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水肿的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4.32 KB
- 文档页数:2
水肿的分类及护理试题水肿的分类和护理一、填空题1.人体组织肿胀称为水肿,是因为有过多的液体积聚。
2.水肿可按范围分为局部和全身性,按临床检查分为凹陷性和非凹陷性。
3.非凹陷性水肿的病因主要有淋巴循环障碍、血管渗漏和钠水潴留等。
4.隐形水肿在出现显性水肿之前体内已有组织液增多,体重增加可达10%以上。
6.显性水肿的特点为皮肤凹陷明显,指压后不易恢复,可伴随疼痛和紧张感。
7.心源性水肿的病因主要是心脏疾病导致心血管系统循环障碍。
8.肾源性水肿的病因主要是肾脏疾病导致钠水潴留和排泄功能障碍。
9.心源性水肿的发展顺序为下肢、躯干、面部,肾性水肿病人每日尿量达到1500ml以上一般不限,如每日尿量小于500ml,应限制液体入量,入量为出量加500ml。
10.肝硬化性水肿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腹水和下肢水肿。
11.水肿病人应给予低盐、高蛋白的饮食,量为身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肾性水肿病人每日尿量达到1500ml以上一般不限,如每日尿量小于500ml,应限制液体入量,入量为出量加500ml。
12.胸水、腹水者取半卧位或俯卧位,双下肢水肿者,应尽量平卧,休息时应抬高双下肢。
水肿病人在测量体重时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状态下进行。
二、判断题1.√水肿发生的机制有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2.×液体在组织间隙呈弥漫分布,为全身性水肿。
3.√利尿剂不宜在晚间服用,以免影响睡眠。
4.√肾源性水肿发展速度较缓慢,心源性水肿发展速度常迅速。
5.×肾源性水肿的性质为软而移动性大,心源性水肿的性质为比较坚实,移动性小。
6.√全身组织均可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见明显或较深凹陷,平复缓慢为轻度水肿。
7.√液体入量包括饮食、饮水、服药、输液等各种形式或途径进入体内的水分。
8.×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不需卧床至水肿消退才可下床活动。
9.√低钾血症表现为软弱无力、恶心、呕吐、腹胀,心率早期增快并有心律失常,心电图示T波高尖、倒置,可出现U波。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水肿的分类和特点
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要求理解性记忆较高的内容,其中水肿的分类和特点是常考的知识点之一。
今天帮助大家梳理水肿的分类和特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一、全身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伴有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静脉压升高,严重时还可出现全身水肿伴胸水、腹水等。
肾源性水肿:早期晨起眼睑和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性水肿。
伴尿检异常、高血压、肾功能异常。
肝源性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踝部,逐渐向上蔓延,但头面部和上肢常无水肿,患者常同时伴有脾肝肿大、腹壁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门静脉高压的表现以及黄疸、肝掌、蜘蛛痣、ALT谷丙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的表现。
营养不良性水肿:先从足部开始,逐渐蔓延及全身,常伴消瘦、体重减轻等。
粘液性水肿:非凹陷性水肿,因组织液中蛋白含量较高,好发于下肢胫骨前区域,也可出现在眼眶周围。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月经前7-14天出现眼眶、踝部及手部轻度水肿,可伴乳房胀痛、盆腔沉重感,月经后水肿逐渐消退。
特发性水肿:周期性,主要见于身体下垂部位,体重昼夜变化很大,天气炎热或月经前变化更为明显。
二、局部性水肿
局部炎症、肢体静脉血栓形成、过敏、丝虫病等。
例题:
下列不是右心衰的体征的是( )。
A.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
B.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C.肝脏肿大
D.水肿
E.交替脉
【答案】E。
解析:交替脉是左心衰的体征,右心衰的体征是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脏肿大、静脉压升高和水肿。
名词解释水肿一、水肿的分类1、按病因分类,可分为:(1)心源性水肿;(2)肝源性水肿;(3)肾源性水肿;(4)营养不良性水肿;(5)炎症性水肿;(6)药物性水肿;(7)特发性水肿;(8)老年性水肿;(9)特异性水肿。
2、按发生部位分类,可分为:(1)全身性水肿;(2)局限性水肿;(3)混合性水肿。
3、按病情分类,可分为:(1)急性水肿;(2)慢性水肿。
4、按起病缓急分类,可分为:(1)急性水肿;(2)亚急性水肿;(3)慢性水肿。
二、水肿的原因: 1、生理性:新生儿水肿、妊娠后期体重增加过多、休克、重度贫血、静脉回流障碍等。
2、病理性: (1)心源性水肿;(2)肝源性水肿;(3)肾源性水肿;(4)营养不良性水肿;(5)炎症性水肿;(6)药物性水肿;(7)特异性水肿。
4、按病程分类,可分为:(1)急性水肿; (2)慢性水肿。
5、按水肿的严重程度分类,可分为:(1)轻度水肿;(2)中度水肿;(3)重度水肿。
6、按皮肤受累程度分类,可分为:(1)全身性水肿;(2)局限性水肿;(3)混合性水肿。
