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1
- 格式:doc
- 大小:894.50 KB
- 文档页数:12
机电传动控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概念;(2)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学会分析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4)能够设计简单的机电传动控制系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认识;(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3)通过项目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电传动控制技术的兴趣;(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3)使学生认识到机电传动控制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概念(1)机电传动控制的定义;(2)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组成;(3)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控制器;(2)执行器;(3)传感器;(4)传动机构。
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1)静态性能指标;(2)动态性能指标;(3)稳态性能指标。
4.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1)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2)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3)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5.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1)电机控制系统;(2)机械臂控制系统;(3)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概念;(2)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4)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2. 教学难点:(1)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2)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3)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性能指标;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3. 实验操作法:进行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验操作;4. 项目实践法:完成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际设计。
机电传动与控制教案1《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案西南科技大学制造学院先进制造技术教研室马有良任同2005年10月《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案机电传动控制》MachineElectricityTranmiionandControl本科课程名称授课专业教材名称参考书课程性质先修课程课程目的和任务机电传动控制机制英文名称层次授课教师考核方式马有良闭卷考试《机电传动控制》邓星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3版1、《机床电气控制技术》齐占庆2、《机电传动控制学习辅导与习题》邓星钟专业基础课教学总时数48实践学时4题。
教学基本要求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简介实践环节教学方法:《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案机电传动控制》章节名称课型专业基础课第1章概述1备注第一讲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时数1、了解机电传动的目的和任务;2、机电传动及其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教学主要内容第1章概述时间分配1.1了解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对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学好本课程的方法;1.2课程的内容安徘1.3机电传动的目的和任务;机电传动的目的;机电传动的任务;1.4机电传动及其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机电传动的发展概况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8分钟10分钟5分钟5分钟9分钟5分钟3分钟45分钟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机电传动的目的和任务●理解机电传动控制的意义。
●解决方法:1启发学生理解现代机电传动与电力拖动的区别。
1.机电传动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我们把几门课程综合在一起?3.我们如何完成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从而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了解有关概念的英文名称1、教学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投影系统2、老师讲解3、黑板指示1、《机电传动控制学习辅导与习题》邓星钟马有良职称副教授授课时间200年月日启发提问启发提问《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案机电传动控制》章节名称课型第2章专业基础课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备注第一、第一、二讲教学目的及要求3教学时数1、掌握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2、掌握多轴拖动系统中转矩折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了解几种典型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4、掌握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教学主要内容时间分配20分钟25分钟15分钟20分钟转矩的性质?2、请注意机电传动系统的稳定运行包含拿两重含义。
. - -工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题目:基于PLC的X62W万能铣床控制系统的改造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次:机械电子2021级姓名:汪旭阳指导教师:路连,森林学期: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日期:2021.12.27目录基于PLC的X62W万能铣床控制系统的改造 (1)1 本课题简介 (1)1.1 自动铣床的开展及现状 (1)1.2 X62W万能铣床根本概况 (1)1.3 X62W万能铣床的运动形式 (3)1.4 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主要元器件 (3)1.5 X62W万能铣床电力拖动的控制要求 (4)1.6 X62W万能铣床的主电路图及控制电路图 (4)1.7 X62W万能铣床原继电器控制线路分析 (5)2 PLC改造 (8)2.1 PLC改造万能铣床的优点及意义 (8)2.2 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改PLC控制改造说明 (8)2.3 PLC选型 (9)2.4 I/O口分配 (9)参考文献 (15)基于PLC的X62W万能铣床控制系统的改造1 本课题简介1.1 自动铣床的开展及现状X62W铣床是由普通机床开展而来。
