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2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泵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把电动机的旋转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输出。
液压泵都是依靠密封容积变化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故一般称为容积式液压泵,图2-l所示的是一单柱塞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图.图中柱塞2装在缸体3中形成一个密封容积a,柱塞在弹簧4的作用下始终压紧在偏心轮1上。
原动机驱动偏心轮1旋转使柱塞2作往复运动,使密封容积a的大小发生周期性的交替变化。
当a由小变大时就形成部分真空,使油箱中油液在大气压作用下,经吸油管顶开单向阀6进入油腔a而实现吸油;反之,当a由大变小时,a腔中吸满的油液将顶开单向阀5流入系统而实现压油。
这样液压泵就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原动机驱动偏心轮不断旋转,液压泵就不断地吸油和压油。
非容积式泵主要是指离心泵,产生的压力一般不高。
2.液压泵的特点(1)具有若干个密封且又可以周期性变化的空间。
泵的输出流量与此空间的容积变化量和单位时间内的变化次数成正比,与其他因素无关。
(2)油箱内液体的绝对压力必须恒等于或大于大气压力。
这是容积式液压泵能吸入油液的外部条件。
因此为保证液压泵能正常吸油,油箱必须与大气相通,或采用密闭的充亚油箱。
(3)具有相应的配流机构。
将吸液箱和排液箱隔开,保证液压泵有规律地连续吸排液体。
吸油时,阀5关闭,6开启;压油时,阀5开启,6关闭。
常用的容积式泵有: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径向,轴向)、螺杆泵等。
液压泵的基础标准:压力分级:0-25(低) 25-80(中) 80-160(中高)160-320(高压) >320(超高压)流量分级:4 6 10 16 25 40 63 100 250二、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1、压力(1)工作压力液压泵实际工作时的输出压力称为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取决于外负载的大小和排油管路上的压力损失,而与液压泵的流量无关。
(2)额定压力液压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称为液压泵的额定压力。
液压泵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液压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控制方式。
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基于流体力学原理,通过机械运动产生的能量,将液体压力提高,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和传动。
液压泵主要由泵体、驱动轴、叶轮、进出口阀等组成。
1. 泵体:泵体是液压泵的主要部件,负责容纳和封闭液体。
泵体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
2. 驱动轴:驱动轴是液压泵的动力源,通过外部的机械装置(如电动机或发动机)带动驱动轴旋转。
驱动轴与泵体内的叶轮相连,将机械能转化为液体的动能。
3. 叶轮:叶轮是液压泵的核心部件,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液体的动能。
叶轮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4. 进出口阀:进出口阀控制液体的流动方向和流量。
液压泵通常具有一个进口阀和一个出口阀,进口阀负责吸入液体,出口阀负责排出液体。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吸入阶段:当液压泵的叶轮旋转时,进口阀打开,液体被吸入泵体内。
2. 压缩阶段:随着叶轮的旋转,液体被压缩,并随着叶轮的旋转被推向出口阀。
3. 排出阶段:当压缩液体到达出口阀时,出口阀打开,压缩液体被排出液压泵。
通过不断重复上述步骤,液压泵可以持续地将液体压力提高并输送到需要的位置。
二、液压泵的控制方式液压泵的控制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工作场景,可以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
1. 手动控制:手动控制是最简单的液压泵控制方式之一。
通过手动操作液压阀门或泵体上的手柄,控制液压泵的启停、流量和压力。
2. 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是一种基于传感器和控制器的液压泵控制方式。
