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计算)

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计算)

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计算)
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计算)

连霍国道主干线连云港至徐州高速公路E—6合同段徐州潘塘互通式立交工程

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

铁道部第十四工程局徐州指挥部

一九九八年九月

Ⅰ、工程概况:

连云港至徐州高速公路是连霍国道主干线的东龙头段。徐州段E—6标段起讫桩号自K220+800至K222+400,设计段落里程1.60KM,为大型公路互通式立交工程,呈双喇叭型互通立交上跨于6车道的104国道。

㈠工程地质情况:

连徐线地处苏北平原东北部,地貌单元为鲁西南低山丘陵南缘的侵蚀残丘和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本标段均为开阔的黄泛冲积平原,沉积了第四世纪全新(Q

4

)砂土和

亚砂土(即各类低液限粉土)、粉质土及I

P

<10的低液限粘土,尤其是废黄河黄泛平原表层,亚砂土和粉细砂所占比例较大,而且多处于松散状态,加之地下水位较高,中粗砂处于饱和状态,同时沿线路地震烈度处于Ⅶ度区,这些构成了砂土液化的基本条

件。第四纪沉积层厚度一般在8—13m,中下部为Q

3—Q

2

老粘性土层。

本区段地下水为孔隙潜水,水位埋深1.40~1.60m,水位埋深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地下水对砼无侵蚀作用。

本区段地质构造简单,其地震烈度为7°。

㈡气候条件:

本地区属暖温带湿润至半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型与大陆型过渡气候特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秋季短,冬寒夏热,年平均气温14.2?,最低月平均气温-0.1?,最高月平均气温27?(7月份);年平均降水量814.1mm,降水量年水分配主要集中于夏季,6~8月份占全年的57%,其中6月27日至7月24日为雨季,降水量约占全年30%。

㈢主要工程数量:

1.主线路基填筑13.5万m3,10条匝道路基土方填筑23.9万m3。

2.砂土液化地基处理51200.6m2。

3.跨线主桥(双幅)680.306m;E匝道桥102.5m;跨线F匝道桥88.002m。单幅全长共计1551.114m。

4.箱式通道5处,涵洞21座。

5.边沟及排水沟7.5号浆砌片石8948m。

6.边坡防护9171.3m,

7.5#浆砌片石17061.7m3。

Ⅱ、桥梁工程设计及施工主要特点:

㈠技术指标:

主线桥分别跨越A-A匝道、104国道及J匝道,全长680.306米。A-A匝道与主线桥斜交,交角为69°57′39.2″,相应主线桥以6跨13米圆孔连续板梁斜板布臵。104国道及J-J匝道与主线桥也是斜交,但主跨采用斜桥正做,中墩采用独柱形式。主线桥其他部分均为长联箱式连续板梁,与斜桥相交孔以一跨异形板把斜桥转成正桥。

左幅桥跨径组成:2.5m+6×13.00m+(12.306m+11×20.00m)+(35.00m+55.00m+35.00m)+12×20.00m+2.5m=680.306m

右幅桥跨径组成:2.5m+6×13.00m+(12.306m+12×20.00m)+(35.00m+55.00m+35.00m)+11×20.00m+2.5m=680.306m

主桥部分桥面组成:0.50m(外侧防撞护栏)+12.00m(行车道)+1.00m(内侧护

栏)+1.00m(分离缝)+1.00m(内侧护栏)+15.00m(行车道)+0.50m(外侧防撞栏)=31.00m。

引桥部分桥面组成:除与匝道连接部分行车道宽度有变化外,其它部分为0.5m (外侧防撞护栏)+12.00m(行车道)+1.00m(内侧护栏)+1.00m(分离缝)+1.00m(内侧护栏)+12.00m(行车道)+0.50m(外侧防撞护栏)=28.00m

E-E匝道桥以路线中心线为全长102.5m,在K221+726.655处上接主线桥,为5跨20m钢筋砼独柱箱式连续弯曲板桥。

跨径组成:5×20.00m+2.5m=102.5m。

桥面组成:0.50m(外侧防撞护栏)+7.50m(行车道)+0.50m(外侧防撞护栏)=8.5m

F-F匝道桥跨越104国道,与104国道交角80°。桥梁上部为22+37+22m,斜交角为80°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面净宽:0.5+6.75+1.0+6.75+0.5m=15.5m。

各桥设计荷载采用汽车—超20级,挂车—120;桥下净空不小于5.00m。

㈡主要材料

各桥梁部现浇均采用50号砼,承台、系梁及基桩采用25号砼,圆柱墩、肋式台、桥头搭板及防撞墙均采用30号砼。

普通钢筋采用符合国家标准GB1499-79规定的Ⅰ级、Ⅱ级钢筋。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符合ASTM A416-92a标准的φj

mm低松弛钢绞线,标准强度

15.24

=1860Mpa,弹性模量E=1.9×105Mpa。主桥锚具采用YM锚及与之配套的张拉千斤顶,R b

y

F-F匝道桥采用OVM锚及与之配套的张拉千斤顶。预应力管道均采用波纹管。支座均采用抗震盆式橡胶支座。伸缩缝均采用D-80型伸缩缝装臵。㈢设计要点:主线桥主跨为双幅35+55+35m三跨单箱双室等截面部分预应力钢筋砼A类构件连续梁。全长125m,箱梁高2.3m,腹板厚:跨中为40cm,支点处加厚至60cm。右幅桥顶板宽16.5m,厚28cm,左幅桥顶板宽13.5m,厚20cm。右幅桥底板宽11.5m,左幅桥底板宽8.5m,底板厚度均为20cm,在支点处加厚至40cm。箱梁悬臂长均为250cm,在与引桥20m板连接处设有下牛腿。主线桥主桥部分下部构造:边孔墩柱采用φ1.6m的双柱墩,基桩为4×φ1.2m摩擦桩;中孔墩柱采用φ2.0m的单柱,基桩为4×φ1.5m 摩擦桩。

主线桥引桥部分上部构造:左幅桥部分为六孔一联13m的圆孔斜板,桥面变宽;右幅桥为六孔一联13m圆孔斜板,桥面等宽,梁高均为65cm,整个一联为弯坡斜布臵。以主桥为界,连云港侧另两联为左幅12.306m+11×20m,右幅12.306m+12×20m。在连云港侧边跨(12.306m)为斜桥转成正桥的过渡孔,板呈梯形的异形板,梁高均为1.2m,与13m板梁连接处设有下牛腿;右幅桥与E-E匝道连接处也设有下牛腿。在主桥的徐州侧,左幅桥部分为12×20m,梁高为1.2m,桥等宽;右幅桥部分为11×20m,梁高为1.2m,桥变宽。板梁悬臂长均为250cm。引桥下部构造:桥台台身均为肋式,桥墩为柱式墩,基础均为摩擦桩。

E-E匝道桥部分上部构造为一联5×20m空心板,板梁高1.2m,顶板宽8.5m,底板宽为3.5m,板梁悬臂长均为250cm。下部构造:桥台台身均为肋式,基桩为4×φ1.2m 摩擦桩;各中墩均为φ1.4m独柱,各墩基桩均为单根φ1.5m摩擦桩。

F-F匝道桥上部构造为22+37+22m三跨单箱双室等截面预应力钢筋砼连续箱梁,全长87.402m。箱梁高175.5cm;边腹板厚跨中为40cm,支点处加厚至100cm;中腹板厚跨中为40cm,支点处加厚至160cm;顶板宽15.50m,厚25cm;底板宽11.50m,厚25cm,在支点处加厚至55cm。箱梁悬臂长为200cm。

主线桥部分左、右幅桥均位于半径R=25000m的竖曲线内,该桥也处在半径R=6504.56m的平曲线内,E-E匝道桥位于半径R=2600m的竖曲线与半径为R=160m的平曲线内。且各桥桥面设臵2%横坡,箱梁由腹板变高形成,板梁由梁底预埋钢板调平。

本工程设计先进,为降低线路地面高度,减少征地,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采用了较多的上限指标。结合其它诸多方面因素,使本工程施工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特点:

1.施工技术难度大

跨104国道主桥设计高跨比很小(1/24),设计为双向预应力中跨55m低高度等截面梁体结构现系全国之最;主桥连续梁单联最大长度为252m。E-E匝道桥为独柱弯桥连续梁桥;F-F匝道桥跨104国道,为斜交斜做的预应力连续梁桥。且本工程桥址区域系旧黄河冲淤平原区严重砂土液化不良地质,也给桥梁施工带来了许多困难。本工程主要施工技术难点在于:通过施工工艺设计、模拟试验、结构模拟及理论研究,以技术措施确保梁体线形和防止现浇梁体开裂。

2.质量标准高,施工工艺要求严

本工程系国道主干线,省厅领导及徐州市领导对本工程的质量标准提出了很高要求,明确提出“超沪宁、创国优、出精品”的口号。特别是本标段与104国道互通立交,紧靠徐州市区,是徐州通往省城的东大门,因而也是徐州市的形象工程。

本工程合同《技术规范》、《省高指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对本工程施工工艺全过程均有高标准的具体要求与规定,是本合同施工工艺管理的首要控制文件。市高指及监理部明确对本标段施工质量管理提出了非常高的目标。

3.施工安全问题突出

104国道车流量极大,而且104国道斜交的主桥连续梁与F匝道连续梁设计净空很低,施工工期也均较长,特别是现浇梁施工中,钢支架的搭设与拆卸,要在公路上进行,安全生产难度太大。

4.工期紧、一次性投入大

本标段变更设计后,桥梁工程占有较大比例,单幅全长共计1551.114m,现浇梁总面积达23000m2。且由于变更图纸到位较晚;本地区冬夏温差大,冬季砼施工也有一定困难;技术难度大,工艺环节复杂,反映在总体施工网络计划图表上是关键线路等等,现在已很难保证合同总工期的实现,因此,必须加大人力、设备、周转性材料的一次性投入数量。

归结到一点:现浇梁施工是制约本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成败的关键环节,是重中之重。本标段钻孔灌注桩施工已基本结束,墩台施工有望在11月底结束。基于施工现状,在以前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现浇梁施工方案如后述。

