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 格式:pdf
- 大小:44.63 KB
- 文档页数:3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经典习题及答案十四【例题·单选题】(2018年)某企业产品入库后发现可修复废品一批,生产成本为20万元,返修过程中发生直接材料2万元,直接人工3万元,制造费用4万元,废品残料作价1万元已验收入库。
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为( )万元。
A.28B.29C.8D.2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2+3+4-1=8(万元)。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不可修复废品按定额成本计价。
2017年10月,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100元,不可修复废品10件,每件定额材料成本为200元;每件工时定额10小时,每小时直接人工5元、制造费用6元;不可修复废品的回收残值150元,并按照辅助产品入库。
该企业10月的废品净损失是( )元。
A.2 950B.3 100C.3 050D.3 20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10×200+10×10×5+10×10×6=3 100(元);废品净损失=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回收残值=100+3100-150=3 050(元)。
【例题·多选题】(2017年)下列各项中,影响企业废品净损失的有( )。
A.应由责任人赔偿的废品损失B.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C.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D.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废品净损失=废品损失-应由责任人赔偿的废品损失-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
【例题·判断题】(2016年)废品损失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和入库后发生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偿款后的损失。
( )『正确答案』√【例题·单选题】(2015年)某企业的燃料费按工时比例分配,本月燃料费为8 000元,甲产品生产工时为3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500小时,其中甲产品应分配的燃料费为( )元。
成本会计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引言成本会计是一门重要的会计学科,它主要关注企业的各项成本支出情况,并通过归集和分配这些费用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和决策。
本文将重点介绍成本会计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相关内容。
成本会计要素成本会计要素是指构成成本的不可分割的成本要素。
在成本会计中,常见的成本会计要素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
这些成本会计要素的归集和分配是成本会计核算的基础。
直接材料费用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费用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材料费用,它是成本会计中最基本的成本要素之一。
在归集阶段,直接材料费用需要通过材料购买、入库等环节进行记录和核算,确保直接材料费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分配阶段,直接材料费用需要按照产品的成本构成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品的成本和维持成本会计的连续性。
直接人工费用归集和分配直接人工费用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人工费用,它是成本会计中另一个重要的成本要素。
在归集阶段,直接人工费用需要通过员工薪资的核算和记录进行归集,确保直接人工费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分配阶段,直接人工费用需要按照产品的工时或产量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品的成本和维持成本会计的连续性。
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是指除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以外的其他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它包括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等。
在归集阶段,制造费用需要通过对各项费用的核算和记录进行归集,确保制造费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分配阶段,制造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品的成本和维持成本会计的连续性。
成本费用的归集方法成本费用的归集是指将相关的费用进行记录和核算的过程。
在成本会计中,常见的成本费用归集方法包括实际成本法和预算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指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归集和核算的方法。
它要求将各项费用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进行记录和核算,以确保成本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是直观、简单,能够反映实际的成本情况。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基础学习:职工薪酬的归
集和分配1
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例题】乙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支付生产工人职工薪酬27万元,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A产品的生产工时为500小时,B产品的生产工时为400小时。
要求:计算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以及A、B产品各自应分配负担的职工薪酬。
【正确答案】
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27÷(500+400)=0.03
A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500×0.03=15(万元)
B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400×0.03=12(万元)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09年12月共发生生产工人工资70000元,福利费10000元。
上述人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分配,其中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2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800小时。
该企业生产甲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为()元。
A.28000
B.32000
C.42000
D.480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甲产品应分担的人工费=1200×(70000+10000)/(1200+800)=48000(元)。
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方法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1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1.材料费用分配率 = 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2.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 该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分配率1.2 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1.某产品材料定额成本 = 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2.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 = 各种产品实际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之和3.某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 材料费用料定额成本×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二、人工成本的归集与分配2.1 按实际生产工时分配1.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 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2.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 = 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2.2 按单件定额工时分配1.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 = 该种产品投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2.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 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3.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 = 该种产品定额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3.1 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某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 = 直接发生的费用总额÷该辅助生产车间待分配的劳务数量3.2 交互分配法第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只限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根据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进行交互分配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略;第二次是将辅助生产分配前的费用,加上分入费用,减去分出费用,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后,再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各受益单位。
