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液压泵的分类液压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的装置,它是液压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之一。
液压泵的分类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将对常见的液压泵进行分类介绍。
按照工作原理分类1.位移式液压泵位移式液压泵是将机械能转换为压力能和流量的一类液压泵,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运动将液体压缩,并将压缩后的液体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的位置。
位移式液压泵主要分为齿轮泵、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螺杆泵等。
2.动力式液压泵动力式液压泵是利用外部动力源(如电动机、发动机等)来驱动液压泵工作的一类液压泵,它们主要包括液压马达和液压液压泵两种类型。
动力式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外部动力源产生的动力来驱动液压泵的转动,从而将液体压缩并输送到需要的位置。
按照压力等级分类1.低压液压泵低压液压泵是指工作压力在10MPa以下的液压泵,主要用于一些较为简单的液压系统,如农业机械、船舶、建筑机械等。
2.中压液压泵中压液压泵是指工作压力在10-31.5MPa的液压泵,主要用于一些要求中等压力的液压系统,如冶金机械、航空机械、军事机械等。
3.高压液压泵高压液压泵是指工作压力在31.5-100MPa的液压泵,主要用于一些要求高压力的液压系统,如工程机械、冶金机械、航空机械等。
按照结构形式分类1.齿轮泵齿轮泵是一种常见的位移式液压泵,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维修。
齿轮泵主要由外齿轮和内齿轮组成,液体在两个齿轮之间流动,从而实现液体的压缩和输送。
2.柱塞泵柱塞泵是一种高性能的液压泵,其结构复杂,但具有高压力、高流量、高效率等优点。
柱塞泵由柱塞和泵体组成,柱塞在泵体内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液体的压缩和输送。
3.叶片泵叶片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其结构简单,功率密度高,适用于中小型液压系统。
叶片泵由叶轮、叶片和泵体组成,液体在叶片的作用下被压缩并输送。
按照用途分类1.液压马达液压马达是一种动力式液压泵,其结构类似于液压泵,但其工作原理是将液体压缩成动力,并通过马达输出动力,从而实现机械的转动。
液压泵工作原理液压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的设备,它通过产生高压液体来驱动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机械能驱动泵的转子,使泵腔内的液体产生压力,然后将液体通过管路输送到液压系统中,从而实现对执行元件的控制。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容积式液压泵和动力式液压泵。
1. 容积式液压泵工作原理:容积式液压泵根据泵腔容积的变化来产生压力,主要包括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
- 齿轮泵:齿轮泵由一对啮合的齿轮组成,当齿轮转动时,泵腔的容积随之变化,液体被吸入和排出。
通过齿轮的旋转,液体被压缩并通过出口排出,从而产生压力。
- 叶片泵:叶片泵由一个旋转的转子和固定的叶片组成。
当转子旋转时,叶片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与泵壳内的椭圆形腔体形成密封,液体被吸入和排出。
通过叶片的旋转,液体被压缩并通过出口排出,产生压力。
- 柱塞泵:柱塞泵由多个柱塞和柱塞孔组成。
当柱塞受到偏心轴的推动时,柱塞与柱塞孔之间形成密封,液体被吸入和排出。
通过柱塞的运动,液体被压缩并通过出口排出,产生压力。
容积式液压泵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低压和中压液压系统。
2. 动力式液压泵工作原理:动力式液压泵是通过外部能源驱动,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
主要包括齿轮泵、涡轮泵和离心泵。
- 齿轮泵:齿轮泵通过外部电机或发动机驱动齿轮转动,液体被吸入和排出。
通过齿轮的旋转,液体被压缩并通过出口排出,产生压力。
- 涡轮泵:涡轮泵通过外部电机或发动机驱动叶轮旋转,液体被吸入和排出。
通过叶轮的旋转,液体被压缩并通过出口排出,产生压力。
- 离心泵:离心泵通过外部电机或发动机驱动叶片旋转,液体被吸入和排出。
通过叶片的旋转,液体被压缩并通过出口排出,产生压力。
动力式液压泵的优点是可以提供高压液体,适用于高压液压系统。
总结: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能或外部能源驱动泵的转子,使泵腔内的液体产生压力,然后将液体输送到液压系统中。
容积式液压泵利用泵腔容积的变化来产生压力,包括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动力式液压泵通过外部能源驱动,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包括齿轮泵、涡轮泵和离心泵。
