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处方点评表[1]
- 格式:docx
- 大小:10.99 KB
- 文档页数:4
××人民医院2012年1~9月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处方分析)根据卫生部《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32号)文件精神,药剂科组织审核药师在我院开展疑义处方审核登记的基础上,对处方调剂过程中的全部抗菌药物处方予以检查,疑义处方登记并交由处方点评小组进一步点评。
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本文对提出点评的部分典型处方予以汇总,供临床参考,如对该分析有异议,请把用药意见告知并再次讨论,如无异议,请今后工作中注意,参照此分析改正。
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处方号,患者,女,35岁,妇产科。
临床诊断:外阴阴道炎。
处方: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500mg:20万U×6粒×1盒,用法:500mg,1次/日,外用。
【分析】复方制剂剂量建议以“粒”直接表示,一般勿以其中某组分含量替代,以规范处方书写。
处方号,患者,女,37岁,妇产科。
临床诊断:阴道炎,霉菌性。
处方:碳酸氢钠粉500g ×1包,用法:500g,空腹服用。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500mg:20万U×6粒×1盒,用法:1粒,外用。
【分析】碳酸氢钠粉应为外洗,单次剂量误输,用药频次缺项。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用药频次缺项。
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处方号,患者,女,36岁,五官科。
临床诊断:耵聍嵌塞。
处方:头孢克洛胶囊0.25g,3次/日,连用2天。
【分析】建议诊断细化,体现抗菌药物使用指征。
处方号,患者,男,26岁,五官科。
临床诊断:购药。
处方:头孢克肟胶囊100mg,2次/日,空腹服用,连用7天。
【分析】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不应以“购药”替代临床诊断,尤其是使用抗菌药物等需要特别加强管理的处方药品。
处方号/,患者,男,37岁,五官科。
临床诊断:头部外伤。
抗菌专项药物处方点评细则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药品说明书,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概述本方案结合抗菌药物特性及国家药品相关政策,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各项管理制度细化为可量化的条款,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评价,以此发现本院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便于后续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点评细则侧重点如下:1.适应症不适宜的;2.遴选药品不适宜的;3.用法用量、疗程不适宜的;4.给药途径不适宜的;5.更换抗菌药物不适宜的;6.特殊人群用药不适宜的;7.预防用药不适宜的;8.抗菌药物联用不适宜的;9.是否越级使用;1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否进行会诊并有会诊记录;11.使用前是否皮试;12.抗菌药物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13.是否进行病原学送检;14.其它用药情况不适宜的。
二. 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标准附表1 常见抗菌药物的时间依赖型与浓度依赖型分类分类PK/PD 参数抗菌药物时间依赖型(短PAE)T>MIC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部分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恶唑烷酮类、氟胞嘧啶时间依赖型(长PAE)AUC24/MIC四环素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氟康唑、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碳青霉烯类浓度依赖型C max/MIC 或AUC24/MIC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甲硝唑、两性霉素B。
A:用药品种总数;B: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A|处方总数 C: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D:E: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数;F:激素类药物使用百分率=E|处方总数G: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I: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数;J: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I|A K: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M:处方总金额; N:平均每张处方金额=M|处方总数O:合理处方总数; P 2.存在的问题代码(1)不规范处方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留样不一致的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1-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1-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1-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1-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的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1-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1-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品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2)用药不适宜处方2-1.适应症不适宜的; 2-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2-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2-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2-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2-7.重复给药的; 2-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处方应当判定为超长处方3-1.无适应症用药的; 3-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3-4.无正当理由用抗菌药的处方数;D:抗菌药使用百分率=C|处方总数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称总数;L: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K|A :合理处方总数; P:合理处方百分率=O|处方总数: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H:注射剂使用百分率=G|处方总数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国家有关规定的、煎煮等特殊要求的不适宜的; 2-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品的;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2-9.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2017年11月份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检查情况药学部处方点评小组抽取门诊药房11月17日至11月30日共计922张抗菌药物处方进行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检查。
