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材
- 格式:pptx
- 大小:8.80 MB
- 文档页数:99
第十章培训与开发第一节培训与开发决策分析一、培训与开发的决策分析投资方(组织或企业)在进行培训投资决策之前,会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因素:C:培训支出;B:培训收益;S:培训后组织支付给员工的加薪。
B-S大于C时,培训与开发就会提高组织的收益。
如果B>C,会存在两种极端情况:(1)S=0,则B-S>C,组织得到培训收益又不需要增加员工薪酬。
但员工没有获得加薪,不愿意支付培训费。
(2)S=B,则B-S=0,组织没从培训中得到收益。
这时组织不愿意为培训投资,而员工得到了加薪收益,会愿意自己支付培训费用。
现实中,一般的组织培训决策会介于(1)(2)两者之间。
二、培训与开发决策的制定培训开发决策的误区。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力资源的投资回报比其他类型的投资回报更难量化;(2)培训与开发评估的效果滞后;(3)很多组织都视培训为一种开支或一种员工福利,而不是一项投资。
第二节培训与开发的组织管理一、培训与开发的组织体系1.设立培训与开发机构需考虑的两个因素:(1)组织的规模;(2)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在大型组织中设置专门培训与开发机构的三种模式:(1)培训与开发机构隶属于人力资源部,是其中的一个部门。
(2)培训与开发机构与人力资源部并列,是组织的一个独立部门。
和(1)恰好相反。
(3)企业大学:是(2)独立的培训与开发机构的一种扩展模式。
一些大型的、实行分权化管理的组织中有时会建立。
二、培训与开发工作的组织管理(一)培训与开发部门的职能(二)管理层的培训与开发责任直线经理承担主要责任。
1.关注下属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发展机会,鼓励员工不断学习;2.充当教练、导师、榜样等角色,帮助下属去识别和利用日常工作中的所有机会;3.操作层面:上岗培训的主讲教师。
三、培训与开发效果的评估效果评估是培训与开发体系中最难实现的一个环节。
培训与开发评估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层次评估模型,这一模型将评估内容分为:反应、学习、行为、结果、投资收益(投资报酬率)五个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操作完全手册第一章人力资源部工作实务1.小型企业人力资源部组织结构图2.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图3.大型企业人力资源部组织结构图4.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结构图5.人力资源部周工作汇报表6.工作分解表7.人力资源部汇报关系与授权图8.人力资源部业务沟通模式和内控模式9.人力资源部职责分工表10.当月人力资源情况汇总表11.人力资源重要事项通报12.某公司人力资源部年度重点工作计划表第二章组织与职位管理1.小型通信企业组织结构图2.中型软件开发企业组织结构图3.中型家电企业子公司组织结构图4.大型零售企业区域分公司组织结构图5.大型房地产企业组织结构图6.大型证券企业组织结构图7.岗位分析调查问卷8.工作分析访谈表9.工作评价要素表10.部门关键能力分析调查表11.部门职位设置表12.岗位设置分析表13.职位位置组织结构图14.任职资格学历——工作经验替代表15.组织设计流程图16.职位说明书编写流程图17.组织结构调整流程图18.岗位设置流程图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1.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统计表2.人力资源结构调整计划表3.人力资源流动成本分析表4.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表人力资源管理事务案例(虚拟招聘)5.岗位编制计划表6.组织调整申请表7.岗位增编申请表8.公司部门内部岗位调动调整表9.人力资源规划操作流程图10.人力资源计划制订流程图11.人力资源预算管理流程图第四章招聘管理1.招聘流程图2.招聘需求表3.应聘人员登记表4.面试通知书5.面试评价表样例一6.面试评价表样例二7.电话面试记录表8.结构化面试问卷样本9.新员工试用期考核表10.新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表11.新员工试用期转正考核表12.新员工提前转正申请表13.猎头服务委托单14.猎头服务效果评价表15.内部人员竞聘申请表16.外部招聘管理流程图17.内部竞聘管理流程图人力资源管理事务案例(虚拟招聘)18.新员工入职流程图19.校园招聘实施流程图20.猎头使用管理流程图第五章培训管理1.企业生命周期表2.培训基本过程流程图3.培训需求调查分类表4.培训需求调查方法对比表5.培训需求调查问卷样例6.培训需求调查问卷样例二7.培训需求调研表-观察法8.培训需求调研表-小组讨论法9.培训需求调查汇总表10.培训需求说明书11.公司年度/季度培训计划表12.培训项目计划表13.培训准备记录表14.培训通知单15.培训报名表16.培训考勤记录表17.培训项目实施监控表18.培训计划实施监控表19.培训项目总结表20.培训效果调查问卷21.培训结果追踪反馈表人力资源管理事务案例(虚拟招聘)22.内部培训师推荐表23.内部培训师评审表24.培训费用支出申请表25.员工外派培训申请表26.员工外派培训总结考核表27.培训管理总体流程图28.培训计划制订流程图29.培训教材开发流程图30.内部讲师评审流程图第六章绩效管理1.年度绩效考核表2.季度绩效考核表3.业绩合同书参考模版4.绩效结果应用表5.绩效考核申诉表6.绩效面谈记录表7.提案申请表8.奖惩建议申请表9.优秀员工申请表10.优秀团队申请表11.绩效管理流程图12.绩效考核实施流程图13.员工奖励流程图14.提案改善实施流程图人力资源管理事务案例(虚拟招聘)第七章薪酬管理1.岗位定级标准表2.员工补助及津贴一览表3.不同岗位员工薪酬组成表4.普通员工岗位工资表5.管理人员岗位工资表6.新员工工资核定表7.员工工资等级核定表8.公司内部人员薪金变动申请表9.工薪调整人员面谈表10.员工薪金单11.员工工资记录表12.员工工薪福利申请单13.离岗人员工资结算单14.社会保险及公积金办理流程通知单15.员工工伤事故报告表16.常用薪酬结构图17.薪酬方案审批流程图18.工资制作及发放流程图19.转正调薪流程图20.员工薪酬调整流程图第八章劳动关系管理1.劳动合同管理程序图2.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图人力资源管理事务案例(虚拟招聘)3.离职流程图4.劳动合同管理台账表5.续签劳动合同意向通知书6.劳动合同变更协议7.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8.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到期终止)9.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10.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协商解除)11.劳动合同管理流程图12.劳动合同续签流程图13.劳动合同解除流程图14.劳动纠纷处理流程图第九章人事事务管理1.员工档案信息表2.员工入职档案清单3.人事档案记录变更表4.档案查阅登记表5.员工个人培训档案6.个人委托人事档案关系合同书7.跨部门调动申请表8.岗位调动申请表9.岗位晋升资格认定表10.岗位调整表11.内部调动通知单12.员工离职申请表人力资源管理事务案例(虚拟招聘)13.员工离职交接单14.辞退建议表15.辞退通知书16.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17.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18.员工离职补偿金发放通知单19.退休员工工作/物品交接单20.考勤请假单21.员工考勤记录表。
