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 6 小画框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9
小画框1教学目标1.了解画框的有关知识。
2.学习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画框,并应用于装饰作品。
3.树立设计运用于生活的理念,感受创作乐趣。
2.2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美术比较感兴趣,同时动手能力也开始增强,这一课正符合了他们的这种特点,能极大的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小画框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巧妙构思外框与内框的形状变化,并进行合理的装饰。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游戏导入师;大家看看老师今天心情怎么样?我将自己的笑容定格起来。
(拿一个画框定格自己)师:这是什么?生:画框,出示课题:《小画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画框。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小画框。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小画框,看看你喜欢哪一个?生:上来举着小画框。
(让学生自己说)生:我喜欢这个,因为它的色彩很漂亮。
生:我喜欢那个,因为它的形状很好看。
师:对叫小画框。
(板书小画框)评论(0)活动2【讲授】欣赏作品师:这是什么形状的?生:方形师:对,里面是什么形状的啊?画框分为内框和外框生:里面是花的形状师:其实从古代就有画框了请看(课件出示范宽的画作)这幅画从古到今还保存的非常好。
如果没有画框这幅画会怎么样?再出示:《蒙娜丽萨》画框让这幅画更加壮丽、美观。
视频介绍,画框起到什么作品作用?a、美化作用;b、保护作用评论(0)活动3【活动】探索方法师: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吧?想用小画框装饰吗?生:想师:老师这里有三种方法,大家想学吗?生:想师:(课件出示)第一种:是分割法;你知道是怎么做得吗?生:先用尺子画,再用剪刀剪开,折一折就好了。
第二种:折纸法;第三种是镂空法;老师示范:镂空法(用卡纸和尺子在幻灯下示范)评论(0)活动4【练习】学生尝试第一次作业要求:选择一种形状,做一个小画框,注意内框和外框的变化。
音乐停笔就停。
不过制作小画框的方法可不止这三种,我们再来看些方法,(再出示一些制作小画框的方法)。
二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6课小画框|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第6课,内容是小画框。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小画框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了解小画框的形状、大小和用途;2.学习使用小画框进行绘画创作;3.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PPT讲义、教学实物、教学板书;2.学生:铅笔、彩笔、小画框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 导入新课准备一幅小画框的图片,并在黑板上写出“小画框”的字样。
老师可以借助图片展示小画框的形状、大小和用途,并向学生讲解。
2. 学习小画框的使用方法将教学实物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手握小画框,自己体验一下小画框的使用方法。
老师可以耐心地向学生讲解小画框的使用方法,并通过白板演示使用小画框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
3. 分组创作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从铅笔、彩笔、小画框等绘画工具中任选一样进行绘画创作。
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思路和启发,鼓励学生勇于尝试。
此外,老师应当对每个小组的创作成果进行指导,不断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4. 展示成果创作完成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评选出最佳的绘画作品,并为每个小组的创作成果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珍惜自己的绘画成果,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可以分成两个环节:课堂表现评估和作品评估。
1.课堂表现评估: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主要观察其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听讲与合作精神,来进行课堂表现评估;2.作品评估:老师可以主要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其绘画技巧、创作思路和想象力等方面的表现。
六、教学反思对于本节课来说,老师需要将小画框这一内容课堂形象化、具体化,并以实物为切入点进行授课。
在学生创作期间也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在绘画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
除此之外,老师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估时,也应该注重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宝贵的意见,鼓励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二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6课小画框丨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小画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小画框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小画框的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制作小画框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制作小画框,培养学生的热爱美术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艺术创造能力。
三、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小画框的制作方法。
四、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制作小画框时发挥想象力和创意。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思考: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是否见过小画框?小画框有什么用?2.给学生展示一些小画框的图片,让他们了解小画框的形式和作用。
3.点名询问学生对小画框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讲解小画框的制作方法1.老师向学生介绍小画框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材料包括卡纸、剪刀、胶水,工具包括直尺、铅笔。
2.让学生看懂小画框的制作步骤:•先按照规定尺寸剪一张正方形的卡纸。
•然后在正方形边缘向内剪掉一条2cm左右的边。
•把卡纸四边折痕整齐压出,使得中间的区域呈现出框架的形状。
•最后可以在框架中间贴上自己喜欢的图画、照片等。
3.制作小画框1.老师现场制作一个小画框,引导学生根据制作步骤进行制作。
2.学生制作完成后,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进行装饰。
3.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画框,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制作心得。
4.总结和评价1.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回顾制作小画框的过程,确认是否按照步骤制作完成。
2.评价整个制作过程,发掘学生制作小画框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完善。
六、课后作业1.整理小画框的制作步骤,并画出每一步的图示。
2.制作一幅自己喜欢的画,用自己制作的小画框进行装饰展示。
七、教具准备1.PPT准备相关图片,辅助教学。
2.班内学生的制作材料,如卡纸、剪刀、胶水等。
八、板书设计小画框1. 制作材料及工具2. 制作步骤3. 制作注意事项九、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我通过简单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到小画框的概念和作用,帮助学生掌握了小画框的制作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创造欲望和热爱美术的情感。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第6课《小画框》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感受相框对绘画作品及其他平面艺术作品的装饰美感。
2.学习应用纸质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相框。
3.通过对小相框的设计制作,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美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对于手工制作都是兴趣十足,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很很不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讲,揉、捏、剪等都能进行表现,呈现的作品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3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画框的基本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能设计、制作富有创意的小画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感受相框对绘画作品及其他平面艺术作品的装饰美感。
2.学习应用纸质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相框。
3.通过对小相框的设计制作,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美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情感。
4.1.2学时重点
重点:学会画框的基本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能设计、制作富有创意的小画框。
4.1.3学时难点
重点:学会画框的基本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能设计、制作富有创意的小画框。
4.1.4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