通过传感器检测系统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并通过控制器对液压泵的工作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
3. 比例控制:比例控制是一种通过调节液压泵的流量和压力比例来控制液压系统的控制方式。
通过比例阀、伺服阀等装置,可以精确地调节液压泵输出的流量和压力。
液压油泵分类一、按工作原理分类液压油泵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离心式液压油泵和柱塞式液压油泵两大类。
1.离心式液压油泵离心式液压油泵是利用离心力将液体从泵的进口抽入泵的中心部分,然后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液体排出泵的出口。
离心式液压油泵广泛应用于低压液压系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
2.柱塞式液压油泵柱塞式液压油泵是利用柱塞在摆动或滑动过程中的变效率特性将液体从泵的进口吸入,然后通过柱塞的工作行程完成液体的压缩和排出。
柱塞式液压油泵具有高压、大流量、高效率、压力可调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压液压系统。
二、按结构形式分类液压油泵按照结构形式可以分为齿轮式液压油泵、叶片式液压油泵、柱塞式液压油泵和螺杆式液压油泵等。
1.齿轮式液压油泵齿轮式液压油泵是利用两个或多个齿轮的啮合运动产生液体流动的压力。
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适用于低压、小流量的液压系统。
2.叶片式液压油泵叶片式液压油泵是利用叶片在旋转运动的过程中与泵体内部的曲面接触,形成一个密闭的容积,然后实现液体的压缩和排出。
叶片式液压油泵具有良好的吸排能力、稳定性和高效率,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农机等领域。
3.柱塞式液压油泵柱塞式液压油泵是利用柱塞的往复运动,在柱塞与泵腔之间形成容积变化,从而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柱塞式液压油泵具有高压、大流量、压力可调等特点,适用于高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
4.螺杆式液压油泵螺杆式液压油泵是利用螺杆及其套筒的相对旋转运动,使泵腔体积变化,从而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螺杆式液压油泵具有节流性能好、脉动小、噪音低等优点,适用于高压液压系统和特殊工况。
综上所述,液压油泵可以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进行分类。
不同类型的液压油泵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条件和液压系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压油泵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简述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液压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液压泵工作原理基于液体不可压缩的特性,通过机械装置将驱动力传递到液体,从而产生流体压力,推动液体流动。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两个关键部分:驱动装置和泵腔。
驱动装置可以是电机、发动机或其他能提供机械能的设备,通过输入轴带动泵腔内部的柱塞、齿轮或叶片等部件来实现液体的压力输出。
泵腔内部有一个压缩腔和一个吸入腔,当泵腔内部的驱动装置带动部件运动时,液体被压入压缩腔,增加了液体的压力,然后从排液口输出,产生了液压能。
液压泵根据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液压泵包括齿轮泵、柱塞泵和叶片泵等。
齿轮泵是最简单的液压泵之一,由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
当驱动齿轮转动时,从动齿轮也会跟随转动,从而实现液体的压力输出。
柱塞泵是利用柱塞在柱塞套内往复运动来实现液体压力输出的液压泵。
柱塞泵具有高压、高流量的特点,适用于一些对液压系统要求较高的场合。
叶片泵是利用叶片在内壁上往复运动来实现液体的压力输出。
叶片泵结构简单、紧凑,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等领域。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液压泵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液压泵,如回转齿轮泵、螺杆泵等,每种类型的泵根据其特点和应用场景不同,都能满足不同需求的液压系统。