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主要涵盖第三章“招聘与配置”节选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招聘的基本概念、招聘的原则与流程、招聘渠道的选择与运用、面试技巧与评估、以及员工配置的基本策略。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招聘与配置的基本概念,掌握招聘的原则与流程,学会运用各种招聘渠道进行人才选拔。
2.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面试技巧,能够对面试过程进行有效评估。
3. 使学生了解员工配置的重要性,掌握员工配置的基本策略,提高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招聘的基本概念、招聘的原则与流程、招聘渠道的选择与运用、面试技巧与评估、员工配置的基本策略。
难点:招聘渠道的选择与运用、面试技巧的掌握、员工配置策略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教学PPT。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企业招聘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招聘的实际操作过程,引发学生对招聘与配置的兴趣。
2. 教材内容讲解:(1)介绍招聘的基本概念,解释招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3)分析各种招聘渠道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
(4)教授面试技巧,包括面试前的准备、面试过程中的沟通与观察、面试后的评估等。
(5)讲解员工配置的基本策略,包括内部调岗、外部招聘、培训提升等。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招聘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招聘与配置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招聘与配置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招聘与配置:1. 基本概念2. 招聘原则与流程3. 招聘渠道选择与运用4. 面试技巧与评估5. 员工配置策略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招聘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2. 根据教材内容,列出招聘的主要原则与流程。
3. 分析三种不同的招聘渠道,分别说明它们的优缺点。
第十六章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第一节劳动争议一、劳动争议及其处理制度1.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2.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机制,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尤其是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救济途径。
3.劳动争议的一般解释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事业单位与本单位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
但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与没有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产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
二、劳动争议的基本特征1.劳动争议的当事人是特定的。
2.劳动争议主体之间必然存在劳动关系,形式是特定的。
3.劳动争议的内容必须与劳动权利和义务有关。
三、劳动争议处理机制1.劳动争议当事人解决劳动争议的具体方法是:申请调解;申请仲裁;提起诉讼;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也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劳动争议。
2.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第二节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和范围一、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1.合法的原则2.公正的原则3.及时的原则4.着重调解的原则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适用范围(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以下情景也属于劳动争议的范围:一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
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教材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一、战略与策略战略是指导全局的计划或规划,是事关全局发展的大致方针;策略则是指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
