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之内容梳理、人物形象分析《朝花夕拾》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6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四、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1、长妈妈
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劳)
2、藤野先生
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3、范爱农
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
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妥协、懦弱)
4、父亲
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
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
《朝花夕拾》作品概况重点人物形象及典型情节汇总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第一部散文集,收录的散文都是1919年至
1920年间期写下的;《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最优秀的散文41篇,通过
这些文章,着重测量鲁迅文学观的开展和变化;整个作品情节架构游刃有余,加上大量的趣味性,令人倍受其魅力。
一、重点人物形象:
1、鲁迅。
《朝花夕拾》是鲁迅“文学观念”的珍藏,文中的作者和
形容的心情,都反映出了鲁迅作为一个无产阶级分子对社会矛盾的反思,
也显现出他艺术家的心灵活动和毫不妥协的精神。
2、梅尔斯·埃尔科特科斯特。
《朝花夕拾》中的“梅尔斯·埃尔科
特科斯特”,是一位由西班牙语带入中国的文学家,他调侃中国过去,抨
击中国现实,用现代艺术的古典的精神,把现代世界照进古老中国,从而
显示出其强烈的意涵。
3、布尔若丁。
《朝花夕拾》中的“布尔若丁”也是西方文艺思想的
一个代表,鲁迅用他的形象来表现出西方文艺思想在中国社会的流连忘返,布尔若丁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上有着强烈的影响力,表现出了异域情怀的交
流与融合。
中考名著阅读《朝花夕拾》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赏析一、人物形象分析与情节勾连《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类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其中主要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如下:长妈妈性格特征: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
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主要情节:常喜欢切切察察”有许多“规矩”和“道理”,特别是过年,从压岁钱到祝福语再到吃福橘等为鲁迅买《山海经》。
从她让鲁迅对她说吉祥的话如“恭喜”等看出藤野先生性格特征:生活不拘小节,待人诚恳,热情治学严谨,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民族偏见主要情节:衣着(忘带领结);关心“我”的解剖实习修改“我”的讲义;订正“我”的解剖图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匿名信事件。
范爱农性格特征: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
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妥协、懦弱)主要情节:1、关吏检查范爱农等人的行李时翻出给师母带的的绣花的弓鞋2、范爱农等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3、1907年日本留学生们接到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的消息,举行同乡会时他反对鲁迅等人主张发电回国的想法父亲性格特征:严厉、慈爱主要情节:“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
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
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
衍太太性格特征: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主要情节:她背后经常怂恿孩子们干不好的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的一个角色。
譬如,她怂恿孩子们冬天里去吃水缸里结的冰,还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
我记着,看谁吃得多。
”;她还鼓励孩子们比赛“打旋子”,还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当她看到孩子的大人出来时,马上就会变换口吻说道,“你看,不是跌倒了么?不听我的话。
《朝花夕拾》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出处:《藤野先生》外貌描写:“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人物简介: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解剖学教师。
性格特点: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诲人不倦,正直热情,关爱年轻人,没有民族偏见。
相关情节:①关心鲁迅的学习,耐心仔细地纠正“我”讲义上的错误,引导“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②为“我”改正解剖图;③关心“我”解剖实习;④向“我”了解女人裹脚的事情,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⑤对“我”后来放弃学医很惋惜,并送照片给“我”,以作纪念。
人物出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狗·猫·鼠》《五猖会》《二十四孝图》外貌描写:“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
”人物简介:鲁迅幼年时的保姆,一个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是在鲁迅童年生活中很有影响力的人。
