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差定价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37
基差计算方法嘿,朋友!你要是涉足期货或者现货市场呀,基差这个概念可就像一把神奇的小钥匙,能帮你打开不少财富或者风险管理的大门呢。
今天呀,我就来和你唠唠基差计算方法,这可有趣得很呢!先来说说啥是基差吧。
基差就像是两个小伙伴之间的距离,这两个小伙伴呢,一个是现货价格,另一个就是期货价格。
比如说,你在市场上看到苹果现货价格是5元一斤,苹果期货合约价格是6元一斤。
那这时候基差就是现货价格减去期货价格,也就是5 - 6 = -1元。
简单吧?这就像你在比较两个小朋友的身高差一样,一个高一个矮,一减就知道差多少啦。
那有人可能会问了,这基差计算就这么简单?哈哈,也不完全是呢。
有时候呀,这基差的计算还得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
我有个朋友小李,他刚开始做期货的时候,就没把基差算明白。
他看着棉花的价格,现货是10元一斤,期货合约价格是12元一斤,他就按10 - 12 = -2元这么算了。
可是呢,他没注意到期货合约的规格和现货可能存在差异。
这期货合约可能是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数量标准来的,和他看到的普通现货不完全一样。
就好比你拿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小苹果去比较重量,你得先把衡量的标准搞清楚呀。
后来呀,他仔细研究了期货合约的细则,才发现原来要按照调整后的价格来计算基差,这才把基差算对了。
咱们再来说说基差计算在实际操作中的重要性。
这就像你要去远方旅行,你得知道你现在的位置和目的地的距离一样重要。
我认识一个做大豆生意的老张,他可是深知基差计算的妙处。
他经常关注大豆的基差变化。
当基差比较小的时候,他就会考虑是不是要囤点现货,同时在期货市场做一些套期保值的操作。
他是怎么算的呢?假如大豆现货价格是3元一斤,期货价格是3.1元一斤,基差就是3 - 3.1 = -0.1元。
他就会想啊,这个基差这么小,是不是意味着期货价格相对偏高了呢?这就像他看到一个东西标价有点高,他就会琢磨是不是有什么机会。
他要是觉得有机会,就会买入现货,同时卖出期货合约。
您一定想知道的基差定价思路——卖方篇展开全文您一定想知道的基差定价思路——卖方篇2018-02-05 牛钱网导读:延续上一篇文章“轻松看懂基差贸易模式”中的内容,我们知道在基差贸易中一般将升贴水的报价方称为基差的卖方,而将接受升贴水并拥有点加权的一方称为基差的买方。
基差贸易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升贴水的交换。
因此,对于基差的买卖双方,在贸易策略制定上也就比较大的不同,小编将会分别从买卖双方两个角度为您分析基差贸易策略制定方面的不同。
本篇小编将会主要用来分析基差贸易中的卖方交易策略升贴水报价策略CNF(到岸价格)升贴水一般包含FOB(离岸价格)升贴水加上运费,因为各地距离货物交接地点的距离不同,运费自然会产生较大差异进而影响到CNF升贴水。
在升贴水谈判的过程中,基差卖方一般会将自己的预期利润也含在升贴水中,此外,其他的一些前期的支出,如:利息、储存费用、经营成本等也会考虑在内。
除却这些可以通过企业自身运算出来的数字,货物提供方当地货物的供求紧张状况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如果当地货物比较紧俏,那么现货价格相对于期货价格就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因为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最终导致的就是基差会逐渐走强;反之亦然。
因此,基差卖方在确定基差报价之前,需要对未来现货的供求状况做一个尽可能准确的预估,如果预测未来现货供应将会逐步趋紧,那么升贴水的报价就会高一些,反之如果未来商品供应将趋于宽松,那么升贴水的报价就会低一些。
如果现货价格波动不大,那么基差卖方往往要升贴水的报价和期货价格相联系。
如果是买方叫价交易,那么一般卖方作为贸易商会先做卖出套期保值,也正是为此,一般卖方都可以实现啊盈利性套期保值。
此时,如果期货价格上涨,那么升贴水报价就会下降一些,反之期价下跌,升贴水会相应的上涨一些。
同样的,如果是卖方叫价交易也是本着这个原则,那就是保持期货价格加上升贴水与现货价格相互匹配,以保证基差买方易于接受此报价。
您⼀定想知道的基差定价思路——买⽅篇您⼀定想知道的基差定价思路——买⽅篇2018-02-08 ⽜钱⽹导读:在上⼀期“您⼀定想知道的基差定价思路—卖⽅篇”中,⼩编提到:基差贸易从本质上来说导读是⼀种升贴⽔的交换。
在贸易中⼀般将升贴⽔的报价⽅称为基差的卖⽅⽽将被动的接受升贴⽔然⽽可以获得点价权的⼀⽅称为基差的买⽅。