二、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下属概念,它是指企业在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所作出的总体策划。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全方位的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理解:(选择)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代表了现代企业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战略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
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更高阶段,无论是在实践方面,还是在理论创新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直线主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他们不但应当具备战略规划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更高水准的决策力和执行力。
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定义:战略性人力资源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高级阶段,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在健全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各项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实现了管理职能和角色的根本性转变,最终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导的具有指向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五、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的重要发展时期及其主要思想:1、经验管理时期主要思想:资本主义生产作业方式给劳动者的心理和生理所带来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工厂主把一个人肢解成各种碎片,使其变成机器的附属物,工人在工作中的活力完全消失,而工作变成了令人厌恶的苦差事。
2、科学管理时期主要思想:科学管理师对所有公司或企业员工的一种彻底性的精神革命,即员工对待自己的工作、同事和雇主的态度,以及企业对待自己的职责、同事和下属员工的态度方面的一种彻底性的精神革命,如果没有这两个方面彻底性的精神革命,科学管理也就不复存在了。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系列课程介绍和课程大纲(一)课程的由来和授课情况我在10余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中以HR管理为主,其中在三菱集团出任行政人事部经理,在南菱任人事部经理,在宝供物流任人事行政部经理,分管HR的付总经理。
并在数家企业辅导推行过我自创的《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实践》咨询案,效果显著,讲师著作《人力资源管理助师级,管理员级》一书已于2003年年初出版。
HR理论来源于在三菱集团所受MBA培训和大量的自学和听课。
这一系列HR课程在2000年推出以后,为广东现代培训中心举办的广州HR总监班1-4期、HR经理班1期、深圳HR总监班、南海HR总监班讲授过10余次,其中讲授得最多的是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沟通与协调、还为中山大学EMBA课程进修班从第一届到第十四届讲授绩效管理和沟通与协调课程。
为21CN等企业进行了<<非HR专业之HR管理>>内训,在对数家企业进行绩效管理咨询辅导时,《滚动式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分析与岗位职责》《全面薪酬福利》都是常上的课程。
通过大量的授课和辅导企业,HR实务系列在不断改进中趋于成熟,是顾问公司举行HR 实务培训公开课和企业内训的首选课程。
(二)授课特点和课程效果课程以HR实务为主线,案例都来自于讲师亲身经历工作企业和辅导企业的实践以及和学员分享的实践,并特别注意可操作性,学员课堂满意度平均85分(百分制)左右,最低在80分以上,课后都将学到的内容用于实践中去。
(三)举行过该系列课程的顾问公司、机构和企业1、公开班(课程班)中山大学EMBA课程班;广东现代管理培训中心HR总监班、HR经理班;深圳邦企业顾问公司HR经理班;北大青鸟珠海培训中心HR经理班;深圳冠智达;中山大学教授——经理人协会;竟越第四届HR大会;广东雷鸣顾问;赢周刊赢家论坛;东莞基业人才;顺德志毅雅典顾问;韦拓培训;雅加达管理学院;埃文森顾问;培训之家;中道咨询公司;经盛公司;鼎元公司2、进行HR咨询辅导和内训过的部分企业上海市舜业钢铁;上海市糖业烟酒;广州日立电梯;惠州邮电工程;珠海麒麟统一啤酒;北京建工集团;吉事多卫浴;三星天津纺织;中联鲁宏水泥;联想集团惠州厂NEC-东金(厦门)电子;中信化工;马克华菲(上海)公司飞亚集团;东聚电业;天河城电脑;深圳卡顿;泰康人寿;欧普照明建筑宝公司;德尔电器;天涯实业;洪发贸易;西江铜材;威利斯物业;南方铜结构;兴达国际;霸力化工;珠海飞利浦;21CN;利农康盛;杭州锅炉集团;北京雷诺汽车厂;福州嘉达纺织公司;郑州电业局;珠海联通(四)课程大纲页码1.《滚动式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推荐极数) 42.《非HR之HR管理》☆☆☆☆ 6 3,《人力资源管理》☆☆☆☆ 8 4.《全面薪资福利管理》☆☆☆☆ 9 5,《工作分析与岗位职责》☆☆☆☆ 11 6,《企业招聘与面试》☆☆☆ 12 7,《员工培训与开发》☆☆☆ 148.《员工激励实务》☆☆☆ 169.《企业HR规划实务》☆☆☆ 1810.《内部讲师培训实务》☆☆☆ 2011.《人才困境的整体解决方案》☆☆☆☆ 21《滚动式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2天12小时)课程对象:企业中所有参与绩效管理的高层、中层干部课程目的:1、了解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怎样在企业中规划与推行绩效管理;2、绩效管理推行的重点、难点及解决之道;3、了解到目标制定的要点在于简单、具体、有效并学会制定各类工作岗位上的任何目标;4、目标执行必然应怎样沟通、跟进以确保目标的完成;5、目标管理执行过程中上司与部属的工作要点与方法;6、了解目标体系的过程;7、目标的选择需以重要性为考虑前提;8、绩效评估的难度重点及解决之道;9、掌握绩效的目的;10、通过一个案例的讨论了解激励或绩效管理的独特之处;11、成为一名有效的绩效管理的管理者能解决本企业绩效管理出现的问题;课程大纲一、绩效管理的重要性问题一:为什么需要绩效管理?