总之,液压泵是利用机械装置将机械能转化成液压能的装置。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的不同,液压泵可以分为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泵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推动了工程技术的发展。
液压泵的种类和分类原理液压泵的种类和工作原理液压泵是为液压传动提供加压液体的一种液压元件,是泵的一种。
它的功能是把动力机(如电动机和内燃机等)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
输出流量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的称为变量泵,流量不能调节的称为定量泵。
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泵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 3种。
一. Gear pump齿轮泵:体积较小,结构较简单,对油的清洁度要求不严,价格较便宜;但泵轴受不平衡力,磨损严重,泄漏较大。
电动机带动油泵齿轮旋转时,由于一对齿轮脱开,使泵体吸油腔容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油管、泵体进入吸油腔。
进入吸油腔的油液在密封的工作窨中随齿轮转动沿泵体内进入排油腔,在排油腔充满油液的齿间由于齿啮合,使该腔的容积逐渐减少,把齿间的油液挤压出去,在外载荷的作用下形成油压,随着齿轮的连续旋转,油泵便不断地吸油和排油。
2(1)输油泵是卧式回转泵,主要有泵体、前后盖、主从动齿轮、安全阀体、轴承、轴承座及密封装置等零件组成,具体结构见附图。
(2)泵体、前后盖、轴承座为灰口铸体件,齿轮用优质碳素钢制作,也可根据用户特殊需要,用铜材或不锈钢材料制作。
(3) 2CY1.1-5型油泵的轴承座内装有轴向密封,采用三个耐油橡胶圈和一个挡圈组成的橡胶圈密封,调节压紧盖上的两只螺栓可调节密封的松紧程度,滑动轴承采用粉末冶金。
2CY12-60油泵的盖内装有机械密封,轴承采用单系列向心球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靠输送的油液自动润滑。
(4)泵体内均装有安全阀,当排油管道阀门关闭或油路系统发生鼓掌,油压超过泵的排出压力时,安全阀门便自动开启,使油液部分或全部地回流至油腔,对泵和管道安全起保护作用。
(5)油泵通过弹性联轴器与电机联接,并安装在公共底版上。
二Vane pump叶片泵:分为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
这种泵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音小,工作压力和容积效率比齿轮泵高,结构比齿轮泵复杂。
工作原理: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一)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1.定子(内腔型线):(转子和定子一般是针对电机等原动机来说的。
液压泵的基本原理及分类上图所示为液压泵工作原理简图。
柱塞7装在泵体6内,在弹簧3的作用下,柱塞的一端靠紧在偏心轮8的外圆表面上。
当电动机9带动偏心轮转动时,偏心轮就使柱塞在泵体内上下往复运动。
当偏心轮转向下面时,柱塞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向下移动,密封腔a的容积逐渐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通过吸油管l,顶开单向阀2中的钢球进入油腔a,这就是吸油。
当偏心轮转向上时,推动柱塞向上移动,油腔a的容积逐渐缩小,油液受到压缩而产生一定的压力。
这时阀2中的钢球在油压及弹簧的作用下降落。
封闭吸油口。
油腔a中的压力油只能顶开单向阀4中的钢球沿油路5流往执行元件中去。
这样,液压泵就不断地吸入油液并输出压力油。
由此可见:(1密封容积的变化是吸油、压油的根本原因,所以这种泵又称为容积泵。
泵的排油量决定于泵内密封容积变化的大小和快慢,与压力没有直接关系,但压力会影响泄漏,从而间接地影响泵的排油量。
(2在吸油过程中,使油箱与大气相通是暖油的条件口在压油过程中,油压决定于油液从单向阀4排出时遇到的阻力,即泵的油压决定于外界负载,这是形成油压的条件。
实际上,由于受到液压泵零件结构强度和内部泄摒的限制。
液压泵的输出压力是不能无限提高的。
(3单向阀2、4保证吸油时使油腔与油箱接通,同时切断供油管道;压油时使油腔与压油管道相通而与油箱切断。
它是泵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
不论是哪一种液压泵,其原理都是工作时在泵内形成多个能变化的密封容积。
这些密封容积由小变大时吸油,由大变小时压油。
通过这些密封容积不断地变化.液压泵就不断地吸入油液并输出压力油a液压泵按其结构形式不同,分为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和螺杆泵等类型口按其输出流量能否变化可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
