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国外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72.61 KB
- 文档页数:2
混凝土路面的防滑措施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建设材料,但由于其表面光滑,容易在雨雪天气时出现滑动、打滑等危险情况,因此需要采取一些防滑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路面的防滑措施。
一、表面处理1、铺设防滑纹理在混凝土路面上刻画或印制防滑纹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滑措施。
纹理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大致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
横向纹理比较适合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平坦路段使用,而纵向纹理则适合在山区、弯道等路段使用。
纹理的深度和间距也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深度越大、间距越小,防滑效果就会越好,但施工难度也会增加。
因此,需要在施工前进行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纹理形状、深度和间距。
2、喷涂防滑剂喷涂防滑剂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
该方法通过在混凝土路面上涂布一层防滑剂,能够增加路面的摩擦力,提高防滑性能。
常见的防滑剂有树脂涂料、聚合物涂料、沥青涂料等。
喷涂防滑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合的防滑剂,根据路面的材质、环境等因素进行选择。
(2)在施工前需要对路面进行清洗和处理,以免影响涂料的附着性。
(3)施工时需要注意涂料的厚度和均匀性,防止涂料厚薄不均、起泡等情况的发生。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对路面的防滑性能也具有重要影响。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粗集料的选择粗集料的选择对混凝土路面的防滑性能有直接影响。
一般情况下,选择较粗的骨料能够增加路面的摩擦力,提高防滑性能。
2、粘结剂的选择粘结剂也是影响混凝土路面防滑性能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选择强度大、粘结力强的粘结剂能够提高路面的防滑性能。
三、其他防滑措施1、设置路面标线路面标线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警觉性,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雨雪天气时,标线的颜色和形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
2、清理路面在雨雪天气时,路面容易出现积水、积雪等情况,影响驾驶安全。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清理路面,保持路面干燥、清洁。
总结:混凝土路面的防滑措施主要包括表面处理、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其他防滑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问题的探讨【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交通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对公路使用方面的各种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其中一点就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问题受到更多关注,路面的抗滑性能提高才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主要方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不断在我国各个地区普及,但是其抗滑性能的各种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探讨引起路面滑的原因,以及抗滑的相应措施的提出,希望对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抗滑;路面经济发展带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的交通发展日新月异,高架桥、隧道不断出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购买汽车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交通方面不仅要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工具在路面行驶的顺畅,同时也要保证交通工具在路面行驶的安全,道路的技术标准和使用性能必须不断完善,才能满足发展对交通提出的高要求。
在道路的技术标准方面目前的做法相对较成熟,由于路面抗滑性能不够完善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从中可以发现道路性能中的抗滑性能是需要重点改善的,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措施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办法,本文就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进行探讨,希望能提供一些参考。
1.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机理形成路面抗滑的必要条件是需要路面具备足够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路的表面有分散的颗粒,这些颗粒形成了路面的凹凸,水泥混凝土表面的这些凹凸纹理在轮胎与路面的相互作用时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早在1987年,根据路面纹理的振幅和波长不同,世界道路协会(PIARC)就将路面纹理分成四类[1]。
