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 格式:ppt
- 大小:540.00 KB
- 文档页数:53
视听语言就是影视的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
语言,必然有语法,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各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和各种音乐、音效等运用的技巧。
这些方法和技巧来自于人们长期的视觉和听觉实践,可以说是完全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的。
视听语言主要内容: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第二章镜头形式第三章剪辑和蒙太奇第四章声音与声画关系第五章影视视听结构一、景别概念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物体距离不同,造成被摄物体在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
景深是从纵深的画面空间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
二、景别的划分与功能景别的划分标准:一是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来划分;二是以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大小来划分。
景别的划分基本划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远景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范围和广度,是用来交代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
适于展示大的空间、环境、交代背景,展示事件的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次的景物。
远景被摄主体只占画面很小面积,画面大幅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处于画面远处或深处。
在造型上更为强调空间的具体和人在其中的位置感。
在叙事功能上,远景景别的叙事能力更强,信息交代上更明确,也是对具体的某个场景的介入,情绪表现比较超脱全景被摄主体的形态在画面中完全被呈现出来,画幅中人物占主体,是非常常用的景别。
全景既能展示人物的形状、动作,又能带出人物所处的环境。
画面的叙事信息比较丰富。
中景中景画面是人物取到膝盖以上。
这个景别既能交代环境,也专注于人物主体的形体和表情,人物之间的交流关系,是叙事性非常强的功能性景别。
但有时也略显缺少情感上的感染能力。
近景近景对画面主体人物取景别胸部以上,并占据画幅面积一般以上。
常被用来突出主体,强调情节,表现相对小的物体或人物表情,提升他的重要性,暗示物体或人物表情不同寻常的意义。
特写常被用来拍摄重要的物件细节和人物瞬间的神态变化,表现人物的神态特征,捕捉细微表情变化。
影视视听语言绪论一、视听语盲是“语盲”吗1.视听语盲到底是不是一门学科2.克里斯蒂安-麦茨①开创了电彩第二符号学《想象的能指》②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主义语盲学的研究方法(术语:能指和所指)③® “电影是短路的符号”⑤八大组合的:非时序性组合段、顺时序性组合段、平行组合段、插入组合段、描述组合段、叙事组合段、交替叙事组合段、线性叙事组合段。
3.视听语盲的语肓是影视艺术的技术表现方式的功能性比喻。
二、怎么学习视听语言1.看片2.感觉、理解、记忆画面形象 0.什么是视听语肓1.有意义的形象具有分析意义的影像;有选择的、鲜明特征的、形象凸显的。
2.叙事性的视听语盲视听语盲要利用画面中的场景、细节、事件讲述故爭。
3.表现性的视听语盲视听语言通过镜头间的组接用极主观化的方式表现现实,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4.象征性的视听语盲用可感知的形象,比喻某种抽象的思维、概念、情感、意境5.视觉构成画面、镜头、运动、光、色、构图、角度、场面调度、造型等等。
五、课程相关性和目的性六、课程内容框架1.视听语言基本元素、规律2.类型化的电视视听语肓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学习要点第一节景别一、景别的概念1.景别是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
2.景深是从纵深空间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
3.远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人物全景近景系列: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4.作为造型元素:景别意味着距离;景别暗示着银幕空间作为叙事手段:景别交代特征;景别强调细节。
5.二、景别的划分与功能根据拍摄对象:物;人1.大远景概念: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宽度和广度,用来交代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
作用:适用于表现大的空间、环境、背景,展示事件的规模和气氛,展现多层次景物。
影片结尾、动作结束、情绪远离。
情绪的超脱、气氛的宏大、交代故事环境。
2.远景概念:被摄主体只占画面很小的面积,画面大幅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处于画面远处或深处。
第一章笔记、画面造型语言(景别景深焦距镜头)分析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第一节视听语言概述。
1、视听语言最小单位——镜头2、镜头的三个概念:A、物理——光学透镜B、拍摄——开关机之间拍摄的画面C、剪辑——两个剪辑点之间的画面3、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12月28日为电影诞生日代表作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禁锢的摄影机:由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成。
