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直接液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14
2024年煤炭液化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煤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然而,其大量燃烧会导致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问题。
为了解决煤炭利用中的环境问题,煤炭液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煤炭液化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2. 煤炭液化市场概述煤炭液化是通过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液化后的煤炭可以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化工、发电等领域。
近年来,全球煤炭液化市场持续增长,特别是在亚洲和中东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液化市场,其经济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旺盛推动了煤炭液化市场的增长。
3. 煤炭液化市场驱动因素3.1 可再生能源需求增加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炭液化作为一种可以转化为可再生燃料的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煤炭液化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如液化天然气(LNG),其在替代传统石油燃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3.2 环保压力增大煤炭液化技术可以显著减少煤炭燃烧产生的环境污染物排放,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随着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各国政府鼓励煤炭液化的发展,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
3.3 能源安全需求增加对于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和提高能源安全性,煤炭液化可以提供一个可替代的能源选择。
许多国家将煤炭液化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4. 煤炭液化市场挑战4.1 技术成本高煤炭液化技术相对传统的煤炭燃烧技术成本较高,包括设备投资、能源消耗和碳捕集等方面。
这使得一些国家在采用煤炭液化技术时面临着经济上的困难。
4.2 竞争对手崛起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天然气等其他替代能源的竞争增加,煤炭液化市场面临来自其他能源形式的竞争,特别是液化天然气。
5. 煤炭液化市场发展趋势5.1 产业链成熟化煤炭液化市场的发展将推动液化煤油等液体燃料的生产和供应链的成熟化。
随着技术和设备的进步,煤炭液化的生产成本将逐渐降低,从而使该市场更具吸引力。
5.2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随着国际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日益加强,煤炭液化市场也将受益于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机会。
世界煤炭液化技术进展与我国对策1 煤炭液化的概念煤炭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
根据不同的加工路线,煤炭液化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大类。
煤的直接液化技术是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加氢使煤中复杂的有机化学结构直接转化成为液体燃料的技术,又称加氢液化。
其典型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煤的破碎与干燥、煤浆制备、加氢液化、固液分离、气体净化、液体产品分馏和精制,以及液化残渣气化制取氢气等部分,特点是对煤种要求较为严格,但热效率高,液体产品收率高。
一般情况下,1t无水无灰煤能转化成半吨以上的液化油,加上制氢用煤约3~4t原料产1t成品油,液化油在进行提质加工后可生产洁净优质的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等。
煤的间接液化技术是先将煤全部气化成合成气,然后以煤基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将其催化合成为烃类燃料油及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工艺,包括煤炭气化制取合成气、气体净化与交换、催化合成烃类产品以及产品分离和改制加工等过程。
一般情况下,约5~7t原煤产1t成品油,其特点是适用煤种广、总效率较低、投资大。
2 中国发展煤炭液化的必要性1)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改变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能源资源特点是煤炭资源丰富,而石油、天然气相对贫乏。
最新资料表明,中国煤炭探明储量为1145亿t,储采比为93,按同等发热量计算,相当于目前已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总和的17倍。
石油探明储量为38亿t,占我国化石能源探明储量的5.6%,储采比为24。
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为1.37万亿m3,占化石能源探明储量的2%,储采比为56。
由此可见,煤炭是中国未来的主要可依赖能源。
此外,从经济上看,煤炭也是最廉价的能源。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能源消费大国,经济实力和能源供应都要求我国的能源消费必须立足于国内的能源供应,这就决定我国的能源结构必须是以煤为主体。
2023年煤液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煤液化是一种将固体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技术。
本文旨在对煤液化行业进行市场调研,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分析。
一、煤液化的概述煤液化是一种将固体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如燃料油、柴油、汽油等)的技术。
其过程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煤中的有机分子分解、重组,最终得到液体燃料。
