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条件下高效率回收边角煤开采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197.80 KB
- 文档页数:3
FORUM论坛工艺42 /矿业装备 MINING EQUIPMENT 这个时候就需要留设边角煤柱来充当开采区的边界,这样就会导致边角煤的形成。
1.2 煤矿矿井边角煤的特点煤矿矿井的边角煤的形成往往是因为开采的技术人员的失误或者是相对较为复杂的地质条件而导致出现煤矿矿井开采区域边界的一种煤矿资源。
煤矿矿井的边角煤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下面简要对煤矿矿井边角煤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
第一,如果煤矿矿井边角煤的出现是由于上文提到的一些小型煤矿开采企业私自进行滥采滥挖的情况,没有运行专业性的技术进行煤矿矿井的开采的时候,这种情况之下就会产生大量的边角煤,而且在煤矿矿井当中这种边角煤所占的面积相比来说较大一些。
第二,如果煤矿矿井边角煤的产生是由于煤矿矿井的地质构造以及形态出现了变化的时候,这种情况将就会导致煤矿煤层的厚度出现了改变。
在一般的情况之下,导致地质构造出现改变的情况一般都是因为水系的冲刷和断层,这样就会导致在采煤工作面进行回采的时候就会存在着较大的回采难度。
第三,还有的一些边角煤所处的位置在一些顶板压力较大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破碎程度较大,边角煤柱主要是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而且煤炭的形状也是各种不规则的形状,这样不仅仅极大的提高了煤矿回采期间对工程技术的要求,而且在这种煤矿矿井边角煤的开采过程当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1.3 煤矿矿井边角煤的开采原则因为煤矿矿井的边角煤开采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和安全隐患,因此在煤矿矿井边角煤在开采的过程当中应该要遵循以下的四个原则来进行相关的开采作业。
第一,在对边角煤进行回采的过程当中,煤矿开采的工程技术人员应该要根据煤矿矿井原有的生产系统来进行充分的设计和安排,在边角煤回采的作业当中尽量去选择用煤矿矿井原本的生产系统,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降低回采工作面长度的变化,矿井边角煤开采技术□ 崔 捷 同煤集团挖金湾煤业公司调度室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当地质条件出校较大变化时会出现边角煤的情况。
浅谈矿井边角煤开采技术目前,我国充分利用煤矿资源丰富的优势,对煤矿资源进行合理开采,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进步。
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地质环境等因素会影响开采的进程,在煤矿的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边角煤。
因此,采用科学的开采技术对于提高煤矿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矿井;边角煤;开采我国各类自然资源储备丰厚,其中最显著的一类自然资源就是煤矿资源,但是煤矿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并且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开采不当极其容易出现边角煤。
对边角煤进行安全的回采,是解决边角煤浪费问题的关键。
本文分析了边角煤的特点,并介绍了几种开采办法。
1 矿井边角煤的开采特点与开采原则1.1 矿井边角煤的开采特点矿井边角煤往往由于开采技术人员的失误或者复杂的地质条件而出现在开采区域的边界。
边角煤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首先,大多数情况下,对煤矿的胡乱开采和挖掘经常导致边角煤的出现,边角煤的存储量十分多,占据煤矿资源的较大部分;其次,如果含有煤矿资源的地层发生突变,或者煤矿资源的存储方式发生变化时,都会导致煤层的厚度的不正常变动。
由于水流的冲刷、地质的断层,常常造成地质结构的变化,这就增大了采煤期间回采边角煤的难度;最后,边角煤储存的位置对顶板的压力十分大,顶板的破损度也十分严重,从而导致煤矿的存储状态发生不正常的变化,对回采期间的回采技术要求十分高,同时也增加了开采煤矿的危险系数。
1.2 矿井边角煤的开采原则在对边角煤进行回采时,应该遵守四条基本开采原则。
第一,在回采边角煤的过程中,有关的开采技术人员应该提前对本次开采活动进行合理设计,充分利用矿井的生态系统,减少回采工作的范围,确定准确的开采区域,减少探索的时间,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度。
第二,在对某一个开采区进行开采时,应该在开采的最开始,采用调采的方法首先开采边角煤,之后,在根据相关开采规章的规定,开始正规布置的回采工作区域的开采工作。
第三,在对边角煤进行开采时,相关开采人员应该时刻与技术部门和测算部门保持联系,对开采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采集相关区域的地质数据,对地质情况进行分析,估算边角煤的储备粮和所处的具体位置;第四,在加工煤矿的过程中,生产商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回收率较高的方法对煤矿进行加工,提高煤矿资源的利用率。
