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主要品种及其特点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412.00 KB
- 文档页数:6
常用农药品种及使用技术(一)杀虫剂1.阿维菌素阿维菌素为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又叫齐螨素、齐墩螨素、7051杀虫素、爱福丁、爱力螨克、爱比菌素、害极灭、虫螨克、虫螨光等。
常用剂型有1.8%、0.9%、0.6%、0.5%、0.3%、0.2%、0.1%乳油。
(1)理化性质及特点原药为黄白色至白色结晶粉,难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常温下稳定,但光解迅速。
该药剂对人畜毒性高,对鱼类、蜜蜂高毒,对植物安全。
阿维菌素对昆虫和螨类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即将孵化的卵有一定的杀伤作用,无内吸杀虫作用。
喷雾后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受降雨影响小。
在土壤内易被吸附,不能移动,并且被微生物分解,在环境中无积累作用。
(2)使用方法防治二斑叶螨,用0.9%阿维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在害螨发生期喷雾。
防治山楂叶螨,用0.9%阿维菌素乳油4000~6000倍液在害螨发生期喷雾。
防治桃潜叶蝇,用0.9%阿维菌素乳油4000~5000倍液在害虫潜叶初期喷雾。
(3)注意事项第一,该药剂为高毒农药,使用是应注意安全。
因对鱼类、蜜蜂高毒,应注意避免污染鱼塘。
花期不要喷布。
第二,果实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2.Bt乳剂(苏云金杆菌)Bt是一种细菌性杀虫剂,常用剂型有乳剂(含活芽孢100亿个/毫升)、可湿性粉剂(含活芽孢100亿个/克)。
(1)性能及特点Bt能产生内、外两种毒素,主要是胃毒作用,害虫吞食进入消化道产生败血症而死亡,具有安全无毒、对作物无药害、不杀伤天敌等优点。
我国生产的Bt乳剂中大多加入0.1%~0.2%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可加快害虫死亡速度,并能增防效。
(2)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可用来防治果树上的刺蛾、尺蠖、毒蛾、天慕毛虫等多鳞翅目害虫。
在低龄幼虫期使用,治虫保叶效果较好,使用浓度为500~1000倍液均匀喷雾。
(3)注意事项Bt乳剂或可湿性粉剂杀虫速度缓慢,用药时间应比化学农药提前两到三天,不能和内吸性杀虫剂或杀菌剂混用,但可和低浓菊酯类农药混用,可提防效。
常见农药种类汇总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农药,可以用来防治农业上常见的病虫害,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农药可以分为多个种类。
以下是常见农药种类的汇总。
1.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是最常见的农药之一,具有很高的杀虫和杀草作用。
该类农药的代表有敌敌畏、马拉硫磷等。
有机磷农药的特点是毒性高、杀菌效果好,但对环境污染大,易残留在农产品中。
2.有机氯农药有机氯农药是另一类常见的农药,包括很多种类,如滴滴涕、六六六等。
有机氯农药具有很强的杀虫和杀菌作用,但容易残留在农产品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3.有机硫农药有机硫农药是应用范围广泛的农药,常用于防治农作物的真菌病。
该类农药包括硫酸亚铁、硫酸脲等。
有机硫农药对环境影响较小,但需要更频繁的施用。
4.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一类具有广谱杀虫作用的农药,包括辛硫磷、苯威等。
这类农药杀虫效果好,但污染环境的风险较高。
5.唑类农药唑类农药是一类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病原菌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噻唑酮、三唑酮等。
这类农药具有作用单一、毒性低、对农作物的副作用小的特点。
6.吡虫啉类农药吡虫啉类农药是一类具有杀虫、杀螨和杀菌作用的高效农药,如吡虫啉、噻虫啉等。
这类农药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具有较高的杀虫效果。
7.合成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合成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很好的杀虫作用,对多种害虫有高度选择性,如苏云金、氟虫腈等。
这类农药对哺乳动物和人体毒性较低,而对害虫有很强的毒杀作用。
8.硫酰脲类农药硫酰脲类农药是一类广谱杀虫剂,如敌敌畏、草甘膦等。
这类农药具有毒力强、残留时间短、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