思考、提问、回答讲解:掌握绩效的目的,绩效管理是为了帮助一个人成功绩效管理使业绩、个人能力、向心力都有所提高绩效管理与P-D-S-循环绩效管理的基本观念和做法绩效管理的实施步骤二、绩效管理的规划与推行问题二:绩效管理应该由谁推动和执行?思考、提问、回答讲解:推行成败的关键在于CEO的参与与支持规划期、执行期、考核期推行方法三、目标的制定和绩效沟通与面谈问题三:目标管理中目标制定的难点和困惑有哪些?思考、提问、回答讲解:数量目标、手段目标、目标的基准理想的目标设立目标的程序和步骤部属提出目标和主管协助部属制定目标问题四:贵司在进行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时,是否有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与面谈?沟通与面谈的难点和困惑有哪些?思考、提问、回答讲解:1、目标制定的沟通技巧2、绩效中的沟通技巧3、绩效考核的面谈技巧★回馈与肯定★改进与发展★沟通与激励★公正与客观四、目标管理过程问题五: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执行和追踪的难点和困惑有哪些?思考、提问、回答讲解:绩效管理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各级管理者的观念和心态执行与追踪的目的、原则和重点执行过程中必须持续沟通执行过程是一个与员工充分合作的过程执行过程是一个向员工授权的课程五、绩效评估问题六:贵司由谁来进行绩效评估?评估哪些内容?思考、提问、回答讲解:谁来评估,评估什么绩效评估方法调整评估方法结果的回馈与追踪问题七:绩效评估时,常见的偏误有哪些?思考、提问、回答讲解:宽松偏误,严苛偏误趋中偏误,月晕偏误逻辑偏误,对比偏误近时偏误六、实际案例案例:某民营企业的滚动式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讲解:滚动式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作业流程滚动式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作业内容滚动式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实用表格滚动式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注意事项滚动式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七、总结、回答学员问题《非HR之HR管理》﹙2天12小时﹚课程对象:企业所有中高层干部课程适合:公开课、内训课程目的:1、了解所有的主管都是人力资源主管,都要学习和掌握人力资源知识和方法;2、掌握制定自已及本部门员工的部门和岗位职责的方法;3、掌握面试和在试用期考察新人的方法与技巧;4、学会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5、学会用各种方法培育部属开发部属的潜能;6、掌握“人性”学会怎样去管理和激励自已的部属;7、学会关心善待部属,留下优秀部属;8、学会以身作则,公正公平的评估和考核自已的部属;9、如何制定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10、成为一名既会管事,更会管人的有效管理者。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仅靠个人指令或默契远远不能高效实现分工协作,他需要组织结构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事先规定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和联络路线等事宜。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它是企业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前提。
组织设计虽然是一项操作性较强的工作,但它是在企业组织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一)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组织设计是在组织设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组织设计理论是企业组织理论的一部分。
1、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组织理论又被称作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如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结构、技术、规模、权利、沟通等,都属于其研究对象。
组织设计理论则被称作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它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而把环境、战略、技术、规模、人员等问题作为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来加以研究。
由此可见,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在外延上是不同的,从逻辑上说,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2、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
组织理论的发展同整个管理理论的发展,基本是一致的。
古典组织理论主要是以马克思。
韦伯、亨利法约尔等人的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的,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近代组织理论则是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甚至作为行为科学的一部分而存在,他着重强调人的因素,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现代组织理论则是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主要是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他既吸收了以前各种组织理论的有益成果,又强调应按照企业面临的内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
现代组织理论还在发展中,他的理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组织设计理论又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权、责结构)、机构(部门划分的形式和结构)和规章(管理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