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回采技术实践范文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越来越多的煤矿开始开采大倾角煤层。
然而,由于大倾角煤层的特殊性,传统的矿山开采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安全、高效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进行安全回采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围绕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技术进行探讨,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一、大倾角煤层的特点及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技术需求大倾角煤层是指煤层倾角大于45°的煤层。
相对于普通煤层,大倾角煤层存在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大倾角煤层产量高,资源丰富;其次,大倾角煤层的顶板和底板稳定性差,易发生顶板下垮、底板破裂等地质灾害;另外,大倾角煤层的综合利用价值低,难以进行分层开采;最后,由于大倾角煤层的开采顺序受限,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大倾角煤层的开采问题,需要开发适应大倾角煤层特点的综采工作面安全回采技术。
具体而言,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综采工作面的支护问题,确保顶板和底板的稳定;其次,需要解决煤矿通风和瓦斯抽放问题,保证矿井的安全作业环境;最后,需要解决大倾角煤层回采的顺序问题,合理安排回采顺序,降低安全风险。
二、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技术实践1. 综采工作面的支护技术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的支护技术是保证工作面稳定的重要措施。
传统的支护方法在大倾角煤层的工作面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开发适应大倾角煤层特点的新型支护技术。
一种适用于大倾角煤层的支护技术是采用锚杆支护。
锚杆支护具有支护强度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支撑大倾角煤层的顶板和底板,减少顶板下垮的风险。
在实践中,可以将锚杆支护与喷浆锚索支护相结合,既能增加支护刚度,又能增强顶板的稳定性。
另一种适用于大倾角煤层的支护技术是采用综合支护方法。
综合支护方法包括采用支架、锚杆、喷浆等多种支护方式,综合运用不同的支护措施,提高支护效果。
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倾角和煤层的稳定性特点,灵活选择支架的数量和支护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支撑效果。
不等长边角综采工作面支架对接技术及实践【摘要】为了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尽最大程度回收边角煤炭资源,本文结合新集一矿210600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不等长工作面布置方式,回采过程中边采边加综采支架,合理的设计了对接硐室的位置和间距,现场对传统的对接方案进行了改进,采用了提前对接支架、分步骤对溜槽的创新对接技术,提高了对接效率,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缓解了新集一矿采掘接替紧张局面,为不等长综采工作面支架对接积累了经验,具有一定推广借鉴意义。
【关键词】边角煤;不等长综采工作面;支架对接技术;现场实践近年来,受机械化生产方式、正规开采布局及各种保安煤柱的影响,导致现有生产采区留下了许多边角残余块段,使得边角煤损失随处可见[1-4]。
随着新集一矿多年的开采,可采煤炭资源越来越少,矿井开始面临接替紧张的窘境,如何合理优化新集一矿现有边角采面设计,使这些边角煤达到最佳的采出极限,减少资源损失,提高矿井经济效益,是煤矿生产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
目前对于不等长边角工作面的支架对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积累了不少现场经验,但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多切眼支架对接,对接的次数较少[5-9],对于这种边回采边对接的多次连续对接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对接技术及实践进行研究。
1 工作面布置情况210600工作面位于新集一矿南中央采区6煤第四个工作面,该工作面标高-541.9~-492.1,煤层厚度0.60~3.80m,平均煤厚3.42m,煤层倾角平均10°。
工作面老顶为细砂岩、石英砂岩、砂泥岩互层,平均厚度12.42m;直接顶以泥岩为主,不稳定,局部存在直接顶板缺失。
1.1 工作面布置方案210600工作面东南方临阜淮铁路保护煤柱,对工作面的布置造成了较大的限制,现场设计了两种工作面布置方案,一种是两巷采用平行方式布置(台阶式),见图1;另一种是将该工作面的里段风巷沿铁路保护煤柱线布置,使工作面不等长,随着工作面往外推采,工作面长度不断增加,见图2。