9.苯丙酮类农药苯丙酮类农药是一类广谱杀虫剂,对多种害虫有很好的杀虫效果,如马拉硫磷、杀卷叶蛾等。
这类农药具有接触毒杀作用,对农作物和人体的毒性较低。
10.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一类利用微生物、植物、动物或其代谢产物制备而成的农药,如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等。
农药常见剂型及其特点
一、液体剂:
液体剂是指以水含溶剂或低沸点溶剂为基本载体,添加抗生素、除草剂、杀虫剂等细胞活性物质,经过搅拌、控制配比,制成浓缩的悬浮状、
乳剂状或液态的农药剂型。
由于具有易于配制,易于储运,易于控制配比,应用时浓度准确等优点,使其在现代灭虫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1. 悬浮剂:又称质问剂,是以细小的粒子为主要形态,直径一般在
45um以下,能悬浮在水溶液中,且不沉淀,形成稳定的悬浮系统,由于
悬浮剂是以水为基体悬浮制成的,不需要搅拌,易于储运和配制,并且喷
雾时释放悬浮液中的微粒会被动力推动,投撒的范围大,因此应用广泛。
2.乳剂:乳剂是由有机植物油及其它添加剂经反应制成,农药添加物
加入后,能形成乳状物,具有消解性好、抗光老化好等特点,并且比悬浮
剂的耐海水性能高得多,但其配制、储运和施用较悬浮剂麻烦。
劲牛云商,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农资批发电商平台。
平台凭借商家入驻、平台担保、不赚差价、交易安全等优势已将全国优秀的农资渠道商和零售商纳入云商系统。
渠道商可以在云商平台进行渠道管理、商品信息及价格发布、收款审核和发货确认;零售商可通过云商平台进行海量农资商品浏览、线上付款和一键订货。
“海量农资,一件起批”,目前已有数万家农资零售商已经选择劲牛云商采购了。
欢迎广大农资零售商和专业合作社【点击使用劲牛云商】吧!。
农药常见剂型及其特点农药是一种用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物质,常见剂型有多种,每种剂型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此,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药剂型及其特点。
1.悬浮剂悬浮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悬浮于水中形成悬浮液的剂型,常见的悬浮剂包括悬浮油剂和水悬浮剂。
悬浮剂具有药效持久,防治面广等特点,可防治各类病虫害。
其优点在于能够均匀悬浮在水中,易于搅拌,使用方便。
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悬浮剂中的固体颗粒容易沉淀,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否则会导致不均匀施药。
2.粉剂粉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制成的细粉状固体剂型。
其具有贮存稳定、使用方便、渗透能力强的特点。
粉剂常见的形式有粉尘剂、湿性粉剂和湿性粘稠粉剂等。
粉尘剂容易形成飞散粉尘,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护措施。
湿性粉剂与水混合后可以形成乳液状物质,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对农作物的渗透性强。
3.溶液剂溶液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剂型,通常为懈性溶剂、杂环化合物等。
溶液剂具有使用方便、不结块、不结晶等特点,能够迅速渗透至植物组织中发挥作用。
然而,溶液剂对农作物的附着性较差,易被土壤和植物吸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大。
4.胶体剂胶体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悬浮于胶体液中制成的剂型。
胶体剂具有粘性强、附着力强的特点,能够在植物表面形成较长时间的持久薄膜,增强农药的防治效果。
胶体剂适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害,但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和施药时间,以免产生过度浓稠的现象。
总结起来,不同的剂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农药剂型时,需要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发生程度、农作物特性、环境因素等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剂型进行防治。
此外,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遵守施药规定,确保农药的有效使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几种常用农药的作用特点(1)三唑磷:为中等毒性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并对线虫和螨类有一定杀伤作用,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在植物组织上的渗透性强,杀卵作用明显。
