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规范及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358.00 KB
- 文档页数:50
《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知识点第一章C语言基本知识1.C源程序的框架尽管各个C源程序的功能千变万化,但框架是不变的,主要有:编译预处理、主函数()、函数n()等,主函数的位置不一定在最前面,可以在程序的中部或后面,主函数的名字固定为main。
2.C语言源程序的书写规则:(1)C源程序是由一个主函数和若干个其它函数组成的。
(2)函数名后必须有小括号,函数体放在大括号内。
(3)C程序必须用小写字母书写。
(4)每句的末尾加分号。
(5)可以一行多句。
(6)可以一句多行。
(7)可以在程序的任何位置加注释。
3.语句种类语句是程序的基本成分,程序的执行就是通过一条条语句的执行而得以实现的,根据表现形式及功能的不同,C语言的基本语句可以分为五大类。
(1)流程控制语句流程控制语句的功能是控制程序的走向,程序的流程有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任何复杂的程序都可以由这三种基本结构复合而成。
其中后两种结构要用特定的流程控制语句实现。
(2)表达式语句表达式语句的形式是:表达式;,即表达式后跟一分号“;”,分号是语句结束符,是一个语句必不可少的成分。
表达式和表达式语句的区别在于表达式代表的是一个数值,而表达式语句则代表一种动作。
最常见的表达式语句是赋值语句。
(3)函数调用语句函数调用语句实际上也是一种表达式语句,形式为:在一次函数调用的小括号后面加上一个分号。
(4)空语句空语句的形式就是一个分号,它不代表任何动作,常常作为一个意义转折点使用。
(5)复合语句复合语句从形式上看是多个语句的组合,但在语法意义上它只相当于一个语句,在任何单一语句存在的地方都可以是复合语句。
注意复合语句中最后一个语句末尾的分号不能少。
复合语句右大括号后面没有分号。
4.运算符用来表示数据各种操作的符号称为运算符。
运算符实际上代表了一种类型数据的运算规则。
不同的运算符具有不同的运算规则,其操作的数据类型必须符合该运算符的要求,运算结果的数据类型也是固定的。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C语言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课程标准旨在规范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课程目标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和应用C语言,具备编写基本的C语言程序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熟悉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理解程序的基本执行过程;2. 理解程序的控制结构和函数的概念,能够编写包含判断、循环和函数的程序;3. 理解C语言的数组、指针和结构体等高级特性,能够灵活运用于程序设计;4. 掌握C语言的文件操作和动态内存分配等高级应用技术。
二、课程内容1. C语言基础知识1.1 C语言的历史和特点;1.2 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和变量;1.3 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1.4 C语言的输入输出函数和控制语句。
2. C语言的控制结构2.1 分支结构:if语句、switch语句;2.2 循环结构:while循环、do-while循环、for循环;2.3 循环控制语句:break、continue语句。
3. C语言的函数3.1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3.2 函数的参数传递和返回值;3.3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作用域;3.4 递归函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 C语言的数组和指针4.1 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4.2 多维数组的使用;4.3 指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4.4 指针和数组的关系。
5. C语言的结构体和联合体5.1 结构体的定义和访问;5.2 结构体的初始化和赋值;5.3 结构体的嵌套和数组;5.4 联合体的定义和应用。
6. C语言的文件操作6.1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6.2 文件的读写操作;6.3 文件的定位和格式化输入输出。
7. C语言的动态内存分配7.1 内存的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7.2 动态内存分配函数:malloc、calloc、realloc和free;7.3 动态内存的申请和释放。
c语言规范C语言规范是指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所应遵守的一些规则和约定。
遵循C语言规范可以使程序有更好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以下是C语言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1. 缩进:使用适当的缩进来显示代码的层次结构,通常使用四个空格进行缩进。
2. 注释:对代码进行详细的注释,使其它人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代码的含义和功能。