它集于机械、液压、气动、伺服驱动、精细测量、电气自动控制、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等技术于一体,是一种高效率、高精度能保证加工质量、解决工艺难题,而且又具有一定柔性的生产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生产工艺的不断开展改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新型控制策略的出现,不断改变着电气控制技术的面貌。
万能铣床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品机构和产业机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其技术水平上下和拥有量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种新型的控制装置,一项先进的应用技术,总是根据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1.2 X62W万能铣床根本概况铣床型号意义:X62W中X代表铣床,6代表卧式,2号工作台,W代表万能。
X62W万能铣床主要由床身、主轴、刀杆、悬梁、工作台、盘旋盘、横溜板、升降台、底座等局部组成。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一、目录引言 2 设计说明相关内容(一)、课程设计题目 3 (二)、设计目的及要求 3 (三)、设计内容 4一、控制方案设计 4二、线路设计 4三、控制电路的设计 6四、元件的选取 6五、柜体设计 8六、结束语 11七、参考文献 12二、引言《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它是机电一体化人才所需电知识结构的躯体。
在学习《机电传动控制》这门课程的时候,我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其重要性。
作为机械类专业本基础教材,本课程涵盖了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内容与机械类课程现代控制理论相衔接。
本书所讲内容突出机电结合,电为机用。
在保证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简化理论分析,加强反映了当前机电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知识,加强实例的分析、设计,力求做到内容深入浅出、重点突出,以利于我们开拓思路、深化知识。
《机电传动控制》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系列的教材之一,可以作为机械类专业及与之相近专业的同学们学习和研究。
本课程不仅在于它是一门系统理论基础课程,是我们掌握控制论的基础知识,解决机械工程中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呵护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的建明阐述,使我们学会用控制理论观点,系统论方法,分析、处理机械工程中遇到的难题,启迪和发展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现代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控制理论应用于机械工程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将理论联系实际,展开设计的课程设计实践,可以激发我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我们初步掌握系统性能分析及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为专业课学习和参加控制工程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由此可见,本次课程设计势在必行!三、设计说明相关内容(一)课程设计题目课程设计之序号应和学号尾数相同,所控电机按顺序编排序号。
要求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机的启停。
控制电压380v,频率50hz。
序号4级电机控制对象(单位:kw)柜体型式备注7 3路75+37+5.5 卧柜表1(二)设计目的及要求一、设计目的机电传动控制得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某个简单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某条简单的自动化生产线、某些简单的工艺过程的调查研究,使学生明确生产工艺对电气控制提出的各项要求。
机电传动控制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机电传动控制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重要学科。
它涵盖了机械传动、电气控制、计算机控制等多个学科,是机械领域与电气控制领域集合的重要学科。
机电传动控制不仅是制造行业的基础,也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的基础知识,促进其在今后工作中的应用,需要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来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学生的机电传动控制实际应用能力,达到以下目标:1.熟练掌握机电传动控制基础原理与设计方法;2.熟悉机电传动控制元件的特点与使用方法;3.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模拟与控制;4.熟悉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调试与故障处理技术。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机械传动控制基础原理与设计方法,包括齿轮、皮带、链条等传动方式的选择与设计方法;2.电气控制基础原理与元件介绍,包括继电器、接触器、开关、按钮等电气元件的使用原理与特点;3.计算机控制基础原理与软件介绍,学习PLC编程、HMI人机界面编程等软件应用;4.机电传动控制系统设计与模拟,包括机电传动系统的选型、设计,并模拟其运行情况;5.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调试与故障处理技术,包括故障诊断、故障排除等技术。
四、课程设计方案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为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模拟与控制。
具体设计方案如下:1.设计一个带有传感器的传送带控制系统,实现对物品的自动分拣。
传送带系统由PLC控制,通过进料机构、传感器、电机、计数器、液晶显示屏等元件实现对物品的自动分拣。
2.系统的传感器部分包括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可以实现对不同物品的检测与分拣;3.电机部分可通过PLC控制旋转的速度和转向,从而实现对物品的控制;4.通过计数器和液晶显示屏的设计,可以实现对物品的计算和显示。
通过以上方案的设计,学生可以从实践中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模拟与控制方法,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
题目1 步进电机细分驱动设计
要求:
1、实现2相步进电机的2,4,8细分控制
