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直接液化技术全解
- 格式:ppt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49
一图读懂神华煤直接液化之工艺机理
煤化工知库 CTX
神华煤直接液化工程是世界上第一套大型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煤粉制备、催化剂制备、煤直接液化、加氢稳定、加氢改质、煤制氢、轻烃回收、气体脱硫、硫磺回收、酚回收等。
煤直接液化工艺机理如下:
煤直接液化工艺机理图
煤直接液化是将预先制备的煤粉分散溶解在以稠环芳烃为主的循环供氢溶剂中,在高温高压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863”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热解和加氢裂化反应,使煤中大分子缩合芳香环桥键断裂并加氢为低分子的液化油烃,并经常、减压蒸馏所得液化粗油中,主要是含氧、氮杂原子及固体颗粒物高的富芳烃宽馏分的重质油,进入加氢稳定工序处理。
好东西不仅要收藏。
洁净煤技术——直接液化技术一、德国IGOR工艺1981年, 德国鲁尔煤矿公司和费巴石油公司对最早开发的煤加氢裂解为液体燃料的柏吉斯法进行了改进, 建成日处理煤200吨的半工业试验装置, 操作压力由原来的70兆帕降至30兆帕, 反应温度450~480摄氏度;固液分离改过滤、离心为真空闪蒸方法, 将难以加氢的沥青烯留在残渣中气化制氢, 轻油和中油产率可达50%。
原理图:IGOR直接液化法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煤与循环溶剂、催化剂、氢气依次进入煤浆预热器和煤浆反应器, 反应后的物料进入高温分流器, 由高温分流器下部减压阀排出的重质物料经减压闪蒸, 分出残渣和闪蒸油, 闪蒸油又通过高压泵打入系统, 与高温分离器分出的气体及清油一起进入第一固定床反应器, 在此进一步加氢后进入分离器。
中温分离器分出的重质油作为循环溶剂, 气体和轻质油气进入第二固定床反应器再次加氢, 通过低温分离器分离出提质后的轻质油品, 气体经循环氢压机压缩后循环使用。
为了使循环气体中的氢气浓度保持在所需的水平, 要补充一定数量的新鲜氢气。
液化油经两步催化加氢,已完成提质加工过程。
油中的氮和硫含量可降低到10-5数量级。
此产品经直接蒸馏可得到直馏汽油和柴油,再经重整就可获得高辛烷值汽油。
柴油只需加少量添加剂即可得到合格产品。
与其他煤的直接液化工艺相比,IGOR工艺的煤处理能力最大,煤液化反应器的空速为0.36~0.50 t /( m3·h)。
在反应器相同的条件下,IGOR工艺的生产能力可比其他煤液化工艺高出50%~100%。
由于煤液化粗油的提质加工与煤的液化集为一体,IGOR煤液化工艺产出的煤液化油不仅收率高,而且油品质量好。
工艺特点: 把循环溶剂加氢和液化油提质加工与煤的直接液化串联在一套高压系统中,避免了分立流程物料降温降压又升温升压带来的能量损失, 并在固定床催化剂上使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甲烷化, 使碳的损失量降到最小。
投资可节约20%左右, 并提高了能量效率。
一种煤炭直接液化的方法引言煤炭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资源,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煤炭的固体性质,其利用率相对较低,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煤炭直接液化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煤炭直接液化方法,旨在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方法1. 煤炭破碎首先,将原先的煤炭进行破碎处理。
通过采用高效的破碎设备,使煤炭颗粒的尺寸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提高煤炭的可反应性。
同时,通过筛分,去除煤炭中的杂质,提高反应物的纯度。
2. 催化剂选择接下来,需要选择适合的催化剂。
催化剂在煤炭液化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
优秀的催化剂应具有高活性、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
3. 煤炭直接液化反应在反应器中,将破碎后的煤炭与催化剂加入。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
合适的温度和压力可以提高反应的效果,并减少不良产物的生成。
此外,适当的反应时间可以保证反应的充分进行。
4. 产品分离反应结束后,需要对产物进行分离。
由于液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混合气体和液状物质,需要采用先进的分离技术对其进行处理。
典型的分离技术包括蒸馏、萃取和凝结等。
5. 产品处理分离后得到的液体产物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其中包括去除杂质、提高产品纯度、调整组分比例等。
这样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液体燃料或化工产品,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优势和挑战这种煤炭直接液化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加氢裂解、焦化和气化等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可以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2. 产出的液体燃料或化工产品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
3. 可以减少自然气和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
4. 通过去除杂质等后处理工艺,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该方法也面临一些挑战:1. 催化剂的选择和煤炭直接液化反应条件的调控需要深入研究和优化。
2. 分离和后处理过程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煤直接液化是一种将煤转化为液态燃料的工艺,它可以将煤储量丰富的国家利用起来,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煤直接液化的工艺流程。
首先,原料煤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气化炉。
预处理主要包括煤的破碎、干燥和脱硫等工序,以确保煤的质量和适应气化反应的要求。
在气化炉中,煤与氧气或气化剂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等合成气体。
气化反应一般使用固定床气化炉或流化床气化炉。