Ⅲ-1现浇梁支架及基础施工

一、施工方案的确定

立交工程现浇梁的支架及其基础施工方案,除考虑企业自身拥有的支架材料种

类、数量情况外,一般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综合考虑而定:一是地基的承载能力及受荷沉陷情况;二是现浇梁本身的荷载情况及现浇梁的下沉控制量;三是环境、交通等外界限定条件。

1.地基的承载能力

桥址区位于废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相对高差较小。

桥址区岩土层在钻堪的深度范围内分为12个工程地质层,现分述如下:

⑴Ⅱ

22亚粘土(Q

4

a1):表壳层,黄褐色,土质均一,软间硬塑。

⑵Ⅱ

32+3亚砂土(Q

4

a1):黄褐色,土质较均匀,上部硬塑,中下部软塑,为液化层,

厚度2.8-3.0米。

⑶Ⅱ

33亚砂土(Q

4

a1):灰色,土质均一,软塑,厚约3-4米,为液化层。

⑷Ⅱ

12粘土(Q

4

a1+1):黄灰色,土质均一,含零星小贝壳,硬塑。厚约3.2-3.5米。

⑸Ⅱ

22亚粘土(Q

4

a1+p1):褐黄色,含零星钙质结核,局部富集,硬塑,厚约3.2-1.5

米。

⑹Ⅱ

12-1粘土(Q

3

1):黄褐色夹青灰色,局部为青灰色,土质均一,硬塑,厚约

1.40-

2.90米。

⑺-1Ⅱ

1+23粉细砂(Q

3

a1):黄褐色,成份以石英为主,饱和,中密,厚约0.3-4.2

米。

⑻-2Ⅱ

32亚砂土(Q

3

a1):为透镜体,仅分布在ZK8孔下,黄褐色,硬塑质地不均

匀。

⑼Ⅱ

12-2粘土(Q

3

1):灰-灰褐色,土质均一,硬塑,厚约2.0-3.1米。

⑽Ⅱ

12+1粘土(Q

3

1):灰褐色,土质较均匀,含大量钙质结核及铁锰质结核,硬-

半坚硬。

⑾Ⅱ

11+2粘土(Q

2

a1+p1):黄褐-褐黄色,土质较均匀,含铁锰质结核及少量钙质结核,

硬塑。

⑿Ⅱ

12粘土(Q

2

d1+p1):棕黄色,硬塑,含砾砂及少量铁锰小结核及钙质结核。

⒀Ⅱ

22亚粘土(Q

2

d1+p1):棕黄色,土质不均,硬塑,混角砾及砂,并见黑色碳化物。

除上述各土层一般情况分析,根据堪孔布臵情况(见附图1)及钻孔柱状图、土工试验汇总表,可得出如下结论:

上部地层第⑴-⑸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形成的亚粘土、亚砂土、粘土、粉细

砂、粘土地层,厚度约13米。中下部为Q

3-Q

2

老粘土层,第⑵、⑶层亚砂土为严重液

化土层(B),考虑到钻孔桩、系梁施工,第⑴层,即表壳层基本上遭到破坏,因此,支架基础设计与施工对第⑴、⑵、⑶层亚砂土不予以适当考虑将危及支架体系的稳定,出现大量下沉、歪斜。

另一方据静力触探JK

15

(96年5月),第⑴、⑵、⑶层可承受静压力不大于[σ0

]=230Kpa。

2.现浇梁本身的荷载情况及现浇梁的下沉控制量

⑴主线桥主桥预应力钢筋砼箱梁

①自重荷载(左幅):2.5t/m3×1261.65m3÷125m=25.233T/m

自重荷载(右幅):2.5t/m3×1502.15m3÷125m=30.04T/m

②提出下沉量控制值

主跨:a.最大下沉量ζ

max

=1/800×55=0.06875(m)=68.75mm

b.不均匀下沉量ζ

不均=1/2ζ

max

=34.375mm

c.结构自重及汽车荷载挠度ζ

1

(设计提供)

边跨:a.最大下沉量ζ

max

=1/800×35=0.04375(m)=43.75mm

b.不均匀下沉量ζ

不均=1/2ζ

max

=21.875mm

c.结构自重及汽车荷载挠度ζ

1

(设计提供)

⑵主线桥引桥20米连续板梁

①自重荷载

左幅:2.5t/m3×1462.8m3÷(11×20+(12.4+19.02)/2)m=15.515T/m 右幅:2.5t/m3×1791m3÷(12×20+(6.96+12.03)/2)m=17.946T/m

②提出下沉量控制值

a.最大下沉量ζ

max

=1/800×20=0.025(m)=25mm

b.不均匀下沉量ζ

不均=1/2ζ

max

=12.5mm

⑶主线桥引桥13m连续板

①自重荷载

左幅:2.5t/m3×878.2m3÷78m=28.147T/m

右幅:2.5t/m3×438.5m3÷78m=14.054T/m

②提出下沉量控制值

a.最大下沉量ζ

max

=1/800×13=0.01625(m)=16.25mm

b.不均匀下沉量ζ

不均=1/2ζ

max

=8.125mm

⑷E-E匝道桥20m连续板

①自重荷载

2.5t/m3×71.18m3÷20m=8.8975T/m

②提出下沉量控制值

a.最大下沉量ζ

max

=1/800×20=0.025(m)=25mm

b.不均匀下沉量ζ

不均=1/2ζ

max

=12.5mm

⑸F-F匝道桥预应力箱梁

①自重荷载

2.5t/m3×832m3÷81m=25.679T/m

②提出下沉量控制值

a.最大下沉量ζ

max

=1/800×37=0.04625(m)=46.25mm

ζ

max

=1/800×22=0.02716(m)=27.16mm

b.不均匀下沉量中跨ζ

不均

=23.125mm

边跨ζ

不均

=13.58mm

3.环境、交通等外界限定条件

本工程互通立交主线桥主桥部分及F匝道桥上跨104国道,104国道车流量大,根据合同要求施工时要保证4车道通行。另外,104国道北侧沟渠是茶安村与蒋庄村最主要的排水通道,施工时必须保证时时畅通。

桥址其它区域均系废黄河冲积平原农田区,地形平坦,土质松软,地下水位高,

埋深不足1.0m,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埋深受大气降水影响。

综合上述各方面情况,考虑分两种情况进行支架及基础施工:

1.跨104国道有通车要求的主线桥主桥部分、F-F匝道桥,采用龙门支架现浇施工。跨104国道预留双向共4个车道,净孔为4-4×4.5m,支架梁部系I

45b

型钢,其余部分支架梁部均采用64式铁路军用梁,所有支墩均采用65式铁路军用墩及联连件,支墩基础在104国道位臵的采用30cm厚20Mpa砼条形地梁(由于104国道车流量大,汽车冲击荷载长期作用下,土壤上层相当厚度孔隙比小,承载力大);支墩基础104国道之外,拟采用砼桩基础穿越液化层,承受集中荷载。

2.主线桥引桥部分及E-E匝道桥,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支架采用钢管脚手架,基础采用换填0.8m厚岩渣,上铺18cm厚15Mpa素砼垫层进行处理。基础处理的目的在于形成稳定的半刚性受力层,承受冲击荷载,防止土层第⑴、⑵、⑶层发生砂土液化而致支架体系失稳。

二、支架及基础施工方案设计

㈠主线桥主桥部分

1.荷载分析:

①梁部自重 Q

1

=30.4T/m

②军用梁(横向6片)Q

2

=(0.455+0.231)/4×6=1.029T/m

③模板重 Q

3

=0.035T/m2×(16.5+2.3×2)=0.7385T/m④横向钢垫梁等

Q

4

=0.01T/m×16.5×2m/m=0.33T/m

⑤支墩自重 Q

5

=0.18T/m(一般墩高6m)

2.支架基础设计:

104国道以外部分的支撑采用65式军用墩做支柱,集中力由砼桩基承受,龙门跨距拟取8m,采用军用梁横向6片,则单支柱集中荷载为:

Q=(Q

1+Q

2

+Q

3

+Q

4

)×8÷6+Q

5

×6=44.411T

采用φ1.5m钻孔灌注桩,则:

[P]=1/2(Ul

Ip +Aσ

R

式中[P]—单柱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KN)

U—桩周长φ1.0m时,可取3.14m

L—桩有效长拟取15m ,其中8m在液化层内

A—桩底截面积φ1.0m时,可取0.785m2

I

P —桩平均极限摩阻力(Kpa)。据现场条件上层土8m范围液化层取I

P

=1/3×20

≈7Kpa,下层取I

P

=50Kpa。

σ

R

—柱尖处土的极限承载力

σ

R =2m

°

λ{[σ

°

]+K

2

r

2

(h-3)}

=2×0.8×0.7×{230+2.0×2.0(15-3)} =311.36(Kpa)

将以上各参数代入公式

[P]=1/2[3.14×(8×7+7×50)+0.785×311.36]

=759.63(KN )>Q=44.41T (435.218KN )

故15m φ1.0m 钻孔灌注桩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

考虑到工期紧,当采用打入15m45×45cm 2砼方桩,则: 容许承载力[P]=1/2(U Σd i l i τi +αA σR ) 式中U —桩周长1.8m

l i —各土层厚度,l 1取8m ,l 2取7m

τi —与l i 对应的各土层与桩壁极限摩阻力。据现场情况,上层8m 厚度τ1=1/3×20kPa ≈7Kpa ,下层7m 厚度取τ2=50Kpa 。

σR —桩尖处土的极限承载力,由于液性指数I l <0.35。可取3000Kpa 。

αI ,α—影响系数,均可取0.9 各参数代入公式,得:

[P]=1/2[1.8×(0.9×8×7+0.9×7×50)+0.9×0.452×3000] =602.235(KN )>(1+μ)Q=48.85T (488.5KN )

故15m45×45cm 2打入钢筋砼方桩也可满足支架支墩承载力要求。

⑵104国道拟采用30cm 厚条形20Mpa 砼基础,集中力通过条基散布到路面面层。龙门跨距拟取6m ,则单排柱集中荷载为:

Q=(Q 1+Q 2+Q 3+Q 4)×6+Q 5×6×6=201.465T

以右幅为例,条梁在顺桥方向采用宽度1.2m ,垂直于桥向投影长度16m ,则基底面积S=1.2×16=19.2m 2。基底平均接触压力P=Q/S=201.465/19.2=10.493(T )=102.831Kpa 。若考虑不均匀系数取1.2,则最大接触压力P m a x =1.2P=123.4Kpa ,经路面面层、基层散布后,作用于路基各土层的附加应力将更小。 3.支架设计

⑴104国道预留4车道部分,采用梁柱式支撑,4孔梁部均采用I 45b 型钢,支墩采用65式军用墩及连联件,支墩上下平行104国道轴线垫I 40b 型钢。 a.梁部I 45b 型钢受力及变形及需用量分析如下:

①型钢I 45b 长度:4.3m/sin36.25°+0.35×2=7.97m ≈8m ②应力分析

δ=Q 1+Q 3+Q 4=31.47T/m=308.406KN/m

单根I x =33759cm 4 ωx =1500.4cm 3 A=111.4cm 2

M m a x =ql 2/8=31.47×(4.3/sin36.25°)2/8=208.024(T 〃m ) δ= M max /nW x =1/n 〃(208.024×104)/(1500.4×10-6) =(1.386457/n )×109(Pa )

因 δ=(1.386457/n )×109(Pa )≤[σW ]=145Mpa 故 n ≥(1.386487×109)/145×106=9.562≈10根

此时τ=31.47×(4.3/ sin36.25°)×103×9.8/(2×10×111.4) =31.986(N/cm 2)=3.1986×10-3MPa <<85Mpa ③型钢数量确定

当n=10,f max =5ql 4/(384EI x ×10)

=5×308.406×103

×(4.3/ sin36.25°)4

/(384×2.1×

105×106×33759×10-8×10)

=0.01584(m)

型钢,又使跨中挠度控制在7mm之内,考虑到现浇梁线型美观,拟右幅采用23条I

45b

型钢。

同理左幅采用20条I

45b

左右幅共需I

型钢:

45b

8×(23+20)×4=1376(m)也即

0.08745T/m×1376m=120.331T

b.支墩所用材料

支墩承载力极大,稳定性好,受力检算这里从略。

型钢两道,中支撑65式军用墩8根四车道支墩共计5排,每幅每排上下各垫I

45b

(砂垫箱8个),则用材料

型钢:[(13.5+1.0+16.5+1.0)/cos36.25°]×4×5≈800m

I

45b

也即0.07384×800=59.072(T)

65式军用墩:5.2-0.3-0.4×2-0.45=3.65(m)(包括砂箱高)

故3×8×2×5=240(m)也即

180.39kg×240=43293.6kg

联连件:27.89×14×5×2+16.30×28×5×2=8468.6kg

砂箱:(40×40×65cm3):8×2×5=80个

20Mpa砼条梁:[(13.5+1.0+16.5+1.0)/c os36.25°]×2×5×0.3×1.2

≈144(m3)

⑵主桥预应力箱梁104国道4车道之外部分支架:

型钢。

a.梁部采用6片64式军用梁,上垫I

10

型钢受力及变形检算从略。

①军用梁承载能力强,受力检算从略。上垫I

10

②材料数量:

由于125m-8m×4=93m(4车道外剩余支架长度)

故拟采用104国道南北两侧各搭48m长支架体系。

则用

①号标准三角件:11×6×2×2×0.455=120.12T

②号端构件: 6×2×2×2×0.412=19.776T

③号弦杆: 10×6×2×2×0.231=55.44T

④号弦杆: 6×2×2×2×0.177=8.496T

钢销: 12×4×6×2×2×0.002=2.304T

型钢:(13.5+1.0+16.5)×(93/0.8)=3603.75(m)

I

10

即36.876T

b.支墩材料用量

104国道南北侧各搭48m长支架体系,龙门跨距8m,则支墩要7×2×2=28排,单幅梁每排6个墩,则共168个。

故所用材料数量为:

65军用墩:180.39kg/m×6m×168=181833.12kg

联连件: 27.89×14×28+16.30×28×28=23712.08kg

I 40b 型钢(垫梁):(13.5+16.5)×14×4=1736(m )即 0.07384×1736=128.186T 砂箱:(0.6×0.3×0.3m 3) 6×14×2=168个 砼桩基: 15×168=2520(延米) ㈡F-F 匝道桥部分

基本同主线桥主桥预应力箱梁部分相同,受力及变形等分析从略。 ⑴预留4车道部分所用材料: a.梁部:

I 45b 型钢 6m/根×16根×4=384m 即33.58T

b.支墩:

I 40b 型钢: 18m/道×4道/排×5排=360m 即26.5824T 65式军用墩:3m/个×9个/排×5排=135m 即24.353T 联连件: 27.89×16×5+16.30×32×5=4839.2kg 砂箱(40×40×65cm 3):9×5=45个

砼条梁(20Mpa ) 18m ×5×1.2m ×0.3m =32.4m 3 ⑵非4车道部分所用材料:

由于81m-6×4m =57m ,故拟采用104国道南北两侧各搭30m 支架体系,则梁部支架材料用量:

①号标准三角件:7×6×2×0.455=38.22T

②号端构件: 1×6×2×0.412=4.944T ③号标准弦杆: 6×6×2×0.231=16.632T ④号弦杆: 1×6×2×0.177=2.124T 钢销: 7×4×2×0.002=0.112T

I 10型钢: 16×(57/0.8)=1140(m ) 即11.665T

考虑到龙门跨距8m ,则支墩5×2=10排,每排7个墩,则共70个墩,所用材料数量为:

65军用墩:180.39kg/m ×5m ×70=25254.6kg

联连件: 27.89×12×10+16.30×24×10=7258.8kg I 40b 型钢:18m/道×4道/排×10排=720(m ) (即53.165T ) 砂箱:(0.6×0.3×0.3m 3) 7×10=70个 砼桩基: 15×70=1050(延米)

㈢主线桥引桥部分及E-E 匝道桥(连续板梁) 1.荷载分析:

①梁自重: q 1=28.147/[(23.318+19.25)/2]=1.322(T/m 2)

②模板: q 2=0.037T/m 2 ③支架自重:q 3=0.08T/m 2

故取冲击系数1+μ=1.15,则

基础承载q=(q 1+q 2+q 3)×(1+μ)=1.439×1.15=1.655(T/m 2

=16.55Kpa<<[σ

]=230Kpa

2.支架基础设计:

本工程桥址为开阔的黄泛冲积平原,表层约8m厚沉积了第四世纪全新统(Q

4

)各类低液限粉土,并处于松散状态,加之地下水位较高,构成严重液化层。为防止施工时支架体系失稳与承受冲击荷载而致大量下沉,必须进行适当处理。

拟填压碎石0.8m,上铺18cm厚15Mpa砼垫层,形成稳定的受力层,可比较直接承受冲击荷载。

将所考察的系统,做为弹性系统来考虑,考虑到阻力与重物振动时的运动速度成正比时,一个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方程,可以从动力平衡条件得到:Q-(Q/g)X-αX=Q+CX ①

或X+2nX+ω2X=0 ②

式中 X—位移;X=(d2X)/(dt2)

g—重力加速度

α—比例系数

αX—阻力

C—弹簧刚度

ω—固有振动角频率

方程②中ω2=Cg/Q, 2n=αg/Q ③

令ω

1

2=ω2-2n ④

则方程②的解为:

X=e-nt(Asinω

1t+Bcosω

1

t)⑤

式中e=2.718

系统衰减振动周期 T=2π/ω

1

=2π/√ω2-n2⑥

式中n—表示振动系统阻尼能力的系数

从⑤式中可以看出,由于存在因子e-nt,振幅将随时间逐渐减小,即振动逐渐衰减。⑤式中A、B由初始条件确定。对于特定系统T、n均为常数。通常δ=nT称为振动对数减幅系数,表示衰减振动的基本特征或振动系统的阻尼特性。

针对本工程现场实际,填压受力层的厚度与振动衰减传导时间近似成正比,稳定受力层愈厚,则受力层底位臵⑤式中存在因子e-nt振幅愈小。据有关参考文献,碾压碎石做为结构材料,振动阻尼特性比较突出。

主桥引桥及E-E匝道连续板梁共需做稳定受力层18000m2。

3.支架设计

鉴于: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接头具有极佳的抗剪、抗弯、抗扭力学性能,自销能力好,拼拆速度快,整架配备了较完善的安全保证设施;主桥引桥及E-E匝道桥连续板梁自重小,均布性好;桥址地表较平整等诸多因素。拟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满堂支撑。

⑴采用的构件种类

主构件:立杆、横杆、斜杆、顶杆、支座

配套构件:立杆连接销、间横杆、脚手板、斜脚手板、梯子、提升滑轮、安全网支撑架、托撑

⑵支撑架组架方法

拟采用90cm(框长)×90cm(框宽)×120cm(框高)的框架单元

支架受力及支架稳定检算从略。

⑶构件用量计算

主线桥引桥及E-E匝道桥,共18000m2,以单幅总长1200m平均宽度15m一次性投入计算。0.9m 横杆每层为17×1334+18×1333=46672(根)

则横杆总数为:46672根/层×6层=280032根(1050.12T)

主杆(以平均高度6.5m):6.5m×18×1334=156078m (929.3T)

斜杆(XG-216):5×(1334/2)×4=13340(根)(88.044T)

支座(TZ-2-600):18×1334=24012(个)

顶托(TZ-1):18×1334=24012(个)(40.82T)

立杆连接销:18×1334×2=48024(个)(8.644T)

搭边横杆(BG-90):1334×2=2668(个)(10.005T)

钢脚手板(JB-180):100个(1.32T)

木脚手板(MB-240):100个

斜脚手板(XB-190):60个

梯子(TZ-255):15个(0.378T)

安全网支架(AJ-1):1334÷2×2=1334(个)(21.21T)

