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大绝密经典 第五章 陶瓷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698.50 KB
- 文档页数:19
学习指南一、课程基本情况、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总学时:64学时。
其中,课堂教学:57学时,实验教学:7学时。
先修课:《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陶瓷工艺原理》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材料方向本科生的必修课,其它专业方向的限定选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陶瓷原料、粉体的制备与合成、坯体和釉的配料计算、陶瓷坯体的成型及干燥、陶瓷材料的烧结、陶瓷的加工及改性等。
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陶瓷生产中共同性的工艺过程及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掌握工艺因素对陶瓷产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和基本的实验技能,能够从技术与经济的角度分析陶瓷生产中的问题和提出改进生产的方案,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重视“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的课程教学体系及科研促进教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理论基础的实践性应用能力,既重视学生“应知应会”的陶瓷材料的设计、制备工艺、测试表征与应用的基础理论,又强调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创新性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训练和设计能力培养,倡导学生创业能力的训练。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陶瓷主要原料的性能、用途,掌握部分新型陶瓷原料的性能、用途,对其它原料的性能和用途有所了解。
2.熟练掌握陶瓷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一些新型的工艺技术。
3.掌握陶瓷制品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和产品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正确理解工艺因素对陶瓷制品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掌握陶瓷生产的基本实验方法,并能对陶瓷制品的性能进行分析。
二、教材及多媒体课件说明1教材:《陶瓷工艺学》,张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本教材内容精炼、结构合理、理论性强。
由于计划学时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对教材所有内容一一进行详细讲解。
因此,学生应该抓住每章节的重点、难点,搞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注意寻找同类问题间的内存规律。
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将问题由“繁”变“易”,将课本由“厚”读“薄”。
2多媒体课件:陶瓷工艺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本校材料基础学科组集体创作的,它综合了图、文、声、像、二维图形、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经科学、合理的重组、整合、加工,构筑了一种虚拟实际场景的教学氛围。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课时训练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陶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B.普通玻璃以火碱、石灰和石英砂为原料,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制得C.普通硅酸盐水泥以黏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D.向水泥中加入适量的石膏可以调节水泥硬化速率2.“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赞誉越窑秘色青瓷的诗句,描绘我国古代精美的青瓷工艺品。
玻璃、水泥和陶瓷均为硅酸盐制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的主要成分为Na2CO3、CaCO3和SiO2B.生产陶瓷、玻璃、水泥都用到黏土C.硅酸盐制品的性质稳定、熔点较高D.沙子和黏土的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核电、光电、风电、水电,电能属于一次能源Fe O,这是利用了其有颜色和具有磁性的特点,可用CuO替B.打印机墨粉中常加有34Fe O代34C.“天和”号核心舱上使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翼,砷化镓属于半导体材料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红宝石、珍珠、水晶、钻石等装饰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名为水玻璃,可用于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C.制造玻璃是复杂的物理过程,玻璃的组成不同,性能不同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6.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石墨烯-锗晶体管”为我国首创,锗与硅均属于半导体材料B.“神舟十三号”的太阳能帆板的主要材料为硅C.中芯国际生产的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超导陶瓷可应用于磁悬浮技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造卫星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高纯二氧化硅B.工业制玻璃和炼铁过程中都要加入石灰石,其目的是除去杂质二氧化硅C.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大,有相当高的强度和优良的电学性能Si N俗称金刚砂,硬度很大,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D.34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熟石膏与水混合成糊状后能很快凝固,常用于制作模型和医疗石膏绷带B.碳酸钠是一种大宗化学品,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C.大兴机场航站楼顶部镶嵌八百块玻璃,玻璃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Na2O2、活性炭都可用于防毒呼吸面具,但两者的应用原理不同9.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嫦娥五号所用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主要材料是高纯硅B.“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使用液氧、液氢推进剂,产物对环境无污染C.“天和核心舱中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D.“神舟飞船天眼反射镜中使用的金刚砂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10.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着自然界中的碳、氮循环B.《泉州府志》中有:“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燕山大学金属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以高岭石为主要矿物的黏土叫膨润土。
