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布置图制图
- 格式:doc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33
目录页数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参考文件 (1)4. 定义 (1)5. 各阶段管道布置图的内容和职责 (2)5.1 主要管道走向布置图(MAJOR PIPING ROUTING LAYOUT) (2)5.1.1主要管道走向布置图设计依据 (2)5.1.2基础设计阶段(含初步设计)主要管道走向布置图的内容和深度 (2)5.1.3基础设计阶段(含初步设计)主要管道走向布置图的适用范围 (2)5.2详细管道研究图(DETAILED PIPING STUDIES) (3)5.2.1设计依据 (3)5.2.2详细管道研究图的内容和深度 (3)5.2.3详细管道研究图的适用范围 (3)5.3详细管道布置图(DETAILED PIPING LAYOUT) (4)5.3.1设计依据 (4)5.3.2详细设计阶段管道布置图的内容和深度 (4)5.3.3详细设计阶段管道布置图的适用范围 (5)6. 管道布置图的绘制 (5)6.1 绘制管道布置图的通用要求 (5)6.1.1图纸尺寸、发行栏和标题栏 (5)6.1.2比例和尺寸单位 (8)6.1.3线型,文字及数字 (8)6.1.4图面的布置 (11)6.1.5 北向标及管口表 (12)6.2 制图规定 (18)6.2.1平面图的划分 (18)6.2.2管道图中例外表示的符号 (18)6.2.3管道布置图上设备应表示的内容 (19)6.2.4管道布置图上建(构)筑物应表示的内容 (23)6.2.5定位轴线 (24)6.2.6管道布置图上仪表、电气应表示的内容 (25)6.2.7管道布置图上管道应表示的内容 (25)6.2.8管道布置图上尺寸标注 (34)6.2.9管道布置图的立面图和详图 (44)6.2.10 管架标记 (53)7. 管道布置图的质量保证 (53)8. 管道布置图的修改、签署、加盖印章 (53)8.1 管道布置图的修改 (53)8.2 管道布置图的签署 (54)8.3 管道布置图加盖压力管道设计资格印章 (54)9 附录:图例符号 (54)管道布置图设计手册+1. 目的编制本手册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寰球公司管道专业管道布置图设计的内容、表示方法和形式。
第7章管道布置图绘制▪本章导引▪管道布置图设计基础▪管道布置图的绘制▪本章重点知识分析本章目录本章目录本章导引管道设计中根据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及有关的土建,仪表,电气,机泵等方面的图纸和资料为依据,对管道进行合理的布置设计,绘制出管道布置图。
管道布置图的设计首先应满足工艺要求,便于安装,操作及维修,并要合理,整齐,美观。
管道布置图在化工设备进行最后安装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好的管道布置图不仅能使安装者容易读懂图纸所要表达的含义,加快施工进程,同时也杜绝诸如将测量孔安放在光线不好的场合,或者将阀门的安装的方位朝向墙面,使之很难操作。
位置设备。
因此,在各种化工工程具体施工前,必须绘制好详细的管道布置。
管道布置图的绘制工作非常繁重,同时对时间的要求也较紧,另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会碰到各种与原设计现场不同或原设计中错误的情况,需要及时更新管道布置图。
这时,如果采用计算机绘图,就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快速、易修改的特点,及时提供更新后的管道布置图。
在本章中,我们将对管道布置图的基础知识作一个大致的介绍,着重在如何利用计算机绘制管道布置图,我们将会对管道布置图中用到的主要零件的绘制作一个较详细的介绍,对于整体图主要在于其绘制思路上,希望读者在学习本章内容的同时,参考有关化工管道布置的书籍,以便于对本章内容的理解。
本章目录本章目录管道布置图设计基础管道布置设计图分类⑴管道平面设计图管道平面设计图使每个工程的平面设计中,都需要绘制的平面设计图.此图是一种综合性的条件图,它包括最后设计所需的一切内容,如:主要管道走向;容器支座、平台、,梯子、栏杆的位置和尺寸;电缆托架和电缆沟的走向;基础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形;吊车梁、吊杆、吊钩的位置和起重能力;主要管架的位置、管口,支架,人孔,手孔,吊耳,铭牌方位;公用物料站、空调设设施、排水地漏等。
⑵管道平面布置图管道布置图是用来表达车间(或装置)内管道的空间位置情况的图样,又称管道配管图或安装图。
管道布置图制图标准1 管道布置图概念管道布置图是在设备布置图的基础上画出管道、阀门及控制点,表示出厂房内外管道之间的连接、走向和位置以及阀门、仪表控制点的安装位置。
管道布置图用于指导管道的安装施工。
管道布置图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1 一组视图:包括管道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
表达建筑物的简单轮廓、设备及管道、管件、阀门、仪表控制点等的布置情况。
1.2 标注:包括建筑物定位轴线编号、设备位号、管道代号、控制点代号、建筑物和设备的主要尺寸和标高等。
1.3 方位标:表示管道安装的方位基准。
1.4 标题栏:注写图名、图号、比例及签字等。
2 管道布置图标准2.1 图幅(1)同区的图应采用同一图幅。
(2)图幅不宜加长或加宽。
2.2 比例(1)一般采用的比例为1:30,也可采用1:25。
(2)同区的或各分层平面图,应采用同一比例。
(3)剖视图的绘制比例应与管道平面布置图一致。
2.3 尺寸单位管道布置图中标注的标高、坐标以米为单位,小数点后取三位数,至毫米为止;其余的尺寸一律以毫米为单位,只注数字,不注单位。
管子公称通径一律用毫米表示。
2.4 图线粗线 0.9~1.2mm →单线管道中粗线 0.5~0.7mm →双线管道细线 0.15~0.3mm →法兰、阀门及其他图线2.5 字体图名、图标中的图号、视图符号 7号字工程名称、文字说明及轴线号、表格中的文字 5号字数字及字母、表格中的文字(格子小于6mm时) 3.5号字3 管道平面图布置图画法3.1 单管画法3.2 管道交叉3.3 管道重叠3.4 管道转折3.5 管件及阀门3.6 管架画法4 管道轴测图画法一般规定:(1)管道用粗线绘制,管线、阀门及控制元件等图形符号允许用细线绘制。
(2)管线标注中所有的字母和数字应符合GB/T 14691的规定。
4.1 管路或管段的轴测图应按GB/T 4458.3规定的正等轴测图投影绘制。
4.2 当管路或管段平行于直角坐标轴时,其轴测图用平行于对应的轴测轴的直线绘制。
4.3 当管路或管段不平行于直角坐标轴时,在轴测图上应同时画出其在相应坐标平面上的投影及投射平面。