复杂地质条件下厚煤层边角煤的开采回收摘要:本文将介绍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厚煤层边角煤开采回收的详细情况。
首先,我们分析了复杂地质条件对开采的影响,比如地层变化、地质构造特征和地下水深度。
其次,我们根据复杂地质条件和形势,提出了有效的复杂厚煤层边角煤回收技术。
最后,我们使用三维模型模拟实施开采回收技术的结果,比如实际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和环保效果。
关键词:厚煤层边角煤; 地质条件; 开采回收; 技术正文:1. 引言:随着能源缺乏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受到社会的重视,而厚煤层边角煤正是这种综合利用的重要资源。
但是,由于复杂地质条件,钻孔工程就越来越复杂,如何有效地开采和回收厚煤层边角煤,就成为当前探讨的热点。
2. 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分析:复杂地质条件会影响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具体表现为:①地层变化,开采工作更加复杂难以规划;②地质构造特征,集中部位有抱煤和卷煤;③地下水深度和深度的不同,对煤层的开采也有影响。
3. 有效厚煤层边角煤回收技术: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技术,以保证复杂煤层边角煤回收的效率,具体表现为:①采用自适应切口,解决边角煤采放困难的问题;②采用数控技术变种,解决复杂地质条件对采掘工作造成障碍;③采用脉冲技术,提高煤层采放效率,减少能源消耗;④融入智能化技术,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分析帮助决策。
4. 三维模型模拟:为了更好地验证上述技术,我们建立了三维模型,模拟采放工作,模拟出实际采放效率、生产成本和环保效果,以保证复杂地质条件下厚煤层边角煤的有效开采回收。
5. 结论:综上所述,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有效的厚煤层边角煤回收技术能够提高开采回收的效率,控制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6. 开采设备:为了满足开采厚煤层边角煤的要求,我们使用了一些有效的设备,比如水力支架、支护炮填料、压力回灌装置、夹板铰链底板、断面填充机等。
通过这些设备,不仅能保证安全,而且能提高开采效率,减少成本开支,同时也能保证环保。
回采复杂区段边角煤实现矿井可持续发展摘要随着大规模的机械化开采,生产方式及正规开采布局结构,导致现有生产采区留下了各式各样的残留块段以及各种小煤柱,即边角煤。
据有关数据统计:兖州矿区仅3#煤层的边角煤储量达到9 509.41万t,南屯煤矿边角煤储量达到1 389.9万t。
储量如此之大,如果不计划采出,将是煤炭资源的损失。
因此制定相应的技术政策、开发研究新技术措施是当前解决边角煤开采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关键词回采;复杂区段;边角煤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2-0060-020 引言回采边角煤是对采矿工程的具体研究,主要研究了回采边角煤的采煤工艺、通风安全、矿山压力等内容。
1 现状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北宿煤矿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开发、设备全部国产化的薄煤层炮采现代化矿井,1976年12月26日建成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t/年,现实际生产能力达到100万t/年,跨入了全国百家高产高效矿井行列。
北宿煤矿采煤二区现采的1667工作面,位于矿井西翼,二水平十六采区内,工作面地表有白马河。
地面标高+40.47m~+40.94m,平均+40.71m。
工作面标高-208.28m~-241.67m,平均-225.24m。
煤层厚度0.79m~1.03m,平均0.93m。
工作面基础储量为37.61万t,可采储量为36.48万t。
工作面在巷道施工过程中,皮带巷揭露f 皮1正断层,落差1.30m;上巷揭露f上1正断层,落差1.30m。
根据回采情况看,工作面过断层期间,断层对工作面正常循环、进尺及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工作面为对拉工作面布置,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方法,炮采工艺。
落煤方式为煤电钻湿式打眼,爆破落煤。
装煤方式为爆破装煤、铲煤和人工装煤相结合。
支护为单体液压支柱配合“π”型钢梁、切顶支架支护顶板。
采空区处理方式为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运煤为刮板输送机、桥式转载机和胶带输送机联合运输。
煤柱回收边角煤残采安全措施一、基本情况为了减少煤炭资源损失,提高资源回收率,经矿领导研究,并报上级集团公司审批同意后,决定对31#煤柱煤柱进行回采,31#工作面位于本矿1324运输巷口一侧,轨道运输及皮带运输上山顶部,因在该工作面开切眼以上走向长50m,斜长60m的边角煤,为保证残采安全顺利有序,特编制此安全技术措施。
为能最大限度的回收煤炭资源,决定采用人工手镐落煤,铁锹装煤,刮板机运输到31#进口至皮带上山,残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柱支护,对顶板不好或冒顶区采用直径16cm坑木配柱帽进行顶板控制,工作地点采用局扇通风的回收方法。
