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肉瘤诊治指南林仲秋
- 格式:pdf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53
《2012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二版)》解读林仲秋;陆晓楣;李晶【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2(039)004【总页数】4页(P341-343,347)【作者】林仲秋;陆晓楣;李晶【作者单位】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近日,国际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2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二版)》。
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①患者进行治疗前评估时,非必要性检查中修改了年轻患者接受遗传学咨询和基因诊断的年龄指征。
新版指南将2011年指南中“年龄<50岁”且有显著家族史或高危型病理因素的女性可考虑接受遗传学咨询和基因诊断,更改为“年龄<55岁”。
新版指南还特别指出,有必要对所有患者的病理学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于年龄<55岁的患者更为必要。
如果患者有Lynch综合征,则有必要每年进行1次内膜活检直到患者接受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
②对于病灶局限于子宫的内膜样癌患者,新版指南指出,如果这些患者不能接受手术治疗,除可行肿瘤靶向放疗外,部分患者也可接受内分泌治疗,选择药物治疗者需密切随访,每3~6个月进行1次内膜活检。
③对于病灶局限于子宫且可手术治疗的内膜样癌患者,2011版指南推荐行系统淋巴结切除术(包括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新版指南指出,部分患者可能不适合行淋巴结切除术。
④对于有高危因素的ⅠB期内膜癌患者,如果肿瘤为低分化(G3),2011版指南推荐的术后辅助治疗方式为观察或盆腔放疗和(或)阴道近距离放疗±化疗(支持进行化疗的证据等级为2B级)。
新版指南指出,支持观察和化疗的证据等级都是2B级。
⑤当活检发现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为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或癌肉瘤时,2011年指南推荐直接手术。
原文地址:《2010 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作者:wzzblog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0 年 2 月第 37 卷第 1 期 J Int Obstet Gynecol,February 2010,Vol. 37,No. 1·标准与指南·《2010 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林仲秋罗祥美作者单位: 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仲秋);云南省潞西市德宏州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妇科(罗祥美)编者按:《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是由 21 家世界顶级癌症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联盟制订的指南,是美国肿瘤领域临床决策的标准,也已成为全球肿瘤临床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指南,该指南每年均更新。
最近,NCCN 公布了 2010 宫颈癌、卵巢癌、子宫肿瘤治疗指南。
为了使广大读者及时了解国际上有关妇科肿瘤的学术动态,我刊特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肿瘤专家林仲秋教授和云南省潞西市德宏州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妇科罗祥美医生对这个指南进行解读。
2010 年 1 月,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 work)公布了《2010 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 版指南对2009 版指南做了一些细微修订,基本采纳了 2009 版的全部内容。
为使大家对 2010 版有个全面的了解,有必要把 2009 和2010 版指南主要更新及主要内容一起介绍。
《2009 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主要更新内容1. 对ⅠB1 期和ⅡA 期(≤4 cm)宫颈癌的治疗,2008 指南推荐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2009 指南更改为“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也就是把常规进行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改为有选择性地进行。
2. 在ⅠB1 期和ⅡA 期(≤4 cm)宫颈癌的首次治疗中,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2008 指南限定在“病灶≤2 cm,ⅠB1 期”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2009 指南把适应证扩大到全部“ⅠB1 期”,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
《2014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谢玲玲李晶林仲秋(通讯作者:林仲秋lin-zhongqiu@)近日,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4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
新版指南更新内容较多,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一、2014年指南(第一版)主要更新1.增加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及评估原则。
2.增加了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指征和方法。
3.增加子宫内膜样腺癌前哨淋巴结应用原则。
4.对分期手术中淋巴结切除术的指征、意义进行了讨论。
(一)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及评估原则新版指南推荐的子宫内膜癌评估和手术分期原则如下:1.除了保留生育功能者,对于病灶局限于子宫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是最基本的手术方式,许多局部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也适合行该术式。
该手术可经腹、经阴道或腹腔镜或机器人腹腔镜完成。
2.术中肉眼评估腹膜、横膈膜及浆膜层有无病灶,并在任何可疑部位取活检以排除子宫外病变非常重要。
3.虽然FIGO分期已删除了腹水细胞学这一项,但FIGO及AJCC仍推荐取腹水细胞学并单独报告。
4.对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和癌肉瘤患者常进行大网膜活检。