7、按性别分类,可分为:(1)男性水肿;(2)女性水肿。
8、按病程长短分类,可分为:(1)急性水肿;(2)慢性水肿。
二、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机体对这些原因产生的抗利尿激素不敏感,或者释放不足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称为水肿,包括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和营养不良性水肿。
1、心源性水肿:如各种心脏病、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引起的水肿; 2、肝源性水肿:如肝硬化引起的水肿; 3、肾源性水肿: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水肿; 4、营养不良性水肿:如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引起的水肿; 5、炎症性水肿:如风湿热、血管炎引起的关节炎和心包炎引起的心脏炎; 6、药物性水肿:如噻嗪类利尿剂、胍乙啶、甲基多巴、氯丙嗪、奎宁、烟酸等药物引起的水肿; 7、特异性水肿:如血液透析导致的水肿。
二、常见的水肿: 1、心源性水肿: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心源性哮喘)、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炎及心肌病引起的水肿。
水肿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根据病史、水肿的表现及上述的各项检查,一般水肿的鉴别即确定是哪种类型的水肿或什么原因引起的水肿不会有很大困难。
个别情况表现不典型或多种原因混合存在,也可能造成诊断困难。
现将常见的几种全身性水肿和局限性水肿表现的特点及主要的诊断依据简述如下:一、全身性水肿(一)心源性水肿指原发的疾病为心脏病,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水肿。
轻度的心源性水肿可以仅表现踝部有些水肿,重度的病例不仅两下肢有水肿,上肢、胸部、背部、面部均可发生,甚至出现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
心脏病患者由于心功能障碍,多呈现端坐呼吸,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坐位。
因此心源性水肿多出现在两下肢的足部、踝部、骶骨部及阴囊等处,明显受体位的影响。
心源性水肿的诊断应具备以下的主要特点:①有心脏病的病史及症状表现。
如表现有心悸、呼吸困难或气急、端坐呼吸、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等症状。
②心脏病的体征。
如心脏扩大,心脏器质性杂音、颈静脉扩张、肝淤血肿大。
中心静脉压增高、血循环时间延长、肺底湿性啰音等。
③水肿的表现。
为全身性凹陷性水肿,两下肢最为明显,与体位有关。
水肿的程度与心功能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心力衰竭好转水肿将明显减轻。
(二)肾源性水肿由于肾脏疾病的不同,所引起的水肿表现及机制都有很大差异。
肾源性水肿初起时,低垂部位的水肿往往不如眼睑部或面部显著。
病人常发现晨起时眼睑或面部浮肿、肿胀,后来才扩布至全身。
与心源性水肿不同,它没有明显的血循环动力学障碍,无体循环静脉淤血,外周毛细血管内的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患者一般能平卧,无明显的下垂部位和体位的影响,因而水肿时,机体内潴留的过多的体液,首先分布在皮下组织疏松和皮肤松软的部位。
而实验证明眼睑正是组织间隙压力很低、皮肤伸展度很大的部位。
肾源性水肿在临床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
1、肾病综合征的水肿肾源性水肿常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而眼睑,面部更显著。
尿液中含大量蛋白质并可见多量脂性和蜡样管型,但无血尿。
水肿病因分类
水肿是指体内组织或腔隙内液体过多,导致局部或全身肿胀的症状。
水肿的病因复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一、心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是由于心脏疾病引起的水肿。
心脏疾病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血液循环不畅,引起血液淤积,从而导致水肿。
心源性水肿常见于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疾病。
二、肝源性水肿
肝源性水肿是由于肝脏疾病引起的水肿。
肝脏是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如果肝脏功能受损,就会导致代谢产物积聚,引起水肿。
肝源性水肿常见于肝硬化、肝炎等疾病。
三、肾源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是由于肾脏疾病引起的水肿。
肾脏是人体排泄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脏功能受损,就会导致代谢产物积聚,引起水肿。
肾源性水肿常见于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四、淋巴性水肿
淋巴性水肿是由于淋巴系统疾病引起的水肿。
淋巴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淋巴系统功能受损,就会导致淋巴液回
流不畅,引起水肿。
淋巴性水肿常见于淋巴管炎、淋巴结肿大等疾病。
五、药物性水肿
药物性水肿是由于某些药物引起的水肿。
一些药物会影响人体的水盐代谢,引起水肿。
药物性水肿常见于某些降压药、激素类药物等。
六、其他水肿