液压泵工作原理液压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装置,它通过产生高压液体,将能量传递给液压系统,从而驱动液压机械的工作。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工作过程、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
一、工作过程:液压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吸油、排油和密封三个阶段。
1. 吸油阶段:当液压泵的工作腔体扩大时,泵内产生负压,吸入液体。
此时,液压泵的进油口处于开启状态,液体从油箱中被吸入泵内。
2. 排油阶段:当液压泵的工作腔体缩小时,泵内产生正压,将液体排出。
此时,液压泵的出油口处于开启状态,液体被排入液压系统。
3. 密封阶段:当液压泵的工作腔体达到最小容积时,进油口和出油口都处于关闭状态,液压泵的工作腔体被密封起来,液体再也不流动。
二、工作原理: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基于物理原理和机械原理。
1. 物理原理:根据泵的物理原理,液压泵通过改变工作腔体的容积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当工作腔体容积增大时,泵内产生负压,液体被吸入;当工作腔体容积减小时,泵内产生正压,液体被排出。
2. 机械原理:液压泵的工作腔体通常由一个或者多个可挪移的活塞、柱塞或者齿轮组成。
当活塞、柱塞或者齿轮运动时,改变了工作腔体的容积,从而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液压泵通常分为柱塞泵、齿轮泵和螺杆泵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液压泵在工作原理上有所区别,但都遵循了以上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三、工作特点:液压泵具有以下几个工作特点:1. 高压输出:液压泵能够产生高压液体,可用于驱动液压系统中的液压缸、液压马达等工作部件。
高压液体能够提供更大的力和功率输出。
2. 稳定性好:液压泵的工作过程相对稳定,能够提供连续、平稳的液压能量输出。
这种稳定性使得液压泵适合于需要持续工作的应用场合。
3. 体积小、功率密度高:液压泵的体积相对较小,但能够提供较高的功率输出。
这使得液压泵在空间有限的场合下具有优势。
4. 适应性强:液压泵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液压泵,以满足不同的工作要求。
液压泵的种类和分类原理液压泵的种类和工作原理液压泵是为液压传动提供加压液体的一种液压元件,是泵的一种。
它的功能是把动力机(如电动机和内燃机等)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
输出流量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的称为变量泵,流量不能调节的称为定量泵。
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泵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 3种。
一. Gear pump齿轮泵:体积较小,结构较简单,对油的清洁度要求不严,价格较便宜;但泵轴受不平衡力,磨损严重,泄漏较大。
电动机带动油泵齿轮旋转时,由于一对齿轮脱开,使泵体吸油腔容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油管、泵体进入吸油腔。
进入吸油腔的油液在密封的工作窨中随齿轮转动沿泵体内进入排油腔,在排油腔充满油液的齿间由于齿啮合,使该腔的容积逐渐减少,把齿间的油液挤压出去,在外载荷的作用下形成油压,随着齿轮的连续旋转,油泵便不断地吸油和排油。
2(1)输油泵是卧式回转泵,主要有泵体、前后盖、主从动齿轮、安全阀体、轴承、轴承座及密封装置等零件组成,具体结构见附图。
(2)泵体、前后盖、轴承座为灰口铸体件,齿轮用优质碳素钢制作,也可根据用户特殊需要,用铜材或不锈钢材料制作。
(3) 2CY1.1-5型油泵的轴承座内装有轴向密封,采用三个耐油橡胶圈和一个挡圈组成的橡胶圈密封,调节压紧盖上的两只螺栓可调节密封的松紧程度,滑动轴承采用粉末冶金。
2CY12-60油泵的盖内装有机械密封,轴承采用单系列向心球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靠输送的油液自动润滑。
(4)泵体内均装有安全阀,当排油管道阀门关闭或油路系统发生鼓掌,油压超过泵的排出压力时,安全阀门便自动开启,使油液部分或全部地回流至油腔,对泵和管道安全起保护作用。
(5)油泵通过弹性联轴器与电机联接,并安装在公共底版上。
二Vane pump叶片泵:分为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
这种泵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音小,工作压力和容积效率比齿轮泵高,结构比齿轮泵复杂。
工作原理: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一)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1.定子(内腔型线):(转子和定子一般是针对电机等原动机来说的。