5.切除可疑或增大的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对排除淋巴结转移是重要的。
6.对于病变局限于子宫的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病理学评估仍然是手术分期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因为它能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有助于确定术后的治疗策略。
7.盆腔淋巴结包括髂外、髂内及闭孔和髂总淋巴结。
8.有深肌层浸润、高级别病变、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或癌肉瘤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切除肠系膜下和肾静脉下水平以下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9.前哨淋巴结显像可考虑用于合适的患者(证据等级为2B)。
10.部分患者可能不适合行淋巴结切除术。
(二)子宫内膜样腺癌保留生育功能指征和方法(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和肉瘤不能保留生育功能)1.分段诊刮标本经病理专家核实,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高分化(G1级)。
《2019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谢玲玲李晶林仲秋(通讯作者:林仲秋lin-zhongqiu@163)近日,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9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
新版指南更新内容较多,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一、2019年指南(第一版)主要更新1.增加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及评估原则。
2.增加了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指征和方法。
3.增加子宫内膜样腺癌前哨淋巴结应用原则。
4.对分期手术中淋巴结切除术的指征、意义进行了讨论。
(一)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及评估原则新版指南推荐的子宫内膜癌评估和手术分期原则如下:1.除了保留生育功能者,对于病灶局限于子宫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是最基本的手术方式,许多局部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也适合行该术式。
该手术可经腹、经阴道或腹腔镜或机器人腹腔镜完成。
2.术中肉眼评估腹膜、横膈膜及浆膜层有无病灶,并在任何可疑部位取活检以排除子宫外病变非常重要。
3.虽然FIGO分期已删除了腹水细胞学这一项,但FIGO及AJCC仍推荐取腹水细胞学并单独报告。
4.对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和癌肉瘤患者常进行大网膜活检。
5.切除可疑或增大的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对排除淋巴结转移是重要的。
6.对于病变局限于子宫的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病理学评估仍然是手术分期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因为它能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有助于确定术后的治疗策略。
7.盆腔淋巴结包括髂外、髂内及闭孔和髂总淋巴结。
8.有深肌层浸润、高级别病变、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或癌肉瘤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切除肠系膜下和肾静脉下水平以下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9.前哨淋巴结显像可考虑用于合适的患者(证据等级为2B)。
10.部分患者可能不适合行淋巴结切除术。
(二)子宫内膜样腺癌保留生育功能指征和方法(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和肉瘤不能保留生育功能)1.分段诊刮标本经病理专家核实,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高分化(G1级)。
《2016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2016-06-07 岚枫4emye...转自重庆妇幼人修改微信分享:作者:林仲秋,谢玲玲,林荣春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 510120电子信箱:lin-zhongqiu@近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6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
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1 2016年指南(第二版)主要更新1.1 子宫肉瘤分类将子宫肉瘤重新分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未分化子宫肉瘤(UUS)及子宫平滑肌肉瘤(uLMS),其他罕见的子宫间叶来源肉瘤亚型包括腺肉瘤、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和横纹肌肉瘤。
1.2 激素治疗可用于雌、孕激素受体(ER/PR)阳性的子宫平滑肌肉瘤,尤其是肿瘤体积小或病灶增长缓慢的患者。
1.3 放疗范围全子宫切除术后的阴道近距离放疗靶点需局限于阴道上2/3区域,姑息性放疗需根据病变范围及患者个体状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1.4 新辅助治疗对于怀疑或有肉眼可见宫颈受侵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初次评估不适宜手术者可考虑新辅助化疗,若治疗后患者可耐受手术,再行手术治疗,若仍无法手术者,则行肿瘤靶向放疗。
2 分期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肉瘤的分期标准(见表1~2)。
3 治疗对于子宫肿瘤患者,术前建议进行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内膜活检及X 线胸片,非必要性检查包括肝肾功能检查、生化检查。
如患者年龄<50岁且有明显的子宫内膜癌和(或)结直肠癌家族史,可考虑进行遗产学咨询和基因诊断。
3.1 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治疗3.1.1 保留生育功能的指征和方法保留生育功能只适用于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和子宫肉瘤不能保留生育功能。
符合下列所有条件才能保留生育功能:(1)分段诊刮标本经病理专家核实,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G1级。
外阴癌约占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4%。
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90%的原发性外阴癌为鳞状细胞癌,另外还有恶性黑色素瘤、腺癌、基底细胞癌、疣状癌、肉瘤及其他罕见外阴恶性肿瘤。
大多数鳞状细胞癌发生于大阴唇,但也可发生于小阴唇、阴蒂和会阴。