与传统的炼油方式相比,煤液化具有对资源的利用率高、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低、原料来源广泛等优点。
二、煤液化行业的市场现状目前,煤液化行业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发展初期。
目前该行业主要由中国、南非和俄罗斯等少数国家掌握。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液化生产国,拥有的煤液化工厂数量和生产能力均居世界领先位置。
此外,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也在逐渐开发煤液化技术,希望通过该技术解决能源问题。
在中国,煤液化行业依赖的是大型煤矿资源,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山西焦煤、中煤能源、鄂尔多斯等。
目前,中国的煤液化产业链较为完整,涉及到从煤矿到煤炭清洁利用的整个过程。
而随着环保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要求越来越高,煤液化技术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煤液化行业的市场前景分析1. 国家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煤液化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环保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要求越来越高,煤液化的生产技术也随之得到了更多关注和政策支持。
在“十三五”规划中,煤液化技术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发展的议题。
2. 潜在增长空间煤液化技术满足了对液化燃料的需求,尤其是在国内汽车行业,其市场潜在增长空间非常巨大。
随着国内部分城市的汽车使用禁限令逐步出台,私家车销量将逐渐下降,因此对于液化石油气及液化天然气需求将会相应增加。
因此,煤液化行业有望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全球能源需求增长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能源需求也随之增长。
而煤炭作为化石能源中最重要的一种,其供应量已经逐渐趋于枯竭,煤液化技术正好弥补了这一短板,为全球能源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四、总结煤液化技术具有很高的能源利用价值,已成为国家能源和环保政策的支柱力量。
我国煤液化发展的趋势
我国煤液化发展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升级和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煤液化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新的技术可以提高煤转化率,降低能耗和废气排放。
例如,通过应用先进的氢气化技术和催化剂,可以改善煤液化的效果和质量。
2. 资源逐步转向优质煤:由于优质煤的含碳量高,转化效率也相对较高,因此我国煤液化的发展趋势是逐步向优质煤转变。
同时,通过深度加工技术,可以提取出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增加经济效益。
3. 环保和节能要求的提高:煤液化是一个高能耗的过程,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
为了满足环保和节能的要求,煤液化技术需要不断优化,减少能耗和废物排放。
4. 多元化产品的生产:除了传统的燃料油和石化产品,煤液化还可以生产大量的化工原料和清洁能源。
未来,随着对低碳环保能源的需求增加,煤液化可以生产更多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产品。
5. 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我国煤液化技术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借鉴发展先进国家的经验,并与其开展合作。
通过国际技术交流,可以引进先进的煤液化技术
和设备,提升我国的煤液化水平。
煤液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煤液化技术是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重要途径,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进展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煤直接液化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煤直接液化是一种将煤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煤资源,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并且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本文将对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的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目前,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煤直接液化工艺的改进煤直接液化工艺是将固体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关键步骤,因此其工艺的改进对于提高煤直接液化技术的效率和经济性至关重要。
目前,主流的煤直接液化工艺主要有传统的H-Coal工艺和现代化的ECL工艺。
传统的H-Coal工艺主要采用煤浆作为原料,通过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但存在能耗高、产品质量低等问题。
而现代化的ECL工艺采用液态化学品作为催化剂,能够更高效地转化煤为液体燃料。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工艺正在研发和应用中,如超高效液化工艺、接触氢化工艺等,这些工艺在提高煤直接液化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2. 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催化剂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加快煤的转化速度、提高产品品质和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目前,常用的煤直接液化催化剂主要有铁、钴、镍等金属催化剂和固体酸催化剂。
金属催化剂主要用于气相反应,固体酸催化剂主要用于液相反应。