接下来,合成气通过除尘和净化设备去除其中的灰分、硫化物等杂质,以保证后续反应的正常进行。
然后,合成气进入催化剂床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合成反应,生成一系列的液态燃料。
在液化工艺中,通常采用多段式催化反应器,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品质。
每个催化反应器都有自己的催化剂床层,通过恰当的控制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投料速度等参数,可以使合成气充分转化为液态燃料。
生成的液态燃料主要包括石脑油、汽车汽油、柴油和重油等。
在液化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气态副产品,如氮气、二氧化碳等,这些副产品可以进行回收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最后,通过分离和精制,把液态燃料中的杂质、重油等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燃料产品。
精制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蒸馏、萃取和脱硫等,以提高燃料的质量和满足市场需求。
总结一下,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煤的预处理、气化反应、合成气净化、催化反应、分离和精制等环节。
通过合理的操作参数和催化剂的选择,可以高效地将煤转化为液态燃料,为国家能源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且可持续的路径。
同时,煤直接液化工艺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以提高工艺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进展煤直接液化(Coal direct liquefaction)是一种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技术,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介绍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的进展。
第一部分:煤直接液化的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面临递减的局面。
而煤作为一种丰富的化石燃料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可再生能源的可能性。
因此,煤直接液化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可以将煤转化为合成油或合成天然气,以满足能源需求。
第二部分: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历程煤直接液化技术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并于20世纪50年代在南非得到了商业化应用。
然而,早期的煤直接液化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如低转化率、高能耗、高成本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的煤直接液化技术逐渐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第三部分: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的特点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采用了多种改进措施,以提高煤的转化率、降低能耗、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具体来说,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高效的催化剂:现代化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煤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并延长催化剂的寿命。
2. 高温高压条件:高温高压条件有利于煤的氢解反应,提高液化效率。
同时,适当控制温度和压力可以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3. 脱氧剂的使用:现代化的煤直接液化技术使用脱氧剂来去除煤中的氧和水,提高煤的液化效果。
4. 固体浆态氢化技术:固体浆态氢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煤直接液化技术,通过将煤和氢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
该技术具有转化率高、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第四部分: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应用前景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在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煤直接液化技术,可以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同时,煤直接液化技术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煤直接液化的原理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但是其利用却面临着众多的问题,比如环保问题、安全问题等等,因此寻求一种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煤利用方式就成为了科研人员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而煤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其原理主要在于将煤中的含碳化合物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成为液态燃料。
接下来,我们将从化学反应原理、反应过程和技术优势等多个方面,来详细阐述煤直接液化的原理。
一、化学反应原理煤直接液化的反应原理主要是在高温、高压、清氢气体的存在下,通过一系列的氢解、缩合、重排、酸碱催化等化学反应,将煤中的含碳化合物转化成为液态燃料。
其中,氢解反应主要是将煤中的大分子结构化合物,如芳香烃和萜烯等分解成为较小的分子。
缩合反应则将分解后的小分子进行加和生成大分子结构的化合物。
重排反应是将某些分子重排生成其他分子。
酸碱催化则能够加速这些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产率。
