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煤层采煤机的发展及技术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薄煤层采煤机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薄煤层采煤机是一种用于开采薄煤层矿石的机械设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薄煤层采煤机在煤炭采矿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薄煤层采煤机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使得煤炭仍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然而,传统的深层煤矿的开采成本高、安全风险大,因此薄煤层矿床的开采成为了煤炭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薄煤层采煤机的出现满足了这一需求,其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优点,受到了煤炭企业的广泛关注。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薄煤层采煤机的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大量的投入使得薄煤层采煤机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例如,现代薄煤层采煤机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导航和避障功能,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薄煤层采煤机的制造工艺也得到了改进,使得设备更加耐用和可靠。
市场规模据统计,全球薄煤层采煤机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预计到2025年,薄煤层采煤机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X%。
这主要得益于薄煤层采煤机在煤炭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提升的技术水平。
尤其是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市场,薄煤层采煤机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市场竞争随着市场的增长,薄煤层采煤机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国内外许多企业都加大了对薄煤层采煤机的研发和生产投入。
目前,国内企业在技术和市场份额上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国外知名企业也在加强对中国市场的渗透和竞争。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薄煤层采煤机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力度。
市场前景薄煤层采煤机作为煤炭行业的重要装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和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薄煤层煤炭开采将成为主要趋势,从而推动薄煤层采煤机市场的发展。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推广,薄煤层采煤机将逐渐取代传统煤矿的采煤设备,成为煤炭采矿行业的主力装备。
因此,薄煤层采煤机市场具有稳定增长的潜力,值得各企业的重视和投资。
薄煤层开采技术探讨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许多矿区的煤层厚度逐渐变薄,给煤矿开采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薄煤层开采技术成为矿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矿山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薄煤层的特点、开采方法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加深对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一、薄煤层的特点薄煤层通常指煤层厚度在1米以下的煤层。
与常规煤层相比,薄煤层有着独特的特点。
薄煤层的煤质较好。
由于薄煤层形成时受到的地质作用较少,煤质较为纯净,热值较高,是一种优质的煤种。
薄煤层的富集程度较高。
薄煤层往往沉积在更大规模的岩层上,可以通过开采这些薄煤层来获取更多的煤炭资源。
薄煤层的采矿难度大。
由于其煤层厚度较薄,开采难度较大,对开采设备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薄煤层具有煤质好、富集度高、开采难度大等特点,需要针对其特点开发相应的开采技术。