当前主要用于替代甲胺磷、氧化乐果、甲基1605,防治水稻二化螟、玉米螟、稻纵卷叶螟和稻秆潜蝇。
(2)乙酰甲铵磷:为中等毒性广谱性杀虫剂,具有,内吸、胃毒和触杀作用,兼有熏蒸和杀卵作用,该药为缓效型,施药后初效作用缓慢,2―3天效果显著,后效作用强,主要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粘虫和多种蔬菜、果树、烟叶上的害虫。
(3)辛硫磷:为低等毒性广谱性杀虫剂,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作用。
对鳞翅目幼虫击倒力强。
见光易分解失效,在叶面的残效期仅2―3天。
但该药施入土中其残效期很长,可达1―2个月,非常适合于地下害虫的防治。
由于玉米、烟叶和部分蔬菜对该药敏感,喷雾易产生药害。
但对水稻安全。
目前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旱田地下害虫。
如采用灌根或制成毒土撒施土中对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有特效。
(4)毒死蜱为中等毒性广谱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
对水稻稻纵卷叶螟、飞虱、稻瘿蚊防效很好,对蔬菜、果树蛀果类害虫有特效,且可兼治螨虫。
该药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因此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也较好。
烟草对该药敏感,故不宜在烟草上使用。
(5)吡虫啉为低毒高效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强内吸性,持效期长,对刺吸式口器害虫防效极佳,是目前取代敌敌畏、扑虱灵,防治飞虱、蚜虫、茶小绿叶蝉等害虫的主要品种。
(6)灭多威(万灵)属高毒性广谱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且对虫卵有较好的杀伤力。
该药属氨基甲酸脂类农药,作用快,残留低,在作物上分解较快,用于茶叶、蔬菜等作物上鳞翅目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7)四聚乙醛(密达)属中等毒性杀螺颗粒剂,具有较强的胃毒作用。
对田螺、旱地蜗牛和蛞蝓有诱杀作用。
该药不易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无残留,且不易水解和光解,但在高温条件下稳定性差,气温在25℃左右时防效最好,超过35℃防效差。
12种剂型农药特点及应用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各种剂型存在,包括液剂、粉剂、乳剂、胶体剂、悬浮剂、颗粒剂、糖剂、湿剂、气剂、烟剂、油剂和水剂。
每种剂型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
1. 液剂:液剂是将农药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制成的剂型。
液剂具有溶解速度快、喷施容易、混合均匀的特点。
常见的液剂有水剂、油剂、乳剂等。
它们可以在叶片上形成均匀的覆盖层,提高附着力和吸收效果,广泛用于叶面喷施和土壤灌溉。
2. 粉剂:粉剂是将农药药剂制成粉末形状的剂型。
粉剂具有保存稳定性好、携带方便、施药灵活的特点。
常见的粉剂有可湿性粉剂、湿性粉剂等。
它们可以直接用于撒施或混合成悬浮液、乳剂等进行喷施,适用于大面积的土壤施药和种植作物的喷雾施药。
3. 乳剂:乳剂是将农药悬浮于水中形成乳状液的剂型。
乳剂具有悬浮性好、稳定性高、使用方便的特点。
常见的乳剂有水乳剂和油乳剂。
水乳剂主要用于叶面喷施,油乳剂主要用于土壤灌溉和树木植物喷施。
4. 胶体剂:胶体剂是将农药粉剂溶解在有机胶体剂中制成的剂型。
胶体剂具有附着性强、吸附性强、侵蚀性小的特点。
常见的胶体剂有胶体铜、胶体硫等。
它们可以用于种子处理、土壤施药和植物喷施。
5. 悬浮剂:悬浮剂是将农药颗粒悬浮在水中形成悬浮液的剂型。
悬浮剂具有悬浮性好、附着力强、使用方便的特点。
常见的悬浮剂有水悬浮剂和油悬浮剂。
水悬浮剂主要用于叶面喷施,油悬浮剂主要用于土壤施药和种子处理。
6. 颗粒剂:颗粒剂是将农药制成颗粒状的剂型。
颗粒剂具有包膜保护、释放稳定、使用方便的特点。
常见的颗粒剂有水溶性颗粒剂和水分散颗粒剂。
水溶性颗粒剂主要用于土壤施药,水分散颗粒剂主要用于叶面喷施和种子处理。
7. 糖剂:糖剂是将农药制成糖浆状的剂型。
糖剂具有黏附性强、吸附性强、使用方便的特点。
常见的糖剂有糖性微胶囊剂和糖性水乳剂。
糖性微胶囊剂主要用于叶面喷施,糖性水乳剂主要用于土壤施药。
8. 湿剂:湿剂是将农药悬浸在水中制成的粉剂。
55种杀虫剂汇总有机磷杀虫剂(1)毒死蜱(氯吡硫磷):中等毒性,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的广谱杀虫、杀螨剂。
对植物有一定渗透作用,叶面药效可达5-7天,在土壤中药效期可达2个月。
可用于:稻、麦、棉、菜、果、茶等多种作物防治多种害虫。