性格特点:没有文化,庸俗,愚昧迷信,但又朴实善良,富有爱心,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相关情节:①踏死“我”的隐鼠;②讲述美女蛇的故事;③讲“长毛”的故事;④“常喜欢切切察察”,有许多“规矩”和“道理”,特别是过年,从压岁钱到祝福语再到吃福橘等;⑤为鲁迅买期盼已久的《山海经》。
人物出处:《范爱农》外貌描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人物简介:鲁迅的朋友,与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相识。
性格特点:为人孤傲,正直、倔强,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
相关情节:①反对拍电报给清政府,也不愿承担拟电报稿任务;②回国后,一直受到轻视、排斥和伤害,“只得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孩糊口”。
他憎恨腐败的封建统治,常搭船进城与鲁迅喝酒,抒发心中愤懑;③报馆案风波,革命令人失望,范爱农陷入更凄苦的境地;④辛亥革命后,他曾在绍兴师范学校任教,又受到排挤,最后溺水而亡。
人物出处:寿镜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外貌描写:“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分析《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接下来分享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分析。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朝花夕拾人物形象分析1.长妈妈:她是一个平凡普通、地位低下、饶舌多事、不拘小格、迷信无知、淳朴善良、关心爱护、真诚热情、乐于助人、关心孩子的人。
2.范爱农:范爱农是一个内心爱国,有进步的思想,追求自由平等,但因为长期受到封建思想及封建主义的压迫,无法表达内心的新青年。
3.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所以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4.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是鲁迅先生颇为敬畏之人。
朝花夕拾的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朝花夕拾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1. 故事概述《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经典作品,里边的故事可谓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就像一坛老酒,越品越香。
这本书其实是鲁迅回忆自己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点滴,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
说白了,就是他用文字把那些尘封的记忆重新捧出来,给我们分享。
你想啊,谁没有一些难忘的过往呢?鲁迅就是把自己的那些“朝花”捡回来,晚上再慢慢回味。
他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老北京胡同里的小摊,虽不起眼,却藏着无数的故事和情感。
1.1 故事背景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清末民初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那时候,社会动荡,思想启蒙,但生活却依旧平淡。
有的故事围绕着学校生活,有的则描绘了家庭琐事,虽然是些小事,但鲁迅却把它们写得特别动人。
就好像你和朋友在街边聊天,提到那些年少轻狂的事,虽然是些琐碎的记忆,却总能引起一阵笑声。
1.2 情节发展书中每个章节都像一幅幅画,交织着鲁迅的成长经历。
比如说,他讲到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个关于童年与求知的故事。
小鲁迅在百草园里玩耍,追逐蝴蝶,捕捉小虫,恨不得把整个世界都装进自己的小口袋里。
而去三味书屋上学时,又要面对严师与枯燥的课本,简直像是在经历一场“苦海无边”的修行。
想想看,那种心情,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呀。
2. 人物形象《朝花夕拾》中,鲁迅不仅仅是在描绘自己,还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让人一读就难以忘怀。
就像市场上各色的小摊贩,虽然各自不同,却都有着独特的风味。
2.1 鲁迅本人鲁迅本人就是书中的灵魂。
他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情,真的让人佩服。
他不仅是个小顽童,还是个敏感的思想者。
书中的他,有时天真无邪,有时又充满了对社会的批判。
比如在面对那些乖张的老师和冷漠的社会时,他的心中总是掀起一阵波澜。
这种复杂的情感,恰恰让人觉得他更真实、更亲切。
2.2 其他人物再说说书中的其他人物,比如小鲁迅的同学们、老师,还有家里的亲人。
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像一盘色拉,各种味道交织在一起。
有的同学聪明伶俐,有的则憨态可掬;老师们严厉又幽默,时而让人无奈,时而又忍不住想笑。
《朝花夕拾》主要人物特征分析
1. 谢冰心
- 性格特点:谢冰心是一个乐观、坚强且有冒险精神的人。
她对生活充满热爱,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勇敢面对困难。
- 活力与激情:谢冰心是一个富有活力的人物,她对于艺术、文学充满激情,并对研究和创作持续不断地投入。
- 善良与真诚:谢冰心对待人际关系非常真诚和善良。
她关心他人,积极帮助他人,并展现出对家人的深爱。
2. 谢庭峰
- 成熟与稳重:谢庭峰是一个成熟稳重的人物,他在家庭中扮演着坚强的支柱角色。
他有着对家人负责任的态度,并展现出聪明和决策力。
- 坚持与进取:谢庭峰在职场上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他勤奋努力,不断追求事业上的成功。
- 忠诚与爱心:谢庭峰忠诚地爱着自己的妻子谢冰心,并且关心支持他人。
他展现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3. 李老爷子
- 智慧与经验:李老爷子是一位聪明睿智的长者,具有丰富的
人生经验。
他给予了谢庭峰和谢冰心许多宝贵的忠告和指导。
- 乐观与幽默:李老爷子对于生活充满乐观和幽默,他总是能
用幽默的语言和态度解决问题,给人带来欢笑。
- 仁慈与关怀:李老爷子关心他人,对待他人充满仁慈和关怀。
他在故事中展现出了对谢庭峰和谢冰心的深情厚意,成为他们的支
持和帮助。
以上是《朝花夕拾》中几个主要人物的特点分析。
他们的不同