二、薄煤层的开采方法薄煤层的开采方法一直是矿业领域的难题,传统的采煤方法在薄煤层的开采中效率低下,成本高,安全隐患大。
针对薄煤层的特点和开采难点,矿业专家们开发了一些新的开采方法。
1.综合采煤法综合采煤法是一种将采煤和支护工作同时进行的开采方法。
它在传统的采煤方法基础上增加了对煤层支护的工作,通过在开采的同时进行支护,有效地避免了瓦斯、煤与岩层赋存关系等问题,并提高了矿工的安全系数。
2.矿压控制技术薄煤层开采时,易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地压问题是影响薄煤层开采安全和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矿压控制技术是一种针对薄煤层开采时营造合理的地壳结构、稳定地压状态的技术。
通过预抽放瓦斯、支护矿空、布置覆岩巷道等手段,减少地压对矿井的影响,提高矿井开采效率。
3.液压切割采煤机技术传统的煤矿开采方式多采用机械割煤机来进行开采,但是对于薄煤层来说,机械割煤机的开采效率不高。
而液压切割采煤机技术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技术通过水力转换使得切割机能够灵活地进行煤层的开采,提高了开采效率,降低了成本。
浅谈薄煤层开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我国薄与极薄煤层资源丰富,在已探明矿区中,84.2%的矿区均有薄煤层分布,资源量约67G t。
近年来,开采强度不断加大,部分矿井厚及中厚煤层的储量日趋减少,为保证矿井生产能力的均衡,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提高资源采出率,薄煤层高效开采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阐述了国内炮采、普采与综合机械化开采薄煤层方式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十一五”期间,滚筒采煤机、刨煤机、螺旋钻机3种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的新进展,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薄煤层开采的发展方向与应加大几个方面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
关键词:薄煤层; 开采技术;趋势AbstractChinese thin and extremely-thin co al-seam reso urce is rich. Itd istrib utes in 84. 2% o f pro ven min in g areas and its amo unt riches 67Gt. In recent years,thick and med ium-thick co al reserves are d ecreasing in so me mines with min ing intensity increasing. In o rd er to ensure balancing min ing ab ilit y,pro lo ngin g mine serv ice age and imp ro ving reso urces min ing ratio,high-efficient th in co al-seam min in g has beco me a k ey urgent prob lem at p resent. Th is paper d iscussed merits and demerits of thin coal-seam min ing method s includ ing b lasting min in gco nventio nal-mechanized min in g and fu ll-mechanized min ing.It main ly introd uced new d evelop ment o f thin coal-seam mechan ized min ingeq uip ments includ ing drum shearer,p lo ugh and twist drill in the 11th F ive-year Period. It also p ut fo rward develo p ment tend ency o f thincoal-seam min in g and several urgent and k ey techno lo gies need ed to b e developed in the 12t h F ive-year P erio d.Key wo rd s: thin co al-seam;min in g techno lo gy; tend ency我国煤炭赋存呈多样化,其中薄与极薄煤层资源丰富,并且分布广泛。
薄煤层及超薄煤层采煤机技术现状及趋势分析作者:韩晓彬来源:《科技与企业》2013年第18期【摘要】在对薄煤层及超薄煤层开采的主要技术难点进行简单阐述后,对我国薄煤层及超薄煤层采煤机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薄煤层及超薄煤层采煤机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薄煤层;采煤机;综采引言同中厚煤层和厚煤层相比,当今我国薄煤层及超薄煤层的机械化开采还存在着工作面空间狭窄,条件较差、综采机械设备移动较困难、煤层断层结构复杂,厚度变化较大等问题,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薄煤层及超薄煤层上的机械设备工作效率和生产效能。