安全网(AW-1):2.5m×1200×2=60000m2

提升滑轮(HL-1):6个

TL-60 :200个

10×10cm2方木:15 ×1334 ×2=40020(m)

三、支架及其基础施工:

㈠主线桥主桥部分及F-F匝道预应力箱梁支架及基础施工

1.预留4车道部分

a.支架基础:施工前要做好安全标志设臵,将施工区域分隔开;做好测量放线。为防止砼条梁固结于104国道路面,便于完工后场地恢复,拟先铺两层油毡布。砼条梁要分块,长度不大于6m,不小于4m。施工时,要严格控制砼配合比,同样注意做好养护。严格控制好外形尺寸,特别注意顶面按设计标高施工,平整度要好。

b.支架:为保证支墩压力较均匀地散布于基础上,保证基础均匀沉降变形。支墩下拟先垫I

型钢一层两道。然后采用65式铁路军用梁及连联件,逐层向上拼装。最后65 40b

式军用墩顶部安固钢壳砂垫箱。砂箱上顺104国道轴向方向再安放固定一层两道I

40b 型钢。最后,顺桥线路方向吊放I

型钢。施工时,要对104国道分车道进行临时封闭。

45b

要有专人做好现场调度、警戒。施工时,要严格控制砂箱顶面标高。砂箱顶面标高要据后述预留沉降量及预拱度进行设定。

2.非预留车道部分:

a.支架基础:按前述设计,拟采用砼桩基础。施工前,要做好场地平整,保证施工机械能方便地就位。施工时,要严格按设计及工艺要求组织实施。所有桩基顶部要按设

型钢。

计分排统一凿平到标高,基础顶固定一层双道I

40b

b.支架:支墩采用65式铁路军用梁及连联件,逐层向上拼组。同样,支墩顶部安固砂垫箱,砂垫箱上固定一层双道I

型钢。梁部采用64式铁路军用梁,尽可能在地面分

40b

横片拼组好后,利用两台20T大吊车进行吊装就位,就位后,立即固定好,最终用I

10

钢进行横向联固。由于梁片间距一般为2.5m,因此,顶部要横向均布I

横钢并做一定

10

联固。施工时,现场要有专人分项负责,有一人统一指挥。支架安装时,标高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要严格按后述预留沉降量及预拱度的特别设计进行。

㈡主线桥引桥及E-E匝道桥连续板梁支架及基础施工

1.基础处理:先用小型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系梁开挖时形成的集水坑,要抽掉积水,分层回填夯实。在桥两侧

2.0m处各挖一条排水沟,深60cm,宽100cm,并要注意经常清理。场地平整时要注意横向形成排水坡。要尽可能避开雨季施工,实在避不开最好做30cm厚灰土,形成一个表层土硬壳。之后填筑碎石垫层。并用大功率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顶层做成18cm150#素砼层。基础垫层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提高局部承载力,

推土机在地表作业时,曾陷入二是衰减振动。本工程桥址区域砂土液化非常严重,D

8L

1.2m深不能自行出来。因此,施工时,要严格按施工方案要求进行。

2.支架:在大面积现浇梁施工中,满堂红支架的施工对工程进度、质量及效益结果有很重要的作用,要做为施工的一个重点问题控制。

⑴施工准备:

a.按照钢管支架的设计要求,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b.对进场钢管支架各类构件做好检查验收,分类码放。

c.按设计行距、排距进行在基础面上进行划线。

⑵杆件搭设:

a.搭设顺序:放底座—立杆—第一层横杆(纵、横)—第二层横杆(纵、横)—立杆接高—第三层横杆—顶层横杆—托座—垫木梁

b.施工时,注意支架立杆接头要临杆错开。

c.斜杆搭设在支架分段单元的外侧面。

d.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好托座标高,按后述预留沉降量及预留起拱度后所设定值。在预压后,若沉降量与理论及实验值相差较大,还要做一定调整。

e.施工时,应注意用好配套附件,做好安全防护。

Ⅲ-2现浇梁模板制作及安装

一、模板安装:

本工程质量标准高,为确保现浇梁内实外美,拟外模采用平面组合钢模内衬喷塑钢板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拟外模采用大块酚醛覆膜人造板模板现浇钢筋砼连续板梁。内模采用木模或一次性硬纸芯膜。

二、模板设计:

㈠预应力连续箱梁模板:

1.荷载:

a.竖向荷载:

①新灌钢筋砼 q

=25.233/13.5=1.87(t/m2)

1

=37kgf/m2

②模板及其支架自重 q

2

③人和工具荷载 q 3=250kgf/m 2

④振捣砼产生荷载q 4=100kgf/m 2 b.水平荷载:

①新灌砼侧压力(最大) q 侧=2.5H=5t/m 2 ②倾注砼引起振动荷载 q '侧=600kgf/m 2 2.模板受力检算:

⑴外模采用平面组合钢模,模板受力检算从略。模板下垫木受力检算如下: 模板所受荷载 q=q1+q2+q3+q4

=1870kgf/m 2+37kgf/m 2+250kgf/m 2+100kgf/m 2 =2257kgf/m 2=0.2257kgf/cm 2

由前述支架方案知 跨长.=0.9m 则0.9m 宽范围

M max =(ql 2/10)×0.9=(2257×0.93)/10=164.5353(kgf 〃m ) 由δ=M max /W ≤[σ]知

W=bh 2/6≥M m a x /[σ]=164.5353 kgf 〃m/(80kgf/cm 2)=205.669cm 3 即bh 2≥1234.015cm 3

取方木宽b=10cm ,则h ≥√1234.015/10=11.1086(cm ) 故从垫木受弯曲应力角度 可采用10×12cm 2方木 当采用10×12cm 2方木

I X =(10×123)/12=1440(cm 4)

f m a x =(0.9q )〃L 3/(128EI )=0.9×0.2257×903/(128×90000×1440) =8.93×10-6(cm )<<[f max ]=3mm 故即可以满足容许挠度要求

⑵内模采用木模,拟面板采用3cm 厚,背肋木0.8m 间距,则以1m 宽为单元计算如下:

W X =bh 2/6=100cm ×(3Cm )2/6=150cm 3 I X =W X 〃(h/2)=225cm 4

由于顶板钢筋砼厚度很小,即荷载小受力检算从略。 侧压力 q 侧=2.5H=2.5×2=5(T/m 2) q 侧振=600kgf/m 2

取 q= q 侧+q 侧振=5600kgf/m 2=0.56kgf/cm 4 那么

σm a x =M m a x /W X =(ql 2/8)/W X =(0.56×902)/(8×150)=3.78(kgf/cm 2) <<[σ]=80kgf/cm 2 挠度检算从略,可以按80cm 间距设臵背肋木。 ㈡引桥及E-E 匝道桥连续板梁模板 1.荷载:

a.竖向:①新灌钢筋砼 q 1=1.322T/m 2(见P 16) ②模板及模板撑架自重 q 2=30kgf/m 2

③人和工具荷载 q 3=250kgf/m 2

④振捣砼荷载 q 4=100kgf/m 2

b.水平:①新灌砼最大侧压力 q 侧=2.5H=3T/m 2 ②倾注砼引起振动荷载 q 倾=600kgf/m 2

2.模板受力检算:

内模采用一次性纸芯膜,经实验可以满足受力及变形要求,外模采用酚醛覆膜人造板模板,其基本参数如下:

厚度 15mm 或18mm 平面抗拉强度 2.26Mpa 静曲强度 平行 70Mpa

垂直 50Mpa 弹性模量 平行 8×103Mpa 垂直 3×103Mpa

拟顺应下部支架间距0.9m ,设臵模板背肋垫木。则L=0.9m 取1m 宽为单元计算:

M m a x =(q 1+q 2+q 3+q 4)〃l 2/10=(1.702T/m 2×1m ×0.92m 2)/10=0.1379T 〃m W X =bh 2/6=1×0.0152/6=3.75×10-5m 3

则σm a x =M m a x /W X =0.1379T 〃m/(3.75×10-5m 3)=3677.33T/m 2=36773.3Kpa <<50Mpa 或70Mpa (满足应力要求) I X =bh 3/12=2.8125×10-7m 4

垂直放臵f m a x 1=k (ql 3/128EI )=17.02×1000×0.93×0.55/(128×3×103×106×2.8125×10-7)=0.0632(m )>>[f m a x ] =0.003m

平行放臵f m a x 2=(E 1/E 2)f m a x 1 =0.0237m >>[f m a x ]=0.003m

显然,背肋垫木间距过大,若均按0.45m 间距平行放臵,则: f m a x =(0.9/0.45)3f m a x 2=0.0029625m <[f m a x ](可以满足要求) 三、模板制作安装:

预应力箱梁外模采用组合钢模板,使用前要全部做好矫正,务使板面平整,底模安装前要做好垫木标高及间距检查。钢模拼装时,要注意配板规格组合,接缝互相错开,采用U 型卡。侧模安装前要先安装并检查好侧面支架,安装后,要进一步对支架加固,并要把侧模与侧支架联为一体。底模侧模可利用刨光条木做好联接。在预压完成后,进一步调整标高,再内衬宝丽板或薄喷塑钢板。覆板时,要切实做好接缝处理,务使密合不致跑浆。

预应力箱梁内模,拟采用特制木模,制作时要按施工技术交底单规定的结构尺寸及误差允许值进行。技术人员要在制作后,做好现场验收检查。施工时,要分节吊装连接,并通过垫块与钢筋骨架联固成一体。

连续板梁外模,采用大块酚醛覆膜人造板模板,关键是要做好接缝处理与变形控制。接缝拟采用胶带纸封缝,加密肋木、垫木支撑。内模采用一次性纸芯膜,安装位臵要准确,并做好固定限位。