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在故事中相互呼应,互相影响,共同塑造了一个
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
2020年中考《朝花夕拾》知识整理《朝花夕拾》:掌握作者及全书内容(概括内容、对其评价)、主要作品篇目及其主要内容所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不知道的知识点记到笔记本)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2.全书简介:《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后改名为《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的“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
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解析: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它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内容分析一、《狗•猫•鼠》主要内容: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主要思想: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
2020年中考语文名著《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是“回忆的记事”,它以优美的语言、深沉热烈的感情回忆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
在追怀旧事的同时,也对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揭露和讽刺。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 年 5 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 18 部。
主要内容《朝花夕拾》里作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十篇中《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七篇,为回忆童年生活,让读者看到鲁迅先生故乡的民俗风情,也见到当时人心世道。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乃人生怀念文字。
1.《狗·猫·鼠》这篇文章作者清算猫的罪行,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4.《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重要散文集,书中涵盖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或可憎,或可爱,或可怜,或可敬,它们在文字间形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本文将对《朝花夕拾》中的几位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一、母亲形象在《朝花夕拾》中,母亲形象是最为鲜明和感人的。
鲁迅先生通过对母亲形象的描绘,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妇女在艰难岁月中的坚韧与伟大。
在《母亲》一文中,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描写了自己的母亲。
她是一位默默无闻、清贫而坚忍的母亲,她身上的点点哀愁成了我们心头难以磨灭的印记。
母亲为了供他读书而省吃俭用,尽己之力帮助他度过了艰苦与困顿。
母亲的形象使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和无私,承载着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二、许泰钧形象许泰钧是《朝花夕拾》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位知识分子,曾是我国革命的旗手之一,但后来因为一系列原因,逐渐迷失了自我。
他的形象是一个对社会现实充满了怀疑和不满的代表,也是一个深思熟虑、内心矛盾的人物。
许泰钧的形象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冷漠。
他的遭遇引发了对国家现状的反思,让我们意识到不能被现实所迷惑,要保持自己的良知和人性。
三、小李形象小李是《朝花夕拾》中的一个青年形象,他是作者在梦中遇到的一个人物。
小李是一个年轻而聪明的人,他对社会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然而,小李的形象也透露出他对人世间的迷茫和彷徨。
他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无助,认为人类的命运是被命运所支配的。
小李的形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正视社会现实,努力寻求改变和解决问题的出路。
四、阿Q形象在《阿Q正传》中,鲁迅刻画了一个最为典型的形象——阿Q。
阿Q是一个具有极强个性特点的人物,他是懦弱与勇敢的结合体。
阿Q 的形象象征着一种愚昧而自欺欺人的心态,具有极大的讽刺意味。
他经常自嘲自讽,试图通过扭曲事实来安慰自己的自尊心。
阿Q的形象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矛盾复杂的人性,提醒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勇敢面对生活的困境。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与人物形象概括《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里面的文章呀,不仅仅是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更是鲁迅用心写下的深刻感受。
这些文字看似简单,但每一篇都充满了智慧。
要说其中的故事嘛,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讲他小时候的趣事,另一类就是他对生活、对社会的一些反思。
你看啊,鲁迅写得特别有情感,尤其是在讲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时,他能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把它描绘得生动有趣。