4.3.1 当管路或管段的所在平面平行于直角坐标平面的垂直面时,应同时画出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及投射平面。
见图1。
4.3.2 当管路或管段的所在平面平行于直角坐标平面的水平面时,应同时画出其在垂直面上投影及投影平面,见图2。
4.3.3 当管路或管段不平行任何直角坐标平面时,应按图3绘制。
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一、岗位职务描述文件的审核岗位职务描述:含义按照职业、工种属性要求,并结合一定的相对独立活动组织所承担活动内容的要求,描述出某个特定岗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元素。
图表(基本资料、工作资料、任职资格说明、工作环境)作用:1提高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2使技术投入更加合理3双向选择的依据4组织内部的用人标准5培训大纲的功能6绩效评估的尺度。
基本原则:实用性原则、专家行为原则、个性化原则、科学操作原则、动态管理原则。
岗位职务描述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1、岗位职务描述为培训需求指出了方向2岗位职务描述具有培训大纲的作用3通过岗位职务描述手段将员工与岗位有机结合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培训效益4推行岗位职务描述大纲的方法,可消除培训通岗位使用脱节的弊端,提高岗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岗位再设置定义: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对于现行的工作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技术要求等方面的重新调整、革新。
岗位再设置的综合因素:基本因素、环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二、岗位职务描述文件的审核岗位职务描述:含义按照职业、工种属性要求,并结合一定的相对独立活动组织所承担活动内容的要求,描述出某个特定岗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元素。
图表(基本资料、工作资料、任职资格说明、工作环境)作用:1提高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2使技术投入更加合理3双向选择的依据4组织内部的用人标准5培训大纲的功能6绩效评估的尺度。
基本原则:实用性原则、专家行为原则、个性化原则、科学操作原则、动态管理原则。
岗位职务描述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1、岗位职务描述为培训需求指出了方向2岗位职务描述具有培训大纲的作用3通过岗位职务描述手段将员工与岗位有机结合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培训效益4推行岗位职务描述大纲的方法,可消除培训通岗位使用脱节的弊端,提高岗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岗位再设置定义: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对于现行的工作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技术要求等方面的重新调整、革新。
岗位再设置的综合因素:基本因素、环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三、岗位职务描述文件的审核岗位职务描述:含义按照职业、工种属性要求,并结合一定的相对独立活动组织所承担活动内容的要求,描述出某个特定岗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元素。
图表(基本资料、工作资料、任职资格说明、工作环境)作用:1提高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2使技术投入更加合理3双向选择的依据4组织内部的用人标准5培训大纲的功能6绩效评估的尺度。
基本原则:实用性原则、专家行为原则、个性化原则、科学操作原则、动态管理原则。
岗位职务描述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1、岗位职务描述为培训需求指出了方向2岗位职务描述具有培训大纲的作用3通过岗位职务描述手段将员工与岗位有机结合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培训效益4推行岗位职务描述大纲的方法,可消除培训通岗位使用脱节的弊端,提高岗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岗位再设置定义: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对于现行的工作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技术要求等方面的重新调整、革新。
岗位再设置的综合因素:基本因素、环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四、岗位职务描述文件的审核岗位职务描述:含义按照职业、工种属性要求,并结合一定的相对独立活动组织所承担活动内容的要求,描述出某个特定岗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元素。
图表(基本资料、工作资料、任职资格说明、工作环境)作用:1提高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2使技术投入更加合理3双向选择的依据4组织内部的用人标准5培训大纲的功能6绩效评估的尺度。
基本原则:实用性原则、专家行为原则、个性化原则、科学操作原则、动态管理原则。
岗位职务描述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1、岗位职务描述为培训需求指出了方向2岗位职务描述具有培训大纲的作用3通过岗位职务描述手段将员工与岗位有机结合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培训效益4推行岗位职务描述大纲的方法,可消除培训通岗位使用脱节的弊端,提高岗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岗位再设置定义: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对于现行的工作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技术要求等方面的重新调整、革新。
