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石墨炉法
- 格式:docx
- 大小:36.51 KB
- 文档页数:1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操作方法
1.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粉碎成细粉末状,并将其置于样品船中。
2. 装载样品:将样品船放置于石墨炉的样品舱中,确保样品的位置准确。
3. 设定参数:根据待测元素的性质和测定要求,设置石墨炉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等参数。
4. 加热样品:启动石墨炉,将样品进行加热处理,使其产生雾化和原子化的现象。
5. 原子吸收测定:将产生的原子化样品气体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利用特定的波长光束通过样品气体,测量其吸光度。
6. 测定结果分析:根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测定结果,计算出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7. 清洗和保养:在测定结束后,对石墨炉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清洗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测定准确性。
AA-7003原子吸收操作规程
(石墨炉法)
1.开电源插板开关,打开电脑,进入界面;安装所需元素灯,打开原子吸收主机电源,双击工作站软件,再点击一下,等待仪器自检完成;选择所需元素灯,检查对应的条件参数,下一步,扫描,完成后调灯位置,平衡能量;
2.拉出石墨炉炉体,查看剩余能量,调节灯位置,使能量平衡到100%;
3.查看升温曲线,建立校准曲线,设置标准曲线各点浓度,仪器预热;打开氩气总阀,再开分阀,压力0.2—0.25Mpa,仪器左流量计内气路(200)右外气路流量计(1.5)左右;
4.开冷却水,开石墨炉电源,仪器预热30min左右;
5.先处理石墨管,不进样,空走2次。
吸光度值小于0.005;
6. 先做标准系列,曲线线性合格且质控样品准确时,开始分析样品;
7. 样品测定完毕后,编辑打印谱图;
8. 推进石墨炉炉体,关闭石墨炉电源,关水,关氩气总阀,分压阀降到0后再松开分阀,关闭软件,关闭原子吸收主机电源,关闭计算机,关闭电源开关,填写仪器使用登记,盖上防尘罩。
火焰法测定元素的参数备注:1.以上所测元素系空气—乙炔火焰,最高温度为2300℃。
火焰类型分为:a贫焰,乙炔流量<1.2升/分;b化学计量性火焰(氧化性火焰),乙炔流量1.2—1.7升/分;c富燃性火焰(还原性火焰),乙炔流量>1.7升/分。
2.Al, B, Ba, Be, Dy(镝), Er(铒), Eu(铕),Gd(钆), Ge(锗), Hf(铪), Ho (钬), La(镧),Mo(钼), Nb(铌), Nd(钕),Os(锇),P(磷),Pr(镨),Re(铼),Sc(钪),Si(硅),Sm(钐),Ta(钽),Ti(钛), Tm(铥),U(铀),V(钒),W(钨), Y(钇), Yb(镱),Zr(锆)等元素需要氧化亚氮—乙炔火焰测定。
以上部分元素也可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使用热解涂层石墨管或金属(Ta,Zr等)涂层石墨管]。
3.火焰法(空气—乙炔火焰)测定的元素,当含量很低(ng/ml)时也可用石墨炉法来测定。
石墨炉法测定元素的参数备注:1.基体改进剂进样量与改进剂配法表格中所提到的基体改进剂的量(毫克)为进入石墨炉中的量a1,a2:为纵向加热石墨炉仪器的进样量20μl;b:为横向加热石墨炉仪器的进样量5μl。
改进剂配法:例1.0.015mgMg(NO3)2公式如下:改进剂的百分浓度=改进剂(mg)×100/注入体积(μl)则0.015mgMg(NO3)2应为0.015×100/5=0.3g/100ml例2.0.005mgpd+0.003mg Mg(NO3)2按公式计算出pd应为0.1g,Mg(NO3)2应为0.06g,将两种物质溶解后,定容100ml即可。
Pd试剂必须使用硝酸钯(钯含量不少于40%)。
称取时应将硝酸钯换算成Pd称取,Mg(NO3)2应是优级纯以上试剂。
2.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技术中的基体改进技术(现称化学改进剂技术)及石墨炉改进技术。
请参考李述信主编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干扰及消除方法”(P279—299)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3.原子吸收分析中的背景校正技术还请参考杨啸涛等编注的“原子吸收分析中的背景吸收及其校正”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4.灵敏度: a1为产生0.3Abs时的浓度a2为产生0.1—0.2Abs时的浓度。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空气中硒
一、材料
