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泰祥-复发鼻咽癌治疗策略
- 格式:ppt
- 大小:5.91 MB
- 文档页数:39
鼻咽癌治疗后颈转移灶残留或复发的再治疗覃扬达;司勇锋;张政;黄波;周日晶;陆锦龙;李冰;兰桂萍;翁敬锦【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年(卷),期】2010()7【摘要】目的探索一种适合鼻咽癌首程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再治疗方案,为这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总结46例鼻咽癌患者首程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再治疗资料,将不同的治疗方案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应用统计学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 46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59%。
手术再治疗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72%,放、化疗组再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26%,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鼻咽癌首程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再治疗,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提高生存率。
【总页数】3页(P337-339)【关键词】鼻咽肿瘤;肿瘤,残留;肿瘤复发,局部;颈淋巴结清扫术【作者】覃扬达;司勇锋;张政;黄波;周日晶;陆锦龙;李冰;兰桂萍;翁敬锦【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二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30.5【相关文献】1.鼻咽癌放疗后残留和复发颈部转移灶的手术治疗 [J], 漆其光;廖卫国;温清泉;陈伟泉2.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部残留或复发病变的手术治疗 [J], 陈杰;黄文孝;魏威;周晓;喻建军;李赞;谢李;包荣华;李晋芸3.125 I粒子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或残留灶32例 [J], 范先基;王志祥;姚波;宁雪坚;李俊4.鼻咽癌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复发并侵犯皮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J], 兰桂萍;司勇锋;覃扬达;邓卓霞;黄波;李冰;杨涌5.鼻咽癌放射治疗或放射化学治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颈淋巴结清扫术 [J], 胡晨;薛继尧;龚洪立;陶磊;周梁;张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摘要: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咽癌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然而,鼻咽癌肝转移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对鼻咽癌转移肝脏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鼻咽癌转移肝脏的概述鼻咽癌转移肝脏是指鼻咽癌患者在原发灶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肝脏,形成肝转移灶。
肝转移是鼻咽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为30%-50%。
肝转移灶的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二、鼻咽癌转移肝脏的治疗方案1. 放疗放疗是鼻咽癌转移肝脏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放疗方案包括:(1)全肝放疗:针对肝转移灶较大或数量较多的情况,采用全肝放疗可以全面杀灭肿瘤细胞。
(2)局部放疗:针对单个或少数肝转移灶,可采用局部放疗,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伽玛刀等。
(3)联合放疗:放疗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靶向治疗等)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2. 化疗化疗是鼻咽癌转移肝脏治疗的常用方法,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
化疗方案包括:(1)全身化疗:通过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杀灭全身肿瘤细胞。
(2)区域化疗:针对肝转移灶,采用腹腔或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等方法,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毒性。
(3)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使用靶向药物抑制肿瘤生长。
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肝转移灶数量较少、体积较小、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
手术方式包括:(1)肝转移灶切除术:切除单个或少数肝转移灶,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2)肝移植:对于肝转移灶广泛、肝脏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行肝移植手术。
4.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在鼻咽癌转移肝脏治疗中起到辅助作用,可减轻化疗、放疗等治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方法包括:(1)中药汤剂: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益气等功效的中药汤剂。
(2)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法:调节患者气血,改善症状。
鼻咽癌放疗后咽旁间隙复发的手术治疗操作
屠规益;贾超英
【期刊名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年(卷),期】1994(1)3
【摘要】鼻咽癌放疗后咽旁间隙复发的手术治疗操作屠规益,贾超英前一期,我们介绍了鼻咽癌放疗后侧壁复发的手术治疗。
本文我们将介绍鼻咽癌放疗后咽旁间隙复发的手术操作。
咽旁间隙解剖结构复杂,与鼻咽顶、耳咽管、翼腭窝、颈内动脉等结构毗邻。
以往认为鼻咽癌放疗后咽旁间隙复...