近年来,针对煤直接液化过程中产生的硫、氮等污染物,研发了一系列新型催化剂,如硫化钴催化剂、硫酸锆催化剂等,能够高效地去除硫、氮等污染物,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环境友好性。
3. 煤直接液化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除了液体燃料,煤直接液化还可以产生一系列其他有价值的产品,如液化石油气、煤化工原料、轻油等。
这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价值。
近年来,一些国内外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关注煤直接液化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通过优化煤直接液化工艺和改进催化剂,提高衍生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能源转型和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地球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导致石油价格攀升,世界范围内的石油短缺不可避免。
煤炭作为另一种地球同样蕴藏丰富的能源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坚持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炭液化技术同样也是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石油产品供需紧张的重要途径,同时,始终坚持改善煤炭使用利用率,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不断促进环境与我国的经济,以及能源的利用有机得结合起来,共同发展。
煤液化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需要首先把挖出来的煤炭进行一系列的加工,通过化学反应,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使煤炭逐渐转化为液体。
或者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化工产品,亦或是化工过程中的必要原料。
接下来,还需要利用不同的路线对液化的煤炭进行一系列的加工。
简单来讲,煤液化的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煤直接液化过程。
另外一类则是煤间接液化过程。
煤液化作为一种新技术,在各国都有较大发展。
一、煤液化典型工艺1.德国IGOR工艺。
煤炭的液化工艺最早是出现在德国,大概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主要是由德国鲁尔一家煤炭公司与VEBA一家石油公司共同合作开发,预期一同开发的还有DMT的检测技术公司。
三家公司共同合作,发明了优于原来德国原有工艺的新工艺,人们把这个工艺称之为IGOR 工艺。
这项工艺的主要特点有:使用的催化剂不同,主要用的是工业中铝工业所不需要的残渣。
同时反应条件也非常苛刻,需要在大概470℃的温度以及30Mpa的压力下完成。
所有的反应包括加氢过程与精制过程都在一个容器中完成,相对比较容易操作。
得到的处理后的煤液化油几乎不含有杂原子,工艺的转化率非常高。
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2.南非Sasol公司的煤间接液化。
南非的Sasol公司采用了与德国所不同的工艺流程。
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该公司经历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过程,先后经历过流化床技术,固定床技术,与固定流化床技术,以及使用比较广泛的浆态床这四个革新过程。
就目前而言,Sasol 公司主要采用浆态床合成技术,通常每年可以生产出5Mt产量的煤炭液体燃料,每年需要的煤的产量大约为25Mt。
2024年煤制液体燃料生产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煤制液体燃料作为一种替代传统燃料的新型能源,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当前煤制液体燃料生产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其可能的未来趋势。
2. 生产技术煤制液体燃料的主要生产技术包括煤直接液化(CTL)和煤气化联产燃料(CBTL)。
煤直接液化是通过将煤加热并注入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将固体煤转化为液体燃料。
煤气化联产燃料则是将煤气化为合成气,再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液体燃料。
这两种技术各有优劣,目前市场上主要以煤直接液化为主。
3. 生产能力与产量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球煤制液体燃料的总产能已超过1000万吨/年,并且在不断增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制液体燃料生产国,拥有最多的产能和最高的产量。
其他国家如南非、美国、澳大利亚等也在积极发展煤制液体燃料产业。
4. 市场需求与消费目前,煤制液体燃料的主要市场需求来自于国内外对交通燃料的需求。
由于煤制液体燃料具有高能量密度、稳定性好、可替代性强等优势,因此在航空、汽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煤制液体燃料的市场需求将会继续增长。
5. 市场竞争与前景当前,煤制液体燃料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生物燃料等。
然而,煤制液体燃料的独特优势使其具备了在细分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的机会。
此外,随着煤制液体燃料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其市场前景看好。
6. 政策与环境影响在各国能源政策的引导下,煤制液体燃料产业得到了积极支持与鼓励。
然而,煤制液体燃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其他环境问题也引发了广泛的担忧。
因此,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和环境治理水平,减少环境影响是煤制液体燃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7. 总结煤制液体燃料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替代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当前,煤制液体燃料生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并面临机遇与挑战。
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进展煤直接液化技术是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一种重要技术,具有丰富的储量、分布广、资源再生利用等优点。