3. 变量命名:变量名应具有描述性,简洁明了,并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
通常使用驼峰命名法或下划线命名法。
4. 常量命名:常量名通常使用全大写字母,并使用下划线分隔单词,以便于区分变量和常量。
5. 函数命名:函数名应具有描述性,并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
通常使用驼峰命名法。
6. 空格:在运算符和关键字之间应有适当的空格,以增加代码的可读性。
例如,a = b + c; 而不是a=b+c;。
7. 行长限制:一行代码的长度应控制在80个字符以内,以保证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8. 括号:在使用括号时,应保持代码的可读性。
例如,当if语句的条件较长时,可以将条件拆分成多行,并使用适当的缩进。
9. 运算符优先级:在使用多个运算符时,应尽量使用括号来明确运算的优先级,以保证代码的正确性。
10. 文件组织:将相关的函数和变量放在一个文件中,并使用适当的头文件进行声明和引用。
11. 头文件保护:在头文件中使用预处理指令进行保护,避免重复引用和定义。
12. 函数参数:当函数有多个参数时,应将参数的类型和名称清晰明了地列出,并使用适当的缩进。
13. 错误处理:在程序中进行错误处理,避免出现未处理的异常情况。
14. 变量声明:在变量声明时,应尽量将变量的定义放在使用之前,并给变量一个初始值。
15. 可移植性:在编写代码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与特定平台相关的功能和语法,以保证代码的可移植性。
总之,C语言规范是一系列代码编写和组织的规则和约定,遵循这些规范可以使C语言程序具有更好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从而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01.C程序根本构造一、C语言的特点:1、C语言源程序的根本组成单位是函数;一个C程序可由假设干个函数组成,其中必须有且仅有一个以main命名的主函数,其余的函数名称可由编程者自行设定。
,2、C程序的执行总是由main()函数的第一个可执行语句开场,到main〔〕函数的最后一个可执行的语句完毕;而其他函数都是在main〔〕函数开场执行以后,通过其他函数的调用才得以运行。
3、C语言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库函数,用户在程序中需要调用某个库函数时,必须用#include编译预处理命令将描述该库函数的头文件包含进去。
二、C程序的书写格式:1、语句可从分开放在任意多行内;如:printf(“To C,〞);printf(“ or not to C:〞);与printf(“To C , or not to C:〞);是等价的2、一行中可以有假设干个语句;如:a=123;b=345;3、每个语句和数据定义的最后必须有一个分号;三、C语言程序的运行:1、编译(pile):将C源程序文件翻译成能被计算机识别的二进制形式的“目标〞文件;编译时,编译器将检查源程序每一条语句的语法错误。
2、建造(Bulid):C语言程序例如:显示“Hello〞#include<stdio.h>int main(void){printf(“Hello.\n〞);return 0;}说明:#include<stdio.h> 是必不可少的,它包含了C语言标准输入输出库的相关信息;printf函数来自〞标准输入输出库〞,可以产生格式化输出;\n 告诉printf函数执行完信息显示后要进展换行操作;return 0 说明程序终止时会向操作系统返回值0;{ }来标出main〔〕函数的起始和完毕。
02.数据类型一、C语言的特点:1、C语言源程序的根本组成单位是函数;一个C程序可由假设干个函数组成,其中必须有且仅有一个以main命名的主函数,其余的函数名称可由编程者自行设定。
《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知识点《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本文将介绍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点,包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函数、数组、指针等,并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释。
一、语法1.注释:C语言支持单行注释(以“//”开头)和多行注释(以“/*”开头,以“*/”结尾)。
2.标识符:用于给变量、函数、结构体等命名的名称,规则包括必须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可以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长度不超过31个字符。
3.分号:用于分隔语句,每条语句的最后都需要加上分号。
二、数据类型1. 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整型(int)、浮点型(float/double)、字符型(char)及空类型(void)。
2. 修饰符:用于修改基本数据类型,包括长短修饰符(long/short)、无符号修饰符(unsigned)和有符号修饰符(signed)。
3.枚举类型:用于定义一组常量。
4.转义字符:用于表示一些特殊字符,包括换行符(\n)、制表符(\t)等。
三、运算符1.算术运算符: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取模运算(%)。
2.关系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的大小,包括等于(==)、不等于(!=)、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
3.逻辑运算符:用于连接多个条件,包括与(&&)、或(,)和非(!)。
