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41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考点整理●2.1 信息检索的概念与原理●2.1.1 信息检索的概念(重要)●2.1.2 信息检索的原理●信息检索原理就是将特定的信息需求与存储在检索系统中的信息标识进行异同的比较与匹配,选取两者相符或部分相符的信息予以输出●信息检索的类型●1.文献检索●2.数据检索●3.事实检索●2.1.3 信息检索的意义/作用(重要)●1.信息检索是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实现其最大价值的科学方法●2.信息检索是再学习的工具,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3.信息检索能有效地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及时间●2.1.4 信息检索的历程●1.手工检索●2.计算机检索●2.2 信息检索系统(重要)●2.2.1 信息检索系统的概念●1.信息检索系统的含义●2.信息检索系统的工作原理●2.2.2 信息检索系统的构成●1.信息选择子系统●2.信息索引子系统●3.词表管理子系统●4.用户接口子系统●5.匹配子系统●2.2.3 信息检索系统的分类●1.手工检索系统●1.书本式的手工检索系统●2.卡片式的手工检索系统●2.计算机检索系统●1.硬件●2.软件●3.数据库●1.参考数据库●1.书目数据库●2.指南数据库●2.源数据库●1.数值数据库●2.文本—数值数据库●3.全文数据库●4.术语数据库●5.图像数据库●6.多媒体数据库●2.3 信息检索方法(重要)●1.直接浏览法●直接查找法●2.常用法●顺查●倒查●抽查●3.追溯法●4.综合法(分段查找法、循环法、交替法)●2.4 信息检索效果(重要)●2.4.1 信息检索效果评价●信息检索效果的概念●1.检索结果有效性评价●2.检索系统实用性的评价●3.检索费用—效率评价●信息检索效果评价对于信息检索系统的建设和发展的意义●信息检索效果评价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1.查全率和查准率●2.误检率和漏检率●3.响应时间●其他与检索效果相关的指标●2.4.2影响信息检索效果的因素●1.标引的质量●2.检索途径的数量●3.检索策略的优劣●4.检索人员的素质。
第一章信息检索基础知识一.概述1.信息与文献信息知识的分类:已掌握的知识和需查询的知识。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并且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传输和储存。
这里有几个词组需说明: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研究的对象(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机械运动、化学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动)运动方式:在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和规律:运动状态:在空间上所展示的形状和态势。
信息已成为与物质、能量同样重要的三大资源之一。
信息是一种原料,人类接受外界大量信息后,经过实践活动和大脑的思维机制加工提炼后变成有用的知识(知识的认识程度)。
文献:将知识记录并保持在一定的载体上,就形成了文献。
文献信息是文献所表达的内载信息,以文字、符号、声像信息为编码的人类精神信息,也是经过人们筛选、归纳和整理后记录下来的信息。
科技文献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记录,积累了许多有用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科学假设,反映了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和水平,是科学信息的主要来源。
2.信息的特点(1)普遍性;信息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c从宏观的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万事万物都是信息的母体;(2)时效性:信息的获得和传送需要时间,信息反映的总是特定时刻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当人们获得信息后,它反映的是某段时间的事物,是一种历史纪录,如果传递很慢,信息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3)传递性:指信息的空间和时间效应,信息可以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时期传到另一个时期;信息的传递决定了信息的可扩散性,信息是通过各种渠道、媒介传播和扩散;(4)共享性:信息在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中,载体本身的信息并不因此而减少,信息资源的共享将极大地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5)可转换性:信息的物质载体形态是可以相互转移变换的;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能量、时间、金钱、效益、质量等;(6)可伪性:在人们得到信息后,必须进行分析判断和筛选,以便正确享用信息。
信息检索基础信息检索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从大规模的信息资源中获取有用的、相关的和准确的信息的过程。
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检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本文旨在介绍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包括检索模型、检索评价以及检索技术。
一、检索模型检索模型是信息检索系统中的基本框架,它描述了用户如何提出查询并获取相关文档。
常见的检索模型有布尔模型、向量空间模型和概率检索模型。
1. 布尔模型布尔模型基于布尔代数,将查询和文档都表示为由逻辑操作符(AND、OR、NOT)连接的词项。
用户通过在查询中使用逻辑操作符来指定信息需求,系统根据查询与文档的逻辑关系进行匹配和检索。
2. 向量空间模型向量空间模型基于向量空间理论,将查询和文档都表示为向量。
每个向量的维度是词项,向量的值表示对应词项的权重。
用户的查询和文档都被映射到向量空间中,并通过计算查询向量与文档向量之间的相似度来进行检索排序。
3. 概率检索模型概率检索模型基于概率论,通过估计查询和文档之间的相关性概率来进行检索。
常见的概率检索模型有BM25模型和语言模型。
BM25模型利用词项频率和文档长度进行计算,语言模型则将检索看作是从语言模型中生成查询和文档的过程。
二、检索评价检索评价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效果的重要方法,常见的评价指标有召回率、准确率、F1值和平均准确率(MAP)。
1. 召回率召回率是衡量检索系统找到相关文档比例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召回率=找到的相关文档数/相关文档总数。
召回率越高,系统找到相关文档的能力越强。
2. 准确率准确率是衡量检索系统返回的文档中真正相关的比例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准确率=真正相关的文档数/返回的文档总数。
准确率越高,系统返回的文档质量越高。
3. F1值F1值综合考虑了召回率和准确率,计算公式为:F1值=2*(召回率*准确率)/(召回率+准确率)。
F1值越高,系统综合检索能力越好。
4. 平均准确率(MAP)MAP是针对多个查询的评价指标,计算公式为:MAP=(查询1的准确率+查询2的准确率+...+查询n的准确率)/查询总数。
1、信息检索的定义: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找出相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信息检索的作用:a: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
b:有利于文献专题查找。
c:克服语言障碍。
2、信息:所有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以及关于所有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陈述。
信息的特征:普遍性、客观性、抽象性、依附性、可加工性、传递性、共享性。
信息的作用:(1)信息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源(2)信息是主客体的中介,信息是思维的材料(3)信息是组织的保证,信息的管理的基础(4)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是控制灵魂文献的特点:(1)数量急剧增长(2)内容交叉重复(3)专业文献出版分散(4)文献老化加快(5)文献语种繁多(6)文献载体形态增加文献类型:(一)按照载体的形式不同,文献可分为:1、印刷型2、缩微型3、声像型4、电子型(二)按照内容、性质和加工深度的不同,文献可分为:1、一次文献2、二次文献3、三次文献4、零次文献(三)根据性质、特点和出版形式的不同,文献可分为:1、科技图书2、科技期刊3、科技报告4、政府出版物5、会议文献6、专利文献7、学位论文8、标准文献9、科技档案 10、产品样本a、主题语言主题检索语言是用语词来表达文献主题概念,它不管各语词之间相互关系如何,一律按字顺排列成主题词表,故称主题检索语言。
分为标题词语言、关键词语言和叙词型语言三种。
关键词语言:由于关键词语言能适应使用计算机的需要,因而大大加速了文献标引过程,缩短了检索工具出版的时间,便于用来检索最新文献,大大增加了检索点,使用灵活方便。
查准率和查全率较低。
叙词型语言:用途较广,既适合于手工检索,又适合计算机检索语言。
6、信息检索的途径:书名途径,著者途径,序号途径,分类途径,主题途径。
7、信息检索方法:(一)常用法所谓常用法,顾名思义是检索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指利用成套的检索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也称之为工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