另外,薄煤层及超薄煤层其采煤设备综合投入产出比偏低,使用经济效益较厚与中厚煤层而言偏低,因此目前我国薄煤层及超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但随着中厚与厚煤层开采资源的不断枯竭,加上一些中厚煤层特殊的地质条件,薄煤层及超薄煤层的机械化开采已成为煤炭开采研究的重要内容[1]。
1、薄煤层及超薄煤层开采的主要技术难点从实践工作经验,笔者认为薄煤层及超薄煤层开采,其主要特性是煤层厚度较薄、煤层断层较为严重,与中厚及厚煤层机械化开采相比,存在以下多方面的技术难点,即:①由于工作面空间受到限制,普遍较狭窄,工作条件复杂且差;②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断层等地质构造较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薄煤层开采机械设备的投入产出比和生产性能③薄煤层采煤机械受工作面空间影响,其结构尺寸普遍受到限制,设计难度非常大。
由于安全可靠性、适用性、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技术经济间的矛盾很难得到有效匹配,造成薄煤层及超薄煤层采煤机技术研究发展速度相对中厚及厚煤层要缓慢。
在煤炭资源开发不断向深部煤炭开采、薄煤层开采等方面发展,研究适应与薄煤层及超薄煤层的机械化、自动化开采设备,改变常规存在投入产出比效益差、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有效提高薄煤层及超薄煤层工作面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非常具有工程实践应用研究意义[2]。
2、我国薄煤层及超薄煤层采煤机技术现状2.1滚筒采煤机采煤技术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鸡西、淄博等一些薄煤层矿区在结合矿区实际情况,仿照MLQ-64研制出一些适用于薄煤层开采的小功率爬底板薄煤层采煤机,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较好的效果。
薄煤层开采技术探讨薄煤层开采是指煤层厚度小于1.3米的煤层,其开采难度大,对采煤机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有较高的危险性。
本文主要从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现状薄煤层开采技术是目前煤矿开采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中国煤矿生产中,涉及薄煤层的矿井越来越多,因此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促进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矿井安全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薄煤层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化采煤、综放开采和柔性化采煤等方面。
机械化采煤是通过采煤机进行开采,适用于厚度在0.8米左右的薄煤层;综放开采是在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情况下进行开采,往往需要进行支护和加固;柔性化采煤是针对薄煤层的特殊地质条件,采用特殊的采煤机和采煤工艺进行开采。
虽然薄煤层开采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薄煤层地质条件复杂,易发生顶板和底板破坏,给采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采用的采煤机在适应薄煤层开采方面还有不足,如对于0.3米以下的超薄煤层开采技术探索不足。
薄煤层开采技术相对成熟,但在提高采场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还有待提高。
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脱节,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与实践结合。
针对薄煤层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薄煤层地质条件的研究,提高对采场围岩稳定性的认识,探索科学合理的支护和加固技术。
加大对采煤机的研发力度,提高其适应薄煤层开采的性能,尤其是针对超薄煤层开采技术进行深入探索。
推动薄煤层开采技术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融合,提高采场效率和降低成本。
加强薄煤层开采技术的实践探索,发挥煤矿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促进薄煤层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
