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1.08 KB
- 文档页数:2
常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审核要点题目:常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审核要点在临床实践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仅能够有效治疗感染疾病,还能够减少药物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对于常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审核要点,我们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我将从浅入深地探讨常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审核要点。
1. 对于处方审核要点的认识和理解抗菌药物,作为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工具,其使用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核。
处方审核要点包括但不限于对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诊断的了解、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合理的药物剂量和疗程、对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情况的评估等。
这些要点对于保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至关重要。
2. 常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审核要点在审核常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2.1 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诊断在审核抗菌药物处方时,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诊断。
只有了解清楚患者的病情,才能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还需要了解患者的过敏史、药物使用史等信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2 抗菌药物的选择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和病原体,需要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
对于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等不同病原体,应选用具有特异性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还需考虑到药物的药动学特点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2.3 药物剂量和疗程对于抗菌药物的药物剂量和疗程,必须要严格控制。
药物剂量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药物浓度不足或过高,从而影响疗效和安全性。
过长或过短的疗程都会影响到治疗效果,甚至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2.4 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情况的评估在使用抗菌药物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停止使用相关药物。
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耐药情况,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3. 总结和回顾通过对常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审核要点的深入探讨,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也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处方审核要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管理制度随着全球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纷纷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督。
为了合理、科学地使用抗菌药物,维护人类健康,我国实施了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制度背景、实施原则、管理要点和效果评估四个方面来阐述这一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制度背景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一些医师不规范地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导致了抗菌药物的滥用和滥交易问题的出现。
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给医疗机构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滥用抗菌药物的问题,我国制定了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行为,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程度。
二、实施原则1. 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的授权:根据医师的临床经验、专业知识以及学术研究成果,对具备一定条件、具备一定专业背景和经验的医师进行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的授权。
2. 科学准确的诊断依据:医师在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诊断,确保准确判断患者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3. 合理用药的原则:医师应根据医学指南和治疗规范,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用药。
4. 多学科合作的机制:在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过程中,应建立起医疗机构内部的多学科合作机制,形成专家共识,确保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管理要点1. 严格的处方审核制度:医疗机构应设立相应的临床药师审核团队,对医师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审核。
对于不合理的处方,审核人员有权拒绝开药或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
2. 抗菌药物处方数据库的建立: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处方数据库,记录并分析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情况,监测和评估患者用药情况,从而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3. 医师培训与监督机制:医师应定期进行关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加强抗菌药物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并接受监督检查,确保其用药行为符合规范。
4. 患者教育与宣传: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引导患者在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常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审核要点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一、引言本文旨在介绍常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审核要点,以提高执业药师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把握,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文章将依次介绍抗菌药物的处方审核步骤、禁忌症、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剂量调整以及药物选择的原则和相应实例等内容。
二、抗菌药物的处方审核步骤抗菌药物处方审核的目的是确保合理使用、减少滥用和不当使用的情况发生。
以下为抗菌药物处方审核的步骤:2.1 病原学信息的确认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细菌感染,并且对可能的病原菌进行合理判断。
2.2 药物的抗菌谱根据常见的细菌感染情况,确定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是否匹配。
2.3 耐药性监测根据实验室结果和相关指南,判断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情况,选择对耐药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
2.4 给药途径和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情况、药物给药途径的可行性等,确定抗菌药物的合适剂量和给药途径。
2.5 疗程和使用时间确认抗菌药物的治疗疗程和使用时间,避免滥用和过长使用引发的问题。
三、常见抗菌药物的处方审核要点3.1 青霉素类药物•禁忌症:青霉素过敏史、药物相互作用等。
•副作用: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药物相互作用:与利福霉素、头孢菌素等存在相互作用。
•剂量调整:肝肾功能受损时需要剂量调整。
3.2 头孢菌素类药物•禁忌症:对药物过敏史、青霉素过敏史等。
•副作用:过敏反应、肝肾功能受损等。
•药物相互作用: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利福霉素等存在相互作用。
•剂量调整:肝肾功能受损时需要剂量调整。
3.3 氨基糖苷类药物•禁忌症:对药物过敏史、肾功能不全等。
•副作用:肾损害、神经肌肉阻滞等。
•药物相互作用:与利福霉素、头孢菌素等存在相互作用。
•剂量调整:肾功能减退时需要剂量调整。
3.4 喹诺酮类药物•禁忌症:对药物过敏史、儿童和孕妇等。
•副作用:肝肾功能受损、心脏电解质紊乱等。
•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药物如华法林、普萘洛尔等存在相互作用。
•剂量调整:肝肾功能不全时需要剂量调整。
中国乡村医药我院门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马赛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从卫办医发[2008]48号文件到国卫办医发[2019]12号文件,几乎每年都有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法规发布,而我院作为一家中心卫生院,处在医疗服务的最基层,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
现就我院2019年1—8月门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门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及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用药频度(DDDs)对各科室使用最多的抗菌药品类及单品进行分析,同时对DDDs进行放大处理,以了解在相同处方量情况下,各门诊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即以内科2019年1—8月门诊处方数为基准除以门诊各个科室处方数,得到一个处方数倍数,再乘以门诊各个科室的DDDs(口服+注射),得到放大的newDDDs(口服+注射)。
2 结果门诊处方共148 304张,其中含抗菌药物处方39 566张(26.7%):单用抗菌药31 280张,二联用药8188张,三联及以上98张。
其中抗菌药单用使用率排名前三科室:五官科60.0%(3452/5752),儿科49.9%(12 959/25 953),外科35.5%(5867/16 525);二联使用率排名前三科室:儿科17.8%(4627/25 953),妇产科3.4%(182/5309),内科3.4%(2633/77 144);三联及以上排名前三科室:儿科0.2%(65/25 953),外科0.06%(10/16 525),五作者单位:317507 浙江温岭市箬横中心卫生院药剂科通信作者:马赛赛,Email:*************官科0.05%(3/5752)。
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为头孢类,其中注射用抗菌药以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为主,口服以头孢呋辛酯片(内科、外科)、头孢克肟颗粒(儿科)为主。
DDDs排名前四的科室为内科、儿科、外科、五官科,newDDDs排名前四的科室为五官科、外科、儿科、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