【总页数】2页(P191-191)
【关键词】放疗后;鼻咽癌;复发;咽旁间隙;手术治疗;手术操作
【作者】屠规益;贾超英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R735
【相关文献】
1.鼻咽癌放疗后残留和复发颈部转移灶的手术治疗 [J], 漆其光;廖卫国;温清泉;陈伟泉
2.放疗后复发鼻咽癌的手术治疗 [J], 闵华庆;张锋
3.鼻咽癌放疗性后鼻孔闭锁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J], 王传喜;刘少峰;马俊;黄静江
4.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残留和复发颈淋巴结的手术治疗远期疗效研究 [J], 王永福;陈建超;陈锦;王少新;廖晓阳
5.面部移位入路手术治疗侵及颅底的放疗后复发鼻咽癌 [J], 张黎;郭京;祁永发;徐振纲;刘少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鼻咽癌局部复发的剂量学分析及原发灶乏氧状况与放疗关系的研究姓名:郑颖洁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肿瘤学指导教师:陈福进20060525鼻咽癌局部复发的剂量学分析及原发灶乏氧状况与放疗关系的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鼻咽癌局部复发的剂量学分析及原发灶乏氧状况与放疗关系的研究专业名称:肿瘤学博士研究生:郑颖洁导师:陈福进教授中文摘要引言鼻咽癌是我国九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放射治疗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年代以前,受制于影像检查的手段,射野设计主要依靠局部解剖及临床经验积累, 年局控率仅为.%~.%。
二十世纪年代后,在临床广泛应用,明显提高了鼻咽癌侵犯部位的检出率,使放射治疗学家对鼻咽癌侵犯范围有了较准确的辨认,促进了鼻咽癌临床行为特性的研究,促成了九十年代初鼻咽癌临床分期和照射野设置新修订,使常规放疗年局部控制率提高到.%。
期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经系统研究于年提出了鼻咽癌规范治疗的新建议,并对射野设计进行了规范。
通过崔念基等对此“规范”的照射野所进行的剂量学分析,显示了按此“规范”原则设野,肿瘤靶区可以获得充分的根治剂量覆盖。
继后卢泰祥等又对年实行规范化治疗后例单纯常规外照射的鼻咽癌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显示了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和%。
在肯定新规范的同时也提示实行规范照射后局部控制失败及远处转移仍然是鼻啁癌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为此,极有必要深入研究局部控制失败的原因,通过分析局部复发与照射野及剂量的关系,确定局部控制失败的主要模式,如果是野外及野边缘复发为主,则要对现在所采用的射野设计“规范”进行修改;如果是以野内复发为主,就应从内在放鼻咽癌局部复发的剂量学分析及原发灶乏氧状况与放疗关系的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射敏感性等方向进一步研究,如肿瘤细胞乏氧、本身固有的辐射抗拒基因等。
据此,选择本课题作为本人硕、博攻读期间的研究方向,先对年单纯放疗的鼻咽癌病例进行局部复发的剂量学分析,然后再探讨影响其疗效的放射生物学因素,因在学时间限制,拟选取其中乏氧因素先与研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早上鼻涕带血丝的原因
导语:我们大家知道很多人有些时候忽然会出现流鼻血的情况,那么我们大家知道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我们大家知道很多人会说上火,当然,上火
我们大家知道很多人有些时候忽然会出现流鼻血的情况,那么我们大家知道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我们大家知道很多人会说上火,当然,上火这个只是一部门,我们更多的就是要知道除了上火还有什么,当然还有很多人早上鼻涕带血丝的情况,不知道我们大家知道不知道这个是什么情况呢?
吃咸鱼和腌制食品是广东高发原因
据卢泰祥介绍,鼻咽癌是我国头颈部肿瘤中最常见的病变,其中广东地区发病率尤其高,因此鼻咽癌也被称为“广东癌”。
他告诉记者,鼻咽癌广东地区男性发病率为万分之三,女性为十万分之十三,其发病原因除了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以外,还与地域、环境和饮食习惯有关,喜欢吃腌制类食品、咸鱼、虾油是广东地区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经常吸烟喝酒也会使患鼻咽癌肿瘤的几率比常人高3倍。
出现早期症状及早到医院检查
卢教授表示,由于鼻咽癌肿瘤生长位置较为隐蔽,再加上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患者忽视,大多数鼻咽癌患者首次就诊时就已处于晚期阶段。
他强调,鼻咽癌的临床表现较多,早期主要有涕血、鼻塞、耳鸣或听力下降、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五种症状。
涕血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后,表现为鼻涕中带血,或是从口中回流出带血的鼻涕,常常由于涕血量不多而被患者忽视,以为是鼻窦炎或是鼻炎;还有些人经常单侧鼻塞,当肿瘤变大时则可能出现双侧鼻塞;耳鸣、耳闷及听力下降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及其影响因素陈明;曾祥发;赵充;吴少雄;黄晓延;韩非;罗伟;卢泰祥;崔念基【期刊名称】《癌症(英文版)》【年(卷),期】2001(020)006【摘要】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情况,探讨影响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的有关因素。
方法:选择 352例常规分割放疗结束后≥ 6个月的鼻咽癌病例,所有病例颞颌关节受照总剂量为 51.90~ 78.89 Gy,总疗程 35~ 141天。
以门齿距为观察张口困难的指标,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张口困难发生率与颞颌关节受照剂量关系采用二元曲线拟合,多变量分析采用 Logistic回归。
结果:全组张口困难发生率 58.5%,重度张口困难发生率 7.1%;颞颌关节受照剂量为51.90~ 60.00 Gy、 >60.00~ 70.00 Gy、 >70.00~ 78.89 Gy的病人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 46.4%、 53.5%和 62.3%( P=0.050);放疗后坚持张口锻炼和未锻炼者发生率分别为 51.6%和 61.7%( P=0.028);年龄≤ 42岁组和 >42岁组发生率分别为 54.1%和 62.7%( P=0.040);颌关节受照剂量、张口锻炼与否和年龄大小是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鼻咽癌病人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生率较高,颞颌关节受照剂量、张口锻炼和病人年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鼻咽靶区全部剂量都从两颞侧给予的照射方式应设法予以改进,放疗后应嘱咐病人坚持张口锻炼。