在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的研发过程中,不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从工艺路线、催化剂、反应器设计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煤直接液化技术的现代化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工艺路线有很多种,其中常用的有两种:一是常压下的合成法,通过在常压下将煤与合成气进行反应,生成液体燃料;二是高压下的合成法,通过在高压条件下对煤进行加氢反应,生成液体燃料。
这两种工艺路线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煤的性质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
在煤直接液化技术的研发中,催化剂的研究是一个关键环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温度、增加产液率等。
目前,常用的催化剂有铁基、镍基、钼基等。
其中,铁基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来调节反应产物的组成和性质,进一步提高煤直接液化技术的效果。
反应器设计是煤直接液化技术研发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的反应器设计会对反应过程和产物分布产生影响。
常见的反应器有搅拌式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管式反应器等。
其中,搅拌式反应器由于其较好的传热和传质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煤直接液化技术中。
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反应器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气体流量等,来调节反应过程和产物品质。
在煤直接液化技术的现代化研发中,环境保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煤直接液化反应中,会生成大量的尾气和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硫化物、氰化物等。
这些物质的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因此,在煤直接液化技术的研发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尾气和废水的处理和治理技术的研究。
同时,还需要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和产生。
总之,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在工艺路线、催化剂、反应器设计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煤直接液化技术有望成为重要的替代能源技术,为能源结构转型和环境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进展煤直接液化(Coal direct liquefaction)是一种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技术,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介绍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的进展。
第一部分:煤直接液化的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面临递减的局面。
而煤作为一种丰富的化石燃料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可再生能源的可能性。
因此,煤直接液化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可以将煤转化为合成油或合成天然气,以满足能源需求。
第二部分: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历程煤直接液化技术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并于20世纪50年代在南非得到了商业化应用。
然而,早期的煤直接液化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如低转化率、高能耗、高成本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的煤直接液化技术逐渐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第三部分: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的特点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采用了多种改进措施,以提高煤的转化率、降低能耗、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具体来说,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 高效的催化剂:现代化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煤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并延长催化剂的寿命。
2. 高温高压条件:高温高压条件有利于煤的氢解反应,提高液化效率。
同时,适当控制温度和压力可以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3. 脱氧剂的使用:现代化的煤直接液化技术使用脱氧剂来去除煤中的氧和水,提高煤的液化效果。
4. 固体浆态氢化技术:固体浆态氢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煤直接液化技术,通过将煤和氢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
该技术具有转化率高、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第四部分: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应用前景现代化煤直接液化技术在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煤直接液化技术,可以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同时,煤直接液化技术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我国煤液化发展现状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虽然相对稀缺,煤炭却相对丰富。