(×)2. 粘土矿物是含水的硅酸盐矿物。
(×)、3. 粘土矿物的颗粒一般都大于2微米。
(×)4. 粘土就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就是地壳中不含长石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与地质促进作用而构成的。
(√)5. 膨润土是以水铝英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本身能吸附大量的水,吸水后体积膨胀。
(×)6. 北方粘土不含有机物较多,不含游离石英和铁质较太少,因而可塑性不好,潮湿强度小。
(√)7. 高岭石,伊利石,叶蜡石,滑石,蒙脱石等矿物都属于粘土矿物。
(×)8. 膨润土具备低的可塑性,并且具备较小的收缩率,就是陶瓷工业常用的优质粘土。
(×)9. 母岩风化后残留在原生地的粘土称为二次粘土。
(×)10. 天然粘土具备紧固的化学共同组成,存有紧固的熔点。
(×)11. 粘土-水系统具有一系列胶体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因为粘土颗粒带电。
(√)12. 粘土的阳离子溶解与互换特性影响粘土本身的结构。
(×)13. 粘土的结合水量与粘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成正比。
(×)14. 粘土胶团的电位与所溶解的阳离子电价成正比。
(√)15. 天然粘土不能用一个固定的化学式来表示,同时它也无一定的熔点。
(√)16. 高岭石,多水高岭石,蒙脱石都会因变硬而引致非常大的体积收缩。
(×)17. 云母不是粘土矿物,但水解后的水化云母具有粘土性质。
(√)18. 原生高岭土,融合性差,潮湿强度高,次生高岭土,融合性弱,潮湿强度小。
(√)19. 强可塑粘土的'用量多,容易获得水分疏散快,干燥快,以及脱模快的注浆泥浆。
(×)20. 北方地区原料铁含量低而钛含量高,宜使用氧化焰压成。
(×)21. 钠长石熔融后形成粘度较大的熔体,并且随温度升高粘度快速降低。
(×)22. 钾长石和钙长石在任一情况下可以任一比例互溶。
第五章单元测试题(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浙江龙泉青瓷以其清丽的釉色、优美的造型而久负盛名,是中国传统瓷器的瑰宝。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瓷的青色来自氧化铁B.陶瓷是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C.瓷器的质量与原料矿物组成、升温速度、煅烧时间等因素有关D.青瓷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腐蚀【解析】选A。
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A错误;陶瓷是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腐蚀,B、D正确;瓷器的质量与原料矿物组成、升温速度、煅烧时间等因素有关,C 正确。
2.(2022•四川绵阳高一上期中)“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
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使用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D.碳海绵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解析】选D。
由题意,“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具有吸附性,A选项说法正确;由题意,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可知碳海绵可重复使用,B选项说法正确;由题意,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C选项说法正确;根据题意,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是一种新型的单质,D选项说法错误。
3.(2022·西宁高一检测)下列化合物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A.CuS B.FeS C.SO3D.FeCl2【解析】选B。
S具有弱氧化性,与Cu、Fe反应分别生成Cu2S、FeS;S与O2反应生成SO2;Cl2具有强氧化性,与Fe反应生成FeCl3,不能生成FeCl2。
4.(2022·河北廊坊高一上期末)下列能正确表示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为()。
陶瓷材料学教学大纲(5篇范例)第一篇:陶瓷材料学教学大纲《陶瓷材料学》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cience of Ceramic Material 课程编码:0933043 课程性质:限选课学时:30 周学时:2 学分:1.5 适用专业:材料物理学专业授课学期: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通过考试考查学生对《陶瓷材料学》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掌握程度,促使学生系统掌握关于陶瓷材料合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工艺方法,掌握有关工艺设计和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陶瓷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对陶瓷材料的应用尤其是现代陶瓷材料在各方面的应用深入了解,使学生在学完课程之后,能够胜任陶瓷材料生产技术工作,并且能从事开发、研究和设计工作。
主要依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考核。
通过闭卷考试方式考查学生对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牢固程度,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少量内容考查学生对参考书、文献等了解情况。
【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绪论(2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了解陶瓷材料的发展史,掌握陶瓷材料的概念及其内涵,了解陶瓷材料的分类方特,对不同种类陶瓷材料的性质特点熟悉掌握。
教学重点和难点:1、陶瓷材料概念2、陶瓷材料分类3、陶瓷材料特点第一节陶瓷材料发展历史及其概念的内涵第二节陶瓷材料的分类第三节陶瓷材料的特点思考题:1、陶瓷材料的分类?2、陶瓷材料具有哪些特点?第一章陶瓷的晶体结构(2课时)教学目的: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了解陶瓷材料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掌握代表性晶体结构的特点,熟练掌握硅酸盐结构特性,区分离子型晶体和共价型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1、陶瓷的晶体结构2、代表性晶体结构3、硅酸盐结构4、离子型晶体与共价型晶体的区别第一节原子间的结合力第二节陶瓷的晶体结构第三节代表性晶体结构第四节硅酸盐晶体结构第五节离子型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第六节共价型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思考题:1、陶瓷的晶体结构有哪些?2、离子型晶体与共价型晶体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区别?第二章非晶态与玻璃结构(2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晶体的形态,认识晶体与非晶态的区别,掌握玻璃结构的特点,了解非晶的晶化过程,对无机玻璃的种类有一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