薄煤层综采开采经验介绍随着国内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如何更有效地开采煤炭资源成为了当今煤炭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薄煤层综采作为我国煤炭行业的一种开发技术,因其省工、省煤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能源企业的重视。
本文将介绍薄煤层综采的技术特点、生产工艺以及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薄煤层开采技术特点薄煤层综采是一种综合了传统凿岩爆破和现代机电技术的开采方法。
相较于传统煤炭开采,薄煤层综采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薄煤层综采可以实现煤炭的连续、高效开采。
2. 环保:薄煤层综采能够减少对地表环境的破坏,以及与传统采煤方法相比,减少了煤炭的采掘浪费,同时减少了氧化煤尘的产生。
3. 安全:薄煤层综采能够降低煤炭开采的风险,减少矿工的伤亡事故。
4. 节能:采用薄煤层综采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煤炭的采掘浪费,还可以直接利用煤炭废渣,更加节约能源。
二、薄煤层综采生产工艺1. 长壁推进在薄煤层综采过程中,长壁推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过程。
长壁推进主要是指将煤炭分段开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支护,最终将煤炭采完。
长壁推进的具体工艺包括:(1)准备工作:制作支架、钢板、钢筋和道轨等材料,并将材料运至工作面。
(2)开掘道口:在工作面上开掘出一条长50米、高1.1米、宽1.5米的道口,同时进行支架的安装。
(3)准备机械设备:将采煤机、运煤机、机架等设备安装到工作面上,并对设备进行调试。
(4)采煤机开采:开始进行煤炭开采工作,采煤机不停地推进,同时也将煤炭从墙壁上切割下来。
2. 钻爆炸工艺钻爆炸工艺主要用于薄煤层综采的顶板和底板控制。
具体工艺包括:(1)探矿:通过对该矿井的地形探测和地质勘探,确定矿井内部的地层情况。
(2)钻孔:在地层中钻孔,安置装有炸药的炮管。
(3)点火:点燃炮管中的引线,开始炸药爆炸作业。
(4)采矿:受爆炸效果的影响,底板煤层和顶板煤层被削平,方便后续的采矿作业。
3. 机械装备薄煤层综采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采煤机、运煤机、转载机等。
我国薄煤层开采设备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的产煤大国,煤炭的利用在基础能源中占很大的一部分,我国的煤炭储量比较丰富,其中薄煤层占有一部分的比例,据探测我国薄煤层比列占我国全部可采煤炭储量的21%以上。
我国的薄煤层大都属于较难开采煤层,主要是受到采煤工作面条件、巷道空间十分狭小、地质结构和条件变化大等因素综合的限制,同时在开采薄煤层的投入较大,而产出值较低。
因此,我国在薄煤层的开采水平上要远远落后于中厚煤层开采水平。
要使我们对薄煤层的开采水平达到中厚煤层的开采水平,同时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采煤机研发上下足功夫,因为在机械化采煤中,采煤机是所有设备中的关键部分。
本文主要从薄煤层机械化采煤设备的现状出发,指出现有的采煤设备的不足,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薄煤层开采设备趋势0 引言我国对煤炭机械化开采起步较晚,因此,在上个世纪我们可选择的薄煤层采煤机机型少,其可靠性、功率、产值等方面都比较的差,从而导致我国薄煤层年产量逐渐地减少,很多矿区都渐渐地放弃对薄煤层的开采,造成很大的浪费。
进入“七五”、“八五”后,采煤机技术渐渐地发展起来。
随着采煤机的大范围的推广应用,薄煤层的机械化开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适用工作范围渐渐地扩大,薄煤层采煤机也暴露出了较多的缺陷,极大地限制了采煤机的使用效果。
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开采,我国许多矿区中的厚煤层已接近枯竭,因此薄煤层的规模化的开采,就显得很重要。
因此,大力发展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加大对薄煤层开采设备的研发,对于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延长我国矿井开采年限和实现煤炭高效开采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1 薄煤层采煤设备的发展状况和不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普通薄煤层开采设备大体上有以下类型。
1.1 抛煤机在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研制出了mbj.1型刨煤机,它主要是有两种类型:拖钩式和滑行式。
滑行式刨煤机的主要优点:①对于较硬的煤层比较适用;②抛煤机的结构简单,维护起来较方便;③可以实现与液压支架电液控制定量推移系统相配合,从而实现薄煤层采煤工作面的连续化和自动化作业。