1.细碳棒(Φ2×10)、熔炼剂(高纯硅)、标样——空气样、精密稀释液(本实验室检出空气中硒的精密稀释液样品)。
二、实验原理
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常用636nm波长,在发射管中加热碳棒中的硒,导致原子的转态改变,让激发状态的原子消失,吸收波长的光线减弱,从而用校正曲线法测定样品中空气中硒的质量浓度。
三、实验步骤
(一)用细碳棒连接星型适配器,并加入熔炼剂( 高纯硅)
(二)将样品放入石墨炉,并进行25次抽空,耐久度检验,记录测定的数据(三)分别将空气样和精密稀释液样品放入石墨炉,测量吸收峰高度,画出校正曲线,以标样质量浓度为横坐标轴。
(四)测定未知样品空气中硒的质量浓度。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镉、铜和铅1.方法原理将样品注入石墨管,用电加热方式使石墨炉升温,样品蒸发离解形成原子蒸气,对来自光源的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
将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和标准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金属的含量。
2.干扰及消除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体效应比较显著和复杂。
在原子化过程中,样品基体蒸发,在短波长范围出现分子吸收或光散射,产生背景吸收。
可以用连续光源背景校正法,或塞曼偏振光校正法、自吸收法进行校正,也可采用邻近的非特征吸收线校正法,或通过样品稀释降低样品中的基体浓度。
另一类基体效应是样品中基体参加原子化过程中的气相反应,使被测元素的原子对特征辐射的吸收增强或减弱,产生正干扰或负干扰。
如氯化钠对镉、铜、铅的测定,硫酸钠对铅的测定均产生负干扰。
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标准加入法可部分补偿这类干扰。
此外,也可使用基体改良剂。
测铜时,20μl水样加入40%硝酸铵溶液10μl;测铅时,20μl水样加入15%钼酸铵溶液10μl;测镉时,20μl水样加入5%磷酸钠溶液10μl。
以上基体改良剂对于抑制基体干扰均有一定作用,1%磷酸溶液也可作为镉、铅测定的基体改良剂。
而硝酸钯是用于镉、铜、铅最好的基体改进剂,同时使用La、W、Mo、Zn等金属碳化物涂层石墨管测定,既可提高灵敏度,也能克服基体干扰。
3.方法的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地下水和清洁地表水。
分析样品前要检查是否存在基体干扰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
测定浓度范围与仪器的特性有关,表3-4-23列出一般仪器的测定浓度范围。
4.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装置、背景校正装置及其他有关附件。
表3-4-23 分析线波长和适用浓度范镉 228.8 0.1~2铜 324.7 1~50铅 283.3 1~55.试剂①硝酸,优级纯。
②硝酸(1+1),0.2%。
③去离子水:金属含量应尽可能低,最好用石英蒸馏器制备的蒸馏水。
④硝酸钯溶液:称取硝酸钯0.108g溶于10ml(1+1)硝酸,用水定容至500ml,则含Pd10μg/ml。
环境监测中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及质控方法摘要: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比较,不管在实验过程还是样品处理过程,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较为简单实用,同时不会产生有害物质,拥有较高的效率。
当然,在检测过程中,还会存在影响因素,需要采取有效的质控方法,才能确保检测水平。
关键词:环境监测;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干扰因素;质控方法前言根据相关文献查阅,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主要用于农作物、土壤、水中等镉元素含量检测以及大米和面粉中镉含量的不确定度等。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作为一种分析被测元素原子的蒸气(原子化)吸收共振波长光的方法,其实现原子化的方法有火焰法和非火焰法两种,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属于非火焰法。
火焰分析溶液浓度一般为mg/L 级(ppm),石墨炉分析溶液浓度一般为 ug/L 级(ppb)。
同时还具有高灵敏度、样品用量小,可直接分析样品,减少化学干扰等优点。
一、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原理(一)检测分析原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在环境监测中主要用于样品中铜、铅、镉的测定。
样品经过前处理后注入石墨炉中,预先设定的干燥、灰化、原子化、清炉的升温程序使共存基体成分蒸发除去,同时在原子化阶段的高温下铜、铅、镉化合物离解为基态原子蒸汽,经过并对空心阴极灯或者连续光源发射的特征谱线产生选择性吸收。
