均分。
在辐射较低的时候,只有一个逆变器工作,以提高逆变器在太阳能电池方阵输出低功率时候的工作效率;在太阳辐射升高,太阳能电池方阵输出功率增加到超过一台逆变器的容量时,另一台逆变器自动投入运行。
为了保证逆变器的运行时间均等,主从逆变器可以自动的轮换主从的配置。
主从结构的初始成本会比较高,但可提高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运行时的效率,对于大型的光伏系统,效率的提高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分布式分布式并网发电方式适合于在安装不同朝向或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在电气设计时,可将同一朝向且规格相同的太阳能电池方阵通过单台逆变器集中并网发电,大型的分布式系统主要是针对太阳能电池方阵朝向、倾角和太阳阴影不尽相同的情况使用的。
光伏并网逆变器选型专题1 光伏并网逆变器选型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和技术关键,其选型对于发电系统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它将方阵发出的直流电转换为易于升压后进行远距离传输的交流电,并网型逆变器还可根据并网点的电能特性调整逆变器交流输出侧的频率、电压、电流、相位、有功和无功。
1.1 并网型光伏逆变器类型及技术路线光伏逆变器把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后馈入电网,逆变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决定着发电的电能质量和发电效益,因此光伏逆变器在整个光伏发电系统里处于一个核心地位。
目前并网型光伏逆变器主要有四种技术路线,分别为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集散式逆变器、微型逆变器。
1)集中式逆变器集中式逆变器顾名思义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汇总转变为交流电后进行升压、并网。
因此,逆变器的功率都相对较大。
光伏电站中一般采用500kW 以上的集中式逆变器。
图 1.1-1 集中式逆变器外形图集中式逆变器的特点如下:(1)功率大,数量少,便于管理;元器件少,稳定性好,便于维护;(2)谐波含量少,电能质量高;保护功能齐全,安全性高;(3)有功率因素调节功能和低电压穿越功能,电网调节性好。
(4)集中式逆变器MPPT数量少,MPPT电压范围较窄,应对不一致性的能力差,但价格便宜。
2)组串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顾名思义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直接转变为交流电汇总后升压、并网。
因此,逆变器的功率都相对较小。
光伏电站中一般采用50kW以下的组串式逆变器。
图 1.1-2 组串式逆变器外形图组串式逆变器特点如下:(1)不受组串间模块差异,和阴影遮挡的影响,同时减少光伏电池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最大程度增加了发电量,但价格相对集中式逆变器较贵;(2)MPPT电压范围宽,组件配置更加灵活;在阴雨天,雾气多的部区,发电时间长;(3)体积较小,占地面积小,无需专用机房,安装灵活;(4)自耗电低、故障影响小。
3)集散式逆变器集散式逆变器是新提出的一种逆变器形式,其主要特点是“集中逆变”和“分散MPPT跟踪”。
光伏斜屋顶并网逆变器选型及容量计算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光伏斜屋顶安装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光伏发电系统配置方式。
本文将重点讨论光伏斜屋顶并网逆变器的选型及容量计算问题。
一、光伏斜屋顶并网逆变器选型光伏斜屋顶并网逆变器的选型是整个光伏发电系统配置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进行选型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1 屋顶安装环境首先,需要对屋顶的安装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
包括屋顶的朝向、倾角、阴影情况等。
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并网逆变器的选型。
例如,朝向正南的屋顶可以获得更充足的日照,因此可以选择功率较大的并网逆变器。
而有阴影情况的屋顶,则需要选择具有阴影容忍能力较强的逆变器。
1.2 光伏组件的参数光伏组件的参数也是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包括组件的额定功率、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等。
并网逆变器的选型需要保证其输入电压范围与光伏组件的参数相匹配,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1.3 并网电压要求另外,还需要考虑并网逆变器的并网电压要求。
根据国家要求和电网标准,不同的地区和系统具有不同的并网电压要求。
因此,在进行逆变器选型时,需要选择符合相应要求的产品,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有效并网。
1.4 逆变器的质量和性能最后,选型过程中还要考虑逆变器的质量和性能。
逆变器作为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稳定性、转换效率等性能指标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发电效益。
因此,在选型时需选择具有可靠性高、效率较高的逆变器产品。
二、光伏斜屋顶并网逆变器容量计算光伏斜屋顶并网逆变器的容量计算需要根据实际的光伏组件容量、电网条件和用户需求来确定。
一般而言,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容量计算。
2.1 确定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光伏组件的总装机容量。
可以通过测算屋顶可利用面积以及光伏组件的安装密度来获得。
例如,若屋顶可利用面积为100平方米,光伏组件安装密度为150W/㎡,则总装机容量为100 * 150 = 15000W(即15kW)。