煤矿薄煤层开采的特点及开采技术要点发布时间:2023-04-26T03:11:54.987Z 来源:《科技潮》2023年5期作者:谢林杰[导读] 所谓薄煤层指厚度为1.3m以下的煤层,其开采过程中工作环境非常狭窄,开采作业难度相当突出,特别容易在开采作业操作中出现各种危险事故,开采效率整体不高。
新罗区煤炭行业服务中心福建省龙岩市 364000摘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煤层构造较为复杂,尤其是我国南方省份煤炭开采,面临开采较薄煤层的问题。
就以煤矿薄煤层开采作业为例,它的开采厚度相对较小、煤层较薄、整体劳动效益偏低。
所以结合煤矿薄煤层开采特点,本文就分析了国内薄煤层的开采工作开展现状,简单分析煤矿薄煤层开采技术要点。
关键词:煤矿薄煤层;开采特点;开采技术要点;综采工作面;发展现状所谓薄煤层指厚度为1.3m以下的煤层,其开采过程中工作环境非常狭窄,开采作业难度相当突出,特别容易在开采作业操作中出现各种危险事故,开采效率整体不高。
在思考如何最大限度提高开采效率方面,需要了解到煤矿薄煤层开采技术必须丰富化、全面化。
当然,首先了解煤矿薄煤层的开采作业特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国内煤矿薄煤层的开采工作实施现状我国贵为煤炭大国,煤炭资源相当丰富、储量较大、且存在多样化赋存结构。
参考国内煤层厚度展开划分分析,其中薄煤层指厚度为0.8~1.3m的煤层结构,而如果煤层厚度<0.8m,则属于极薄煤层结构。
考虑到当前我国煤炭储量中仅仅薄煤层矿区就达到60亿t以上,大约占到全国煤炭总储量的20%,所以积极思考研究煤矿薄煤层开采作业技术是很有必要的[1]。
近年来,国内薄煤层在开采过程中追求开采技术创新,例如向炮采、机采等诸多技术来优化开采效果、提高开采效率,结合各类大功率薄煤层运用综合成套设备,这就表现出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就薄煤层自身开采条件而言,其技术应用是存在局限性的,它的具体开采过程普遍存在技术性严重制约问题。
所以,切实加大薄煤层综采工作,打造综合综采工作面已经成为大势所趋[2]。
当前国内薄煤层开采难点及解决办法剖析摘要:在我国能源稳定战略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就是煤矿产业,在能源需求逐渐增长的今天,煤炭产业的稳定发展影响着我们国家能源的利用比重,其是稳固满足能源需求的基础与根本前提。
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当前国内薄煤层开采难点及解决办法来进行剖析。
关键词:薄煤层采煤;开采难点;解决办法1、薄煤层的特点薄煤层指的就是在地下开采的时候,其厚度必须要小于13m或者是在露天开采的时候,厚度小于3.5m以下的煤层。
其具有以下特点:1.1、煤炭资源储量大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已经探究了薄煤层所存储的煤炭资源总量已经达到了61.5亿吨,其分布的地域性十分的广泛,地质条件也相当的复杂。
其中,四川占到了60%,山东占52%,贵州则是占到了37%。
我们在面对这一特点的时候,对于提高薄煤层的产量来说,薄煤层的开采技术则是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1.2、回采工艺复杂薄煤层因自身赋存的特点,在开采的过程之中安全系数低、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最终也就导致了工效低下,这也就会使得薄煤层的开采难度变大,成本的投入高,使得大部分的煤矿企业就得将薄煤层的开采放弃,最终就会造成相当严重的资源浪费。
1.3、安全隐患大在薄煤层开采的过程之中,工作面采高低,比如地质构造、遇煤层厚度等等的变化,机械化开采极易破坏局部围岩,使得顶底板发生破碎的现象;与此同时,因为在开采的过程之中存在地下水、瓦斯气体等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最终就会使得开采存在安全隐患。
2、薄煤层采煤机的开采难点2.1、机身高度与运煤、装煤间的矛盾对于薄煤层开采的工作面来说,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在在客观上就得需要采煤机的机板与和机面之间一定要保持一定的空间,与此同时,我们为了在最大限度上来使得采煤机的机身以及刮板输送机之间也得相应的保持一定的空间,进而就会避免影响到滚筒的装煤效果,那么这就势必得要求加大压缩采煤机的机身高度。
2.2、机身重量与装配功率的矛盾依据以往的试验,薄煤层开采通常得要求装机功率大以及机身重量轻,但是这些要求均与机械设计存在矛盾。
薄煤层开采是指煤层厚度小于1.3米的煤层开采技术,与传统的煤矿开采方式相比,薄煤层开采具有资源利用效率高、安全性好、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目前,薄煤层开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煤矿规模化、专业化:随着煤矿企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薄煤层开采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采煤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煤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推动了薄煤层开采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如矿山掘进机、绞车等设备的应用。