2、通过按键输入相应的细分参数,电机按照细分数进行运行
3、设计相应的驱动电路和程序,并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仿真
4、撰写40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书
题目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控制器设计
要求:
1、实现对24V或者12V直流电机的调速控制
2、通过按键输入相应的转速参数,然后电机按照该参数进行调速运行
3、设置加速和减速按键,按下加速按键后,在电机没有达到最大速度前,电机速度
加快,如果电机达到最大速度,则不执行。
按下减速按键后,如果电机转速不为
零,则电机减速运行,
4、设计相应的驱动电路和程序,通过软件和程序对电路进行仿真
5、撰写40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书
注意事项:
1、论文可以采用打印,后于17周周二交给各班班长或者学习委员,收齐后交到实训楼330
实验室
2、课程设计需独立完成,如果发现有两个同学的设计说明书有50%重复,则都不及格。
3、每个班的学号为单数(学号最后一位为1,3,5,7,9)的同学做题目1,学号为双数(学号最后一位为0,2,4,6,8)做题目2。
如果最后上交的时候题目和学号对不上的,以不及格处理。
教案机电传动控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学会分析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和优化方法。
4. 能够应用机电传动控制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机电传动控制的定义机电传动控制的特点和应用领域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电机及其控制原理传动机构及其控制原理控制器及其控制算法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功能速度控制位置控制力矩控制4.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动态性能分析静态性能分析稳态性能分析5.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PID控制算法优化模糊控制算法优化自适应控制算法优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功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和性能分析。
3. 实验法:通过进行机电传动控制实验,使学生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际操作和优化方法。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机电传动控制教材,用于学生学习和参考。
2. 实验设备:电机、传动机构、控制器等实验设备,用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实验结果。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机电传动控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通过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际操作和优化能力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机电传动控制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授课和16次实验。
2. 授课安排:每次授课2课时,共计16课时。
3. 实验安排:每次实验2课时,共计16课时。
七、教学活动1. 授课活动: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方式,传授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功能。
2. 实验活动:进行机电传动控制实验,使学生掌握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际操作和优化方法。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第一节课程设计指导要完成好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除掌握必要的电气设计基础知识外,还必须经过反复实践,深入生产现场,将不断积累的经验应用到设计中来。
课程设计正是为这一目的而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是一项初步的工程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
电气设计包含原理设计和工艺设计两个方面,不能忽视任何一面,对于应用型人才更应重视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属于练习性质,不强调设计结果直接用于生产。
一、设计目的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某一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实践,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设计方法。
通过设计也有助于复习、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电气设计必须满足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因此,设计之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用途、结构、操作要求和工艺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体观念。
课程设计应强调能力培养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独立工作能力与创造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工程绘图的能力;书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在课程设计中,学生是主体,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其掌握完成设计内容的方法。
为保证顺利完成设计任务还应做到以下几点:1)在接受设计任务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应完成的设计内容进度计划,确定各阶段应完成的工作量,妥善安排时间。
2)在方案确定过程中应主动提出问题,以取得指导老师的帮助,同时要广泛讨论,依据充分。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多思考,尤其是主要参数,要经过计算论证。
3)所有电气图样的绘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包括线条、图形符号、项目代号、回路标号、技术要求、标题栏、元器件明细表以及图样的折叠和装订。
4)说明书要求文字通顺、简练,字迹端正、整洁。
文天学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城市交通灯控制系统
题目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副教授
第一组题目:混凝土配料及搅拌系统设计(1班前18位同学)
设计要求:
1)画出端子分配图和顺序功能图
2)设计并调试PLC控制梯形图
3)设计说明书
2.总体设计
2.1 PLC选型
西门子S7-200系列的PLC,CPU为226AC/DC。
为24个输入,16个输出。
2.2 PLC端子接线
3.PLC程序设计设计思想
系统由配料部分和搅拌部分组成。
配料部分由石料1、石料2、石粉1、石粉2、沥青的储料仓与称料斗组成。
5种材料分别由各自的传感器(脉冲信号)计量放料数量。
配比为6:2:6:2:2.