4、影视声音包括:音乐、音响、人声(对白、独白、旁白)5、影视声音发展:无声电影——现场乐队伴奏——胶片同步记录——后期配乐——有声电影6、视听语言:它是影视特有的一种语言,同时依托视觉、听觉两种感觉器官,以画面和声音的综合形态进行表达,并形成思想、感情的交流与传播。
第二节景别1、景别概念:画面所展示的主体形象,如人物或景物称为“景”,摄影机与被摄主体的空间距离为景别。
2、景别大小变化方法:A、由摄影机与拍摄对象间的距离决定B、通过光学镜头的变焦来改变取景框范围,改变景别。
3、景别的划分标准:A、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为标准,凡拍摄主体全貌均为全景,凡拍摄其局部则为中景和近景;B、以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大小为标准,将景别划分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4、景别分类:A、【大远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范围和广度,是用来交待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
常用于片头或片尾。
表现功能:适于展示大的空间、环境、交待背景,展示事件的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次的景物,给观众留下自由的想象空间。
B、【远景】被摄主体只占画面很小面积,画幅大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处于画面远处或深处。
能看清基本形状,但看不清细节。
表现功能:相比大远景,远景更为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位置感。
C、【全景】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全貌,画幅中人物占据主体。
实际拍摄中,这类景别又被称为“人物全景”。
表现功能:客观展示被摄主体全貌,交代空间环境,是主观镜头;可以制约一场戏的总角度。
影视画⾯造型与影视⽤光第⼀章影视画⾯造型第⼀节影视艺术造型及其个性化特点⼀、造型的概念1、传统美术概念:造型是指⼀种静⽌的、空间上的艺术结构。
——造型就是艺术的空间构成。
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乐、⾳响:影视:因此,对于各门类艺术的造型⽅式⽽⾔,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点就是空间的结构。
2、⼀般意义:造型是艺术家⽤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体现造型构思的造型⼿段和技法的综合。
3、影视艺术造型:影视艺术是具有时空性质的、运动着的光、影、⾊的造型艺术。
影视艺术的造型是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是静⽌和运动、时间和空间的有机结合。
⼆、影视艺术造型的个性化特点1、与传统绘画、雕塑等美术领域的造型观念的⽐较绘画、雕塑:静⽌的空间造型影视造型:不断变动、时间向度——思维空间2、与戏剧、舞蹈等舞台艺术的造型观念的⽐较戏剧、舞蹈:时间概念相对固定,演出时所需的物理时间和舞台上的时间是相等的。
在空间上,相对于观众⽽⾔,舞台与观众的相对观演位置固定不变。
影视造型:是⼀种时空结合、视点不断变化的运动造型,是内部运动和外部运动相结合的⼀种崭新的造型⽅式。
3、与⾳乐、⾳响在造型观念上的⽐较声⾳造型:通过对声⾳因素(物理因素、空间因素、⽣理因素、⼼理因素)的有机运⽤,营建出⼀个丰富的⽴体的⾳乐、⾳响空间造型,再现、创造出声⾳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提升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领悟的表达。
影视造型:声画结合的造型。
第⼆节影视画⾯⼀、影视画⾯的涵义1、电影画⾯:现实⽣活的影像,通过胶⽚底⽚感光记录下来,然后进⾏洗印,翻转正⽚拷贝之后,最终还原放映在银幕上的光、影、⾊的银幕形象。
电视画⾯:影视画⾯是影视作品结构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也是影视造型语⾔的基本视觉元素。
⼆、影视画⾯的特性(⼀)影视画⾯的空间形态:具有平⾯构成和框架结构两⽅⾯的特征。
1、平⾯构成利⽤视觉经验形成三度空间的⽴体感利⽤运动物体的运动来形成纵深感利⽤摄影机的运动来打破画平⾯2、框架结构对影视画⾯造型⽽⾔,框架的存在,直接起到了界定画⾯内容、从现实⽣活中分离出被摄对象范围、间隔和平衡画⾯内的各个造型元素的作⽤。
课程内容与标准天津市⾼等教育⾃学考试课程考试⼤纲课程名称:视听语⾔课程编号:3381第⼀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的⼀、课程性质与特点视听语⾔是⾼等教育⾃学考试数字媒体艺术(本)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之⼀,它是⼀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以视听语⾔特有的思维⽅式和语⾔法则为基本内容,从声⾳和画⾯的⾓度详细的介绍了这⼀媒体构成形式的内部规律和客观法则。
⼆、课程⽬标和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是为了使考⽣通过学习能够牢固掌握视听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规律、技巧和应⽤⽅法,依据这些理念对数字媒体制作进⾏理性思维,创作符合客观规律的艺术作品服务于社会,丰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正确理解视听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规律、技巧和应⽤⽅法,掌握视听语⾔的学习⽅法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法,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视听语⾔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学⽣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与本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字录⾳制作”、“影像与剪辑艺术”、“电脑动画”、“数字影视合成”是本课程的应⽤,同时它与“形态构成”、“⽹络艺术”互相衔接配合,互为知识补充。