基差交易对于基差卖⽅来说,⾮但可以保证卖⽅锁定合理的销售利润,同时也可以将交易中产⽣的价格风险转移给点价⽅。
相对来说,作为基差买⽅基差贸易的利弊就更为值得分析。
作为基差买⽅,较为有利的⽅⾯除了明确了采购(销售)的上家(下家),更主要的是通过获得了商品的点价权,可以在商品定价⽅⾯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这样⼀来就可以获得未来降低采购成本提⾼利润的机会。
但是在拥有点价权的同时,基差买⽅也随之⾯临着在基差合同签订后价格向不利于企业⽅向发展的风险带来的不利因素。
因此基差贸易中买⽅的策略更称得上是⼀门艺术,下⾯就由⼩编为您仔细分析⼀下。
作为基差买⽅,在基差交易中的基本原则同样是收益最⼤化原则。
与基差卖⽅在贸易中思考⽅式不同的是:作为基差卖⽅时,如果希望获得最⼤化的收益需要围绕基差变动公式,即:使交易谈判时的升贴⽔报价与建⽴套保头⼨时的即时基差的差值(基差变动)尽可能对⾃⼰有利;⽽作为基差买⽅由于最终现货成交价格是期货点价价格+升贴⽔,所以买⽅所做的⼯作主要体现在升贴⽔谈判和对期货合约的点价两个⽅⾯。
升贴⽔谈判策略基差贸易中,基差买⽅⼀般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不知道基差卖⽅在套期保值时的建仓基差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通常,基差买⽅为了换来点价的权利,最终不得不在升贴⽔⽅⾯付出⼀定的代价。
虽然卖⽅让利空间有限,买⽅在进⾏谈判时也应当尽可能讨价还价争取优惠。
除此之外,有⼀点基差买⽅必须要注意的是,在市⾯上,升贴⽔的报价并不是唯⼀的,具体到每家基差卖⽅给出的升贴⽔可能都会存在⼀定的诧异,基差买⽅也应当多⾛多问,争取讲成本控制在⼀个较低的范围。
基差交易名词解释1.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基差交易!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其实就是咱们买卖东西时的一个小聪明!2. 基差是啥呢?简单说就是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差价。
就像是你去菜市场买白菜,现在的价格是3块钱一斤,但是有人跟你约定下个月以2块钱卖给你,这个1块钱的差价就是基差啦!3. 说到正基差,那就是现货价格比期货价格高的情况。
就好比是夏天的西瓜,现在买要5块钱一斤,但是签合同约定冬天送货只要3块钱,这个差价就是正基差。
这种情况经常会让人心里美滋滋的,因为等于是提前锁定了更便宜的价格!4. 反基差呢,就是现货价格比期货价格低。
打个比方,现在大米5块钱一斤,但是约定下个月要用6块钱的价格收购,这就是反基差啦。
卖家看到这种情况,心里肯定乐开了花,因为等于是锁定了更高的卖价!5. 基差升水这个词可有意思了,就是基差在变大。
比如原来现货比期货贵1块钱,后来贵2块钱了,这就是升水啦!就像是坐电梯往上升一样,价差越来越大。
6. 基差贴水就是基差在变小或者变成负数。
还是拿刚才的例子说,原来现货比期货贵1块钱,后来只贵5毛钱了,这就是贴水。
就像是水位在下降,价差越来越小。
7. 基差交易策略可是个好东西!聪明的交易者就像是下棋高手,总是能抓住基差变化的机会。
当他们发现基差特别大的时候,就可能出手了,这就跟赶集买便宜货是一个道理!8. 基差风险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就像是过山车一样刺激。
因为基差可能会忽高忽低,让人心惊肉跳的。
要是把握不好,那可真是要赔得裤子都没了!9. 基差套利是个技术活儿,就像是炒菜要掌握火候一样。
得在合适的时机买入现货,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者反过来操作,这样才能赚取中间的差价。
10. 基差收敛说的是价差在慢慢变小,就像两个人本来离得远远的,现在慢慢走到一起了。
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期货临近交割的时候。
11. 基差分析可是门学问!得像个侦探一样,仔细观察市场的供需关系、运输成本、储存费用这些因素。
基差和基差定价模式介绍基差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常常用于衡量市场上某一商品的价格与该商品的现货价格之间的差异。
基差也可以被视为投资者对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测,可以用来进行商品定价和风险管理。
在基差定价模型中,基差被认为是该商品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差值。
期货价格是投资者在交易所上通过期货合约所表示的未来交割价格,而现货价格是实际物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市场价格。