为了能科学有效,安全地组织与指导生产施工,使工程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效果,特制度本工作面安全生产措施。
二、回采时技术要求:1、采用211KW轴流式对旋局扇风机,风机安装在32#皮带上山进风侧,风筒通过运输巷进入残采工作面。
2、必须实行"双风机、双电源'管理,并安排专人看守局扇风机,不得随意开停。
3、巷道必须加强支护,在原有的超前支护基础上,超前支护加长到30m,保证安全出口畅通无阻。
4、由于采动影响,此段的压力较大,回采时及时支柱,背好帮,防止漏顶、煤壁片帮伤人。
5、回采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运输机上窜下滑。
进入加残采点后,及时调整采面,让整个采面支架、运输机上移至上帮,靠近上帮不影响铺设刮板运输机。
保证下巷不少于5m宽的煤柱,若煤柱变窄,视现场情况加打木垛支护。
6、残采段需要放炮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执行好远距离放炮。
7、放炮时,所有人员不得进入残采区。
8、放炮后,必须等40分钟后待炮烟散尽后才能进入回采段。
9、风机安设在进风侧支架上,距离巷道口不大于10米。
10、风量调节必须满足采面供风需要。
11、瓦检员做好瓦斯检测工作。
三、安全技术措施:1、回采前,必须先把风机、风筒接到位,上安全出口、中间巷出口必须畅通,支护齐全有效,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开始回采。
探究复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调斜开采技术与实践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矿井的一些工作面已经发展到了极其复杂的条件下。
在这些复杂条件下,传统的综采工作面调斜开采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本文将探究复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调斜开采技术与实践,分析目前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复杂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复杂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通常指的是工作面的倾角、煤层厚度、煤层岩性、构造地质条件等等都比较复杂的工作面。
这些工作面通常会出现采高不均匀、支护难度大、煤层易下坠等问题,给煤炭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复杂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还可能出现工作面周边地质构造复杂、瓦斯、岩爆等安全隐患较多的情况,给井下作业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安全压力。
二、传统综采工作面调斜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综采工作面调斜开采技术通常是通过采用支架、工作面调整等方法来实现工作面的调斜。
但在复杂条件下,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复杂条件下的工作面,传统的支架和调整方法可能无法满足工作面的稳定需求。
由于支架可调节范围有限,对于不规则的工作面形状和地质条件,支架可能无法完全适应。
传统的支架和调整方法对于安全隐患的解决能力也较为有限。
在复杂条件下,瓦斯、岩爆等安全隐患极易发生,而传统方法很难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针对复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调斜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需要寻找新的解决途径。
一种可能的新思路是结合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综采工作面的调斜和安全生产。
可以考虑引入智能化支架和自动化调整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智能化调整,适应复杂条件下的工作面形状和地质条件。
这些设备还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工作面的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作出调整,保障工作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瓦斯抽采和岩爆预警技术,对复杂条件下的工作面进行精准监测和预警。
通过分析瓦斯含量和岩爆风险等数据,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浅析复杂条件下边角煤块的高效回收开采技术摘要:本文从工程地质概况分析、复杂条件下的边角煤开采综合技术运用、回采安全保障技术措施,以及开采效果等方面,分析介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边角煤块开采技术。
关键词:边角煤块;复杂地质条件;综合开采技术;高效回收资源一、引言淮北金石矿业位于淮北市的北部,处于闸盒煤田中段的东翼,其井田内地质条件复杂,遍布较多的大小断层、陷落柱,密度高、构造发育,严重影响着采区和工作面布置。