控制过程如下:
1)手动时:每一个手动按钮控制一个动作,按一次按钮则相应的进行一个动作。
2)自动时:按下启动键后,同时开启石料1、石粉1和沥青的料仓电磁阀。
并同时对三种材料计数;当石料1计满后关闭石料1,开启石料2;当石粉1计满后关闭石粉1,开启石粉2;当5种材料
都称量完毕,开启石料料斗放入石料至其限位传感器;接着开启石粉料斗放入石粉至其限位传感器;最后开启沥青料斗放入沥青至限位传感器;三个料斗都关闭后,同时开始搅拌1分钟,然后开启搅拌缸阀门漏料至其限位传感器,关闭阀门,重新开始上述配料过程。
执行过程中若下停止按钮,则完成当前循环后停止;若为单周期,则程序完成一次循环就结束;若为连续,则程序循环5次结束,声光间断报警5秒。
第二组题目:卷烟厂风力送丝设备控制系统设计(1班后18位同学)
二.控制过程及要求:
1.初始状态
风机通电开始,给烟丝管道送风,KM线圈通电。
2.进料及送料过程
按下启动按钮SB1,装料机按以下规律循环工作:
a.1#装料机下落料器光电开关SQ2接通,1#装料机回风电磁阀YV1用于装料机
的1打开,1#装料机开始进料,当料位达到上落料器光电开关SQ1位置时,1#装料机回风电磁阀YV1关闭。
b. 2#装料机下落料器光电开关SQ6接通,2#装料机回风电磁阀YV3打开,2#装料机开始进料,当料位达到上落料器光电开关SQ5位置时,2#装料机回风电磁阀YV3关闭。
c.1#装料机下料仓光电开关SQ4接通时,1#装料机翻板门电磁阀YV2打开,1#装料机料仓进料,当料仓料位达到上料仓光电开关SQ3位置时1#装料机翻板门电磁阀YV2关闭。
d. 2#装料机下料仓光电开关SQ8接通时,2#装料机翻板门电磁阀YV4打开,2#装料机料仓进料,当料仓料位达到上料仓光电开关SQ7位置时1#装料机翻板门电磁阀YV4关闭。
3.复位
按动复位按钮SB8,分别将1#装料机和2#装料机落料器中的烟丝送入料仓中。
4.停止
按下停止按钮SB2,须在完成本次循环后才停止工作(停在初始状态)。
第三组题目: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2班前19位同学)
1.控制要求:
系统工作受开关控制,起动开关 ON 则系统工作;起动开关 OFF 则系统停止工作。
2.控制对象:
东西方向红灯两个 , 南北方向红灯两个,
东西方向黄灯两个 , 南北方向黄灯两个,
东西方向绿灯两个 , 南北方向绿灯两个,
东西方向左转弯绿灯两个,南北方向左转弯绿灯两个。
3.控制规律:
1)高峰时段按时序图二(见附图)运行,正常时段按时序图三(见附图)运行,晚上时段按提示警告方式运行,规律为:东、南、西、北四个黄灯全部闪亮,其余灯全部熄灭,黄灯闪亮按亮 0.4 秒,暗 0.6 秒的规律反复循环。
2)高峰时段、正常时段及晚上时段的时序分配按时序图一运行(见附图)。
第四组:轧钢机控制系统(2班后19位同学)
课程设计要求:
当启动按钮SD按下,电机M1、M2运行,传送钢板,检测传送带上有无钢板的传感器S1的信号(即开关为ON),表示有钢板,电机M3正转(MZ灯亮);S1的信号消失(为OFF),检测传送带上钢板到位后的传感器S2有信号(为ON),表示钢板到位,电磁阀动作(YU1灯亮),电机M3反转(MF灯亮)。
Q0.1给一向下压下量,S2信号消失,S1有信号,电机M3正转……重复上述过程。
Q0.1第一次接通,发光管A亮,表示有一向下压下量,第二次接通时,A、B亮,表示有两个向下压下量,第三次接通时,A、B、C亮,表示有三个向下压下量,若此时S2有信号,则停机,须重新启动。
第五组题目:四工位卧式镗铣组合机床控制系统设计(3班前18位同学)
要求:该机床有四个工位,三个动力头。
第一工位是装卸工位,第二工位到第四工位的三个动力头可以同时对相应工位夹具上的工件进行加工。
工作台每次转位90度,转过360度完成一个工件的所有加工。
机床的动作包括:工作台的抬起、回转、落下夹紧;夹具的夹紧、松开;三个滑台各自的向前切削、向后退回。
流程图如图所示。
第六组题目:超声波清洗机控制系统(3班后18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