除了以上几种水肿,还有一些其他的水肿类型,如过敏性水肿、血管性水肿等。
水肿的病因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对于水肿患者,应该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
同时,平时也应该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度饮酒、吃咸食等不良习惯,以预防水肿的发生。
水肿患者的病情观察1. 病情定义和概述水肿是指体内过多的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中,导致相关部位出现肿胀的症状。
水肿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脸部、手臂、腿部等。
水肿患者常常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等。
2. 水肿的原因水肿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全身性水肿全身性水肿是指涉及多个部位的水肿,通常与全身性疾病相关。
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包括心脏病、肾脏疾病、甲亢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体内液体代谢紊乱,引起水分潴留。
2.2 局部性水肿局部性水肿是指仅限于某个特定部位出现的水肿。
常见的局部性水肿原因包括淋巴系统问题、血管问题、创伤等。
3. 水肿患者的观察指标观察水肿患者的病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指标:3.1 水肿部位记录水肿出现的部位、程度和范围。
常见的水肿部位有面部、手臂、腿部等。
对于局部性水肿,需要注意是否仅限于一个特定区域。
3.2 水肿程度水肿程度可根据观察者的主观判断进行评估,也可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客观测量。
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测量周长变化或使用体重计进行称重。
3.3 疼痛程度记录患者是否伴有疼痛感。
疼痛感可能与水肿本身或其他相关问题有关。
3.4 皮肤变化观察患者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湿度等变化。
水肿可能导致皮肤发红、发紫或发白,并且可能会感觉湿冷。
3.5 呼吸困难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需要及时记录并观察其严重程度。
呼吸困难可能与全身性水肿相关,需要及时处理。
3.6 尿量变化水肿患者可能伴有尿量减少或尿液颜色异常的情况。
这可能表明肾脏功能异常,需要及时关注。
4. 病情观察记录方法为了更好地观察和记录水肿患者的病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4.1 拍照记录使用相机或手机拍摄患者水肿部位的照片,以便后续对比观察。
拍摄时要保持光线充足,并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
4.2 记录日记每天记录患者的水肿程度、疼痛程度、皮肤变化等情况。
可以使用表格或文本形式进行记录,确保内容详细完整。
4.3 测量周长变化使用软尺或测量带测量水肿部位的周长,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全身性水肿的分类
导语:我们有时候会出现全身性水肿的症状,全身性水肿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所以我们一定要弄清楚全身性水肿的原因,然后我们可以根据全
我们有时候会出现全身性水肿的症状,全身性水肿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所以我们一定要弄清楚全身性水肿的原因,然后我们可以根据全身性水肿的病因做出针对性的治疗,其实全身性水肿的类型是有很多种的,不同类型的全身性水肿,治疗方法是不同的。
(1)心源性水肿:各种心脏病都有可能引起心脏功能衰竭.从而使静脉血流淤滞,静脉压及毛细血管内压升高而引起水肿。
心原性水肿一般发生较慢.最先见于人体下垂部位,如踝部、下肢,劳累后明显,休息后减轻,以后水肿逐渐加重并向上蔓延(半卧位时水肿首先出现于腰骶部、’外阴部1,严重者可遍及全身或伴有胸腔、腹腔积液。
另外,当心包病变时,可使心脏舒张受阻,造成静脉血回流障碍而产生水肿。
(2)肾原性水肿:急性肾炎时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和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钠和水潴留而产生水肿。
此类水肿早期只是清晨起床后眼睑及面部水肿.以后迅速发展为全身性水肿。
其分布与体位关系不大,可为轻度或中度水肿。
患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时,由于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呈中度或重度的全身性水肿。
(3)肝原性水肿:主要由于肝功能减退.制造血浆白蛋白的能力下降.造成低蛋白血症而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灭活醛围酮能力减退.以致发生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而引起水钠潴留,门静脉压力增高等冈素所致。
其特点是发生缓慢,常先见于踝部,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
(4)营养性水肿:常见于饥饿、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结核、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