绿色开采:煤炭企业为了适应环保要求,开始采用绿色开采技术,如液压支架、人工采掘等,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化:薄煤层开采技术的智能化趋势逐渐明显,通过数字化、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矿井开采的控制和监测,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国家政策引导: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煤炭行业开始向资源整合、高效清洁、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薄煤层开采也将得到更多政策支持。
总之,薄煤层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推动了煤矿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未来薄煤层开采技术将向智能化、绿色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薄煤层采煤工艺现状及发展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但是,在煤炭的开采工作上,多数集中在中厚煤层。
薄煤层在我国的储量却是极为惊人,但却未能得到大面积的开发利用。
本文重点探索薄煤层采煤工艺的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薄煤层;采煤工艺;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据统计,国内薄煤层的储量约为670亿t。
在统配煤矿中,现有的矿井薄煤层占全部煤层的采储量21%。
但是,薄煤层的产量却始终未能实现这一比例。
由于国内中厚煤层开场工艺较为先进,并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因此,导致薄煤层开采比例更是有下降趋势。
相对来讲,薄煤层空间较小,不利于机械设备的安装与操作,进而致使劳动密度大,工人可用空间不足,容易引发瓦斯爆炸等危险。
同时,薄煤层的煤炭产量较低,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进而导致其生产成本较高。
一、国内薄煤层采煤工艺现状20世纪60年代中期,鸡西、淄博等一些薄煤层矿区仿照mlq-64型机组制成了一些小功率的薄煤层采煤机,受到现场欢迎。
20世纪70年代开始又进行了改进,研制了第二代薄煤层采煤机,对mlq-64、mlq-80机组进行改革使之适应0.8 m以上薄煤层开采。
现在国产薄煤层滚筒采煤机基本上可以满足煤层厚度0.8~1.3 m 及中厚下限、煤质中硬及以下的缓(倾)斜薄煤层开采需要。
刨煤机自1940年在德国问世以来,很快得到推广和应用。
刨煤机是薄煤层工作面刨削煤层的动力设备,主要由刨头、刨头导轨、无级牵引链(刨链)和采煤工作面两端的驱动装置组成。
刨头沿刨头导轨由刨链牵引在工作面往复运动,依靠刨刀对煤壁形成的静压力将煤刨落。
煤在刨头和导轨的犁形斜面的作用下进入输送机运至工作面下端口。
根据煤的硬度,刨煤机的截深可以调整。
刨煤机的工作特别借助于煤的方向特性和节理。
在煤的节理发育较好、长壁式工作面与主节理方向平行时,刨煤机即可沿弱层将煤刨成片状。
螺旋钻采煤法在1979年由前苏联试验成功,并得到推广应用。
薄煤层开采技术探讨薄煤层开采技术是在煤层厚度小于1.2米、倾角小于25度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开采方式。
由于煤层厚度较小,因此开采难度大,需要采用一系列先进的开采技术来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薄煤层开采技术的实现方法。
1. 水平开采技术在薄煤层开采中,传统的井筒和条带式开采技术不再适用。
水平开采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煤矿开采方法,其主要特点是通过隧道掘进进入煤层,然后在隧道内沿煤层水平方向进行开采。
在水平开采中,可以采用液压支撑技术,有效地增加工作面的稳定性,同时使用无烟药破碎爆破技术,实现了尽量减少地面震动和噪音。
2. 低排放采煤机技术传统采煤机在开采薄煤层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和粉尘,对工人健康和生产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威胁。
因此,低排放采煤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薄煤层开采中。
低排放采煤机技术采用封闭式结构设计,减小了机器运转时的噪声和振动。
采用独特的喷水系统喷雾煤屑,降低了煤尘浓度,大大减少了煤尘对人体的危害。
3. 破碎输送技术在薄煤层开采过程中,传统的采煤方式会造成大量的废料和石灰岩产生,使得煤矿生产的成本相对较高。
而使用破碎输送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该技术采用煤矿破碎机和输送机将产生的煤炭、石灰岩和废料混合成一种统一的物料,通过运输带将其运送到外部处理,大大减少了煤矿的生产成本。