液压泵的基本原理及分类上图所示为液压泵工作原理简图。
柱塞7装在泵体6内,在弹簧3的作用下,柱塞的一端靠紧在偏心轮8的外圆表面上。
当电动机9带动偏心轮转动时,偏心轮就使柱塞在泵体内上下往复运动。
当偏心轮转向下面时,柱塞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向下移动,密封腔a的容积逐渐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通过吸油管l,顶开单向阀2中的钢球进入油腔a,这就是吸油。
当偏心轮转向上时,推动柱塞向上移动,油腔a的容积逐渐缩小,油液受到压缩而产生一定的压力。
这时阀2中的钢球在油压及弹簧的作用下降落。
封闭吸油口。
油腔a中的压力油只能顶开单向阀4中的钢球沿油路5流往执行元件中去。
这样,液压泵就不断地吸入油液并输出压力油。
由此可见:(1密封容积的变化是吸油、压油的根本原因,所以这种泵又称为容积泵。
泵的排油量决定于泵内密封容积变化的大小和快慢,与压力没有直接关系,但压力会影响泄漏,从而间接地影响泵的排油量。
(2在吸油过程中,使油箱与大气相通是暖油的条件口在压油过程中,油压决定于油液从单向阀4排出时遇到的阻力,即泵的油压决定于外界负载,这是形成油压的条件。
实际上,由于受到液压泵零件结构强度和内部泄摒的限制。
液压泵的输出压力是不能无限提高的。
(3单向阀2、4保证吸油时使油腔与油箱接通,同时切断供油管道;压油时使油腔与压油管道相通而与油箱切断。
它是泵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
不论是哪一种液压泵,其原理都是工作时在泵内形成多个能变化的密封容积。
这些密封容积由小变大时吸油,由大变小时压油。
通过这些密封容积不断地变化.液压泵就不断地吸入油液并输出压力油a液压泵按其结构形式不同,分为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和螺杆泵等类型口按其输出流量能否变化可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
目前,国产的齿轮泵和叶片泵大多用于低、中压系统,柱塞泵大多用于高压系统。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引言液压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程和农业机械、船舶工业、矿山工业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分类。
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基于两个重要的规律:泵的容积变化原理和压力平衡原理。
1.1 泵的容积变化原理液压泵主要通过改变泵腔内的容积来推动液体的流动。
泵腔内有两个容积不断变化的工作腔和被隔离的吸入腔。
当泵腔容积增大时,泵内部产生负压,液体被吸入;当泵腔容积减小时,泵内部产生正压,液体被推出。
通过这种方式,液压泵能够将液体从低压区域输送至高压区域。
1.2 压力平衡原理液压泵的另一个重要原理是压力平衡原理。
泵腔内部的压力变化受到液压系统中其他元件的影响,例如阀门、管道等。
当液压泵运行时,泵腔内部的液体压力会逐渐增大,当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液体通过压力平衡装置进入液压泵的排液腔,并流出泵体,以保持泵腔内压力的平衡。
二、液压泵的分类液压泵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液压泵分类。
2.1 齿轮泵齿轮泵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液压泵,其主要由一个或多个齿轮组成。
在泵内,齿轮通过相互咬合而推动液体的流动,从而起到提供液压能的作用。
齿轮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以及压力平稳等优点,在许多应用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2.2 液压柱塞泵液压柱塞泵是一种通过柱塞在泵腔内往复运动来推动液体流动的泵。
液压柱塞泵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柱塞和对应的气缸组成。
当柱塞向外运动时,泵腔内产生负压,液体被吸入;当柱塞向内运动时,泵腔内产生正压,液体被推出。
液压柱塞泵具有流量大、压力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压液压系统中。
2.3 液压叶片泵液压叶片泵是一种通过旋转的叶片来推动液体流动的泵。
液压叶片泵由一个旋转的转子和一组叶片组成。
当转子旋转时,叶片随之运动,产生负压吸入液体,然后将液体推至排液口。
液压叶片泵具有流量大、噪声低等特点,适用于多种液压系统。
液压泵工作原理液压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和工业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流体的连续性和压力传递原理。
液压泵通常由驱动装置、泵体、进出口阀和压力控制装置等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1. 流体连续性原理液压泵工作的基础是流体连续性原理,即在封闭的液压系统中,流体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在泵体中的液体流动速度是恒定的。