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radiation induced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amage in the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its correlative factors were analyzed. Methods: From November 7, 1966 to July 2, 1999, 352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eceived radical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were eligible for this analysis. The total dose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were 51.90- 78.89 gray and the overall treatment time were 35- 141 days. The endpoint was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dens incisivus medialis (DDI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doses and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lesion was illustrated with curve estimation. Multivariate analysis with Logistic Regress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prognostic variables on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lesion. Results: The patient of DDIM60.00- 70.00 gray, and >70.00- 78.89 gray were 46.4% , 53.5% , and 62.3% , respectively (P=0.050); and in the patients who insisted in opening mouths practice or not were 51.6% and 61.7% respectively(P=0.028); and in patients at age of 18- 42 and 43- 71 were 54.1% and 62.7% respectively(P=0.040). They were all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radiation induced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lesion. Conclusion:Radiation induced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lesion in radiation treated NPC patients was serious. The total dose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pening mouths practice and age are three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总页数】3页(P651-653)【作者】陈明;曾祥发;赵充;吴少雄;黄晓延;韩非;罗伟;卢泰祥;崔念基【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5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术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效果好
佚名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1997(000)005
【摘要】手术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效果好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闵华庆教授、郭翔博士等,创用上颌骨外翻进路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3例复发性鼻咽癌,获得较好效果。
闵华庆教授等采用的上颌骨外翻进路手术,虽创伤较大,术后面部遗留切口瘢痕及出现轻度张口受限(不影响功能),但该进路...
【总页数】1页(P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63
【相关文献】
1.复发性鼻咽癌内镜手术治疗现状 [J], 余洪猛;孙希才;宋小乐
2.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局灶复发性鼻咽癌患者围术期循证护理的价值 [J], 吕肖霞
3.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效果好 [J], 王定珠
4.鼻咽癌手术治疗的地位与手术治疗方式 [J], 曾宗渊
5.循证护理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局灶复发性鼻咽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J], 骆映峰;全晓国;王翠琴;吴兰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摘要:鼻咽癌肺转移是鼻咽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旨在探讨鼻咽癌肺转移的治疗方案,包括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引言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咽癌的治疗方法日益丰富。
然而,鼻咽癌肺转移仍然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对鼻咽癌肺转移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治疗方案1. 综合治疗鼻咽癌肺转移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策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1)化疗:化疗是治疗鼻咽癌肺转移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氟尿嘧啶、多西他赛、奥沙利铂等。
化疗方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如联合用药、序贯用药等。
(2)放疗:放疗是治疗鼻咽癌肺转移的重要手段,可有效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
放疗方式包括外照射和近距离照射。
外照射适用于肺转移灶较大或多发的情况,近距离照射适用于单发且位于肺部表浅部位的情况。
(3)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手段,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有限,主要针对以下情况:(1)肺转移灶局限,且可切除。
(2)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能够承受手术。
(3)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
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等。
手术切除后,应配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3. 生物治疗生物治疗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或制剂,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常用的生物治疗药物包括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4. 支持治疗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三、治疗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结合多种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3. 持续治疗:鼻咽癌肺转移治疗需长期、持续进行,以维持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