外阴癌的治疗应采用多学科参与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应到拥有相关诊疗经验的专家的妇科癌症中心就诊。
1988年起外阴癌已采用手术分期。
1994年对I期再分亚期,见表1。
鳞状细胞癌一、诊断和术前检查在确定治疗前应该通过活检确诊。
通常在门诊局麻下行楔形活检已足够。
活检应该包括部分病灶周围的皮肤和间质。
若楔形活检病变直径≤2cm,间质浸润深度≤1mm,整块切除病灶必须进行连续切片确定浸润的深度。
术前需进行下列检查:宫颈Pap抹片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和阴道;盆腔和腹股沟CT扫描检测增大淋巴结;全血血细胞计数、生化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
二、治疗1.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IN)和原位癌治疗首先要通过多点活检确定病变完全为上皮内病变。
多中心病变的患者需多处活检。
外阴两侧的病变一旦确诊,应行外阴上皮局部表浅切除术,切除边缘超过肿物外0.5~1cm即可。
病变累及小阴唇也可做局部切除术,但更多采用激光气化或部分切除。
激光治疗也适用于阴蒂病变。
大的病变可以行表浅外阴切除术(外阴皮肤剥除)和薄层皮片植皮术。
2.外阴浸润癌的治疗治疗必须个体化。
没有标准的手术,强调以最保守的手术治愈疾病。
①外阴微小浸润癌(IA期)。
行广泛局部切除术(widelocalexcision)。
如术后病理发现有神经或血管区域浸润,再行更广泛的切除术。
IA期通常不需切除腹股沟淋巴结。
②早期外阴癌。
指肿瘤局限于外阴,临床上没有发现可疑淋巴结的患者。
原发病灶的处理:为减少治疗对患者身心和性生活方面的影响,通常选择比广泛外阴切除术更保守的手术。
该保守性手术可称为广泛局部切除术。
手术切缘应至少超过病变边缘1cm,深度应达泌尿生殖隔下。
FIGO:2015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解读
林仲秋
【期刊名称】《浙江医学》
【年(卷),期】2015(037)022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子宫内膜癌是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290000例新发病例。
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5.5%)高于低收入国家(4.2%),但是后者的疾病病死率却高于前者。
至75岁时妇女患子宫内膜癌的累积风险在高收入地区是1.6%,在低收入国家是0.7%。
【总页数】5页(P1799-1803)
【作者】林仲秋
【作者单位】510210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科肿瘤专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FIGO分期标准诊治的86例子宫内膜癌病例结果分析 [J], 彭广兰;周家德;张媛媛
2.《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18癌症报告: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解读 [J], 金碧霞; 孔为民
3.国际权威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解读 [J], 谢玲玲;林荣春;林仲秋
4.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的关系研究 [J], 陈丽艳;于达;张谦;姜继勇
5.子宫内膜癌三维超声血管分级与FIGO临床病理分期、IGF-1及IGF-2表达关系[J], 谢永会;刘萍;蔡忠宝;丁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子宫恶性肿瘤诊治研究——子宫颈癌林仲秋;卢淮武【摘要】子宫是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同时,子宫也是容易发生恶性肿瘤的器官.从子宫颈到子宫体,子宫内膜到子宫肌层,各部位均可发生恶性肿瘤.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性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宫颈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确诊依赖于宫颈病灶的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对病变程度的判断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临床分期.宫颈癌的治疗早期以手术为主,中、晚期以放疗为主,辅以化疗的综合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为局部晚期、复发性、转移性宫颈癌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HPV疫苗也已开始应用于宫颈癌的预防.%The uterus is an organ which nurtures the embryo,fetus and produces menstruation. At the same time.it is also an organ which is likely to suffer from malignant tumor. Each part of the uterus including cervix,corpus uteri,endometrium,myometrium is prone to malignant tumor. Cervical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Persistent infection of high risk papillomavirus is the main reason of precancerous and cervical cancer. The main pathological type wa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adenocarcinoma. Definite diagnosis can depend on cervix biopsy and histopathology. We can judge the severity from the FICO clinical staging. The treatment of early stage cervical cancer is surgery,while in treatment of the middle and advanced stage cervical cancer,radiaotherapy is the core and chemotherapy is the complement. Nowadays targeted therapy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to localadvanced,recurrent and metastasis cervical cancer. HPV vaccine has been used to prevent the cervical cancer now.【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2(039)004【总页数】5页(P322-326)【关键词】子宫肿瘤;宫颈肿瘤;癌;诊断;治疗【作者】林仲秋;卢淮武【作者单位】310000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瘤科;310000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瘤科【正文语种】中文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