当液体从泵体的吸入口进入时,液体会占据泵体中的一定体积,并随着泵体的运动被迫排出。
这种连续的流动使液压泵能够持续地提供液压能。
2. 压力传递原理液压泵的工作原理还基于压力传递原理。
当液体从泵体的吸入口进入时,它会受到泵体内部的驱动力的作用,从而产生一定的压力。
这个压力会使液体在系统中传递,并驱动液压缸、液压马达等执行器执行相应的工作。
通过控制泵体的运动和压力,可以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3. 工作循环液压泵的工作循环通常分为吸入阶段和排出阶段。
在吸入阶段,泵体的活塞或叶片会向后运动,从而扩大泵腔的容积,形成负压,使液体从吸入口进入泵体。
在排出阶段,泵体的活塞或叶片会向前运动,减小泵腔的容积,形成正压,将液体从排出口排出。
这个循环不断重复,使液压泵能够持续地提供液压能。
4. 液压泵的类型液压泵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常见的有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等。
不同类型的液压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齿轮泵结构简单、价格较低,适用于低压和中小流量的场合;而柱塞泵结构复杂、价格较高,适用于高压和大流量的场合。
综上所述,液压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流体的连续性和压力传递原理。
液压泵通过流体的连续流动和压力传递,能够持续地提供液压能,驱动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器执行工作。
不同类型的液压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压泵能够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精确控制能力。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液压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设备,它通过压力油将机械能传递到液压系统中,从而驱动液压缸、液压马达等执行元件实现各种机械运动。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工作原理对液压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特点和应用。
一、液压泵的分类液压泵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可分为容积式泵和动量式泵两大类。
1.容积式泵容积式泵是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的一种泵,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容积变化将液体向高压区域推送。
容积式泵根据容积变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柱塞泵、齿轮泵、叶片泵、滑片泵等多种类型。
柱塞泵是将柱塞沿轴向运动,通过改变柱塞与泵体之间的容积大小,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的一种容积式泵。
柱塞泵的优点是输出流量稳定、压力脉动小、适用于高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
齿轮泵是利用齿轮啮合和旋转,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的一种容积式泵。
齿轮泵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噪声低、适用于低压、小流量的液压系统。
叶片泵是通过叶片与泵体之间的容积变化,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的一种容积式泵。
叶片泵的优点是流量稳定、压力脉动小、适用于高压、中小流量的液压系统。
滑片泵是利用滑块沿轴向运动,通过改变滑块与泵体之间的容积大小,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的一种容积式泵。
滑片泵的优点是流量稳定、压力脉动小、适用于高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
2.动量式泵动量式泵是利用高速运动的液体的动量传递,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的一种泵。
动量式泵根据其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离心泵、轴向柱塞泵、径向柱塞泵等多种类型。
离心泵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将液体向离心力方向推送,从而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的一种动量式泵。
离心泵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适用于低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