这四类的分类方式和形成原因如表1所示。
表1 水泥混凝土路面纹理的四种类型类型纹理波长范围/mm 形成原因细观构造x≤0.5 水泥砂浆和集料表面结构由集料粒径、形状、空隙排列,由刻槽、嵌压、露宏观构造0.5<x≤50石等形成表面饰纹方式大构造50<x≤500 施工或病害不平整度>500 病害这四类不同纹理对路面抗滑性能的作用各不相同,宏观构造的形成原因能使轮胎橡胶变形及迟滞能量损失,从而产生摩擦;而微观构造能刺破残留在路面的薄层水膜,使轮胎和路面保持接触,在低速行驶的车辆抗滑性能上作用较明显,所以路面的抗滑主要由微观和宏观构造构成,路的表面由砂浆层覆盖,粗集料在路面所占比例小于12%,所以相比较微观和宏观构造,微观构造的抗滑作用要小很多。
混凝土路面的防滑处理技术一、前言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常见的道路材料,但在潮湿或雨天容易出现路面滑动的情况,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混凝土路面的防滑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路面防滑处理的原理、方法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
二、混凝土路面防滑处理的原理混凝土路面防滑处理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路面表面的摩擦系数,增加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以达到防止路面滑动的效果。
常见的混凝土路面防滑处理方法包括研磨、喷涂、微表面处理、铺设防滑路面等。
三、混凝土路面防滑处理方法1.研磨研磨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将混凝土路面表面的一层材料去除,以达到增加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的效果。
研磨的方法有干式和湿式两种,干式研磨适用于较硬的混凝土路面,湿式研磨适用于较软的混凝土路面。
在研磨前需要对路面进行检查,确保路面没有大面积的裂缝和凹陷等缺陷。
2.喷涂喷涂是指将防滑材料喷洒在混凝土路面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防滑涂层。
喷涂的防滑材料有两种,一种是矿物粉末,另一种是树脂涂料。
矿物粉末的防滑效果较好,但需要经常进行维护;树脂涂料的防滑效果较差,但不需要经常进行维护。
3.微表面处理微表面处理是指将防滑材料喷洒在混凝土路面表面,形成一层微小的凸起,增加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
微表面处理的防滑材料有两种,一种是石英砂,另一种是聚氨酯。
石英砂的防滑效果较好,但需要经常进行维护;聚氨酯的防滑效果较差,但不需要经常进行维护。
4.铺设防滑路面铺设防滑路面是指在混凝土路面表面铺设一层防滑路面材料,如人工花岗岩、陶瓷砖等。
防滑路面的摩擦系数较高,能够有效地增加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达到防止路面滑动的效果。
四、混凝土路面防滑处理步骤1.路面检查在进行混凝土路面防滑处理前,需要对路面进行检查,确保路面没有大面积的裂缝和凹陷等缺陷。
如果有缺陷,需要进行修补。
2.选择防滑处理方法根据路面的具体情况和防滑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滑处理方法。
3.准备工作根据所选的防滑处理方法,准备相应的材料和设备。
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滑措施说明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好好聊聊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滑措施这回事儿。
为啥要采取防滑措施呢?这就好比您走在冰面上,一不小心就摔个大跟头,这多危险呀!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来说,如果不防滑,车辆行驶就容易打滑,行人走路也容易摔跤,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所以呀,防滑措施至关重要。
那具体有哪些措施呢?首先,刻槽法闪亮登场!这就好比在路面上刻出一道道小沟沟。
操作方法呢,就是用专门的刻槽机,在刚刚铺设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按照一定的间距和深度刻出一条条平行的沟槽。
您可别小看这些沟槽,它们能大大增加路面的摩擦力。
那刻多深、隔多远合适呢?一般来说,槽深 3 到 5 毫米,槽宽 3 到 5 毫米,槽间距 15 到 25 毫米。
这么一来,车辆和行人走在上面,就像脚底有了“小爪子”,能稳稳抓住路面。
预期效果嘛,那就是让路面的防滑性能大幅提升,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接下来,压纹法登场啦!这就像是给路面做个“按摩”。
在混凝土还没完全凝固的时候,用压纹机在路面上压出一些纹路。
这操作简单又实用,就跟盖章似的。
压出的纹路可以是各种形状,比如波浪形、菱形啥的。
通过这些纹路,也能增加路面的粗糙程度,从而达到防滑的目的。
预期效果呢,就是让路面不仅防滑,还能有独特的外观,美观又实用。
还有一种办法,拉毛法。
这就好比给路面“挠痒痒”。
用钢丝刷或者扫帚等工具,在混凝土表面轻轻拉毛。
这操作简直不要太容易,但是效果却杠杠的。
拉毛的时候要注意力度均匀,别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
这样处理后的路面,摩擦力增加,防滑效果那是没得说。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露石法。
这就像是让路面的“石头”露出来。
在混凝土铺设过程中,通过特殊的工艺,让骨料部分露出表面。
这可得掌握好时机和技巧,不然效果可就大打折扣啦。
预期效果就是让路面具有出色的防滑性能,而且还经久耐用。
最后,我得跟您强调一下注意事项。
不管用哪种方法,施工的时候都得认真仔细,不能马虎。