基差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供需关系、市场情绪、政治事件等。
当市场供应超过需求时,基差可能呈负值,即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
相反,当需求超过供应时,基差可能呈正值,即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
基差的波动可以反映市场对未来供需变化的预期。
基差定价模型可以通过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来确定基差的变动趋势。
基本分析考虑宏观经济因素和供需基本面,如季节性变化、天气状况、产量预测等。
技术分析则通过图表、趋势线和指标等工具分析历史数据,以寻找规律和趋势。
基差定价模型在商品市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农产品市场中的基差定价模型可以用于确定农产品的期货价格,以帮助农户和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定价和风险管理。
能源市场中的基差定价模型可以用于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的定价,以及能源公司的投资决策。
总之,基差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于衡量商品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差异。
基差定价模型通过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帮助投资者理解市场供需状况,预测未来价格走势,从而进行商品定价和风险管理。
基差定价模型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期货市场还是现货市场,投资者都需要对基差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市场动态和价格变动趋势。
一方面,基差定价模型可以用于商品期货市场,帮助投资者和交易员确定商品的期货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基差代表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市场对未来供需变化的预期。
当基差为正时,意味着投资者预期未来价格会上涨,而负值则意味着预期下跌。
对美国农产品市场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后,我们最深刻的感受是:期货市场就是现货市场。
在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中有60%是从事生产、流通、贸易、加工的现货商,农产品现货市场中各个环节的定价也都离不开期货市场,可以说,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真正融为一体,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和利用。
连结美国农产品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纽带就是基差,现货市场绝大多数的定价体系都是以基差为根底而建立和形成的,期货市场的许多操作策略也都建立在对基差变化和判断的根底之上。
一、基差的概念在美国市场中,基差就是指现货价格减去期货价格,即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
基差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这主要取决于现货价格是高于还是低于期货价格。
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那么基差为正数,又称为远期贴水或现货升水;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格,那么基差为负数,又称为远期升水或现货贴水。
谈到基差,必须与时间和地点联系在一起,即某地点某一时刻的基差。
在基差中,反映了现货和期货两个市场之间的运输本钱和持有本钱:运输本钱,是指基差的空间因素,不同地点的基差随运输费用而不同。
持有本钱,是指基差的时间因素,即持有或储存商品由某一时间到另一时间的本钱,包括储存费用、利息、保险费、损消耗等。
因此,同一地点的基差是随着时间而变动的,离期货合约到期的时间越长,持有本钱就越大,反之那么越小。
当非常接近合约的到期日时,某地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必然几乎相等,两者间可能存在的微小差异就是交割本钱。