说到《朝花夕拾》里的内容呢,它其实是鲁迅在晚年回忆自己童年和青少年时光的作品。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朝花夕拾”,也就是把早上摘的花,到晚上再拾回来,带着对过去的怀念,带着一种淡淡的感伤。
从《朝花夕拾》里的篇章来看,鲁迅讲述了他小时候的学校生活、家庭情况,还有一些当时的社会风气。
举个例子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讲的是鲁迅小时候在绍兴的学校和家里的一些趣事。
你看,他一开始就提到了百草园,那可是他童年最喜欢的地方,里头有好多花花草草,还有一群小伙伴,过得可开心了。
可是不久,他就被送到了三味书屋——那是他学知识的地方。
可惜啊,那里可没有百草园那么自由,反而多了些规矩和枯燥。
说实话,鲁迅那时候应该是对传统的学校生活有些反感的,不过他又用幽默的口吻把这些感受表达了出来。
看着他那些轻松的笔触,你仿佛能看到那个淘气的小男孩,捣蛋又聪明。
在《朝花夕拾》中,有一些人物形象特别鲜明,给人印象深刻。
比如说,鲁迅的奶奶,她就像是一个温暖的港湾,给了鲁迅无尽的关爱。
奶奶虽然已经年纪大了,但她却很聪明,懂得如何照顾孩子,特别是在鲁迅还小的时候,她会耐心地教导他,给他讲很多有趣的故事。
虽然鲁迅回忆起她的时候,语气有些带着惋惜,但你能感受到那种深深的依恋和感激。
还有《父亲的病》一文,鲁迅讲述了他父亲生病的故事,那种痛苦和无奈在文字中流露无遗。
读起来,真的是让人心疼,鲁迅用一种平实的语言,描述了父亲病重时的情形,却让人感觉那种悲伤像是穿越时空扑面而来。
不仅如此,书里还有一篇特别有趣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讲的就是鲁迅小时候对阿长的回忆。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识整理及练习篇
一.初三语文名著阅读考查内知识点梳理
《朝花夕拾》:掌握作者及全书内容(概括内容、对其评价)、主要作品篇目及其主要内容所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二.名著阅读知识梳理:
1.作者简介:
一.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2.全书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后改名为《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的“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
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解析: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它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3.著作各篇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和所涉及到的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主要人物情节和形象1. 引言《朝花夕拾》这本书真的是个宝藏,大家都知道嘛,它是鲁迅的散文集,里面有好多故事,讲的是他童年和青年的回忆。
读起来就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轻松又温暖。
而且书中那些人物,个个都有意思,简直让人爱不释手。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书里那些主要人物、情节和他们的形象,希望大家看完能有种“啊,这些人真是太有意思了”的感觉。
2. 主要人物2.1. 鲁迅的父亲鲁迅的父亲是一位很有文化的人,虽然他的性格有点严肃,但在鲁迅心中,他依然是个英雄。
书中提到他的时候,鲁迅常常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敬佩又有些无奈。
鲁迅的父亲爱读书,爱思考,这种对知识的热爱也深深影响了鲁迅。
不过嘛,父亲在家里总是有种“威严”的气场,让小鲁迅有点敬而远之,想要和他亲近又不敢开口,感觉有点像“有话不能说”的状态。
想想这样的父子关系,真是让人觉得又温暖又揪心。
2.2. 朱自华接下来得聊聊朱自华,书里描绘了他和鲁迅的友谊。
朱自华是个机灵的人,幽默感十足,总能逗得鲁迅开怀大笑。
他们的友情就像一对欢喜冤家,打打闹闹,但却无比珍贵。
书中提到的他们一起玩耍的场景,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种青春的气息。
鲁迅对他的描写,既有爱又有些调侃,表现出鲁迅对友谊的珍视。
这种友情就像是“青涩的果子”,虽然青涩,却特别甜美。
3. 情节分析3.1. 童年回忆书中很多情节都是围绕鲁迅的童年展开的。
那些画面生动得让人心里暖暖的,譬如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或者在课堂上调皮捣蛋。
鲁迅用他那独特的视角,把这些小事描绘得淋漓尽致。
读到这些情节,真是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心里想,“我也有过这样的童年啊!”那种简单而快乐的时光,仿佛就在眼前,真是让人怀念。
鲁迅的文字就像是那种“抓住了时光的尾巴”,让人感受到过去的美好。
3.2. 青春的迷茫再说说青春时期的鲁迅,真的是“伤痕累累”。
书中他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显示了他内心的挣扎和迷茫。
他看到社会的不公,感受到人情冷暖,常常让人觉得有点沉重。
朝花夕拾主要人物及形象概括要写《朝花夕拾》的主要人物及形象概括,咱们可以从几个人物谈起,每个人物都像一块风景画,描绘出不同的色彩和风情。
咱们先来聊聊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怎么样?1. 鲁迅自己1.1 鲁迅(周树人)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简直是个风云人物,他自己就是个极具个性的“全能演员”。
他有时候像个高冷的学者,有时候又像个孩子般的调皮捣蛋。
书里,他用一手笔墨勾画出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种种经历,这些经历就像是放大镜下的蚂蚁,看似微不足道,却充满了丰富的细节和意味。
他的回忆时而尖锐,时而温柔,让人感受到他对过去的复杂情感——有些事儿让人哭笑不得,有些事儿却让人深思熟虑。
1.2 鲁迅的家人虽然鲁迅的家人们在书中不算是主角,但他们的存在却很有分量。
鲁迅的父母、妻子、弟弟等人物,都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形象被他细腻地描绘出来,仿佛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们的生活气息。
2. 主要回忆人物2.1 阿Q说到阿Q,那真是个传奇人物。
阿Q可以说是鲁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草根人物”,他是个有点儿迷糊、有点儿自卑、又有点儿傻傻的角色。
阿Q那种“阿Q精神”,就是永远乐观、永远自我安慰,尽管生活对他并不友善。