通过这样的反应机理链式反应,一系列复杂的物质转化过程最终形成了液态燃料。
二、反应过程煤直接液化的反应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其反应机理。
首先是煤的预处理,需要利用一些化学和物理方法提高煤的反应性,增加煤的溶解度和可液化程度;其次是煤的低温热解,通过加热、残炭和气体析出等过程得到反应前体原料氢气,为后续高温反应提供所需氢源;最后是高温下的反应,主要反应环节包括聚合反应、缩合反应、重排反应等,其中还需要添加催化剂、表面活性剂、沉淀剂等辅助材料,以提高反应率和产品纯度。
三、技术优势相比其他煤气化技术,煤直接液化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首先是化验条件温和,需要的反应温度不高,可以保证产物的品质和产率;其次是产物品质高,液化产物中不仅含有燃料成分,而且还含有化工原料成分,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最后还可以与其他技术相互补充,如煤间接液化、煤气化、竞价等,可以形成一整套的煤转化技术链,提高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原理虽然看上去十分复杂,但却是一项十分有前途的技术,它不仅可以解决煤利用所面临的环保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能源产业的生产效益。
煤的直接液化概述煤的液化是先进的洁净煤技术和煤转化技术之一,是用煤为原料以制取液体烃类为主要产品的技术。
煤液化分为“煤的直接液化”和“煤的间接液化”两大类,煤的直接液化是煤直接催化加氢转化成液体产物的技术.煤的间接演化是以煤基合成气(CO+H2)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定向催化合成烃类燃料油和化工原料的工艺,包括煤气化制取合成气及其挣化、变换、催化合成以及产品分离和改质加工等过程。
通过煤炭液化,不仅可以生产汽油、柴油、LPG(液化石油气)、喷气燃料,还可以提取BTX(苯、甲苯、二甲苯),也可以生产制造各种烯烃及含氧有机化台物。
煤炭液化可以加工高硫煤,硫是煤直接液化的助催化剂,煤中硫在气化和液化过程中转化威H2S再经分解可以得到元素硫产品.本篇专门介绍煤炭直接液化技术早在1913年,德国化学家柏吉乌斯(Bergius)首先研究成功了煤的高压加氢制油技术,并获得了专利,为煤的直接液化奠定了基础。
煤炭直接加氢液化一般是在较高温度(400℃以上),高压(10MPa以上),氢气(或CO+H2, CO+H2O)、催化剂和溶剂作用下,将煤的分子进行裂解加氢,直接转化为液体油的加工过程。
煤和石油都是由古代生韧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化学滴变而成的。
煤与石油主要都是由C、H、O等元素组成。
煤和石油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煤的氢含量和H/C 原子比比石油低,氧含量比石油高I煤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有的甚至大干1000.而石油原油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十至数百之间,汽油的平均分子量约为110;煤的化学结构复杂,它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以缩合芳环为主体的带有侧链和官能团的大分子,而石油则为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的混合物。
煤还含有相当数量的以细分散组分的形式存在的无机矿物质和吸附水,煤也含有数量不定的杂原子(氧,氮、硫)、碱金属和微量元素。
通过加氢,改变煤的分子结构和H/C原子比,同时脱除杂原子,煤就可以液化变成油。
1927年德国在莱那(Leun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煤直接液化厂,规模10×l04 t/a。
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
《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
煤直接液化是一种将煤直接转化成液体燃料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生产。
其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工过程,需要多种设备和技术的配合,下面将对其工艺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煤炭的预处理是整个工艺流程的第一步。
煤炭首先经过破碎、磨矿和筛分等步骤,使得煤炭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更适合后续的反应和转化过程。
然后,煤质的选煤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通过密度分离、气浮和湿选等技术,将煤中的灰分和硫分等杂质进行分离,提高煤质的纯度。
接下来是煤的干馏。
将经过预处理的煤炭送入干馏炉中,利用高温和缺氧环境进行反应,将煤转化成气体和液体产物。
在此过程中,煤中的碳、氢、氧、氮等元素都将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气化气体和焦油等产品。
然后,气化气体进一步处理。
气化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在进一步利用前,需要经过净化和变换等步骤,去除其中的杂质并转化成合成气,以便后续的加氢和合成反应。
最后是合成。
通过控制合成气的压力和温度,利用催化剂将合成气经过合成反应,生成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
整个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中,合成反应是决定产物品质的关键步骤。
总的来说,煤直接液化是一个复杂而又高效的技术,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将煤炭转化成清洁高效的液体燃料。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设备的不断完善,相信煤直接液化技术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煤直接液化工艺
煤直接液化工艺是指以煤作为原料,实现煤直接液化的工艺过程,常用于煤炭液化及
后处理。
该工艺可实现对煤中的喹啉、醛、酮等有毒物质的有效去除,最终获得质优的液
体产品。
煤直接液化工艺的原理是通过液化空气(空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将煤实现液化和加
氢催化,使煤中的烯烃和烷烃发生溶解的反应。
反应在450~550℃的高温下进行,需要催
化剂的参与,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汽,湿气和氢气。
可以根据不同的操作参数,得