所有外露面的模板应涂隔离剂。

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原

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设计方案,钢筋混凝土连续梁采用就地搭设满堂支架现浇的方法进行施工。其主要工作内容为:地基处理、支架搭设、模板安装、支座及调平块安装、钢筋制作及绑扎、浇筑混凝土、拆模与养护。 1、地基处理: 将桥宽范围内每侧加宽3.0 米,将原地面表层0.3 米种植土铲除,采用三七灰土0.6 米厚进行换填,顺桥横向设置1%的“人”字型排水坡,基地表面铺设一层防水彩条布,彩条布接缝采用重插搭接或胶带粘接。基础两侧设置排水沟。 2、支架搭设: 支架立杆底采用铁路甲级I类枕木,枕木下用粗砂找平。枕木纵向间距为 0.9 米,横向满铺,纵向长度为桥跨长度,横向宽度为桥宽每侧各加宽1.5 米。支架采用碗扣 式杆件进行搭设。根据检算,其间距在梁跨、横隔梁下分别为 0.9 x 0.9m和0.9 x 0.6m。支架按照桥梁设计尺寸进行搭设,支架搭设完毕后,采用钢管纵、横向进行加固。在支架顶部纵、横向设两层方木,其尺寸为12X 14cm和6X8cm。 3、支架预压: 根据设计要求在安装底模前,对支架、地基进行加载试验,加载值为箱梁自重的95%,加载时间根据观测支架、地基沉落完成情况确定,加载时间一般为24 小时。当地基较松软时,适当延长加载时间,加载时对支架变形进行测量,以确定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值,作为支架弹性沉落量的依据,以便逐步减载。 4、模板安装: 现浇梁底模面板采用厚15mm的竹胶板,竹胶板上铺贴地板革。底模下设6 x 8cm的方木,布设间距在梁跨下为0.4m;横隔梁下为0.3m,方木顺桥纵向布设。在底模安装时,沉落量和预留拱度同时调整设置,以确保梁体线形准确。预拱度设置,各孔跨中预拱度为2.0cm。 侧模面板采用厚15mn竹胶板,竹胶板上贴地板革。面板下采用4X4cm方木,按照间距0.45m与面板连接制作成大块模板。侧模加固采用两层钢管和撑杆进行加固。为防止漏浆,侧模安装采用底包梆的形式。 内模分三次安装,分别为肋板、顶板及封闭天窗内模。内模面板采用厚木板配合标3cm

现浇连续箱梁桥施工方案

广南高速公路GN16合同段新212国道跨线桥现浇箱梁施工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 本桥位于定水镇广南高速公路新212国道跨线桥(K142+)横跨新212国道线,斜交°,平面位置处于直线上,部分位于定水互通B匝道加减速车道内。上部采用20+32+20m三孔一联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下部采用桩柱式墩、重力式U型桥台、桩基础。梁体高米,腹板厚采用,顶、底板厚分别采用、,各箱室腹板与顶、底板设×的倒角,顶、底板在距墩中心及端部范围内均设×的倒角;箱梁悬臂长在靠近匝道设计中心线侧为,在另一侧为,根部尺寸均为;箱梁悬臂左半幅宽、三室,右半幅宽,四室,变截面采用增减箱室空腔尺寸来调整箱梁宽度。 二、施工平面布置(见附图1) 三、施工测量 采用全站仪,根据经校核的测量控制网点放出本现浇箱梁桥的桥梁中轴线,再对各个桥台的轮廓控制点进行测量定位。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 在施工测量之前,应对全桥测量座标进行复核,对全桥各个细部平面位置及高程进行列表计算,经复核无误后再现场放样。 四、施工方法 1 施工工艺流程图

见图现浇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箱梁工艺流程图 2 主要施工方法与施工措施 支架基础处理 施工前先对梁底地基进行处理:承台基坑分层回填夯实,同时进行地面平整碾压,在支

架工程范围内浇注10㎝厚素砼垫层,确保连续箱梁浇注砼时,满足上部立杆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已满足上部立杆对地基承载力要求的地段不作处理。 2.1.2 支架工程 2.1.2.1 支架设计 计划采用碗扣式脚手支架,采用90cm×60cm间距布设支架,碗扣脚手架立杆上下设可调顶托和可调底托。水平联结杆上下间距120cm,最下方一层距地面和最上方一层距顶托顶均不大于40cm。上部用立杆可调顶托, 采用12cm×12cm木方做横梁,5cm×10cm方木和外径48mm,壁厚的钢管做纵梁,间距为15cm。在212国道双向分别设置5m×机动车行驶通道和×人行通道,其门架处采用碗扣支架支撑,顶托上靠近门洞边缘采用三道b12轨道钢做横梁,其上架设2【32槽钢做纵梁,纵梁间距,在其上方再铺设12cm×12cm方木,间距为50cm作为横梁。行车道两侧立柱支架加密间距为,最后铺设12mm桥工板。侧模支架上下步距80cm,梁翼板采用竹胶板结合木支架搭设。剪刀撑沿桥梁纵向、横向每隔4.5米布置一道。支架设计见支架布置示意图。 2.1.2.2 支架施工要求 a、支架施工时,工人必须带安全带和安全帽,扣件和支撑头不得乱抛; b、支架旁必须设人行步梯,步梯上要有扶手和防滑装备; c、支架两侧设0.9m宽人行道,通道外设安全防护措施; d、所有扣件必须按规范要求上紧; e、支架拆除顺序:每跨从跨中向两边拆除; f、模板支架预压 支撑体系搭设结束以后,进行支架预压,支撑体系预压采用在支撑顶面堆码编织袋装砂的方式,砂袋的重量为箱梁自重和模板重量的倍,用吊车吊装、人工堆码。待支撑体系沉降稳定以后,测出支架及地基变形量参数。满载后若连续48小时测量未见明显沉降,则可视为地基处理能满足要求;卸载后要求支架反弹在1cm以内,否则支架的竖向刚度需要加强。 2.1.2.3 荷载计算 1、单根立柱荷载: 新212国道跨线桥属变截面现浇箱梁桥,梁底宽度取平均宽度。分左右幅计算。 左幅梁底宽取,长72m,箱梁底总面积为828m2,箱梁砼方量,则每平方米的重量为×26÷828=。 右幅梁底宽取14m,长72m,箱梁底总面积为1008m2,箱梁砼方量,则每平方米的重量为×26÷1008=。 1)承载力计算: 左幅:支架采用多功能碗扣式支架,沿桥纵向步距90cm,横向步距60cm,每根立杆受正向压力为:××=,安全系数按考虑,则每根立杆受正向压力为:×=,小于碗扣式支架立杆允许承载力30KN,符合要求。 右幅:支架采用多功能碗扣式支架,沿桥纵向步距90cm,横向步距60cm,每根立杆受正向压力为:××=,安全系数按考虑,则每根立杆受正向压力为:×=,小于碗扣式支架立杆允许承载力30KN,符合要求。 2)强度验算: σ左=N/A=×103/489=<[σa]=205 Mpa σ右=N/A=×103/489=<[σa]=205 Mpa

现浇箱梁施工方案及方法

现浇箱梁施工方案及方法 现浇箱梁支架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碗扣支架上搭设纵横方木,箱梁底模板及侧模板采用厚1.2cm的高强度竹胶板,箱室内模采用木模板。箱梁混凝土浇筑采用二次浇筑法,第一次浇筑至腹板与翼缘板连接处,第二次浇筑顶板,待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进行预应力张拉。 1、地基处理 ⑴箱梁范围内路基地表处理 用平地机及推土机清除地表,并将地表整平,压路机碾压密实。然后再填筑40cm 厚砖渣整平、碾压密实,然后在浇筑20cm厚C20混凝土。 ⑵排水沟挖设在处理过的地基范围四周挖设50×50cm的排水沟,排水沟与路线两侧的自然排水沟连通,将雨水引进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地基,避免碗扣支架产生不均匀沉降。 2、支架搭设 现浇箱梁支撑方式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碗扣支架采用WDJ式支架,架杆外径4.8cm,壁厚0.35mm,内径4.1cm。考虑第一孔变截面偏心受压,第一跨支架顺桥向纵向间距0.9m,横隔板处纵向间距0.6m;横桥向横向间距梁底为0.6m,翼缘板底为0.9m,纵横水平杆竖向间距1.2m。第二、三孔顺桥向纵向间距0.9m,横桥向横向间距梁底为0.9m,中横梁、横隔板处横向间距0.6m.考虑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在纵横向布置斜向钢管剪刀撑。与硬化地面线成45°夹角,以确保支架整体稳定。 ⑴测量放样 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样出箱梁在地基上的竖向投影线,并用白灰撒上标志线,现场技术员根据投影线定出单幅箱梁的中心线,同样用白灰线做上标记。根据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布设碗扣支架。 ⑵布设立杆垫块 根据立杆位置布设立杆垫板,垫板采用5cm木板,使立杆处于垫板中心,垫板放置平整、牢固,底部无悬空现象。 ⑶碗扣支架安装 根据立杆及横杆的设计组合,从底部向顶部依次安装立杆、横杆。安装时应保证立杆处于垫块中心,一般先全部装完一个作业面的底部立杆及部分横杆,再逐层

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

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地基处理 原状道路描述 现状×××路为界,以北断面为一块板,路幅宽度米,其中车行道宽度约米,两侧为2×米人行道;以南断面为三块板,路幅宽度约米,其中机动车道宽度约米,两侧为2×米分隔带、2×米非机动车道、2×米人行道。现状道路一般为水泥路面,交叉口及非机动车道为沥青路面,查阅原设计道路文件水泥路面总厚59cm,为24cm水泥砼+20cm二灰砂(Ⅱ)+15cm掺灰道渣,非机动车采用沥青砼路面,总厚度28cm,为3cm细粒式沥青+5cm沥青碎石+20cm二灰砂(Ⅱ),交叉口路面采用沥青路面,总厚58cm,为3cm细粒式沥青砼+7cm沥青碎石+30cm二灰砂(Ⅱ)+18cm掺灰道渣。 原绿化带处地基处理 原城市道路旁的绿化带表面为有机土,土的含水量较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我单位以往的施工经验,拟对该区段进行如下处理:如地面道路已经施工,可以在地面道路路基上浇筑15cm厚C20砼基础;如地面道路未施工,需在清表压实后回填20cm 5%石灰土进行地基处理,然后浇筑15cm厚C20砼基础,并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掉积水防止浸泡基底。 原有快车道路面及一期便道处地基处理 对于原有快车道路面,不需要进行处理即可直接在其上搭设支架。 新建一期施工便道,位于原侧分带上是下挖35cm后原地打夯,回填20cm碎石浇筑35cm厚C30砼,位于原非机动车道上是加铺20cm厚C30砼,故不需要再处理可在其上搭设支架。 现有人行道处地基处理 对于现有人行道范围内地基处理,翻除人行道砖后浇筑10cm厚C20砼即可做支架基础。 承台基坑回填处地基处理