岗位再设置的综合因素:基本因素、环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五、岗位职务描述文件的审核岗位职务描述:含义按照职业、工种属性要求,并结合一定的相对独立活动组织所承担活动内容的要求,描述出某个特定岗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元素。
图表(基本资料、工作资料、任职资格说明、工作环境)作用:1提高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2使技术投入更加合理3双向选择的依据4组织内部的用人标准5培训大纲的功能6绩效评估的尺度。
基本原则:实用性原则、专家行为原则、个性化原则、科学操作原则、动态管理原则。
岗位职务描述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1、岗位职务描述为培训需求指出了方向2岗位职务描述具有培训大纲的作用3通过岗位职务描述手段将员工与岗位有机结合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培训效益4推行岗位职务描述大纲的方法,可消除培训通岗位使用脱节的弊端,提高岗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岗位再设置定义: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对于现行的工作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技术要求等方面的重新调整、革新。
岗位再设置的综合因素:基本因素、环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六、岗位职务描述文件的审核岗位职务描述:含义按照职业、工种属性要求,并结合一定的相对独立活动组织所承担活动内容的要求,描述出某个特定岗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元素。
图表(基本资料、工作资料、任职资格说明、工作环境)作用:1提高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2使技术投入更加合理3双向选择的依据4组织内部的用人标准5培训大纲的功能6绩效评估的尺度。
基本原则:实用性原则、专家行为原则、个性化原则、科学操作原则、动态管理原则。
岗位职务描述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1、岗位职务描述为培训需求指出了方向2岗位职务描述具有培训大纲的作用3通过岗位职务描述手段将员工与岗位有机结合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培训效益4推行岗位职务描述大纲的方法,可消除培训通岗位使用脱节的弊端,提高岗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岗位再设置定义: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对于现行的工作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技术要求等方面的重新调整、革新。
岗位再设置的综合因素:基本因素、环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七、岗位职务描述文件的审核岗位职务描述:含义按照职业、工种属性要求,并结合一定的相对独立活动组织所承担活动内容的要求,描述出某个特定岗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元素。
图表(基本资料、工作资料、任职资格说明、工作环境)作用:1提高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2使技术投入更加合理3双向选择的依据4组织内部的用人标准5培训大纲的功能6绩效评估的尺度。
基本原则:实用性原则、专家行为原则、个性化原则、科学操作原则、动态管理原则。
岗位职务描述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1、岗位职务描述为培训需求指出了方向2岗位职务描述具有培训大纲的作用3通过岗位职务描述手段将员工与岗位有机结合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培训效益4推行岗位职务描述大纲的方法,可消除培训通岗位使用脱节的弊端,提高岗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岗位再设置定义: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对于现行的工作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技术要求等方面的重新调整、革新。
岗位再设置的综合因素:基本因素、环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八、岗位职务描述文件的审核岗位职务描述:含义按照职业、工种属性要求,并结合一定的相对独立活动组织所承担活动内容的要求,描述出某个特定岗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元素。
图表(基本资料、工作资料、任职资格说明、工作环境)作用:1提高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2使技术投入更加合理3双向选择的依据4组织内部的用人标准5培训大纲的功能6绩效评估的尺度。
基本原则:实用性原则、专家行为原则、个性化原则、科学操作原则、动态管理原则。
岗位职务描述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1、岗位职务描述为培训需求指出了方向2岗位职务描述具有培训大纲的作用3通过岗位职务描述手段将员工与岗位有机结合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培训效益4推行岗位职务描述大纲的方法,可消除培训通岗位使用脱节的弊端,提高岗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岗位再设置定义: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对于现行的工作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技术要求等方面的重新调整、革新。
岗位再设置的综合因素:基本因素、环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九、岗位职务描述文件的审核岗位职务描述:含义按照职业、工种属性要求,并结合一定的相对独立活动组织所承担活动内容的要求,描述出某个特定岗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