逆变器选择与配置逆变器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件之一,其作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电给家庭或工业设备使用。
正确选择和配置逆变器对于系统性能和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逆变器选择和配置的一些关键要点。
1. 功率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发电系统的功率需求。
这可以通过计算每个电器设备的功率需求并考虑同时使用的设备总功率来确定。
根据功率需求,选择逆变器的容量。
逆变器容量应略大于实际功率需求,以确保系统有足够的储备能力应对突然的负载变化。
2. 逆变器类型选择有两种常见的逆变器类型:纯正弦波逆变器和修正正弦波逆变器。
纯正弦波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质量高,适用于对电质量要求较高的设备,如电动机和传感器。
修正正弦波逆变器价格较低,适用于对电质量要求较低的设备,如照明和电子设备。
3. 逆变器效率考虑逆变器的效率对太阳能系统的性能和发电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高效率的逆变器会使系统的总发电效率更高。
因此,在选择逆变器时,注意选择高效率的产品,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潜力。
4. 逆变器保护功能逆变器的保护功能非常重要,可以保护系统免受过电流、过电压、过载和短路等问题的影响。
因此,确保所选逆变器具备稳定的过载保护、过热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5. 逆变器可靠性和寿命逆变器的可靠性和寿命是选择和配置逆变器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选择知名品牌和具有良好售后服务的供应商,可以提高逆变器的可靠性。
此外,逆变器自身的设计和材料也会影响其寿命。
因此,在选择逆变器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6. 并网逆变器与离网逆变器根据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逆变器类型。
并网逆变器将太阳能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与主电网连接,适用于需要将多余的电能出售给电网的情况。
离网逆变器则将太阳能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适用于没有可靠电网供电的区域或需要独立电网的情况。
7. 配置逆变器配置逆变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安装逆变器时,需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确保逆变器正常工作。
逆变器及电网并网设计逆变器及电网并网设计:逆变器及电网并网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逆变器的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板所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使其可以直接注入电网,为家庭或工业用电提供可再生能源。
在逆变器及电网并网设计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逆变器的类型选择、安装位置、通信功能、电网要求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逆变器及电网并网设计的相关内容。
1. 逆变器类型选择:在逆变器类型选择中,主要考虑逆变器的输出功率、效率、调节方式以及可靠性。
根据系统的规模和要求,可以选择单相逆变器或三相逆变器。
针对家庭用途,单相逆变器适用于功率较小的系统,而三相逆变器适用于功率较大的商业或工业系统。
此外,还需考虑逆变器的效率,高效的逆变器可以提高发电系统的整体效率,并减少电能损耗。
调节方式方面,常见的有PWM调制和MPPT调制技术。
2. 逆变器安装位置:逆变器的安装位置应该尽可能地接近电池组和太阳能电池板,以减少输电线路对能量的损耗。
同时,逆变器应设置在通风良好、避免直接阳光照射和潮湿环境的地方。
安装位置的选择要考虑逆变器的散热和保护,以确保逆变器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3. 通信功能设计:逆变器的通信功能对系统的监控和控制至关重要。
通信功能可以实时监测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发电功率、电网电压等参数,并与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远程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提高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4. 电网要求:在逆变器及电网并网设计中,需要了解并满足当地电网的要求。
这包括电网电压、频率范围、功率因数等。
逆变器应能够适应不同电网要求,并能稳定地将发电功率注入电网中。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网故障时的保护机制,如过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和频率保护等,以确保逆变器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5. 系统运行和维护:逆变器及电网并网设计完成后,需要对系统进行运行监测和维护。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实时查看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根据需要调整逆变器的工作模式。