用于蔬菜可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豆荚螟、蚜虫、斜纹夜蛾、斑潜蝇、跳甲等害虫;用于果树可防治蚜虫、食心虫、潜叶蛾、卷叶蛾、尺蛾、刺蛾、毒蛾、灯蛾、叶螨、瘿螨等害虫;用于防治地下害虫,根蛆、蛴螬等害虫。
瓜幼苗期敏感慎用。
(2)丙溴磷(溴氯磷):中等毒性具有触杀、胃毒、熏蒸和渗透作用的广谱杀虫剂、杀螨剂可用于棉花、果树、蔬菜等菜等作物,防治棉铃虫、钻心虫、潜叶蝇、飞虱、食心虫、蚜虫、叶螨等害虫。
(3)滴滴畏:中等毒性具有熏蒸、胃毒和触杀作用,广谱速效,对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防效好,击倒力强,易分解持效期短。
适于防治蔬菜、果树、林业、茶叶、棉花及临近收获作物的害虫,也可用于防治蚊、蝇卫生害虫和仓库害虫。
防治蚜虫、叶螨、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卷叶蛾、网蝽、尺蛾、粘虫、叶蝉。
烟剂可用于大棚。
敌敌畏对高粱、月季花易产生药害,玉米、豆类、瓜类幼苗及柳树对敌敌畏敏感应使用低浓度。
(4)二溴磷:中等毒性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作用广谱杀虫杀螨剂,作用迅速、击倒力强。
高粱、大豆、瓜类敏感易产生药害,可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潜叶蝇、叶甲、蚜虫、尺蛾、卷叶蛾、蚧类、网蝽、盲蝽、蓟马、叶螨等害虫。
(5)敌百虫:低毒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为广谱杀虫剂具有渗透作用,适用于多种作物但高粱、豆类特别敏感易产生药害,苹果早期也较敏感。
可用于林业、蔬菜、畜牧。
防治蝽蟓、叶甲、种蝇、蝼蛄、地老虎、粘虫、菜青虫、小菜蛾、尺蛾等害虫。
敌百虫对高粱易发生药害不可使用;对玉米、瓜类幼苗、豆类也易发生药害。
(6)马拉硫磷:低毒广谱杀虫剂。
具有良好的触杀和一定的熏蒸作用。
可防治粘虫、蚜虫、叶蜂、食心虫、叶甲、盲蝽蟓、菜青虫、介壳虫、尺蛾、毒蛾等多种害虫。
24
/植保技术版/
植物源农药
有效成分19种,产品超过200个,主要品种有:烟碱、鱼藤酮、苦参碱、除虫菊、印楝素、芸苔素内酯、乙蒜素。
表
1 已登记的植物源农药品种
中国生物农药产品登记大全(二)
·生物农药专栏·
25
/植保技术版
/
抗生素类农药
有效成分21种,产品2,200多个。
主要产品为:阿维菌素、井冈霉素、春雷霉素。
近期新登记产品有:中生菌素、宁南霉素、依维菌素(杀线虫、卫生用)。
表
2 已登记的抗生素类农药品种
天敌生物类农药
赤眼蜂和平腹小蜂产品在我国已登记并商品化,登记产品4种,主要是杀虫卵卡、杀虫卵袋。
主要天敌产品有:赤眼蜂 (Trichogramma)、平腹小蜂(Anastatussp)。
·生物农药专栏·。
一、苯氧羧酸类1、特点:氧羧酸类除草剂具有杀草谱宽、效果好、价格低等优点,广泛应用旱田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以及莎草科的一些杂草,芽前土壤处理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种子繁殖的多年生杂草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不同品种与剂型的防除对象及杀草活性有不同差异,如几个常用品种的除草效果大小是:2甲4氯≥2,4-滴。
同品种不同剂型的除草效果是;酯>酸>胺盐>钠盐(钾盐)。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接触植物后能够被茎、叶和根系吸收,通过韧皮部筛管和根部的木质部导管进行传导。
2、代表品种:2,4-滴丁酯、2甲4氯、2,4-滴丙酸、2甲4氯丙酸、2,4-滴丁酸。
3、使用注意事项:a、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受药液酸碱度的影响较大,当药液呈酸性时,进入叶片的2,4-滴数量增多。
这是由于2,4-滴等除草剂的解离程度决定溶液的酸度,在酸性条件下解离甚少,多以分子状态进入植物体内,提高了进入植物体的速度和对植物的敏感度。
所以在配制2,4-滴药液时,加入适量的酸性物质,如尿素、硫酸铵等氮肥,能显著提高除草效果,同时也对作物起到追肥作用。
b、药液雾滴漂移对周围植物的药害问题,各种植物对2,4-滴等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不同,禾谷类作物抗性很强,甜菜、向日葵、番茄、葡萄、柳树、榆树等很敏感,春季麦田灭草喷药时,被风吹到这些植物叶面上的一些细小药雾可使其严重受害,甚至相距喷药地点数百米也难免受害。
c、高温干旱的天气条件,特别是中午上升气流大的时候,喷洒挥发性强酯类最易造成雾滴的漂移,易造成敏感作物药害;而长期干旱,相对湿度小于65%时药效不好,因此这两种情况下均不能喷药。
空气湿度大落在叶面的药剂雾滴滞留时间长,不易干燥,此时气孔处于开放较大时期有利于药剂吸收和传导。
降雨使土壤含水量增高,杂草根系吸收水分和土壤养分,生长旺盛,植株组织幼嫩也有利于药剂的吸收和传导。
喷药后雨水冲刷时间和雨量大小对药效的影响不同,不同的2,4-滴剂型耐雨水冲刷差别很大,酯类能更好的防止雨水冲刷,保持较好的除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