在选择的最佳测定条件下,通过扣除背景,测定水样中铜、铅、镉的吸光度。
铜、铅、镉的检出限分别为0. 001mg/ L、0. 002mg/ L、0. 0001mg/ L,测定下限分别为0. 004mg/ L、0. 008mg/ L、0. 0004mg/ L。
(二)一般操作过程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操作以仪器型号 ICE3500 为例,包括开启石墨炉电源,开启循环冷却水机,打开氩气,输出压力为:0.1 ~ 0.2 兆帕;编辑分析方法,每个方法都包括7项,分别是:概述、序列、光谱仪、石墨炉、校正、进样、QC;概述选项的编辑技术和自动进样器都选择石墨炉其余项默认;序列选项的编辑动作下面左击校正下方任意空白处可以插入动作,可以编辑试样空白,根据做样数量编辑样品数量,编辑完成后可以点击 ASLG 查看样品排列情况;光谱仪选项的编辑重复测样次数:1~3次,背景校正:选择氘灯;石墨炉选项的编辑石墨管是什么类型就选相对应的选项,可以是普通、涂层、ELC 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过程有干燥、灰化、原子化和清炉四个阶段:①干燥阶段:蒸发除处去试样的溶剂,如水分或各种酸溶液;温度100℃,一般默认软件设置的温度。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原理。
这玩意儿可神奇啦!就好像是一个超级神探,能把那些极其微小的元素都给揪出来呢!
你想想看啊,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各种各样的物质,里面都包含着不同的元素。
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这些物质中元素的秘密大门。
比如说水样,通过这个方法,就能知道里面有多少重金属元素,哎呀呀,是不是很厉害?
它的原理呢,其实也不难理解啦!简单来说,就是先把样品放进去,经过一系列操作,让元素变成原子状态。
这就像是把一团乱麻给梳理清楚了,让元素们都乖乖地“站好队”。
然后呢,再用特定的光线去照射它们,这光线就如同是我们的眼睛,能识别出这些原子。
嘿,就这么神奇!比如检测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就像是在一个大宝藏中寻找那些珍贵的小宝石呢!
之前我和一个搞化学的朋友聊起这个,他说:“这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可真是个好东西啊,没有它,好多检测都没法进行呢!”这就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啊!
而且哦,这个方法特别灵敏,一点点的元素都能被检测到。
就好像是一个极其敏锐的侦探,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它的法眼!那精度,简直了!咱举个例子,就像是在一堆沙子中找到一粒特别的小沙子,厉害吧?
总之啊,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原理真的是太有趣、太重要啦!它就像是我们探索物质世界的秘密武器,能让我们对周围的一切有更深的了解。
所以说,大家可别小看了它哟!这就是我的观点啦,相信你们了解之后也会对它超级感兴趣的!。
原子吸收石墨炉法
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是一种用于分析和测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它基于原子吸收光谱技术,通过将待分析样品溶解后蒸发干燥,将溶液转化为乳浊液,并使用石墨炉对样品进行加热和蒸发,最后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样品中相应元素的吸收光强度,从而确定元素的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待测样品,并将其溶解成一个适当的溶液。
2. 将溶液转化为乳浊液,通常通过加入酸、氧化剂等试剂来实现。
3. 将乳浊液注入原子吸收石墨炉中,通过加热使溶液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蒸发,并在石墨炉中的气氛中获得稳定的气体相。
4. 针对待测元素的特定波长,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样品中元素吸收光强度。
5. 通过比较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吸收光强度与已知浓度标准溶液的吸收光强度,计算待测样品中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石墨炉法具有高精确度和良好的灵敏度,尤其适用于微量元素的分析。
但是,该方法需要使用高温石墨炉进行加热和蒸发,因此在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干扰物质,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