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漂亮的相框课件小学劳动技术浙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册课件_6
- 格式:ppt
- 大小:5.36 MB
- 文档页数:27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我的小相框 | 沪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美学概念,知道什么是相框。
2.了解相框的分类,明白自己所要制作的相框属于哪一类别。
3.能够利用不同颜色的色纸和剪纸技能制作出简单美观的相框作品。
4.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相框的分类和制作。
2.感受色彩的运用和美学的价值。
教学难点1.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
2.如何设计独特美观的相框作品。
教学准备1.颜色较为鲜艳的色纸。
2.剪刀、胶水、铅笔、橡皮和尺子。
3.相框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揭晓今天的主题:制作我的小相框。
2.引导学生思考:“大家有没有在家中见过相框呢?相框有什么作用呢?”3.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并请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展示(10分钟)1.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不同类型的相框,让学生感受到相框的多样性。
2.引导学生认识相框的分类:实用型、艺术型和装饰型,让学生理解相框的不同用途。
演示(15分钟)1.教师现场演示制作相框方法,包含:•用尺子量取相框大小,再用色纸剪下相对应的形状。
•在色纸的四周刻画一个相对应的线条,并将其剪掉。
•将四周卷起,将折痕处揉平。
•在相框前面的一面刻画一个心形、星形等造型,再将剩余部分剪掉。
•将相框的内部用尺子量好大小后,剪下形状。
•先将剪好的内部贴在相框上方或下方,再将剩余部分贴上。
2.同时,教师要向学生强调:选择的颜色要和照片搭配,以达到和谐美观的效果。
操作(30分钟)1.让学生准备好颜色鲜艳的色纸、剪刀、胶水、铅笔、尺子等制作工具。
2.老师引导学生用剪刀和色纸制作相框,并在此过程中讲解注意事项。
3.学生将制作好的相框作品摆放在教室中央供大家欣赏,大家选出三个最喜欢的作品进行投票。
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对今天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
2.强调制作的相框作品要注意色彩搭配、设计感和美观度。
3.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下节课继续完善作品。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实用,设计感强,能激发学生兴趣。
主题二漂亮的相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能认识固体胶和液体胶的区别,并会运用。
○2.能使用卡纸制作相框等其它物品。
课前准备:彩色卡纸生活照固体胶棒剪刀镊子铅笔直尺第一课时设计简易相框教学过程:导入:老师昨天整理抽屉时发现了一些非常珍贵的照片。
(CAI展示照片)。
我相信你们也有很多珍贵的照片,想要好好保持,并展示给大家看吧。
那么如何才能保护好这些照片呢?如何才能很好的给大家看呢?新课:一、金点子教师出示用卡纸制作的相框。
这是用卡纸制作的相框,多可爱啊。
大家看看,这是卡纸,卡纸不同一般的打印纸,它的可塑性很强,不易变形,并且色彩丰富。
所以用卡纸做相框既能保护好我们的照片,又能很漂亮的展示出来,多好啊。
教师用CAI出示多种多样的卡纸相框,给学生欣赏。
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带过来的照片大小,形式,设计要制作的相框,并画图纸。
二、交流坊1.教师选出设计优秀的学生,让这些学生上台,谈谈设计理念。
看看别人的作品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2.想一想,我的设计还有什么地方要改进的。
作业:把自己的设计跟家长讨论下,看看有什么地方要改进的,并准备相应的材料,下节课制作。
板书设计:第一课时设计简易相框卡纸的特性:塑性很强,不易变形,并且色彩丰富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们的相框都设计好了吗?说说你们都有哪些地方改进了,为什么?新课:一、聪明泉制作相框需要用到卡纸、剪刀和胶水。
卡纸和剪刀,我们都已经认识了,那咱们来说说胶水吧。
你们知道一般用到的胶水分哪几类吗?固体胶液体胶二、操练场相框制作1.用剪刀的刀尖部位在纸片中心戳一个小孔。
2.从小孔处起刀,用刀口沿弧线剪至长方形边沿。
3.按照逆时针方向,沿着长方形边沿剪去镂空部分。
三、巧手站咱们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开始制作吧。
四、交流坊1.教师选出剪纸作品优秀的学生,让这些学生上台,谈谈成功的方法,剪纸时候要注意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失败作品的原因。
五、评价苑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完成书中的打分。
劳动技术主题二漂亮的相框
在劳动技术课程中,相框的制作是一项基础的技能。
而漂亮的相框不仅可以保护照片,还可以增强照片的视觉效果。
本文将介绍制作一种简单且漂亮的相框的方法,帮助你在劳动技术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所需材料
•纸板
•剪刀
•标尺
•铅笔
•胶水
制作过程
步骤 1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张纸板。
使用标尺测量出需要的长度和宽度,然后用剪刀将其裁剪为所需的大小,以便制作相框。
步骤 2
在纸板上使用铅笔标记出相框的边缘。
为了使相框看起来更漂亮,可以让相框的四个角呈圆角状,而不是直角状。
步骤 3
使用剪刀将相框的四个角裁剪成圆角状,这让相框看起来更有设计感。
步骤 4
接着,我们需要在相框的内部切割出照片要显示的区域。
以标准的 10 x 15 厘米照片为例,我们需要在相框内部切出一个稍小的矩形,通常这个矩形会略小于10 x 15 厘米,这样可以让照片更好地贴在相框上。
步骤 5
将相框的四个角上涂抹少量胶水,将相框的前面和后面拼合在一起。
步骤 6
等待相框中的胶水干燥,然后将照片放入相框内。
步骤 7
最后,我们需要将相框装饰得更漂亮。