现将检查情况汇总如下:一、总体情况点评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药品说明书等,对处方的用药指征、联合用药、用药频次、给药剂量等项目进行合理性评价。
共计检查处方922张,合格处方700张,不合格处方222张,合格率%各科室处方合格情况见附表1。
二、不合格处方基本情况不合格处方中使用硫酸依替米星不合格的处方有114张,占不合格处方的%头孢克洛缓释片33张,占不合格处方的%克林霉素注射液22张,占不合格处方的%遴选抗菌药物不适宜59张,所占处方比列为%列第一位;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52张,所占处方比例为%列第二位;用法用量不适宜49张,所占处方比例为%列第三位,其余为诊断不明确、急诊处方超3天量、无联合使用抗生素指征以及存在2处以上错误等,所占比例较小,具体情况见附表2。
三、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结果分析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控制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推荐大部分轻、中度感染予以口服治疗。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雾化吸入超说明书给药。
给药频次:绝大多数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等B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克林霉素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其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对细菌MIC时间长短有关,血液或组织低于MIC时,细菌可重新迅速生长。
应该依照PK/PD原理制定给药方案,时间依赖型的B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且半衰期短的抗菌药物应多次给药使T> MIC时间延长,达到最佳抗菌效果。
现青霉素类、B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说明书都推荐每6-12h给药一次,克林霉素的说明书推荐2-4次给药。
我院门诊静脉滴注给药的该类抗菌药物好多都是一日一次给药,不甚合理。
2013年第三季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汇总分析抽取2013第三季度普通门诊处方3246张,共抽查300张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
点评时,药物溶媒不计在药物品种内,外用抗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不计在抗菌药物品种内。
2013年第三季度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共抽查300张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其中使用通用名比率100%,平均每张处方药品品种数2.82;有54张处方使用注射剂,占总处方数的18%,注射剂品种使用率7.63%;41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注射剂,占总处方数的13.67%;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5.22%;26张处方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占总处方数的8.78%;平均每张处方金额236.50元,平均每张处方中抗菌药物的金额为114.01元,抗菌药物的总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48.16%,;处方不合格率6.67%。
一、典型问题处方: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主要是诊断书写不规范。
如“查体”“头晕”“咳嗽”“咳嗽1年”“闭经3年”等。
2、用药不适宜:主要是适应证不适宜和遴选的药品不适宜以及联合用药不适宜。
如为诊断为“查体、“头晕”“腰痛”的患者开具抗菌药物,如为成人扁桃体炎患者开具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0.5625/支)。
3、用法、用量不适宜:头孢呋辛脂、头胞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用法为每日一次。
4、药物选择不适宜:门诊无正当理由开具限制级药物,如预防使用等。
二、典型问题处方:三、点评数据分析及建议:1、与2013年第二季度点评结果比较,平均每张处方药品品种数、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与2013年第一季度点评结果比较,使用注射剂处方数、使用抗菌药物注射剂处方数、抗菌药物金额比率、不合格处方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建议医务科及门诊部加强这些方面的培训和管理。
3、处方普遍问题仍是诊断不规范、抗菌药物用法不适宜。
建议医务科及门诊部加强这些方面的培训和管理。
临沂市人民医院处方点评小组 2013年10月11日。
抗菌药物围手术期用药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近年来,抗菌药物在预防细菌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降低病死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增的同时,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及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1.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及意义抗菌药物在外科领域预防性应用是指给予择期手术的病人预防性使用某种抗菌药物,此病人不应有潜在的炎症或感染,预防性用药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细菌对手术野的污染或感染.换言之,是适时的抑制初次接种的微生物定植、繁殖和扩散,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临床对照试验已证实,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因而可减少发病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并可减少脓毒血症的死亡率.2.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政策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自2004年起,卫生部先后颁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32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等法规文件,其中都涉及到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问题.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目前,随着外科学的不断发展,手术已成为疾病治疗的主要策略之一,对于部分手术,未预防性使用或未正确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引起术后感染,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则可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促进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在围手术期,正确、合理地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减少手术部位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现就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相关内容介绍如下:(1)围手术期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2020年06月医嘱点评本月药师查房,主要存在药品配伍禁忌问题、溶媒用量问题。