第一阶段的交互分配:1.某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 =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产品总量2.某辅助生产车间分配去其他辅助辅助部门费用= 其他辅助生产车间耗用该辅助生产车间劳务量×该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3.交互分配后该辅助部门费用 = 交互分配前该辅助部门费用+交互分配后转入该辅助部门费用 - 交互分配后转出该辅助部门费用第二阶段对外直接分配:1.交互分配后该辅助车间实际单位成本 = 交互分配后该辅助车间费用总额÷该辅助车间为辅助车间以外部门提供劳务总量2.其他部门应分配的费用 = 其他部门耗用该辅助车间的劳务数量×交互分配后该辅助车间实际单位成本3.3 计划成本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是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会计实务:费用的会计处理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支出,如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交通费等。
对于企业来说,正确处理费用的会计核算非常重要,可以确保财务报表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以下是费用的会计处理的几个基本原则:1. 费用的确认费用应该在实际发生时确认,并记入财务会计账簿。
例如,当企业购买原材料时,应该确认并计入原材料成本。
费用的确认应该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确保费用的确认是符合实际经济活动的。
2. 费用的分配对于一些费用,例如房租费用、水电费用等,可能会涉及到多个会计期间。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根据费用发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分配。
例如,如果一笔费用涉及两个月,那么应该按照实际使用情况将费用分配到相应的会计期间。
3. 费用的归集费用的归集是将各个费用项目进行分类并进行总结。
常见的费用分类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
费用的归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各个费用项目的组成和变动情况,并对费用进行控制和分析。
4. 费用的计量费用应该根据实际发生的金额进行计量,并以货币单位来表示。
例如,当企业支付员工工资时,应该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量工资费用。
费用的计量应该遵循“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原则,确保金额的准确性和费用与实际活动的关联性。
5. 费用的核对和监控企业应该定期对费用进行核对和监控,确保费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通过费用的核对和监控,可以发现异常情况和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
同时,还可以提供有关费用控制和管理的参考信息。
以上是费用的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正确处理费用的会计核算,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作出相应的经营决策。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费用归集分配实验,使学生掌握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对成本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费用归集的核算方法2. 费用分配的核算方法3. 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4. 辅助费用的归集和分配5.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实验过程1. 准备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指导书提供的资料,整理实验所需的数据,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
2. 费用归集的核算(1)根据原材料领用单,计算各种产品领用原材料成本,并将其归集到生产成本明细账。
(2)根据燃料、动力消耗记录,计算各种产品消耗的燃料、动力成本,并将其归集到生产成本明细账。
(3)根据工资发放记录,计算各种产品的人工费用,并将其归集到生产成本明细账。
(4)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
3. 费用分配的核算(1)采用直接分配法,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
(2)采用交互分配法,对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劳务进行分配,以计算出应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3)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将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
4. 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根据生产工时记录,计算各种产品的实用工时。
(2)根据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实用工时,计算分配率。
(3)根据分配率,将生产工人工资分配到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
5. 辅助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根据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将其归集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2)根据辅助生产车间对外提供的劳务数量,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到各个受益单位。
6.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根据要素费用明细账,将各种要素费用归集到生产成本明细账。
(2)根据生产成本明细账,将要素费用分配到各种产品成本。
四、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以下工作:1. 根据实验数据,正确计算各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成本。
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方法
1.实际分配法:实际分配法是将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费用全部分配给
产品成本。
具体操作方式是根据实际的工时、工资等数据,按照一定的比
例将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给每个产品。
2.标准分配法:标准分配法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工时和标准工资率,计算出标准直接人工费用,然后将其分配给产品。
标准分配法的优点是可
以避免实际工时和工资波动对成本的影响,但缺点是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
偏差。
3.作业订单法:作业订单法是根据特定的作业订单,在生产过程中发
生的直接人工费用按照订单的成本发生情况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
产过程中不同订单之间直接人工费用的差异较大的情况。
4.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或过程,然后将每个阶段或过程中的直接人工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直接人工费用的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5.敏感度分析法:敏感度分析法是通过对不同的因素进行敏感性测试,确定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比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不同因素对成
本的影响程度,从而进行合理的费用分配。
以上是直接人工费用的几种常见分配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
生产情况和需求。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配方法,以
便更准确地计算产品的成本,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会计核算之费用归集与分摊-:根据组织管理匹配费用归属要实现精细化会计核算,首先要根据公司组织管理架构,建立匹配的成本费用归集口径。
对此有的人会说,这不就是根据部门建立对应费用科目,这有什么复杂的呀。
其实整个事情可真没有这么简单。
比如公司如实行事业部制,则核算也需要根据事业部设置对应科目。
比如公司实行阿米巴核算体系,则核算也需要根据阿米巴核算要求进行设置。
以下用生产制造业常见的设置,来举例说明部门设置和费用插件DIP-B产线生产成本以上费用归集只是举例,具体到各家企业可能存在差异。