现浇连续箱梁桥施工组织设计

普光倒虹管管桥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普光倒虹管管桥位于后河普光大桥下游2.4km,横跨后河,管道中心高程为349.00m。 管桥段全长257.96m,上部结构为C40砼箱梁简支结构,单跨长度13m~25m,高度 1.55m,梯形箱形结构,底板、侧墙厚度0.25m,顶板0.2m,两榀箱梁间设键槽连接, 上部为C40砼铺装层。箱梁下部设置排架10个,排架最大高度14.2m,排架立柱断面尺寸为0.8×0.8m,立柱中间设联系梁,间距4m。排架基础为C25砼机械灌注桩,桩径1.8m,横向桩距3.0m,桩端深入基岩中风化层。 二、施工测量 采用全站仪,根据经校核的测量控制网点放出本现浇箱梁桥的桥梁中轴线,再对各个 桥台的轮廓控制点进行测量定位。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 在施工测量之前,应对全桥测量座标进行复核,对全桥各个细部平面位置及高程进行列表计算,经复核无误后再现场放样。 三、施工方法 1 施工工艺流程图

见图现浇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箱梁工艺流程图 2 主要施工方法与施工措施 2.1 支架准备 施工前先对钢桁梁(计算承重荷载并放样)的准备,架子管、顶托、扣件、吊装的机械

设备及各项安全设备准备。 2.1.2 支架工程 2.1.2.1 支架设计 计划采用钢桁梁架,把钢桁梁吊在系梁上,在钢桁架下方跨距3/1处架设八字支撑,角度为45度。然后钢桁架上面铺设型钢(50*50)cm并用电焊焊接成一个整体。然后采用50cm ×80cm间距布设支架,脚手架立杆上下设可调顶托和可调底托。水平联结杆上下间距120cm,最下方一层距地面和最上方一层距顶托顶均不大于30cm。上部用立杆可调顶托, 采用12cm ×12cm木方做横梁,5cm×10cm方木和外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做纵梁,间距为15cm。(施工通道(0.5米宽)搭建同上(立柱间距为一米)见附图 2.1.2.2 支架施工要求 a、支架施工时,工人必须带安全带和安全帽,扣件和支撑头不得乱抛; b、支架旁必须设人行步梯,步梯上要有扶手和防滑装备; c、支架两侧设0.5m宽人行道,通道外设安全防护措施; d、所有扣件必须按规范要求上紧; e、支架拆除顺序:每跨从跨中向两边拆除; f、模板支架预压 支撑体系搭设结束以后,进行支架预压,支撑体系预压采用在支撑顶面堆码编织袋装砂的方式,砂袋的重量为箱梁自重和模板重量的1.2倍,用吊车吊装、人工堆码。待支撑体系沉降稳定以后,测出支架及地基变形量参数。满载后若连续48小时测量未见明显沉降,则可视为地基处理能满足要求;卸载后要求支架反弹在1cm以内,否则支架的竖向刚度需要加强。 2.2 模板工程 ①、模板设计 模板规格尺寸根据图纸要求在厂家定制 ②、模板施工要求 a、外模要求光洁、平整、色泽一致、拼缝整齐,缝宽不得大于1mm;面板缝处必须外背方木; b、底板钢筋安装前,要均匀涂脱模剂; c、砼浇注前,模板要进行认真清洗,一般采用高压水冲洗; d、内模采用加工场加工,分块吊装,现场合体;内模要求尺寸正确,不准漏浆;砼浇注前均匀涂脱模剂; e、端模和底模钉在一起,注意预留的钢筋眼位正确; f、内模、端模一次性投入使用,外模可重复倒用; g、端模24h即可拆模,内模待砼达50%强度拆模,底模砼达100%强度方可拆模,箱底模拆除顺序是从跨中向两边; h、进人洞,设在距墩中心4~5m处,每跨设一个,尺寸50×80(纵向)cm,并在四角设15cm 的倒角,人孔局部增加适当的施工用加强刚筋。除底板钢束张拉所必须之外,其余人孔须在张拉预应力束之前全部封闭,封闭人孔时采用吊模施工,其模板不得许支撑到底板上,人孔内原割断的钢筋应等强度恢复; i、注意预埋件和预留洞; j、底模预留沉降5mm。

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

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第一部分悬灌梁施工程序 连续梁桥采用悬臂浇筑施工时,因施工程序不同,有以下三种基本方法:逐跨连续悬臂施工法、T 构—单悬臂梁施工法、T 构—双悬臂梁—连续梁施工法。 一、逐跨连续悬臂施工法 (一)施工程序 1、首先从边墩开始将梁墩临时固结,进行悬臂施工; 2、岸跨边段合拢,边墩的临时固结释放后形成单悬臂梁; 3、从次边墩开始,梁端临时固结,进行悬臂浇筑施工; 4、次边跨中间合拢,释放次边墩的临时固结,形成带悬臂的两跨连续梁; 5、从另一端次边墩开始,次边墩进行梁墩固结,进行悬臂施工; 6、另一端次边跨合拢,释放另一端次边墩临时固结,形成带悬臂的三跨连续梁; 7、按上述方法依次类推进行; 8、最后岸边跨边段合拢,完成多跨的连续梁施工。 (二)施工特点 上述逐跨连续悬臂法施工,从一端向另一端逐跨进行,逐跨经历了悬臂施工阶段,施工过程中进行了体系转换。逐跨连续悬臂法施工可以在已建成的桥面上进行机具设备、材料、混凝土运输,方便了施工。 (三)适用范围 该法每完成一个新的悬臂并在跨中合拢后,结构稳定性、刚度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所以逐跨连续悬臂法常在多跨连续梁及大跨长桥中采用。 二、T 构—单悬臂梁—连续梁施工法 (一)施工程序 1、首先从边墩开始,梁墩固结,进行悬臂施工; 2、岸边边段合拢,释放边墩临时固结,形成单悬臂梁; 3、另一端边墩进行施工,梁墩固结,进行悬臂施工; 4、岸边边段合拢,释放另一端边墩临时固结,形成单悬臂梁;

5、中跨中段合拢,形成三跨连续梁结构。 (二)施工特点 本施工施工方法可以多增设两套挂篮设备,两边墩同时悬臂浇铸施工,再到两岸边跨段合拢,释放两边墩临时固结,最后中间合拢成三跨连续梁,以加速施工进度,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三)适用范围 使用于多跨连续梁几个合拢段同时施工的方案,在3~5跨连续梁施工中是常用的施工方法。 三、T构一双悬臂梁一连续梁施工方法 (一)施工程序 1、从边墩开始,梁墩固节后,进行悬臂施工; 2、再从另一端边墩开始,梁墩固节后,进行悬臂施工; 3、中间跨中间段合拢,释放两边墩临时固结,形成双悬臂梁; 4、岸边边跨中间段合拢; 5、另一岸边边跨中间段合拢,完成三跨连续梁施工。 (二)施工特点 两边跨可同时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当结构呈现双悬臂状态时,结构稳定性较差。(三)适用范围 对大跨径或多跨连续梁不宜采用此施工方法。 第二部分0#块施工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一、连续主梁0#块施工控制点 (一)0#块施工方法 1 、0#段采用墩顶托架平台施工; 0#段节段较长,由于混凝土方量大,一般可分两层浇注; 2、 3、外侧模为定型大块钢模,边角部分用组合钢模补齐。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板配以适量木模。端模采用钢木组合模板; 4、0#段分层浇注时水平施工缝要凿毛,并在上层混凝土浇注前撒高标号水泥净浆,提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终极版)

荆州市凤凰大道(207国道~荆襄外河西岸)工程 跨荆襄高速桥梁工程 现浇预应力砼箱梁及梯道梁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承包单位: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珠海巨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日期:2018年5月8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与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项目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项目管理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1、质量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安全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期目标 (7) 4、环保、水保及文明施工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内业管理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人员、材料、机械设备与现场施工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备、人员进场?错误!未定义书签。 2、技术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主要材料供应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修建临时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工期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施工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1、施工工艺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2、施工准备? 3、碗扣支架搭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模板安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5、支架预拱度得设置及支架预压?错误!未定义书签。 6、支座安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7、钢筋得制作与安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8、梁体混凝土得浇筑?错误!未定义书签。 9、预应力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浇箱梁施工方案2