4. 智能化控制技术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薄煤层开采也开始应用智能化控制技术。
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使设备实现自我监测、自我调整、自我故障诊断和自我保养,确保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智能化控制技术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使得煤矿生产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总之,薄煤层开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带动我国煤矿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升。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薄煤层开采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和优化,给我国煤矿产业带来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薄煤层开采技术摘要对于我国资源储量比较大的薄煤层来说,随着国内外采矿设备制造水平的提高,在采用大功率、高可靠性工作面设备的基础上,应根据当地的煤层赋存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采煤机械,并采用合理的采煤方法,努力实现薄煤层的高产高效开采。
关键词薄煤层开采工艺分析回采技术发展趋势支护技术现状我国把厚度小于1.3 m的煤层划归为薄煤层,厚度小于0.8 m的煤层属于极薄煤层。
我国薄煤层资源丰富,分布面广,而且煤质好。
据统计,全国薄煤层的储量占全部可采储量的20%,在近80个矿区中的400多个矿井中就有750多层为薄煤层。
其中,厚度在0.8 m~1.3 m的共占86.02%,小于0.8 m的占13.98%,0.8 m~1.3 m的缓倾斜煤层占73.4%,开采条件相对较好。
一些地区薄煤层储量比重很大。
贵州省占37%,山东省占52%,四川省占60%。
尽管有较好的储存条件,但由于受“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安全系数低、工作效率低”的“一大三低”影响,每年从薄煤层中采出的煤量仅占全国总储量的10.4%,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产量与储量的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矿井服务年限。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始对薄煤层工作面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与装备展开研究,先后研制并生产了多种类型薄煤层工作面综采配套设备,但没有解决关键性技术装备问题,薄煤层开采成本高、单产低、效益差、工人劳动强度高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一、薄煤层开采的特点目前我国薄煤层多数采用普采,高档普采,效率低,经济效益差,一直制约着薄煤层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一些矿井虽然使用了综合采煤设备,但是三机装备配套性能不佳,生产效率低,工作面生产能力很低。
薄煤层由于其开采厚度较小,与中厚及厚煤层相比,开采主要存在以下特点:煤层薄、采高低、煤质硬、劳动效益低煤层厚度多在1.3 m以下,并且煤层硬度多大于3~4,使得人员进入或在工作面内作业以及设备移动都十分困难。
薄煤层采煤机的发展及技术分析
作者:段力权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36期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薄煤层采煤机的发展状况,并对薄煤层及薄煤层采煤机的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in seam coal mining machine,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in and extremely thin coal seam coal mining machine techniques.
关键词:薄煤层;采煤机;发展
Key words: thin coal seams; coal mining machin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D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168-01
1薄煤层采煤机的发展状况
20世纪80年代,我国自主开发、制造了适应我国不同煤层条件的滚筒式采煤机系列产品,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初步完成了主导机型,由液压牵引采煤机向电牵引采煤机升级换型工作。
1980年,黑龙江煤矿机械研究所和鸡西煤矿机械厂共同开发了BM系列骑输送机滚筒采煤机,其中BM-100型双滚筒采煤机,性能良好,能自开缺口、强度高、工作可靠,在我国薄煤层采煤中广泛应用。