光伏并网逆变器选型细则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并网逆变器选型细则并网逆变器是将太阳能直流电转换为可接入交流市电的设备,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对光伏电站设计过程中并网逆变器及其选型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1.并网逆变器在光伏电站中的作用光伏发电系统根据其应用模式一般可分为独立发电系统、并网发电系统以及混合系统,而并网发电系统的基本特点就是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
并网光伏电站的基本结构并网逆变器功作用和功能并网逆变器是电力、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及半导体等多种技术相互渗透与有机结合的综合体现,它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
并网逆变器的主要功能是:◆最大功率跟踪◆DC-AC转换◆频率、相位追踪◆相关保护2.并网逆变器分类并网逆变器按其电路拓扑结构可以分为变压器型和无变压器型逆变器,其中变压器型又分为高频变压器型和低频变压器型。
变压器型和无变压器型逆变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安全性和效率两个方面。
以下对三种类型逆变器做简单介绍:◆高频变压器型采用DC-AC-DC-AC的电路结构,设计较为复杂,采用较多的功率开关器件,因此损耗较大。
◆低频变压器型采用DC-AC-AC的电路结构,电路简单,采用普通工频变压器,具有较好的电气安全性,但效率较低。
◆无变压器型采用DC-AC的电路结构,无电气隔离,电压范围较窄,但是损耗小、效率高。
3.并网逆变器主要技术指标a. 使用环境条件逆变器正常使用条件:包括工作温度、工作湿度以及逆变器的冷却方式等相关指标。
b. 直流输入最大电流c.直流输入最大电压d. 直流输入MPP电压范围逆变器对太阳能电池部分进行最大功率追踪(MPPT)的电压范围,一般小于逆变器允许的最大直流输入电压,设计电池组件的输出电压应当在MPP电压范围之内。
e. 直流输入最大功率大于逆变器的额定输出功率,即通常所说的“逆变器功率”。
四种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设置方式中央式逆变器:这是一种集中式的逆变器布置方式,所有光伏阵列都通过直流汇流箱将直流电流汇总,然后连接到一个中央逆变器进行变换为交流电。
这种方式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电站,适合在一个集中的位置进行管理和维护。
优点是成本较低,但如果一个阵列受到遮挡或损坏,会影响整个电站的发电效率。
串联式逆变器:在这种设置方式中,每个光伏阵列都连接到一个单独的逆变器。
这种方式更好地应对阵列间的不均匀情况,但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电站。
优点是监控和管理每个阵列的性能,缺点是逆变器的数量较多,可能会增加维护成本。
分布式逆变器:分布式逆变器是一种中间方式,每个逆变器管理多个光伏阵列,但并不是所有阵列都连接到同一个逆变器。
这种方式在规模适中的电站中较为常见,平衡管理和维护的难度与发电效率之间的关系。
微逆变器:微逆变器是一种将逆变器置于每个光伏模块附近的方式,每个光伏模块都有一个对应的微逆变器,将直流电直接转换为交流电。
这种方式适用于分布式光伏系统,每个模块的发电状况独立监控和管理。
优点是阵列之间的遮挡或故障不会对整个电站产生影响,但每个模块都需要一个逆变器,成本较高。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的设置方式,还要考虑以下因素:电站规模:不同规模的电站适合不同的逆变器设置方式。
小规模的户用光伏系统通常采用微逆变器或串联式逆变器,而中大规模的商业和工业光伏电站考虑分布式逆变器或中央式逆变器。
阵列布局:光伏阵列的布局对逆变器设置方式也有影响。
如果阵列的方向、倾角等存在变化,微逆变器或分布式逆变器可能更适合,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
电网要求:不同的地区和电网可能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功率因数控制、谐波抑制等。
选择逆变器设置方式时需要确保满足电网接入的要求。
可维护性:不同的设置方式会影响维护和故障排除的难易程度。
集中式逆变器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维护,而微逆变器可以更容易定位故障点。
成本考虑:不同的逆变器设置方式具有不同的成本结构。
微逆变器成本较高,但提高模块级别的监控和管理。
并网逆变器类型及选配方法
按照逆变器输出电能的去向分,可分为有源逆变器和无源逆变器。
凡将逆变器输出的电能向工业电网输送的逆变器,称为有源逆变器;凡将逆变器输出的电能输向某种用电负载的逆变器称为无源逆变器。
交流侧接电网,为有源逆变。
交流侧接负载,为无源逆变。
无源逆变主要应用在各种直流电源,如蓄电池、干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交流电机调速用变频器、不间断电源、感应加热电源等电力电子装置的核心部分都是逆变电路。
(1)无隔离变压器并网逆变器
优点:省去了笨重的工频变压器,很高的效率(>97%)、重量轻、结构简单。
缺点:太阳电池板与电网没有电气隔离,太阳电池板两极有电网电压,对人身安全不利;影响电网质量,直流易传入交流侧,使电网直流分量过大。
(2)工频隔离变压器并网逆变器
优点:使用工频变压器进行电压变换和电气隔离,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抗冲击性能好,最重要的是安全性高。
缺点:系统效率相对较无变压器低,为95%左右;笨重。
(3)高频隔离变压器并网逆变器
优点:同时具有电气隔离和重量轻的优点,模块化,系统效率在>95%左右。
缺点:由于隔离DC/AC/DC的功率等级一般较小,所以这种拓朴结构集中在5KW以下;高频DC/AC/DC的工作频率较高,一般为几十KHz,或更高,系统的EMC比较难设计。
系统方案逆变器选配
从逆变器参数指标角度考虑逆变器选配方案时主要考虑如下几点:
1.逆变器的额定容量要和系统容量匹配;
2.系统组件最大容量不得超过逆变器额定容量10%;
3.系统组件串并联输出电压要在逆变器MPPT电压范围之内;
4.逆变器允许的最大开路电压要大于组件方阵系统最大开路电压;
5.逆变器允许的最大电路电流要大于组件方阵系统最大电路电流;
从图5-1系统要求出发,要求500kwp单元采用一个逆变器输出,则可选择SG500KTL 型逆变器,表5-7为逆变器的参数指标。
表5-7 SG500KTL并网逆变器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