河下村引黄管道分离式立交桥 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太古高速公路S6标段河下村引黄管道分离立交桥位于中心桩号K19+905处,上跨引黄管道和河扫公路。跨径为27+38*3m,全长164.8m。该桥上部构造为现浇连续箱梁,预应力连续箱采用单箱双室结构,顶板宽10米,底板宽6米,梁高2.3m,翼板悬臂长2米,腹板厚0.75米,底板厚0.45米,桥面为3%单坡设计。箱梁采用C50混凝土,共2212.1m3。 二、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现浇箱梁支架采用填土压实至箱梁底板标高,俗称“土牛”。填筑“土牛”时,封闭河扫公路交通,从0#台路基进行改道(改到平面图见附页),确保“土牛”填土的整体性,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土牛”填筑时采用分层填筑,每层填土厚度不得大于25cm,压实度达到93%以上,“土牛”顶面设置15cm厚砂砾垫层和20cm厚8%灰土和10cm厚C20混凝土。箱梁底模板采用5mm厚PVC板。侧模板采用厚1.5cm的高强度竹胶板,箱室内模采用木模板。箱梁砼浇筑采用二次浇筑法,第一次浇筑至腹板与翼缘板连接处,第二次浇筑顶板,待箱梁砼强度达到100%时进行预应力张拉。 (一)、地基处理 1、地基处理 1、“土牛”两侧排水沟回填处理 在填筑“土牛”时,在桥梁范围内先预挖纵向排水沟,把原路基表层低洼地段回填至原地面平,排水沟采用挖土沟,表面砂浆抹面。确保排水畅通。 2、桥梁范围内路基地表处理 用平地机及推土机清除地表,并将地表整平。原地面压实度达到90%以上,然后再分层填筑砾石土,每层填土厚度不得大于25cm,压实度并且达到93%以上,在分层填筑时,路基表面要求并做出2%—4%横坡以利于排水。 3、砂砾垫层 在路基填筑到一定高度后,开始填筑砂砾垫层。砂砾要求达到设计规范的各项指标,并且级配良好。砂砾垫层的压实度要求达到96%以上。 4、灰土基层 砂砾垫层完成后再设置20cm厚8%灰土,在灰土施工时要求严格控制表面平整度、石灰剂量和压实度,及时洒水养护,确保灰土的板结和整体性良好。同时严格按照箱梁底板的横坡度设置灰土的横坡。 5、10cm厚C20混凝土 灰土施工完成后再设置10cm厚C20混凝土,混凝土施工时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捣,同时一定要控制混凝土的标高和大面平整度,混凝土的横坡度严格按照箱梁底板的横坡设置。混凝土的标高设置时要预留箱梁的预拱度。 (二)、“土牛”承载力检测 根据梁底板宽度计算梁体的施压面积:S=底板宽度*底板长度=6m*141m=846m2 根据梁体的体积计算梁体的重量:G=V*2.6T/m3=2212.1m3=5751.46T “土牛”表面积应达到的地基承载力:

满堂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

新建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铁路引桥和相关配套工程TZQ-1标段 满堂现浇连续梁 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铁七局集团天兴洲大桥项目部第三项目分部 二00五年十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1.2水文地质 (6) 2.满堂支架现浇施工工艺和方法 (6) 3.基础处理 (8) 4.脚手架搭设 (8) 5.模板施工 (9) 6.支架预压及起拱 (11) 7.钢筋施工 (12) 8.箱梁砼施工 (13) 9.预应力张拉、压浆 (17) 9.1预应力张拉 (17) 9.2孔道压浆 (18) 10.模板、支架拆除 (19) 11.保证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20) 12.安全保证措施 (20) 13.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2)

满堂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现浇连续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法施工,具体连续梁布置位置见下表: 连续梁施工方法表 梁部采用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线间距5.3m,箱梁截面为单箱单室直腹板,顶宽12.7m,底宽6.5m,在梁段连接处顶板之外梗胁以外翼板设宽2cm横向断缝。梁高2.5m,顶板厚32cm,根部局部加厚至55cm,腹板厚从45cm变化至60cm,根部加厚至100cm,底板厚度36cm,根部加厚到66cm。全梁共设6道横隔板,其中边支点处设置厚1.225m端横隔板,中点设置厚1.8m的横隔板。箱梁横截面如图示:

半中支点-半跨中截面 138~139跨右侧1080cm范围悬臂板需切角以避开1/12岔线,详见结构图,施工时请注意。 主要工程数量表(五孔)

主要工程数量表(四孔)

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施工方案

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XX跨越联江路,主桥采用35+48.5+35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斜交正做。引桥采用跨度20m左右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结构。桥梁起始桩号K5+127.900终止桩号K5+497.160,桥长369.24m。设计采用等截面箱梁,梁高2.3m,单箱单室断面,箱底宽6.75m,翼板悬臂长3.5m,总宽13.75m。 二、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2、支架搭设及模板的制作、安装 ①、地基的处理 因XXXXXXX位于现状桂和路上,原地面为水泥砼路面,因此基底承载力能满足支架搭设要求。桩基施工时,对原砼路面造成局部破坏,墩柱施工完毕后,采用回填石屑,层层夯实,填至原地面后,垫5mm厚钢板,钢板上铺18#槽钢即可。 ②、支架搭设 预应力连续箱梁支架采用门式满堂支架,行车道采用Ф52.9钢管立柱,主梁及次梁均采用40#工字钢。支顶上加活动支托,以调节其高度(具体见支架构造图)。 ③、模板 箱梁模板拟采用18mm厚酚醛模板,板底布置两层10×12cm木枋,上层间距30cm,下层木间距60cm。底模施工时应设预拱值。 箱室内模板由箱室内侧模板和箱室顶模组成,箱室内顶板模安装待箱室内侧模板拆除后方能开始施工,内侧模板用组合钢模板和特制木模配套使用,组合钢模板采用8×10cm木枋,与梁侧模通过Φ16

螺杆穿心对拉。箱室内模板采用钢管固定。顶板模板采用门架及8×10cm木枋支撑。为了能拆除箱室内支架及模板,在每个箱室顶板上距支座1/4跨度处预留1m ×1m 洞口,四周预留钢筋,待拆除箱室

内模后,再将顶板钢筋焊接好,用同强度等级微膨胀砼补浇洞口。④、支架预压 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采取措施消除压缩变形,纵、横、斜向构造结合紧密整体性好,能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荷载。支架搭设后需加以相当于箱梁重力的堆载进行不间断预压,预压荷载全联一次加载,并观测其变形和沉降,待24小内累计沉降不超过1.5mm方可卸载,施工期间必须加强梁体及支架变形的检测和控制. 3、钢筋加工与安装 ①、钢筋加工在现场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成型,用自卸车或人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②、钢筋直径大于12mm时,连接应采用电弧焊。钢筋直径小于等于12mm时,钢筋连接可采用绑扎。焊接接头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应小于10d(为钢直径)。采用的焊条,Ⅰ级钢筋E4302(422),Ⅱ级钢筋E7016(506)。 ③、钢筋安装分两部分进行,首先安装横梁底板、腹板钢筋,待横梁、底板腹板砼浇筑完毕及顶板模板装好后,再安装顶板及翼板钢筋。绑扎钢筋时,钢筋交叉点用扎丝绑扎牢实,必要时亦可采用点焊。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梁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弯钩的叠合位置位于梁的断面上方,并交错布置。 ④、钢筋和钢束的放样要准确,钢筋之间的焊接要满足规范要求。 ⑤、钢束以及钢筋的下料长度以现场施工放样为准,在横梁处由于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相遇,第一层为横梁第一排筋,第二层纵向钢筋,在纵向钢筋上再布置横梁的第二排钢筋,横梁的箍筋应箍在最外面。

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及依据 1.1、编制说明 本工程为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第九标段,东起经三路西侧,东至经五路东侧,桩号范围为K9+745.00~K10+983.2,工程范围内线路全长1.238km,全线为高架及地面辅道,包含2条平行匝道。主要包含11联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箱梁模板支架采用满布碗扣式支架体系,为保证施工安全,特编制此施工方案。 1.2、编制依据 (1)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2)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 (3)已通过审批的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施工规程》(JTJ076-95) (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9)《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1)《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 (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9) (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1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

(16)建质[2009]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1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8)《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19)《预应力混凝土采用钢绞线》(GB/T5224-2003) (20)《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21)《桥梁支架安全施工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2、施工计划 2.1、施工目标 本标段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工程,坚决杜绝不合格项目。项目经理部承诺:不论是自检,还是业主、监理的抽检、终检,任何时候都要求达到100%合格率,质量目标争取河南省级市政金杯奖,安全目标争创安全文明工地. 2.2、施工任务划分 根据本标段桥梁沿线道路实际情况,本标段桥梁施工按3个工区进行划分。 (1)一工区:经三路至政七街路段,桩号为k10+585~k10+983.2,本段长约398m,工作内容为13~16联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共4联。 (2)二工区:政七街至花园路段,桩号为k10+585~k10+137,长约448m。工作内容为9~12联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共4联。N2和S2两条平行匝道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3)三工区:花园路至经五路路段,桩号为k9+745~k9+967,长约222m,工作内容为6~7联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共2联。 (4)其中第八联为钢箱梁结构,横跨花园路,施工任务有上海宝冶钢结构公司完成加工安装等各项施工任务。桩号为k9+967~

连续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方案

连续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方案 施工时结合现场限界要求,合理安设现浇钢支架体系,同时做好交通疏导和安全防护工作。混凝土泵送浇筑,一个浇筑单元的浇筑时间不超过12小时。 1地基处理 采用支架法施工时,支架基础必须具有足够承载力,不得出现不均匀沉降,临时支墩基础采用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尺寸为12m×2m×0.5m。当基础位于原地面时,须对地基进行处理,对既有原地面,在清除表面杂物、耕植土后,使用铧犁机将地表30cm翻松,使用路拌机掺拌8%生石灰,重型压路机碾压密实,并由桥梁中心向两侧做出3%排水坡。基底处理完成后,在支架基础表层铺筑15cm混凝土,使基础略高于原地面。 桥梁两侧开挖截排水沟,及时排除支架基础积水,防止因水浸泡影响支架承载及稳定。 2支架体系设置 支架采用墩梁式支架,支墩采用钢管,便梁采用贝雷梁。支架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对支架的承载力及局部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必须进行检算。支架设计检算应考虑以下荷载:梁体、模板、支架的重量;施工荷载;风荷载;冬季施工还应考虑雪荷载和保温养护。设施荷载支架杆件应力安全系数应大于1.3,稳定性安全系数应大于1.5。 为消除支架体系塑性变形并观测其弹性变形沉落量,支架应进行等载预压,如设计另有要求应满足设计要求。 支架法施工应按设计值设置施工预拱度,预拱度设置按跨中值最大,梁端值为零,沿梁纵向按抛物线设置。同时,还应根据检算结果及预压试验结果预留适当的沉落量,确保梁体线型符合设计要求。 支架安装结束,应经过详细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 3模板安装