二、影响基差的主要因素基差取决于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两者之间的关系,但凡可以影响这两者的因素最终都会影响基差,包括商品近远期的供给和市场需求情况、替代商品的供求和价格情况、运输因素、政治因素、季节因素、自然因素等。
当上述因素发生变化,导致某地点的谷物短缺、供不应求时,现货价格相对期货价格出现上涨,表现为基差变强。
反之,当某地点的谷物供给过剩、供大于求时,现货价格相对期货价格出现下跌,表现为基差变弱。
基差定价交易模式详解基差定价交易模式是一种用于商品市场中的交易策略,用于利用基差的变动来获取利润。
在这种交易模式中,基差是指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差异。
基差通常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季节性变化、货物质量和交付地点等因素而变动。
基差定价交易模式利用基差的波动来进行买卖,以获取价格差的利润。
基差定价交易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基差的变动来进行交易,在基差扩大时进行买入,在基差缩小时进行卖出,从而获得价差利润。
这种交易模式需要对市场供求关系和基本面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确定基差变动的可能原因和趋势。
同时,交易者还需要关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价格走势,以确定合适的买入和卖出时机。
1.分析市场供需关系:交易者需要对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市场的季节性变化、库存水平、产量等因素的影响,以确定基差变动的可能原因。
2.选择适合的交易品种:根据自身的交易经验和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交易品种进行交易。
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交易规则,交易者需要了解和熟悉所选择的品种的特点。
3.确定买卖点: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和分析,确定合适的买入和卖出时机。
通常,在基差扩大时进行买入,在基差缩小时进行卖出。
4.建立仓位:在确定买卖点后,交易者需要建立合适的仓位来进行交易。
仓位的大小取决于交易者对市场的判断和风险承受能力。
5.控制风险:在进行交易时,交易者需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以及不断调整和控制风险。
同时,交易者需要设立止损和止盈点位,以防止亏损过大或利润回吐。
6.交易执行与管理:在交易过程中,交易者需要严格执行自己的交易计划和策略,并进行适时的调整和管理。
同时,交易者还需要及时关注市场信息和动态,以做出合适的决策。
基差定价交易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基差的波动来获取利润,同时能够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
然而,这种交易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市场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等。
因此,交易者在进行基差定价交易时需要有一定的市场分析和风险控制能力,以及严格的交易纪律和管理能力。
基差定价业务浅析一、基差基差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该商品在期货市场的期货价格之差,即:基差=现货价格一期货价格。
二、基差合同对于买家而言,基差定价合同的采销步骤如下:1、卖家报基差,买家询基差;2,买卖双方签订基差定价采购合同;3,买家按照合同约定缴纳履约保证金;4,买方点价。
对于未点价部分如果买家想先提货后点价,可以按照合同约定比例支付溢价货款,也就是先提货后点价;5,基差销售(先不点价)或一口价销售。
(如果销售)三、点价点价主要出现在大宗商品的远期现货交易中,优势主要有两个:一是保证金交易,节省买方资金占用;二是规避订货到实际交付期间的价格风险。
本质是在大宗商品交易中,把物流与定价过程分解开,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在一些例如大豆、铜、石油等大宗商品贸易中,点价交易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
购销双方签合同时不以固定的价格而是确定价格的计算公式,一般是期货价格+升贴水,根据不同的交易品种升贴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升贴水的高低,与点价所选取的期货合约月份的远近、期货交割地与现货交割地之间的运费以及期货交割商品品质与现货交割商品品质的差异有关。