案例1、病历号:xx女岁科室:医师: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主要用药: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维生素C注射液2.5g/静滴每日一次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点评:1、配伍禁忌用药。
维生素C注射液辅料中含有碳酸氢钠,碳酸根与葡萄糖酸钙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所以这两种药禁止在同一输液瓶内配伍使用。
2、护士需严格把关。
案例2、病历号:xx男岁科室:医师:临床诊断:多发脑梗死主要用药:5月27日:甘露醇注射液250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静滴每日一次点评:配伍禁忌。
甘露醇注射液为过饱和溶液,地塞米松为磷酸酯的钠盐注射液,内含0.2%亚硫酸钠,与过饱和20%甘露醇注射液混合,可使甘露醇发生盐析反应,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危险,虽然较为常用,但不推荐临床将这两种药配伍使用。
6月4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维生素C注射液1g维生素B6注射液0.1g静滴每日一次氯化钾注射液5ml点评:这种配伍临床较为常见,虽然没有浑浊、沉淀等配伍变化,但静脉补钾的同时滴注钠盐,会降低钾的转移。
一般用法将10%氯化钾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单独滴注。
案例3、病历号:xx女岁科室:医师:临床诊断:脑梗死6月4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奥美拉唑40mg;■'续滴每日一次氯化钾注射液7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吡拉西坦注射液4g/续滴每日一次氯化钾注射液7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氨甲苯酸0.2g/静滴每日二次氯化钾注射液7ml点评:1、氯化钾属于高危药品管理,输液时主观感觉输液部位非常痛而影响用药,浓度太高会造成周围血管炎症,与其它药的输液速度不匹配,宜单独给药。
2、注射用奥美拉唑选用液体量过多。
注射用奥美拉唑应该用1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滴注,如果选用250ml,配制后不稳定,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浑浊、沉淀等现象。
处方点评工作表医疗机构名称:医院点评人:处方日期:填表日期:注:1.有=1 无=0;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A:用药品种总数; B: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 A/处方总数;C: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 D:抗菌药使用百分率= C/处方总数;E: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 F:注射剂使用百分率= E/处方总数;G: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总数;H: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G/A;I: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J: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I/A; K:处方总金额;L:平均每张处方金额=K/处方总数。
O:合理处方总数 P:合理处方百分率:O/处方总数2.存在问题代码(1)不规范处方: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1-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1-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1-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1-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1.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12.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13.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1-14. 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201204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报告江苏省肿瘤医院2012年4月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报告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的管理,按全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相关要求,自本月起对我院各科室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专项点评。
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适宜性的评价主要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药品说明书中相关要求,点评项目包括是否具有抗感染治疗指征、药物品种选择是否适宜、药物用法用量是否适宜、用药途径及溶媒配伍是否适宜等。
现将2012年4月点评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情况:2012年4月,我院门诊含抗菌药物处方共290张,占处方总量的3.02%,与上月相比稍升高。
290份抗菌药物处方中:临床诊断与使用抗菌药物不符的218例(占75.17%);药物用法用量存在不适宜的17例(占5.86%),较上月降低。
未见药物品种选择存在明显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溶媒配伍存在不适宜及用药存在禁忌症的处方。
2. 存在用药不适宜处方情况:存在用药不适宜处方主要为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
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中,最常见仍为用药间隔不适宜处方。
应每6~8 小时用药一次的注射用青霉素钠、甲硝唑片等药物一日仅1次用药、而可一日1次用药的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替硝唑片一日多次给药的情况仍然存在。
用法用量存在不适宜最多的药物为头孢呋辛酯片。
其他见单次抗菌药物剂量偏高、偏低处方,以及用药疗程不足或过长处方(见表1)。
3. 使用抗菌药物不适宜处方排名:除临床诊断与使用抗菌药物指征不符以外,其他使用抗菌药物不适宜的处方排序见表2。
小结:本院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中,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总数较上月稍有降低。
临床需重视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以保证抗菌药物的最佳疗效。
药剂科临床药学室2012年5月4日报医教科药品质量管理小组2012年5月7日表1 2012年4月部分抗菌药物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师门诊号药物/规格处方用法适宜用法曲卫军 71479456 0.5g po qd厌氧菌感染:1g po qd,首剂替硝唑片0.5g 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