到不同质量和性能的液化产物。
煤直接液化工艺具有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煤品质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煤
制热力发电等领域。
在热力发电时,煤直接液化技术可以减少煤制热力发电成本,通过改
变煤中的组成,提高发电效率,并减少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此外,煤直接液化还可以提高燃烧室、燃料比例等技术性能,从而为液化发动机技术
提供技术支持。
这种工艺也可以用于替代传统的石油液化,有效补充能源,延长等候时间,并可能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除了优势,煤直接液化工艺也存在一些工艺方面的挑战。
首先,煤中的污染往往会破
坏催化剂的活性,降低活性剂的利用率。
其次,煤的液化过程中需要占用高电压的设备设施,增加设备投资成本。
综上所述,煤直接液化工艺对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仍有巨大潜力,在研究和技术改进方面仍需要充分发挥。
煤直接液化综述摘要:本文总结了煤直接液化原理。
通过实验研究,在煤油浆体制备和加氢液化反应效果上有重大突破,并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看法。
在浆体制备上,选用元宝山煤和煤焦油馏分油为溶剂,制备出具有良好流动性和稳定性的煤浆,降低了生产设备因沉积,堵塞而产生的维修费用,延长了生产周期;在加氢液化方面,选用高效的催化剂,使总转化率,出油率显著提高,残渣明显减少,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残渣处理量,由于反应时间的需求小,使得生产装置空速高,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字:煤直接液化;流动性;稳定性;催化剂;煤直接液化的原理煤炭直接加氢液化一般是在较高温度(>400℃),高压(17MPa),氢气(或CO+H2,CO+H2O)、催化剂和溶剂作用下,将煤加氢,直接转化为液体油的加工过程。
煤和石油主要都是由C、H、O等元素组成,不同的是:煤的氢含量和H/C原子比比石油低,氧含量比石油高;煤的分子量大,一般大于5000。
而石油约为200,汽油约为110;煤的化学结构复杂,一般认为煤有机质是具有不规则构造的空间聚合体,它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缩合芳环为主体的带有侧链和官能团的大分子,而石油则为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的混合物。
煤还含有相当数量的以细分散组分的形式存在的无机矿物质和吸附水,煤也含有数量不定的杂原子(氧、氨、硫)、碱金属和微量元素。
根据其组成结构,可将煤在液化反应中的转化过程如图表示:注:上述反应历程中C1表示煤有机质的主体,C2表示存在于煤中的低分子化合物,C3表示惰性成分。
二、制浆阶段各种要求2.1煤种的选择国内外大量的煤直接液化实践证明,由于煤的结构极其复杂,煤中有机质不是以一定的分子形式存在,而是以多样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合形式存在,所以,不能客观的确定其化学结构。
煤种不同,即煤的体相、表面形貌、内水含量、矿物质种类和含量等不同,直接液化难易程度也有很大差别。
其中煤的分子结构、组成、岩相组分含量及煤灰成分等对煤直接液化均有很大影响。
名词解释煤的直接液化煤的直接液化是一种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技术过程。
通过在高温和高压下,将固态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可以有效提高煤的能源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化石能源资源的日益稀缺,煤的直接液化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这项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替代能源发展方向,因为煤作为世界上最丰富的化石能源之一,具有丰富的储量和广泛的分布。
煤的直接液化技术主要有两个步骤:煤的气化和液化。
首先,在高温和缺氧条件下进行煤的气化,将固态煤转化为气体,主要产生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等气体。
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气态产物加氢反应,转化为液体燃料。
煤的直接液化技术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有效降低煤的硫、氮等有害元素的含量。
在气化过程中,硫和氮等元素主要以气体的形式从煤中释放出来,而在液化过程中,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这些有害元素可以被氢气还原,并形成硫化氢和氨等易于分离和处理的物质。
因此,煤的直接液化技术能够减少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此外,煤的直接液化技术还可以提高煤的能源利用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燃煤发电和重油加工等过程,煤的直接液化技术可以将固态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包括柴油、液化石油气等。
这些燃料不仅具有更高的能源密度,而且燃烧效率也更高,能够充分释放煤的能量潜力。
因此,煤的直接液化技术在能源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煤的直接液化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该技术需要高温和高压等特殊的工艺条件,设备成本较高。
其次,液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如焦化油、渣油等,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此外,液化过程中所需的氢气等原料也会增加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因此,如何有效处理这些副产物和减少能源消耗,是煤的直接液化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说,煤的直接液化技术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性,可以有效提高煤的能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但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可以进一步提升该技术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