比如说刻槽的时候,深度和间距要严格按照标准来,不然防滑效果可就不好啦。
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滑性能的研究一、引言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公路交通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类型,其防滑性能对车辆行驶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在雨雪等恶劣天气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滑性能会受到影响,给行车带来不小的隐患。
因此,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滑性能,为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滑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滑性能主要由路面材料、路面结构、路面状况等因素影响。
其中,路面材料是影响防滑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1. 路面材料的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摩擦系数与路面表面形貌、路面材料的摩擦性质、路面材料的硬度等因素有关。
研究表明,路面表面形貌对路面防滑性能影响最大。
路面表面形貌能够影响路面与车轮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分布,从而影响路面的摩擦系数。
路面粗糙度是表征路面表面形貌的主要指标之一,路面粗糙度越大,路面与车轮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接触压力分布越均匀,路面的摩擦系数越大,防滑性能越好。
2. 路面结构的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形式也会影响路面的防滑性能。
一般来说,路面结构越平整,摩擦系数越大,防滑性能越好。
此外,路面结构的设计还需要考虑排水性能,以防止雨雪天气下路面的积水现象,影响路面的防滑性能。
3. 路面状况的影响路面状况也会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滑性能。
路面的破损、损伤、污染等因素都会影响路面的防滑性能。
因此,定期进行路面检查和维护,及时修补破损路面,清理污染路面,对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滑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滑性能测试方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滑性能测试方法主要有湿度摩擦系数法、梅森摩擦系数法、贝尔摩擦系数法等。
1. 湿度摩擦系数法湿度摩擦系数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滑性能测试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路面湿度和摩擦系数来评价路面的防滑性能。
实验时,先在路面上喷洒一定量的水,然后使用摩擦系数仪测量路面的摩擦系数。
该方法简便易行,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误差。
2. 梅森摩擦系数法梅森摩擦系数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滑性能测试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滑处理方法一、前言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表面易受水、油等液体污染物的影响,从而降低路面的摩擦系数,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为了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滑性能,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滑处理方法。
二、检测路面防滑性能在进行路面防滑处理之前,需要先检测路面的防滑性能。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1. 摩擦系数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路面和轮胎间的摩擦系数来评估路面的防滑性能,常用的测试仪器有SCRIM和FRICTION TESTER。
测试结果一般用SFC(Surface Friction Coefficient)表示,值越大表示路面的防滑性能越好。
2. 滑移试验法该方法是通过模拟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侧滑情况,评估路面的侧滑抗力。
常用的测试仪器有SKID TRAILER和DYNATRAX。
测试结果一般用DSS(Dynamic Side Slip)表示,值越小表示路面的防滑性能越好。
三、防滑处理方法根据路面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滑处理方法。
1. 表面磨耗法表面磨耗法是通过磨削路面表面,使其变得更加粗糙,从而提高路面的防滑性能。
常用的磨削方法有喷砂、水平切割、钻孔磨削等。
磨削后的路面表面粗糙度一般应在1.2mm以上,以达到较好的防滑效果。
2. 表面涂覆法表面涂覆法是通过在路面表面涂覆防滑涂料,形成一层防滑保护层,从而提高路面的防滑性能。
常用的防滑涂料有环氧树脂、聚氨酯、聚合物等。
涂覆后的路面表面粗糙度一般应在0.5mm以上,以达到较好的防滑效果。
3. 表面加铺法表面加铺法是通过在路面表面加铺防滑材料,如耐磨陶瓷、橡胶、聚氨酯等,形成一层防滑保护层,从而提高路面的防滑性能。
加铺后的路面表面粗糙度一般应在1.2mm以上,以达到较好的防滑效果。
4. 表面刻槽法表面刻槽法是通过在路面表面刻出一定深度的槽形痕迹,从而形成一层粗糙的表面,提高路面的防滑性能。