要知道不少IPO企业被监管部门问询,就是因为费用归集存在问题。
一是出于利益的考虑,按照自己的目的归集,比如某上市公司将生产部的生产技术部、生产维修科、生产信息部都作为研发费用归集。
甚至还有的上市公司将采购部、办公室都归集到研发费用核算。
二是企业管理未进行精细化,会计核算也无法精细化。
比如生产成本核算,有的企业生产类费用,只归属到某车间(也就是按照成本教材的一车间、二车间),没有精细化到插件DIP-A产线、插件DIP-B产线、插件DIP-C产线。
二:建立成本费用分摊规则企业财务管理,什么财务BP,阿米巴会计,绩效管理,都是建立在精细化核算的基础上。
没有会计核算谈财务管理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所以必须建议一套与企业实际相符合,与各管理层充分沟通的,可以落地执行的分摊归集。
要精细化财务核算,要建立核算制度,同时有时候更需要建立"公共费用分配制度"。
比如一个公司划分为几个事业部,那么涉及一些公共费用【比如部门公共(采购、人事、财务)等发生费用,比如费用涉及各部门各事业的】,则需要建立成本费用分摊规则。
以下是我曾在某公司制定的公共费用分摊制度(截取制度中的主要部分,涉及隐私信息和其他部门不予展示。
不要纠结这个制度看起来不完整哈)(一):权责1.1分管财务领导负责公共费用分摊的总体管理工作,对于公共费用难以界定的模糊地带和争议问题进行裁决。
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教学目的:掌握工资总额的组成,熟练掌握工账务处理方法,重点掌握应付工资的计算,特别是计时工资的计算,计件工资的计算和分配。
教学重点:工资核算的几务处理、应付工资的计算。
教学内容:1.工资费用包括的内容2.工资费用不包括的内容3.工资费用的的分类4.工资费用的计算5.工资费用的分配一、工资费用的组成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华丽本企业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具体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不包括在工资总额的款项: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
2.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
3.有关离休、退体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劳保支出。
4.出差伙食补助。
5.支会给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
6.购习本企业股票和债券所行的股息收入和利息收入。
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工资费用核算的原始记录主要有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
采用计时工资制度,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采用计件工资制度,应以产量记录中的产品数量和质量为依据。
1.考勤记录企业的考勤记录一般分车间、班组、科室分别进行,在月末经财会部门审核后,作为计算计时工资的依据。
2.产量记录产量记录是反映工人或半业休息班组在出勤时间内生产产品的产量和耗用生产工时的记录。
产量记录不仅是计算资的依据,同时,也是统计产量和生产工时的依据。
所以产量记录应提供产量、合格品产量、废品产量、工时等资料。
三、工资的计算(一)计时工资的计算计时工资是按规定的计时工资标准和考勤记录登记的工作时间计算的工资。
可采用月薪制和日薪制。
1.按月薪制计算月薪制,是按职工固定的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工资计算其工资的一种方法。
按出勤日计算:应付月工资= 出勤日数×日工资率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计算:应付工资== 月标准工资一缺勤工资缺勤工资== 缺勤日数×日工资率日工资率的计算有两种方法:①每月按30天计算不论大月小月一律按固定日数30天计算。
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人工费用就是指职工薪酬。
分配人工费用,也要划清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其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人工费用还应该按成本项目归集:凡属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人员的人工费用,列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费”项目;企业各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管理人员的人工费用,列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项目;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人工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列入“管理费用”科目。
(1)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人员的人工费用计人产品成本的方法由于薪酬制度的不同,生产工人薪酬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也不同。
在计件工资制下,生产工人薪酬通常是根据产量凭证计算工资并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在计时工资制下,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人员薪酬属于直接费用,可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如果生产多种产品,这就要求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人工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按产品实用工时比例分配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分配率=生产工人人工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实用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实用工时×分配率按实用工时比例分配人工费用时,需要注意从工时上划清应计入与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人工费用界限。
例如,生产工人为安装固定资产服务了,那么这部分生产工时就应该划分出来,所分配的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不得计入产品成本。
(2)人工费用分配表的编制为了按人工费用的用途和发生地点归集并分配职工薪酬,月末,生产部门应当根据薪酬结算单和有关的生产工时记录编制“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然后汇编“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
该表的格式内容举例见下表。
【例】根据表9-2即可登记总账和有关的明细账,其会计分录如下。
①职工薪酬费用: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46800—一辅助生产成本3354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960—一供电车间540—一锅炉车间420管理费用456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86820②提取职工福利费: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6552—一辅助生产成本4695.6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34.40—一供电车间75.60—一锅炉车间58.80管理费用638.40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12154.80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人工费用就是指职工薪酬。
分配人工费用,也要划清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其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人工费用还应该按成本项目归集:凡属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人员的人工费用,列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费”项目;企业各生
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管理人员的人工费用,列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项目;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人工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列入“管理费用”科目。
(1)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人员的人工费用计人产品成本的方法
由于薪酬制度的不同,生产工人薪酬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也不同。
在计件工资制下,生产工人薪酬通常是根据产量凭证计算工资并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在计时工资制下,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人员薪酬属于直接费用,可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如果生产多种产品,这就要求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
行分配。
人工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按产品实用工时比例分配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分配率=生产工人人工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实用工时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实用工时×分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