他的形象是个典型的悲剧笑料,让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会不由自主地生出几分同情。
2.2 小十四小十四,别看名字那么简单,实际上她是鲁迅回忆中的一个小精灵。
她活泼、聪明,像一朵绽放的花儿,总是带来欢笑和生机。
她的形象很生动,像是鲁迅生活中的一抹亮色,让整个回忆更加充实和生动。
3. 鲁迅的朋友与社会环境3.1 友人鲁迅身边的朋友们各有各的特色,他们就像是他人生中的调味品,丰富了他的生活。
友人们的性格多样,有的睿智、有的幽默、有的则有些古怪,他们的存在让鲁迅的故事更加多姿多彩。
3.2 社会环境书中的社会背景也是个重要的“配角”。
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让鲁迅的经历显得尤为重要。
他描述的社会风貌、风俗人情,都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所经历的一切。
知识整理《朝花夕拾》:掌握作者及全书内容(概括内容、对其评价)、主要作品篇目及其主要内容所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2.全书简介:《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后改名为《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的“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
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解析: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它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内容分析一、《狗•猫•鼠》主要内容: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主要思想: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
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二、《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中考名著《朝花夕拾》人物形象【中考名著人物形象】《朝花夕拾》篇长妈妈 |《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是“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属于“底层劳动人民”的范畴。
地位极其卑微,用鲁迅的话来说是“旧中国的妇女,数千年来没有争得做人的地位。
”长妈妈是个“朴实、善良、勤劳”的人,同时也是个“愚昧迷信”的人。
鲁迅通过刻画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表达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一方面歌颂他们“朴实、善良、勤劳”,同时也揭示他们“愚昧迷信”。
这是一种复杂的“既爱又恨”的感情。
藤野先生 |《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当年在日本仙台,鲁迅是仅有的、来自“弱国”的留学生,当地人对他多加关怀。
他认为这种关怀,“是同情,而不是尊重”,这对于有强烈爱国感情的鲁迅来说,自然感到无限辛酸。
藤野先生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
所以,在鲁迅眼中,藤野先生是个“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的医学教授。
范爱农 |《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坦率正直、爱国、有进步思想,追求自由平等,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
范爱农是一个“习惯于妥协、懦弱”的人,他无法与狂人一样,也无法像V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
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父亲 |《朝花夕拾》中的《父亲的病》父亲曾让童年时的鲁迅困惑过,因为在鲁迅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勒令他背书。
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
鲁迅的父亲对他是既严厉,又慈爱。
衍太太 |《朝花夕拾》中的《父亲的病》《琐记》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
而她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
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心中却是鄙视她。
衍太太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人。
寿镜吾 |《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寿镜吾先生是个“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寿镜吾先生是个“严而不厉、关爱学生”的人寿镜吾先生是鲁迅颇为敬畏的人。
专题名著阅读
七、《朝花夕拾》:
(2011版课标,统编七年级上册P56名著导读)
【教材链接】七年级上册 P38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年级下册 P50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上册 P20第5课《藤野先生》。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艺术特色】1.回忆性散文集,擅长攫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
作品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的书塾和新的学堂是怎样的等等。
这对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理解那时候中国人的生存状态,都有所帮助。
2. 对比和反讽手法的运用。
如《五猖会》中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强权教育的反感和批判;在《父亲的病》中将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作品简介】
【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