常用的刻槽方式有机械刻槽、火焰刻槽、化学刻槽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技术分析1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的技术要求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市政道路不同,宏观和微观抗滑构造均需要,都是为了在雨天保持车轮和路面之间的充分接触,防止车辆的漂滑、操纵失灵而专门设计的路面雨天高速行车准备的安全技术措施。
1.1 宏观抗滑构造的要求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竣工时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客观抗滑构造深度(填沙法)TD不应低于0.8mm,其他公路TD不应低于0.6 m m[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12—94指出:对年降雨量在500mm以下的地区,可适当降低[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范对宏观抗滑构造深度增加上限要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还应TD≤1.2mm,即路面竣工时0.8mm≤TD≤1.2mm;其他公路还应T D≤1.0mm,即0.6mm≤TD≤1.0mm[3]。
1.2 微观抗滑构造的要求现行所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有关的规范,均没有对微观抗滑构造提出技术要求。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竣工验收时的横向力系数(有水条件下的侧向摩擦系数)SFC≥54,摆值Fb≥45,构造深度TC≥0. 55[4].参照该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向力系数SFC应不大于55为宜。
1.3 运营中的抗滑构造保持时间和最低值要求目前,我国现行所有规范对于运营多长时间,达到多大抗滑技术指标,尚没有要求。
按照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通车运行5 ~8年以后的抗滑标准允许最低值,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侧向摩擦系数Fs≥49,构造深度T D≥0.45 mm;一般公路Fs≥35,TD≥0.30mm.否则应采取措施恢复抗滑构造,达到此项技术标准,以保证行车安全。
2 滑模摊铺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的施工2.1 微观抗滑构造的滑模施工在滑模摊铺机后应设置钢支架,拖挂1~3层叠合麻布、帆布或棉布,洒水湿润后,软拖制作微观抗滑构造。
浅议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问题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公路建设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最重要的一种路面类型,加强其抗滑技术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对策近几年,我国公路路面等级不断提高,等级公路所占比重明显提高,在现行公路中,除高速公路和近阶段修建的一级公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外,早期的一级公路和低等级公路以及大部分乡村公路都是采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1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的研究现状概述目前,我国的交通事故率之所以长期居高不下,与当前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处理技术相对滞后有很大关系。
尤其是在路面湿滑的冬雨季节,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没有经过粗糙度的处理或路面摩擦系数不足等原因,常常引起车辆打滑、失控,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处理技术差距较大。
目前,我国国内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刚刚开始涉及关于露石混凝土路面的技术研究,虽然目前已经有少数试验工程进入修建阶段,但是该抗滑技术的长期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观察和验证。
而国外对于露石法和集料嵌入法等高技术方法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
例如,欧洲和日本目前采用露石混凝土技术来新建混凝土路面,从而增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
2 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的主要因素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的因素有路面因素、轮胎因素等,此外,行车速度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也会有重要影响。
以下将逐一分析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各种因素。
2.1 路面因素的影响路面可以分为微观构造和宏观构造。
路面微观构造主要作用在于有效祛除公路表面的薄水膜,进而增加了轮胎和公路表面之间的干燥接触点,增大摩擦力、增强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力,因此水泥混凝土公路的微观构造对于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尤其是在低速行车时有很大作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微观构造是由水泥砂浆和细集料共同形成的,而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微观构造有直接的影响是细集料的抗磨光能力,因此对于细集料的质量我们应该特别加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