轴向柱塞泵是利用柱塞沿轴向运动,改变液体流道的截面积,从而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到高压区域的一种动量式泵。
轴向柱塞泵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高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
液压泵工作原理液压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船舶、冶金、石油等领域。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驱动装置(通常为机电)提供动力,驱动泵体内的活塞或者叶片等部件运动,从而产生压力,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入泵体,经过压力增加后,再将液体推送到高压区域。
液压泵的主要工作原理包括容积型泵和动量型泵两种。
1. 容积型泵容积型泵又分为柱塞泵和齿轮泵两种。
柱塞泵是一种通过柱塞在泵体内来回运动产生压力的液压泵。
其工作原理是:当泵体内的柱塞向外运动时,泵腔内的容积增大,此时泵腔内的压力降低,液体通过进油口进入泵腔;当柱塞向内运动时,泵腔内的容积减小,此时泵腔内的压力升高,液体被推送出泵腔,形成压力。
齿轮泵是一种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产生压力的液压泵。
其工作原理是:当齿轮转动时,齿轮之间的间隙会逐渐减小,从而将液体从进油口吸入泵腔,当齿轮继续转动时,间隙会逐渐增大,将液体推送出泵腔,形成压力。
容积型泵的优点是输出流量稳定,适合于对流量要求较高的场合,但由于结构复杂,创造成本较高。
2. 动量型泵动量型泵又分为离心泵和轴向柱塞泵两种。
离心泵是一种通过离心力来产生压力的液压泵。
其工作原理是:当泵体内的叶轮旋转时,液体被离心力推向离心泵的外围,从而产生压力。
轴向柱塞泵是一种通过轴向柱塞在泵体内来回运动产生压力的液压泵。
其工作原理是:当泵体内的柱塞向外运动时,液体被推送出泵腔,形成压力;当柱塞向内运动时,液体通过进油口进入泵腔。
动量型泵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创造成本低,适合于对流量要求不高的场合。
总结: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容积型泵和动量型泵两种。
容积型泵包括柱塞泵和齿轮泵,通过容积变化产生压力;动量型泵包括离心泵和轴向柱塞泵,通过离心力或者柱塞运动产生压力。
液压泵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应用场合的流量要求、压力要求和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液压油泵分类一、按工作原理分类液压油泵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离心式液压油泵和柱塞式液压油泵两大类。
1.离心式液压油泵离心式液压油泵是利用离心力将液体从泵的进口抽入泵的中心部分,然后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液体排出泵的出口。
离心式液压油泵广泛应用于低压液压系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
2.柱塞式液压油泵柱塞式液压油泵是利用柱塞在摆动或滑动过程中的变效率特性将液体从泵的进口吸入,然后通过柱塞的工作行程完成液体的压缩和排出。
柱塞式液压油泵具有高压、大流量、高效率、压力可调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压液压系统。
二、按结构形式分类液压油泵按照结构形式可以分为齿轮式液压油泵、叶片式液压油泵、柱塞式液压油泵和螺杆式液压油泵等。
1.齿轮式液压油泵齿轮式液压油泵是利用两个或多个齿轮的啮合运动产生液体流动的压力。
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适用于低压、小流量的液压系统。
2.叶片式液压油泵叶片式液压油泵是利用叶片在旋转运动的过程中与泵体内部的曲面接触,形成一个密闭的容积,然后实现液体的压缩和排出。
叶片式液压油泵具有良好的吸排能力、稳定性和高效率,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农机等领域。
3.柱塞式液压油泵柱塞式液压油泵是利用柱塞的往复运动,在柱塞与泵腔之间形成容积变化,从而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柱塞式液压油泵具有高压、大流量、压力可调等特点,适用于高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
4.螺杆式液压油泵螺杆式液压油泵是利用螺杆及其套筒的相对旋转运动,使泵腔体积变化,从而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螺杆式液压油泵具有节流性能好、脉动小、噪音低等优点,适用于高压液压系统和特殊工况。
综上所述,液压油泵可以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进行分类。