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在相框的边缘上涂上不同颜色的漆,以增强视觉效果。
做漂亮的相框看起来很难,但实际上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
只需要一些纸板,剪刀、标尺、铅笔和胶水,你就可以轻松制作出一个漂亮的相框。
试试看吧!。
《巧手工艺坊漂亮的相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相框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通过制作漂亮的相框,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相框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2. 相框的设计与创新。
3. 相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框的制作方法与步骤,相框的设计与创新。
2. 教学难点:相框的创意设计,动手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相框样品、剪刀、胶水、彩纸、彩笔等。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彩笔、尺子、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漂亮的相框样品,引导学生关注相框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相框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了解相框的制作过程。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相框,边示范边讲解制作要点。
4. 实践:学生分组动手制作相框,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创新: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相框进行创新设计,可以改变形状、颜色、图案等。
六、板书设计1. 相框制作步骤:剪、贴、画、整理。
2. 相框创新设计:形状、颜色、图案。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相框,明天带来展示。
2. 学生写一篇关于《我制作的漂亮相框》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学生掌握了相框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能够独立完成一个漂亮的相框。
在创新设计方面,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了形状、颜色、图案各异的相框。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细致,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给予针对性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巧手工艺坊漂亮的相框》教学设计一、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在《巧手工艺坊漂亮的相框》教学设计中,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这一部分,因为它涵盖了教学的核心环节,即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我的小相框--相框的新衣|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相框的起源、发展及功能,学会欣赏相框的艺术美。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相框,并能为自己的相框设计新衣。
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使相框更具个性化。
4.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同学分享创作过程和成果,增进友谊。
二、教学内容:1. 相框的起源、发展及功能2. 相框的设计与制作方法3. 相框的装饰技巧4. 合作与分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框的设计与制作方法,相框的装饰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设计,使相框更具个性化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框样品、装饰材料、工具、课件等2.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纸、画笔、颜料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相框,引导学生了解相框的起源、发展及功能,激发学生对相框的兴趣。
2. 讲解相框的设计与制作方法(10分钟)(1)介绍相框的基本结构,如边框、背板、支架等。
(2)讲解相框的制作方法,如剪裁、折叠、粘贴等。
(3)示范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制作相框的步骤。
3. 学生动手制作相框(20分钟)(1)分发材料,学生按照制作方法动手制作相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为自己的相框设计新衣。
4. 相框的装饰技巧(15分钟)(1)介绍相框的装饰方法,如彩绘、剪纸、贴纸等。
(2)示范装饰过程,让学生了解如何为相框增添美感。
(3)学生运用所学装饰技巧,为自己的相框进行装饰。
5. 合作与分享(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最具创意的相框进行展示。
(2)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3)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建议,共同提高。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相框设计与装饰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为自己家人制作一个具有特色的相框,并装饰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