然后约定一个作价期,在作价期内买方支付点价保证金后可以根据期货盘面的价格点价,有时买方会多次点价,每次点一部分数量,也可以一次点价所有的合同数量,具体点价方式要根据买方对市场的判断,买方点价卖方同意即确定所点数量的价格。
点价需要在作价期内,若超出作价期则按合同约定的方式结算。
点价的作用体现在给买方一个选择价格的机会。
最初,点价常用在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当中,因为进出口贸易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物流时间,而这段时间内货物的市场价格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动,以至于对买方很不合算。
四、历史刚开始中国的油脂企业从美国进口大豆,船期40天。
进口大豆时,要交10-20%保证金,每船大概5.5万吨。
从大豆离开美国港口,要经过40天左右才到达中国港口。
在这40天之内,大豆价格可能已经发生大幅的下降,以至于中国的进口商即使放弃这些保证金并再次从别地拿货,也比直接要这船货划算,这就导致很多中国进口商违约。
差别定价策略的四种形式
1. 基本差别定价:基本差别定价是根据消费者的地理位置、购买频率、付款方式、使用量或其他因素的差异而定价。
例如,定价不同的门票价格。
有些景点定价较高,而有些场所则为学生提供折扣。
这种策略可以提高利润并增加销售额。
2. 时段差别定价:时段差别定价是根据不同时间段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评估而定价。
例如,航空公司在旅游旺季时会提高机票价格,而在淡季时则会降低价格。
这种策略可以平衡供求关系,降低成本并为产品提供更好的接受度。
3. 个性化差别定价:个性化差别定价是根据个体消费者的需求和能力而定价。
例如,不同的保险公司会根据个体的年龄、职业和历史记录来决定保费价格。
这种策略可以提高个体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增加销售收入。
4. 二次市场差别定价:二次市场差别定价是指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之间的价格定价。
例如,市场贫困的地区的价格较低,市场高消费的地区则价格较高。
这种策略可以提高销售收入,拓展市场范围并为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基差交易定价模式详解采用“期货价格+升贴水”的基差定价方式是国际大宗商品定价的主流模式。
国际铜贸易、豆类等谷物贸易往往都通过“期货价格+升贴水”的交易模式进行操作。
目前,国内饲料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中运用该模式定价相对成熟。
例如,美国贸易商向国外出口大豆时,大多采用以下基差定价模式:大豆出口价格=交货期内任意一个交易日CBOT大豆近月合约期货价格+CNF升贴水价格;CNF升贴水=FOB升贴水+运费。
在上述定价公式中,“期货价格”由买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期货合约上自由点价。
离岸(FOB)现货升贴水是卖方依据套期保值操作和基差定价原理,结合自己的现货购销成本、期货保值成本之间的基差变动预期和合理的预期利润,在谈判现货贸易合同时报出,并与买方最终议定。
其中,FOB升贴水可以为正值(升水)也可以为负值(贴水)。
例如,某年11月初,中国某大豆进口商与美国某贸易商签订大豆进口合同,双方商定采用基差定价交易模式。
美方对大豆FOB升贴水报价是在相应CBOT大豆1月期货合约价格上+103.55美分/蒲式耳。
经买卖双方谈判协商,最终敲定的FOB 升贴水报价+100美分/蒲式耳,并敲定美湾到中国的巴拿马型船的大洋运费为73.48美元/吨,约合200美分/蒲式耳,中国进口商务必于12月5日前完成点价。
那么,到中国的大豆到岸价为CBOT大豆1月期货合约价格+300美分/蒲式耳。
如果中国大豆进口商最终点价确定的CBOT大豆1月期货合约价格平均为900美分/蒲式耳,那么,根据基差定价交易公式,到达中国港口的大豆到岸价(CNF)= (900美分/蒲式耳+300美分/蒲式耳) ×36.7437 蒲式耳/吨(大豆单位换算系数)=440.92美元/吨。
在现货贸易合同中,通常把成交价格约定为三个月或三个月以后的远期价格交易称为长单,而把在签订合同时以现货价格作为成交价格的交易称为短单。
目前,电解铜国际长单贸易通常采用的定价方法是,以装船月或者装船月的后一个月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电解铜现货月平均价为基准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