不同类型的液压油泵适用于不同的工作条件和液压系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压油泵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泵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把电动机的旋转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输出。
液压泵都是依靠密封容积变化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故一般称为容积式液压泵,图2-l所示的是一单柱塞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图.图中柱塞2装在缸体3中形成一个密封容积a,柱塞在弹簧4的作用下始终压紧在偏心轮1上。
原动机驱动偏心轮1旋转使柱塞2作往复运动,使密封容积a的大小发生周期性的交替变化。
当a由小变大时就形成部分真空,使油箱中油液在大气压作用下,经吸油管顶开单向阀6进入油腔a而实现吸油;反之,当a由大变小时,a腔中吸满的油液将顶开单向阀5流入系统而实现压油。
这样液压泵就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原动机驱动偏心轮不断旋转,液压泵就不断地吸油和压油。
非容积式泵主要是指离心泵,产生的压力一般不高。
2.液压泵的特点
(1)具有若干个密封且又可以周期性变化的空间。
泵的输出流量与此空间的容积变化量和单位时间内的变化次数成正比,与其他因素无关。
(2)油箱内液体的绝对压力必须恒等于或大于大气压力。
这是容积式液压泵能吸入油液的外部条件。
因此为保证液压泵能正常吸油,油箱必须与大气相通,或采用密闭的充亚油箱。
(3)具有相应的配流机构。
将吸液箱和排液箱隔开,保证液压泵有规律地连续吸排液体。
吸油时,阀5关闭,6开启;压油时,阀5开启,6关闭。
常用的容积式泵有: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径向,轴向)、螺杆泵等。
液压泵的基础标准:
压力分级:0-25(低) 25-80(中) 80-160(中高)160-320(高压) >320(超高压)
流量分级:4 6 10 16 25 40 63 100 250
二、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1、压力
(1)工作压力液压泵实际工作时的输出压力称为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取决于外负载的大小和排油管路上的压力损失,而与液压泵的流量无关。
(2)额定压力液压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称为液压泵的额定压力。
(3)最高允许压力在超过额定压力的条件下,根据试验标准规定,允许液压泵短暂运行的最高压力植,称为液压泵的最高允许压力。
2、排量和流量
(1)排量V 液压泵每转一周,由其密封容积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液体的体积叫液压泵的排量。
排量可以调节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排量不可以调节的液压泵则称为定量泵.(2)理论流量理论流量是指在不考虑液压泵的泄漏流量的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所排出的液体体积。
如果液压泵的排量为V,其主轴转速为n,则该液压泵的理论流量qt为
qt=Vn
式中V为液压泵的排量(m3/r),n为主轴转速(r/s)
(3)实际流量qt 液压泵在某一具体工况下,单位时间内所排出的液体体积称为实际流量,它等于理论流量qt减去泄漏和压缩损失后的流量ql,即
q=qt一ql
(4)额定流量qn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该试验标准规定(如在额定压力和额定转速下)必须保证的流量。
3、功率和效率
(1)液压泵的功率损失液压泵的功率损失有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两部分:
l)容积损失容积损失是指液压泵在流量上的损失,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总是小于其理论流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液压泵内部高压腔的泄漏、油液的压缩以及在吸油过程中由于吸油阻力太大、油液粘度大以及液压泵的转速高等原因而导致油液不能全部充满密封工作腔。
液压泵的容积损失用容积效率来表示,它等于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q与其理论流量qt之比,即
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q为
2)机械损失机械损失是指液压泵在转矩上的损失。
它大等于液压泵的理论转矩Tt与实际输入转矩T之比,设转矩损失为Tl,则液压泵的机械效率为
(2)液压泵的功率
1)输入功率输入功率指作用在液压泵主轴上的机械功率,当输入转矩为Ti,角速度为ω时
=Tiω
2)输出功率P 输出功率指液压泵在工作过程中的实际吸、压油口间的压差Δp和输出流量q的乘积,即
P=Δpq
(3)液压泵的总效率液压泵的总效率是实际输出功率与其输入功率的比值,即还可以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