第⼆部分课程内容与标准第⼀章画⾯造型语⾔⼀、学习⽬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正确理解掌握视听语⾔的基本概念、学习视听语⾔的基本⽅法、镜头画⾯造型语⾔概念及特征、了解掌握镜头画⾯造型语⾔的规律和应⽤。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标(⼀)绪论(重点)识记:镜头的含义和摄像机镜头理解:视听语⾔的基本概念、特征。
应⽤:学习视听语⾔的⽬的和基本⽅法(⼆)景别(次重点)识记:景别的概念,景别的划分⽅法理解:景别的画⾯造型特点·叙事的表现功能。
景别的剪辑规则(三)景深与焦距(⼀般)识记:短焦·中焦·长焦镜头的画⾯造型特点和电影中的应⽤理解:短焦·中焦·长焦镜头在电影中的应⽤应⽤:电视字幕与声画搭配(四)⾓度(次重点)识记:⾓度的概念理解:⾓度的意义(五)构图(次重点)理解:构图规则和基本形式。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视听语言学分:3计划学时:48适用专业:摄影摄像技术1.前言1.1课程性质《视听语言》课程是专业拓展课程,视听语言是对影视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对于影视专业类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进行剧本创作、镜头设计、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剪辑,都要掌握视听语言的相关理论与基本常识。
也就是说,对其它课程来说,视听语言起着一个知识的支撑和勾连作用,有着广泛的迁移功能,学生如果学好、学精了这一课程,就能为后续的技能课程产生很好的行动指导作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影视镜头语言运用的普遍规律,学习如何通过画面和声音进行叙事、表情达意。
通过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影视创作的全过程,搭建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影视类作品创作的理论。
1.2设计思路依据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分析岗位所需职业能力、职业目标与职业要求,围绕职业工作需要的核心能力,突出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考核。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掌握影视艺术创作中声画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规律;建立起影视编导专业学习的脉络和结构,了解各门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视听思维,能运用视听语言进行表达。
本课程的学分为3,总学时为48学时,建议学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相应调整课时计划。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视听语言》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掌握影视艺术创作中声画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规律;建立起影视编导专业学习的脉络和结构,了解各门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视听思维,建立蒙太奇化的分镜头脚本构思能力、影视作品鉴赏能力,在熟练掌握视听表达的一般规律的同时,使学生在进行创作和表达时,可以从抽象的文字思维转换为声画结合具象的影视语言思维,在影视创作过程中前期能写出有画面感的用镜头语言来表达的剧本、分镜头本,拍摄过程中具备准确落实视听语言要求,在后期剪辑过程中,运用视听语言思维进行影视作品的内容表达。
影视作品画面造型分析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两大部分。
前期制作又是后期制作的基础。
在前期制作中,影视画面造型是其重要核心,其中又涵盖着场景设计和摄影。
场景设计和摄影都和视觉艺术紧密相关,这两个环节对于影视的画面造型都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对于影视专业学生来说,这些基础性的问题是必须了解、熟悉、掌握的。
影视艺术离不开画面造型。
传统意义上的造型是指一种静止的、空间上的艺术结构。
简而言之,造型就是艺术的空间构成。
各种不同的造型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等等,都依照自身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规律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
影视艺术是具有时空性质的、运动着的光、影、色的造型艺术。
影视画面和绘画的画面一样,都具有明显的四周边缘画框的框架结构,但是,影视作品除了有静止画面外,其最大特点是有活动画面。
它具有时间的向度,每一个单幅画面为一帧,每秒有25帧画面,如此这般构成了具有一定时间长度的影视画面,从而吸引观者起到传情达意之作用。
影视艺术造型和其他的造型艺术具有相通之处,同时又综合和借鉴了其他各种造型艺术的特有手段和技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造型语汇。
如在画面视觉上借鉴美术领域的线条、色彩、光效、影调、构图、透视等造型规律,也延伸了美术造型中的材料结构、空间处理等技法,又吸取了音乐中的旋律、节奏、音响等特点。
所以影视画面造型和绘画的造型语言相比较,既有共通之处,又有不同点。
所以影视作品是一门综合艺术。
第一章影视场景设计影视场景的设计是要体现编剧的思路的,是与主题息息相关而不可忽视的。
就我们经常看到的电视节目来说,如果是经济类节目、法制类节目或是新闻教图1-1圣安娜与圣母子 列奥纳多·达·芬奇育类节目,它的场景设计就要偏向于凝重沉稳的色调,主持人或者是邀请的嘉宾的服装就要求比较正式,色调款式也要庄重;而文艺类节目的场景设计就要求活泼大方,色彩明快鲜艳、夺人眼目;如果是女性节目往往多用粉红色和玫瑰红、紫色这些浪漫的色调;少儿节目就显得五光十色、缤纷灿烂,像花朵盛开一般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