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73
第一章信息检索基础知识一.概述1.信息与文献信息知识的分类:已掌握的知识和需查询的知识。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并且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传输和储存。
这里有几个词组需说明: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研究的对象(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机械运动、化学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动)运动方式:在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和规律:运动状态:在空间上所展示的形状和态势。
信息已成为与物质、能量同样重要的三大资源之一。
信息是一种原料,人类接受外界大量信息后,经过实践活动和大脑的思维机制加工提炼后变成有用的知识(知识的认识程度)。
文献:将知识记录并保持在一定的载体上,就形成了文献。
文献信息是文献所表达的内载信息,以文字、符号、声像信息为编码的人类精神信息,也是经过人们筛选、归纳和整理后记录下来的信息。
科技文献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记录,积累了许多有用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科学假设,反映了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和水平,是科学信息的主要来源。
2.信息的特点(1)普遍性;信息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c从宏观的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万事万物都是信息的母体;(2)时效性:信息的获得和传送需要时间,信息反映的总是特定时刻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当人们获得信息后,它反映的是某段时间的事物,是一种历史纪录,如果传递很慢,信息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3)传递性:指信息的空间和时间效应,信息可以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时期传到另一个时期;信息的传递决定了信息的可扩散性,信息是通过各种渠道、媒介传播和扩散;(4)共享性:信息在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中,载体本身的信息并不因此而减少,信息资源的共享将极大地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5)可转换性:信息的物质载体形态是可以相互转移变换的;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能量、时间、金钱、效益、质量等;(6)可伪性:在人们得到信息后,必须进行分析判断和筛选,以便正确享用信息。
计算机检索1.信息素养(信息素质、信息能力):作为具有IL(information literacy)能力的人,必须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有效地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总能够为任何任务和决策找到所需信息。
2.信息检索广义:指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包括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
狭义: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信息的过程。
信息查找(Information Search,Information Seeking)2.1信息现状分析1)信息爆炸导致文限量急剧增加,内容相互渗透,语种增多;文献分布异常分散;文献寿命愈来愈短;2)由于条件限制,人们吸收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
3.检索的作用1)促进智力资源的开发;2)协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3)帮助科研人员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劳动;4)信息检索是知识更新的手段。
4.数据库类型(1):作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数据库特指为科学、教学、学习所需各种参考资料的集合,以数据库的形式管理和利用。
自建数据库:馆藏目录(OPAC),本校学位论文数据库。
商业性数据库:数据库商、出版商和其他机构以商业化方式提供的各种电子资源,图书馆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权再提供给一定的读者群。
免费数据库:开放获取资源、机构典藏和其他免费的网络资源。
5.数据库类型(2)从收录文献的内容分,有综合性数据库和专业性数据库之分;从收录文献的类型分,有图书数据库、期刊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报纸数据库、会议文献数据库、专利文献数据库、标准数据库等;从提供数据库的形式分,有全文数据库、文献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各数据库举例:专业数据库:Petroleum Abstract(PA)、EnCSciFinder Schoiar(CA)综合性数据库:读秀、Scopus、EI、SCI特定文献类型,如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等:超星、EIsevier ScienceDirect、PQDT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SPE摘要性数据库:EI、PA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6.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是个什么样的数据库?它是ISI检索平台中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一个子库它是一个摘要型数据库它是一个引文数据库它是一个期刊数据库它收录的学科范围包括科学、技术的各学科7.查文献应该如何选择数据库?学科专业:有专业型数据库时,首选专业型数据库;数据量:选择数据量大的;文献类型:根据研究的需要,如果仅需要某种文献,最好选择该类型的子库;检索功能:准确性高、易用、检索结果的处理能力;分析功能第三章信息资源的分类8.信息存贮载体: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9.根据加工程度划分零次文献:口头信息、未公开发表的文字资料(手稿、书信、笔记等);时效性强;大量而无序;一次文献:期刊论文、专利文献、科技报告、会议录等;研究人员最终索取的文章;二次文献:检索工具:如SCI、EI、CA、PubMed/Medline三次文献: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章,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来的文献;如:综述、评论、评述、进展、动态等;研究人员最终需要的文献。
信息检索考点整理1.信息检索的概念广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而狭义的信息检索仅指有序化信息的检索查找。
2.信息检索的原理就是将检索者的检索提问标识与存储在检索工具中的信息特征标识进行相符性比较,凡是信息特征标识与检索提问标识相一致或者信息特征标识包含着检索提问的标识,则具有该特征的信息就从检索工具中输出,输出的信息就是初步命中检索所需的信息。
3.为什么说信息存储和检索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检索的全过程包括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存储和检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存储过程主要是利用检索语言对文献进行标引,形成文献特征标识并输入检索工具,为检索提供有规律的检索途径;检索过程主要是利用检索语言对检索提问进行标引,形成检索提问标识,再按照存储所提供的检索途径,将检索提问标识与文献特征标识进行比较。
检索过程是存储过程的逆过程。
因此,检索者只有在全面了解存储者是怎样把文献存入到检索工具中去以后,才知道怎样从检索工具中把所需要的信息检索出来。
4.信息检索的方法(1)顺查法(2)倒查法(3)抽查法(4)追溯法(5)循环法5.信息检索的途径(1)内部特征途径a)分类途径b)主题途径(2)外部特征途径a)题名途径b)著者途径c)文献编号途径d)目录检索途径e)机构检索法f)引文检索途径6.布尔模型的优缺点优点:(1)简单,形式简洁,易于理解;(2)可操作性强,应用广泛;(3)构成的逻辑提问式可以表达与用户思维习惯相一致的查询要求,提供非常精确的语义概念;(4)能处理结构化提问。
缺点:(1)表达用户复杂需求效果欠佳(2)准确匹配无法提供定量比较(3)匹配标准不尽合理(4)检索结果不易控制7.概率排序原则:如果一个检索系统对用户的每个检索提问的反应是以文献集合中的文献按相关性递减的顺序排列的,那么系统的总体效果是最好的。
8.什么是计算机信息检索?所谓计算机信息检索,就是在计算机和人的共同作用下,按照一定的方法组织和存储信息,并通过人机对话从计算机存储的大量数据中自动输出用户所需的那部分信息的过程。
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
信息检索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它用于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所需信息。
以下是一些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
•索引:信息检索的首要步骤是构建索引。
索引是一个按关键字组织的数据结构,用于快速定位和访问文档。
•关键字:关键字是进行信息检索的基本单位。
它们可以是单个词或短语,根据检索目的和搜索引擎的功能来确定。
•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信息检索的核心工具。
它利用索引和算法来找到与用户查询相关的文档,并按相关性排序。
•查询:用户通过查询向搜索引擎提供信息需求。
查询可以是简单的关键字、短语,也可以是复杂的语句。
•相关性:搜索引擎根据文档与查询的匹配程度计算相关性。
相关性分数用于确定排名,从而决定返回给用户的搜索结果顺序。
除了以上基本知识,信息检索还涉及更多高级技术:
•倒排索引:倒排索引是一种常用的索引结构,它将关键字映射到包含这些关键字的文档列表中,以支持快速的搜索。
•词频和权重:搜索引擎通常根据关键字在文档中出现的频率和位置,以及其他因素来计算关键字的权重。
•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理解用户查询和文档内容,以提高搜索效果。
•评估和优化:为了提供更好的搜索结果,搜索引擎需要不断评估和优化算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和文档集合。
总结起来,信息检索是一门复杂而关键的技术,它在数字化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对于学习和使用搜索引擎、开发相关应用都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