连续梁墩身模板、梁部底模及翼板侧模均采用厂制定型钢模板,按无拉杆模板设计。模板的安装要保证梁体的各项设计尺寸,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内不得有碎屑,模板表面应涂刷脱模剂。 4钢筋加工及绑扎 钢筋集中加工,使用平板车运输至现场绑扎。钢筋绑扎前清除承台顶面的杂物,并将连续梁墩身范围内混凝土表面凿毛,用水冲洗干净。 钢筋绑扎前根据测放的连续梁墩身中心,对预埋承台内的墩身钢筋位置进行复核,预埋位置准确并满足保护层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的绑扎。墩身钢筋一律采用套筒丝接。 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高强塑料锥形垫块,钢筋侧面和底面的垫块按不少于4个/m2布置,以保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浇筑混凝土前,指定专人对垫块的位置、数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浇筑混凝土。 5混凝土浇筑 连续梁混凝土在工地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制,砼拌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准确计量。混凝土搅拌车运至现场浇筑,运输过程中根据天气温度情况采取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防止水份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严禁向混凝土内加水。 混凝土泵送入模,浇筑顺序从梁端向跨中连续进行。入模前必须测量混凝土入模温度(5~25℃)、坍落度(≤180mm)和含气量(5%±1%)等,确保满足工作性能的要求。混凝土必须在搅拌后60min内泵送完毕,且在1/2初凝时间前入泵,并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在气候炎热等情况下,应预防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中跨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5℃~10℃较低气温下进行。 墩身混凝土浇筑时,控制泵车软管确保混凝土自由倾高不大于1.5m,每联连续梁两个墩身混凝土采取对称、分层、平行浇筑,每层混凝土厚度不大于

现浇连续箱梁专项施工方案

鹤岗市第三跨线桥 (鹤岗线K51+638平改立工程) Ⅰ标段 连续梁模板支架安全专项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哈尔滨铁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2018年4月10日

目录 连续梁满堂红模板支架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3 二、连续箱梁底模支架设计方案------------------------------------------------------4 三、模板支架检查与验收--------------------------------------------------------------11 四、模板支架的拆除--------------------------------------------------------------------13 五、地基处理及排水------------------------------------------------------------------13 六、安全措施-----------------------------------------------------------------------------13 七、预压实验-----------------------------------------------------------------------------15 八、满堂红模板支架检算书-----------------------------------------------------------19

现浇箱梁方案

周口南互通立交A匝道桥 现浇箱梁施工技术方案 该匝道桥与漯周界高速公路的交叉桩号AK0+680.838,匝道桥起点桩号为AK0+434.338,终点桩号AK0+927.338,桥梁全长为493m,全桥分为三联,跨径组合为((6×28)+(2×28+38+2×28)+(6×28)。各联均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等高连续箱梁,梁高为1.8m。由6号墩向0号台、11号墩向17号台逐孔浇注,交错张拉纵向预应力钢束,每孔离支点约0.2L处设置施工缝,每一次于该施工缝张拉一半预应力钢束并采用连接器连接,另一半预应力钢束留待下一施工阶段进行张拉,如此交错张拉直至各联梁端锚固为止。 一、现浇箱梁施工技术方案 1、支座安装 现浇砼箱梁采用盆式支座。安装前由测量人员放出横桥轴线和顺桥轴线以控制支座的平面位置,并测出立柱顶面高程用以控制支座的安装高程。同时对支座全面检查,查看零件有无丢失、损坏,橡胶块与底盆间有无压缩空气,对支座部件清洁干净。安装时下座板必须保持水平,当承载力小于等于5000KN时,支座四角高差要小于2mm;当承载力大于5000KN时,支座四角高差要小于1mm。上座板安装时要根据施工时温度与设计安装温度差值计算预偏量,保证支座上下各部件纵横向对中,错开距离与计算值相等。 支座采用地脚螺栓连接,支座上座地脚螺栓按设计要求做好,再

浇上部砼。支座下板与墩台的连接为预留地脚螺栓孔。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两倍地脚螺栓的直径,深度深于螺栓长度50mm,使用环氧树脂砂浆来固定。 确保支座安装精度的主要安装步骤如下: 1.1.安装支座下座板; 1.2.根据温度预偏量定出支座上座板位置安装上座板; 1.3.支箱梁模板,浇注混凝土。 2、地基处理 在搭设支架前,必须对地基进行处理。首先,将需要搭设支架地表清理干净,然后按设计对搭设支架地基进行填筑,施工时要分层填筑、压实,保证压实度90%以上。对于桥墩处因系梁、承台施工开挖的基坑采用3%的水泥土回填,人工夯实。然后填筑20cm厚的石灰土,10cm厚的25号混凝土。确保地基有足够的承载力的同时保证地面平整。地基处理宽度比箱梁水平投影每边宽2m左右,处理完毕后搭设支架的地基要高于四周地面,并要根据所采用的竖杆的高度合理控制混凝土地基表面的高度。 3、搭设支架 除38m主跨采用门式支架处,其余采用满堂支架,采用门式支架时必须控制支架高度,满足漯周界高速公路行车净空要求,门架搭设如图所示。 箱梁支架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在每根立杆的顶端均安装标高调整螺栓,以备调整箱梁板高度使用。箱室段纵横间距都使用1.2m的

连续梁边跨现浇段、合拢段施工方案

广乐高速公路T15合同段 武江大桥连续梁 边跨现浇段、合拢段施工方案 中铁七局广乐高速T15标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三年八月十五日

目录 一、编制说明------------------------------------------ 5 1.1 编制范围------------------------------------------ 5 1.2 编制依据------------------------------------------ 5 二、工程概况------------------------------------------ 5 三、施工组织------------------------------------------ 6 3.1人力资源配置-------------------------------------- 6 3.2机械、设备资源配置-------------------------------- 7 3.3 施工进度计划-------------------------------------- 7 四、主要施工方案-------------------------------------- 7 4.1总体方案------------------------------------------ 8 4.2 钢平台方案--------------------------------------- 10 4.2.1 武江大桥边跨、边跨合拢段钢平台结构设计------ 10 4.2.2钢平台支架施工------------------------------ 13 4.3钢平台预压方案----------------------------------- 13 4.3.1平台预压施工流程---------------------------- 14 4.3.2 现浇段预压重量计算 ------------------------- 14 4.3.3预压监测------------------------------------ 15 4.3.5预压监测记录-------------------------------- 15 4.3.6预压注意事项-------------------------------- 16 4.4模板方案-------------------------------------- 17 4.4.1模板设计------------------------------------ 17

连续梁施工方案(全)

3 施工方法及工艺 采用支架法现浇连续梁。主要施工方法为:边跨对基地进行加固后布满堂WDJ碗扣式支架,在支架上铺设工字钢、木方。中跨同时跨越河道和河堤,中间河道采用两排桩基,临近墩柱位置在承台上浇筑钢筋混凝土基础;墩柱贝雷片和钢管;纵梁采用贝雷片纵梁,纵梁上铺设工字钢,在工字钢上搭设满堂WDJ碗扣式脚手架,脚手架上铺工字钢、方木;然后再安装梁部底模、绑扎钢筋、穿预应力束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3.1 支架施工 3.1.1 边跨支架及基础(32m) 支架施工范围内换填1m厚山皮土,分层填筑,每层松填厚度不大于30cm,用18t的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再铺设10cm厚碎石垫层并碾压密实。然后浇注15cm厚C20砼。见图L-03、L-04。泥浆池等软弱地基必须全部清除,换填渗水土。压实后地基承载力应达到300KPa,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到工序。 C20砼面层施工前先对基层进行标高测量,局部凸凹不平处再用碎石找平。根据测量结果和现场实际情况设置排水方向和场外排水系统。分幅浇注面层砼,每幅宽度为4m。拌合站搅拌砼,砼运输车运送砼。槽钢做模板,平面振捣器振捣,刮杠人工整平。施工完毕后,覆盖草袋,洒水养生。 支架采用WDJ碗扣式脚手架,脚手架钢管规格为φ48×3.5 焊管制成的定长杆配件,横杆与立杆连接采用独特碗扣接头。由下碗扣承接横杆插头,上碗扣锁紧横杆插头。腹板5.4m范围内脚手架纵横间距0.6m×0.6m,在两腹板处加密,间距0.3m×0.6m;翼缘板处间距0.6m×0.9m;靠近支座处梁体截面加大,在桥墩3m内杆件加密,间距0.3m×0.3m。脚手架上纵向铺12×10cm,横向铺10×10cm,间距30cm。脚手架底座直接安放在混凝土基础上。支架高度8m左右,水平横杆步距首层及顶层为60cm,其余为120cm。 立杆接长的水平缝错开,保证钢管支架的稳定,最后在顶端设顶杆,以便能插入顶部的可调托座。整架拼装完后,在纵、横向连续布设剪刀撑,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最后在顶托上放上纵、横梁,以备立模。在预压前,要检查所有的连结扣件是否扣紧,松动的要用锤敲紧。 接头搭设:接头是立杆同横杆、斜杆的连接装置,应确保接头锁紧。搭设时,先将上碗扣搁置在限位销上,将横杆、斜杆等接头插人下碗扣,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待全部接头插入后,将上碗扣套下,

45+80+45m挂篮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技术方案

1.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1编制依据 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6) 《公路桥涵盆式橡胶支座》(JT/ T391-2009); 7)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2007); 8) 《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20065-2006); 1.2编制范围 施工里程为K1+910.96至K2+089.04引江济汉通航工程毛李公路桥 (45+80+45"预应 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1.3设计概况 江济汉通航工程毛李公路桥桥跨起终点桩号分别是K1+910.96和K2+089.04孔跨布置为(45+80+45",设计均采用挂篮悬浇法施工。 2. 工程综述 2.1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引江济汉通航工程施工W5-5标段,标段位于K46+570地处江汉平原。原属 长江二级阶地,地形平坦,地势开阔。 2.1.1 K46+570预应力连续梁简介 主桥上部节后为45+80+45m^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根据设计平面图及桥面标高和路面标高推算及现场踏勘,本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 梁体为单箱单室、变截面结构;连续梁全长170m计算跨度为45+80+45?箱梁根部 高度为4.8米,跨中高度为2.3米;箱梁根部地板厚60厘米,跨中底板厚32厘米,箱梁高度以及箱梁底板厚度按2.0次抛物线变化。箱梁腹板根部厚70厘米,跨中厚50厘米,箱梁顶宽9,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