但是用双滚筒采薄煤层,结构较复杂,机身又长,所以使用不便,于是又生产出更加简化的BMD-100型单滚筒薄煤层采煤机。
BM系列采煤机在许多煤矿均有使用,其牵引力达120kN,牵引速度为0~6m/min。
可适用于采高0.75~1.3m,煤质硬度为中硬以下缓倾斜薄煤层中使用,平均年产量为16万吨左右。
为了满足开采较硬薄煤层的需要和提高薄煤层滚筒采煤机的可靠性,黑龙江煤研所、鸡西煤机厂研制的MG150B型采煤机,煤科总院上海分院与大同矿务局联合研制的5MG200-B型采煤机,中波合作研制的MG344-PWD型强力爬底板采煤机,以及上海分院与西安煤机厂合作研制的MG375-AW型采煤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满足厚薄煤层并存、薄煤层作为解放层开采矿井的迫切需要,并结合中厚煤层滚筒采煤机技术,1997年,由大同矿务局、煤科总院上海分院联合研制了新一代MG200/450-BWD型薄煤层采煤机,该采煤机采用多电机驱动、交流变频调速、无链牵引等技术。
总装机功率达450kW,其中截割功率2×200kW,牵引功率2×25kW,牵引力400kN,牵引速度0~6m/min。
采用骑输送机布置方式,可用于采高为1.0~1.7m的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工
作面。
在此基础上,又研制出MG250/550-BWD型采煤机。
为了满足中小型矿井薄煤层普采与高档普采工作面的需要,研制了MG250-BW型薄煤层采煤机,采用骑输送机布置和液压调速无链牵引方式,装机功率250kW,截割电机采用特别设计的充液电机。
最大牵引力300kN,牵引速度0~6m/min,单电动机纵向布置,机身分为3段,中间为电机,两端为牵截部。
该采煤机的牵截部将泵箱、牵引齿轮传动部、截割部固定齿轮传动箱合为一体,结构紧凑。
各段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机身无底托架,配用SGB630/150C溜槽,机面高度为699mm,可适应采高为0.85~1.5m薄煤层普采与高档普采工作面。
哈尔滨煤矿机械研究所研制了几种机型的薄煤层采煤机,都已投入使用。
BM1-100型薄煤层采煤机用于沿长壁回采工作面,可采0.8~1.3m厚的煤层。
该采煤机由单电动机驱动,电动机的动力通过右端出轴上齿轮传给右截割部离合器齿轮,再经过一级伞齿轮和三级直齿轮传至滚筒,滚筒以94.87r/min转速进行落煤和装煤。
电动机的动力通过其左端的齿轮,带动牵引部过轴上的齿轮,分别经过一对直齿轮传至主泵和辅助泵,主泵产生的高压油通过闭式循环油路驱动马达,马达再经过两级直齿轮和一套行星齿轮传动,带动主链轮和圆环链,采煤机以
0~6m/min牵引速度沿输送机运行。
它的特点是电动机功率较大,机身强度较高,牵引部装有液压恒功率自动调速装置,可使电动机在额定功率下工作。
还设有内外喷雾装置、双支点摇臂,刚性好、强度高。
BM1-100和MG150B型采煤机均为有链牵引,安全、可靠性能稍差。
与之相比,MG300-BW1型采煤机具有更多的优势。
MG300-BW1型采煤机为一种新型的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它的特点是:①装机功率大,机身高度低,尺寸紧凑。
在现有的薄煤层开采中开采厚度较低。
选用304kW的电动机,最低采高控制在0.8~0.85m,多电机横向布置,便于井下维修;②双驱动销排式液压无链牵引,可以提高安全系数;③中间部采用整体机壳,去掉底托架,增加了整体刚性;④突出了可靠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原则,充分考虑了薄煤层的恶劣条件,对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2薄煤层采煤机的技术性能及比较
我国使用的薄煤层采煤机基本上是在MG系列薄煤层采煤机基础上研制成的,大都以液压牵引方式为主。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薄煤层采煤机已由液压牵引向电牵引方向发展。
相对于电牵引,液压牵引虽然牵引特性较“软”,但液压牵引采煤机对液压油的清洁度要求很高、牵引力相对较小,一旦采煤机有故障维修起来很不方便;而电牵引采煤机的牵引力大、液压系统简单可靠,维修方便;相对机载(变频器和变压器直接安装在机身上)来讲,非机载布置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整机的长度、降低了电控箱的高度等,但毕竟多了一根牵引电缆,会造成牵引电压部分损失下降、控制信号受到干扰等,特别对于极薄煤层采煤机影响更大。
同时,对于变频器的“复位”等操作都比较不方便;而机载的布置方式整个采煤机只拖曳一根主电缆、采煤机的结构相对紧凑、对变频器的操作管理方便可靠。
从2005年起,极薄煤层采煤机的研发和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截止2007年,国内有关厂家开发的极薄煤层采煤机型号和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所示。
这些极薄煤层采煤机的主要特点是:
整体结构比较紧凑、机身长度较短,截割电动机多半采用横向布置在摇臂上,摇臂减速箱中大都不采用行星机构,滚筒直径较小,机身重量较轻。
为了使采煤机有更好的装煤效果,在摇臂上多半装上类似于门式挡煤板的挡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