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止血药
- 格式:ppt
- 大小:310.00 KB
- 文档页数:23
常用单味中药——第十一章止血药功效:制止机体内外出血。
适用: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兼治血热、血瘀、疮肿及胃寒等证。
分类: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四类。
止血药一、凉血止血:大蓟、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二、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三、收敛止血药:白及、仙鹤草、棕榈炭、血余炭、藕节四、温经止血药:艾叶、炮姜了解:景天三七、鸡冠花、紫珠叶大蓟【功效】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主治病证】(1)血热咳血、衄血、吐血、崩漏、尿血,外伤出血。
(2)热毒痈肿。
小蓟【功效】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主治病证】(1)血热尿血、血淋、咳血、衄血、吐血、崩漏,外伤出血。
(2)热毒痈肿。
地榆【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主治病证】(1)血热咳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痔血、崩漏及月经过多。
(2)烫伤,湿疹,皮肤溃烂,疮疡肿毒。
槐花【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主治病证】(1)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尤宜便血、痔疮出血。
(2)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
侧柏叶【功效】凉血止血,祛痰止咳,生发乌发。
【主治病证】(1)各种出血证。
(2)肺热咳喘痰多。
(3)血热脱发,须发早白,烫伤(外用)。
白茅根【功效】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
【主治病证】(1)血热衄血、咳血、吐血及尿血。
(2)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
(3)血淋,热淋,小便不利,水肿,湿热黄疸。
苎麻根【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利尿,解毒。
【主治病证】(1)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
(2)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3)湿热淋痛,热毒疮肿,蛇虫咬伤。
三七兼补虚而强体,为治出血、瘀血诸证之良药,兼体虚者更宜。
【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主治病证】(1)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
(2)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3)胸腹刺痛。
茜草【功效】凉血,祛瘀,止血,通经。
【主治病证】(1)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等。
第十一章止血药1.既能凉血止血,又可解毒敛疮的药物是A.蒲黄B.大蓟C.地榆D.小蓟E.白茅根答案:C2.地榆配槐角尤宜于治的病证是A.肺结核咳血B.痔疮及便血C.十二指肠溃疡出血D.胎漏下血E.大面积烧伤答案:B3.尤宜于下焦出血的药物是A.大蓟B.茜草C.侧柏叶D.炮姜E.地榆答案:E4.大面积烧伤不宜外涂以免引起中毒性肝炎的药物是A.大蓟B.蒲黄C.白及D.地榆E.小蓟答案:D5.白茅根不具有的功效是A.凉血止血B.清泻肝火C.生津止呕D.利尿通淋E.清肺胃热答案:B6.既能收敛止血,又可消肿生肌的药物是A.三七B.蒲黄C.血余炭D.苎麻根E.白及答案:E7.既能化瘀止血,又可活血定痛,还兼补虚的药物是A.茜草B.蒲黄C.仙鹤草D.三七E.白及答案:D8.茜草不具有的功效是A.凉血B.利尿C.祛瘀D.通经E.活血答案:B9.蒲黄不具有的功效是A.活血B.利尿C.祛瘀D.明目E.止血答案:D10.既能温经止血,又可散寒止痛的药物是A.白及B.荔枝核C.艾叶D.桂枝E.高良姜答案:C11.既凉血止血,又清肝泻火明目的药物是A.槐花B.大蓟C.地榆D.白茅根E.侧柏叶答案:A12.侧柏叶不具有的功效是A.清热凉血B.利尿C.止血D.生发乌发E.祛痰止咳答案:B13.苎麻根不具有的功效是A.凉血止血B.活血定痛C.清热安胎D.解毒E.利尿答案:B14.能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的药物是A.高良姜B.桂枝C.炮姜D.棕榈炭E.生姜答案:C15.紫珠叶不具有的功效是A.凉血B.收敛止血C.散瘀D.解毒消肿E.止带答案:E16.鸡冠花不具有的功效是A.清肝明目B.凉血C.止痢D.收敛止血E.止带答案:A17.既能化瘀止血,又能宁心安神,解毒的药物是A.蒲黄B.三七C.茜草D.景天三七E.血余炭答案:D18.既能收敛化瘀止血,又能利尿的药物是A.栀子B.血余炭C.小蓟D.棕榈炭E.藕节答案:B19.茜草的功效是A.凉血祛瘀,止血,通经B.化瘀止血,利尿C.化瘀止血,安胎D.化瘀止血,活血定痛E.化瘀止血,消肿生肌答案:A20.治手足皲裂,肛裂,首选的药物是A.仙鹤草B.槐花C.紫珠叶D.白及E.棕榈炭答案:D21.具有收敛止血作用的药物是A.大蓟、小蓟、蒲黄B.槐花、茜草、三七C.紫珠叶、棕榈炭、白及D.炮姜、艾叶、灶心土E.白及、仙鹤草、白茅根答案:C22.地榆的性味是A.苦酸凉B.苦辛凉C.苦甘凉D.