目前,国产的齿轮泵和叶片泵大多用于低、中压系统,柱塞泵大多用于高压系统。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液压泵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将原动机(电动机或内燃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油,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动力元件。
液压泵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工作原理液压传动中所用的液压泵是靠密封的工作容积发生变化而进行工作的,所以都属于容积式泵。
现以下图为例来说明其工作原理。
▲液压泵工作原理1—缸体2—偏心轮3—柱塞4—弹簧5—吸油阀6—排油阀A—偏心轮下死点B—偏心轮上死点该泵由缸体1、偏心轮2、柱塞3、弹簧4、吸油阀5和排油阀6等组成。
缸体1固定不动;柱塞3和柱塞孔之间有良好的密封,并且可以在柱塞孔中做轴向运动;弹簧4总是使柱塞顶在偏心轮2上。
吸油阀5的右端(即液压泵的进口)与油箱相通,左端与缸体内的柱塞孔相通。
排油阀6的右端也与缸体内的柱塞孔相通,左端(即液压泵的出口)与液压系统相连。
当柱塞处于偏心轮的下死点A时,柱塞底部的密封容积最小;当偏心轮按图示方向旋转时,柱塞不断外伸,密封容积不断扩大,形成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推开吸油阀内的钢球而进入密封容积,这就是泵的吸油过程,此时排油阀内的钢球在弹簧的作用下将出口关闭;当偏心轮转至上死点B与柱塞接触时,柱塞伸出缸体最长,柱塞底部的密封容积最大,吸油过程结束。
偏心轮继续旋转,柱塞不断内缩,密封容积不断缩小,其内油液受压,吸油阀关闭,并打开排油阀,将油液排到液压泵出口,输入液压系统;当偏心轮转至下死点A与柱塞接触时,柱塞底部密封容积最小,排油过程结束。
若偏心轮连续不断地旋转,柱塞不断地往复运动,密封容积的大小交替变化,泵就不断地完成吸油和排油过程。
2、液压泵的分类和特点液压泵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是液压系统中的能源,是组成液压系统的心脏。
它通过向液压系统输送足够流量的压力油,来推动执行元件对外做功。
按其结构的不同,液压泵可分为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和螺杆泵等;按其压力的不同可分为低压泵、中压泵、中高压泵、高压泵和超高压泵;按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出的油液的体积能否调节,又可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
液压泵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上图所示为液压泵工作原理简图。
柱塞7装在泵体6内,在弹簧3的作用下,柱塞的一端靠紧在偏心轮8的外圆表面上。
当电动机9带动偏心轮转动时,偏心轮就使柱塞在泵体内上下往复运动。
当偏心轮转向下面时,柱塞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向下移动,密封腔a的容积逐渐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通过吸油管l,顶开单向阀2中的钢球进入油腔a,这就是吸油。
当偏心轮转向上时,推动柱塞向上移动,油腔a的容积逐渐缩小,油液受到压缩而产生一定的压力。
这时阀2中的钢球在油压及弹簧的作用下降落。
封闭吸油口。
油腔a中的压力油只能顶开单向阀4中的钢球沿油
路5流往执行元件中去。
这样,液压泵就不断地吸入油液并输出压力油。
由此可见:
(1)密封容积的变化是吸油、压油的根本原因,所以这种泵又称为容积泵。
泵的排油量决定于泵内密封容积变化的大小和快慢,与压力没有直接关系,但压力会影响泄漏,从而间接地影响泵的排油量。
(2)在吸油过程中,使油箱与大气相通是暖油的条件口在压油过程中,油压决定于油液从单向阀4排出时遇到的阻力,即泵的油压决定于外界负载,这是形成油压的条件。
实际上,由于受到液压泵零件结构强度和内部泄摒的限制。
液压泵的输出压力是不能无限提高的。
(3)单向阀2、4保证吸油时使油腔与油箱接通,同时切断供油管道;压油时使油腔与压油管道相通而与油箱切断。
它是泵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
不论是哪一种液压泵,其原理都是工作时在泵内形成多个能变化的密封容积。
这些密封容积由小变大时吸油,由大变小时压油。
通过这些密封容积不断地变化.液压泵就不断地吸入油液并输出压力油a 液压泵按其结构形式不同,分为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和螺杆泵等类型口按其输出流量能否变化可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
目前,国产的齿轮泵和叶片泵大多用于低、中压系统,柱塞泵大多用于高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