中国北方从山西、内蒙古一直向西延伸至宁夏、陕西、新疆等省份,是世界上煤炭蕴藏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煤炭液化技术作为将固体状态的煤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生产石油代替品的有效技术之一,对于减少环境污染,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短缺,平衡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给,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煤液化技术以煤为原料,在一定反应条件下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煤炭液化技术通常有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2 种工艺路线。
直接液化合成的燃料转化效率较高;间接液化产品使用效率较高,比直接液化产品的环保性能好,但副产物多[1] 。
1.1 煤的直接液化技术直接液化是指将煤粉碎到一定粒度后,与供氢溶剂及催化剂等在一定温度(430 ~470 ℃) 、压力(10~30 MPa) 下直接作用,使煤加氢裂解转化为液体油品的工艺过程。
最早的液化工艺中没有使用氢气和催化剂,是先将煤在高温、高压的溶剂中溶解,产生高沸点的液体。
1927 年,德国首次建成了第一座煤直接液化工厂,所使用的液化技术被称为Pott2Broche 液化工艺或者IG Farben液化工艺,该技术受关注的程度及其发展随石油价格的波动而变化。
煤直接液化技术主要包括: ①煤浆配制、输送和预热过程的煤浆制备单元; ②煤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加氢反应,生成液体产物的反应单元; ③将反应生成的残渣、液化油、气态产物分离的分离单元;④稳定加氢提质单元。
相继开发出的典型煤炭直接液化技术有:美国的氢煤法H- Coal 和HTI 工艺、德国的二段液化IGOR( Integrated Gross Oil Refining) 工艺、日本的NEDOL 工艺和我国的神华工艺[2] 。
1.2 煤的间接液化技术煤炭间接液化是先将煤气化、净化生产出H2/CO 体积比符合要求的合成气,然后以其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液态产品的工艺过程,简称F- T 合成。
煤的液化原理及应用现状1. 煤的液化原理煤的液化是指将固体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液化煤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将煤炭转化为可以燃烧的液体燃料,以满足能源需求。
下面是煤的液化原理的一些关键点:•加热:将煤炭加热到高温。
高温有助于打破煤炭的化学键,使其分解为较小的分子。
•催化剂:使用催化剂促进液化反应。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溶剂:使用合适的溶剂来使煤炭与催化剂接触,并促进反应的进行。
•氢气: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氢气,可以提高液化反应的效率并降低产物中的杂质含量。
2. 煤的液化应用现状煤的液化技术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是煤的液化应用现状的一些主要方面:2.1 燃料煤的液化产物可以用作燃料,用于替代传统的石油燃料。
液化煤燃料的热值高,可以用于发电、汽车燃料等领域。
液化煤燃料还可以降低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2.2 化工原料煤的液化产物可以用作化工原料,在合成某些化学产品时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液化煤产物可以用于合成合成氨、甲醇等化学品。
2.3 煤基化学品煤的液化技术还可以用于生产煤基化学品。
通过煤的液化过程,可以获得具有高附加值的煤基化学品,例如煤油、煤焦油等。
2.4 国内外应用现状在中国,煤的液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是全球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因此煤的液化技术在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也在开展煤的液化研究,并将其应用于能源转化和化工领域。
3. 结论煤的液化技术可以将固体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煤的液化在燃料和化工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煤的液化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煤液化(煤制油)产业链一、煤液化产业发展现状煤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
根据不同的加工路线,煤炭液化可以分为直接液和间接液化两大类。
直接液化是在高温(400℃以上)、高压(10MPa 以上)及催化剂和溶剂作用下使煤的分子进行裂解加氢,直接转化成液体燃料,再进一步加工精制成汽油、柴油等燃料,又称加氢液化。
煤间接液化是将煤气化成合成气,以煤基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将其催化合成为烃类燃料油及化工原料和产品,包括煤炭气化制取合成气、气体净化与交换、催化合成烃类产品以及产品分离和改制加工等过程。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预计2020年石油进口量将增加到3.2 亿~3.6 亿吨,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0%左右。
煤的液化产品可以替代目前的天然石油,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较为成熟的直接液化工艺均为加氢工艺;较为成熟的间接液化工艺有MobHMTC 间接液化工艺和Shell SMPS 间接液化工艺,间接液化工艺与催化剂关联性较强,适宜的催化剂能有效提高间接液化工艺的产出率。
二、煤液化产业发展趋势煤直接液化发展趋势:①液化煤分级转化,通过原料煤预处理、分级转化,使得益于转化得到的液化油及时离开反应体系,防止煤液化油过度转化成气体,达到提高煤液化油的回收率和降低氢耗的目的。
②反应器大型化,通过大型先进反应器的开发,提高单系列处理能力和煤液化装置运行的经济性,对新结构反应器的研究将会持续。
③主、副产品的优化利用,主要针对煤直接液化油产品和液化残渣进行深加工和资源化利用,提升其附加值,最大程度减轻环境污染。
煤间接液化发展趋势:①煤制油是一个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大型综合性产业,要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煤制油装置规模应在1000k 吨/年以上,装置规模越大,吨油投资越少,物料和能量利用率越高,其综合效益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