加上开采煤层中露头发育,以及周围小煤窑的开采影响,在矿井正规区段回采以后,遗留了大量边角煤和断层煤柱、冲积层煤柱等。
这些边角煤普遍存在着开采的难题。
比如走向短、围岩破碎、难布置等困难,从而造成了回采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率高、工作面布置成本较高等诸多问题。
近几年来,金石矿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采用了带采、L型采、P型工作面回采等多种工艺,并积极引进短壁综采,从而大大提高了边角煤的回收力度,实现了增产提效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回收了有限的煤炭资源。
二、工程地质概况这些边角煤工作面,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圈出的工作面也极不规则;临近冲积层煤柱有断层出现,围岩风化严重,从而给掘进、回采工作面支护造成极大困难,给开采工作带来了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针对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不得不采取不同开采对策,在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
三、复杂条件下的边角煤开采综合技术运用1)回采工艺。
在这些不规则的工作面回采中,仍想方设法采用了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以全部跨落法来控制顶板。
采用双滚筒采煤机、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分别作为割煤、支护和转载运输的综合采煤设备。
其基本回采工艺流程为:双滚筒采煤机割煤→刮板输送机运煤→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推移刮板输送机;进刀方式为斜切进刀方式,工作面采用双向割煤,往返两刀进行(煤层赋存平缓或倾角不大的情况下)。
2)煤柱带的开采。
由于局部的冲积层煤柱线不规格,而工作面与煤柱线之间形成了条状遗留煤柱;运输巷与断层之间也遗留了断层煤柱。
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回采实践摘要:本文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回采实践。
为此,对该采矿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着重阐明了其特色及优势。
首先,介绍了采矿方案和主要采矿方法,然后分析了其优势,包括利用支护和卸载技术,以便于管理和维护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其次,对采矿设备的应用以及改进采矿机械设备进行了详细描述。
另外,介绍了综采工作面的开采技术,包括立井技术和掘进技术,并就开采本质上的延迟、损失和风险进行了讨论。
最后,在概述采矿结果的同时,发挥采矿安全和可持续性的作用,以促进采矿项目的发展。
关键词:复杂地质条件,综采工作面,采矿方案,采矿机械设备,立井技术,掘进技术,采矿安全,可持续性正文:本文旨在探讨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采掘工作面回采技术的实践。
首先,介绍了采矿方案及其重要性,其中包括利用支护技术和卸载技术,以及对采矿设备的应用及改进的采矿机械设备的描述,以确保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其次,介绍了综采工作面的开采技术,如立井技术和掘进技术,以及开采本质上的延迟、损失和风险。
最后,综述了采矿结果并发挥采矿安全和可持续性的作用,以促进采矿项目的发展。
综上所述,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回采实践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的采矿方法,为采矿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回采技术的应用中,利用支护技术和卸载技术以保护工作面安全,采矿机械设备应用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此外,随着采矿行业的发展,开采技术发展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如立井技术、掘进技术等。
在采矿活动中,必须考虑到开采本质上可能出现的延迟、损失和风险,以保证整体采矿结果的可持续性。
此外,采矿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技术,必须解决各种安全问题。
这些技术通过控制和管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采矿活动,保证采矿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可行性。
为了提高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有必要完善采矿和开采设备,以及测量仪器和仪表设备,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能力。
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采矿项目,应特别重视其原物料的特性,合理安排采矿活动,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