4.位运算符:对二进制位进行操作,包括与(&)、或(,)、异或(^)、左移(<<)和右移(>>)。
四、控制语句1. 条件语句:包括if语句和switch语句,用于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2. 循环语句:包括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用于重复执行一段代码。
3. 分支语句:用于改变程序的执行路径,包括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五、函数1.函数定义:由返回类型、函数名、参数列表和函数体组成。
c语言的标准C语言的标准。
C语言是一种通用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它具有跨平台、高效、灵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系统软件、应用软件、驱动程序等领域。
C语言的标准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共同制定的C语言标准,也被称为C89、C90、C99、C11等版本。
这些标准规定了C语言的语法、语义、库函数等方面的规范,对于C语言程序的编写和编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语言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法规范。
C语言的标准对于语言的语法规范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包括关键字、标识符、运算符、控制语句、数据类型、指针等方面的规定。
程序员在编写C语言程序时,必须遵循这些语法规范,否则会导致编译错误或者程序运行异常。
2. 标准库函数。
C语言的标准还规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库函数,包括输入输出函数、字符串处理函数、数学函数、内存管理函数等。
这些标准库函数为程序员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接口,可以方便地进行文件操作、字符串处理、数学运算等操作。
3. 数据类型。
C语言的标准定义了基本的数据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字符型、指针型等。
此外,C语言的标准还支持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通过结构体、联合体等方式,可以方便地定义复杂的数据结构。
4. 编译指令。
C语言的标准规定了一系列的编译指令,用于控制编译器的行为,包括宏定义、条件编译、文件包含等。
这些编译指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程序的可移植性和灵活性。
在实际的C语言程序开发中,程序员应当严格遵守C语言的标准,编写符合标准规范的程序。
这样做的好处包括:1. 提高程序的可移植性。
符合C语言标准的程序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编译和运行,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这对于跨平台开发和系统移植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
符合C语言标准的程序具有清晰的结构和规范的语法,易于阅读和理解。
这有助于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减少后期维护和修改的难度。
3. 提高程序的可靠性。
符合C语言标准的程序通常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易出现未定义行为、内存泄漏、空指针引用等问题。
C语言编程规范1. 基本要求1.1 程序结构清析,简单易懂,单个函数的程序行数不得超过100行。
1.2 打算干什么,要简单,直接了当,代码精简,避免垃圾程序。
1.3 尽量使用标准库函数和公共函数。
1.4 不要随意定义全局变量,尽量使用局部变量。
1.5 使用括号以避免二义性。
2.可读性要求2.1 可读性第一,效率第二。
2.2 保持注释与代码完全一致。
2.3 每个源程序文件,都有文件头说明,说明规格见规范。
2.4 每个函数,都有函数头说明,说明规格见规范。
2.5 主要变量(结构、联合、类或对象)定义或引用时,注释能反映其含义。
2.7 常量定义(DEFINE)有相应说明。
2.8 处理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关注释说明。
2.9 在典型算法前都有注释。
2.10 利用缩进来显示程序的逻辑结构,缩进量一致并以Tab键为单位,定义Tab为6个字节。
2.11 循环、分支层次不要超过五层。
2.12 注释可以与语句在同一行,也可以在上行。
2.13 空行和空白字符也是一种特殊注释。
2.14 一目了然的语句不加注释。
2.15 注释的作用范围可以为:定义、引用、条件分支以及一段代码。
2.16 注释行数(不包括程序头和函数头说明部份)应占总行数的1/5 到1/3 。
3. 结构化要求3.1 禁止出现两条等价的支路。
3.2 禁止GOTO语句。
3.3 用IF 语句来强调只执行两组语句中的一组。
禁止ELSE GOTO 和ELSE RETURN。
3.4 用CASE 实现多路分支。
3.5 避免从循环引出多个出口。
3.6 函数只有一个出口。
3.7 不使用条件赋值语句。
3.8 避免不必要的分支。
3.9 不要轻易用条件分支去替换逻辑表达式。
4. 正确性与容错性要求4.1 程序首先是正确,其次是优美4.2 无法证明你的程序没有错误,因此在编写完一段程序后,应先回头检查。
4.3 改一个错误时可能产生新的错误,因此在修改前首先考虑对其它程序的影响。
4.4 所有变量在调用前必须被初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