苦咸凉E.苦淡凉答案:A23.治血热尿血、血淋,宜首选的药物是A.地榆B.小蓟C.槐花D.蒲黄E.艾叶答案:B24.治胃溃疡出血,宜首选的药物是A.白茅根B.小蓟C.槐花D.蒲黄E.白及答案:E25.治虚寒性吐血、便血,宜选用的药物是A.白茅根B.炮姜C.槐花D.蒲黄E.茜草答案:B26.炮姜的功效是A.凉血止血B.温经止血C.活血止血D.收敛止血E.补血止血答案:B27.治疗痔血属大肠蕴热者宣选用A.血余炭、艾叶B.棕榈炭、炮姜C.蒲黄、三七D.大蓟、小蓟E.地榆、槐花答案:E28.不能收敛止血的是A.白茅根B.棕榈炭C.藕节D.紫珠叶E.白及答案:A29.功效化瘀止血,活血止痛的药是A.川芎B.三七C.蒲黄D.自然铜E.白及答案:B30.蒲黄不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止血B.降血压C.兴奋子宫D.抗心律失常E.抗心肌缺血答案:D31.患者,男,28岁。
第十一章止血药概念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作用及适应证止血,用于身体各部位及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出血证。
分类1.凉血止血药-----性寒凉-----凉血止血-----热迫血行的出血证。
2.化瘀止血药-----味多辛、苦-----消散离经之败血而止血-----瘀血内阻,血不循常道而致的出血。
3.收敛止血药-----味多涩,或质粘,或为炭类-----收敛止血-----出血而无瘀滞者,或瘀血不明显的出血证。
4.温经止血药-----性偏温-----温脾阳,固冲任而止血-----脾阳虚不能统血,或脾肾阳虚,冲任不固的虚寒性出血证。
配伍应根据出血的病因和具体证候,从整体出发,选用相应的止血药,并进行必要的配伍,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如热性出血,选用凉血止血药------血热妄行者,配清热泻火,清热凉血药;阴虚火旺者------养阴清热药。
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选用化瘀止血药----配行气活血药。
虚寒性出血,选用温经止血药-------收敛止血药、益气健脾药、温阳药。
使用注意有瘀血者,单用收敛止血药或凉血止血药,易致留瘀之弊。
药多寒涩或辛温,寒涩易损伤脾胃,辛温易耗气伤阴,故当中病即止。
考点:重点关注分类及配伍原则。
第一节凉血止血药大蓟、小蓟药性味甘,性凉。
大蓟味兼苦。
功用相同点1.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尿血、崩漏。
2.清热解毒消痈,用于疮痈肿毒。
煎服,或捣烂外敷。
各药特点大蓟止血作用广泛,作用也较强。
多种热证出血皆可使用,解毒消痈作用也较强。
小蓟清热凉血兼能利尿,多用于尿血、血淋。
考点:二者的相同功用,小蓟利尿,善治尿血的功用特点。
槐花★★★★、地榆★★★★药性苦,微寒。
地榆兼酸味。
功用共同点凉血止血,性偏下行,擅治下部血热出血,如便血、痔疮出血、崩漏等,常配伍同用。
各药特点地榆,还能凉血止痢,治血痢。
并善于解毒敛疮,用于水火烫伤、湿疹、痈肿疮疡。
槐花,能清泄肝火,用于肝火上炎之头痛、眩晕、目赤。
2019 年执业药师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中药二 )一、最佳选择题1.某男 28 岁。
2 天前感冒。
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项背强痛,舌苔薄白,脉浮。
医师辨证选药组方时,为减轻项背强痛症状,宜选用的药是A.葛根B.白芷C.藁本D.桂枝E.羌活答案: A 解析:第一章解表药。
葛根【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主治】 (1) 感冒头疼项强,项背强痛。
(2)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3) 热病烦渴,消渴证。
(4) 湿热泻痢初起,脾虚泄泻。
2.某女, 32 岁。
咳嗽 2 天,症见痰多咳喘、色黄黏稠、咽喉肿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宜选用的药是A.板蓝根B.金荞麦C.木蝴蝶D.马勃E.射干答案: E 解析:第二章清热药。
射干【功效】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
【主治】 (1) 咽喉肿痛 ( 证属热结痰盛者尤宜 ) 。
(2) 痰多咳喘。
(3) 久疟疟母,经闭,痈肿,瘰疬。
3.某女, 30 岁。
平素急躁易怒,近半年又见大便秘结。
宜选用的药是A.芦荟B.芒硝C.龙胆D.火麻仁E.番泻叶答案: A解析:第三章泻下药。
芦荟【功效】泻下,清肝,杀虫。
【主治】(1) 热结便秘,肝经实火,肝热惊风 (2) 小儿疳积,虫积腹痛。
(3) 癣疮 ( 外用 )。
4.某男, 57 岁。
患高血压病10 年,近发湿疹瘙痒。
宜选用的药是A.木瓜B.伸筋草C.丝瓜络D.豨签草E.乌梢蛇答案:D 解析:第四章祛风湿药。
豨签草【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降血压。
【主治】 (1) 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2) 中风手足不遂。
(3) 痈肿疮毒,湿疹瘙痒。
(4) 高血压病。
5.苍术不具有的功效是A.燥湿健脾B.祛风湿C.明目D.消积E.发汗答案: D 解析:第五章芳香化湿药。
苍术【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
【主治】(1) 湿阻中焦证,痰饮,水肿。
(2) 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3) 湿盛脚气、痿证。
(4) 夜盲,眼目昏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