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人物形象之描写手法及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180.50 KB
- 文档页数:22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直接影响读者对故事的理解与感受。
通过精细入微的描写,作者可以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进一步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描写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言语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等。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讨论小说中人物形象描写的重要性和技巧。
首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背景。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身体语言和言谈举止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清楚地想象出人物形象,进而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的描写,描述了他的“眉如黛,目似星,皎如雪”等外貌特征,这种描写帮助读者对贾宝玉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也更容易与他产生情感共鸣。
其次,人物形象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通过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动机等进行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决策和行为。
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通过对伊丽莎白·班内特内心的描写,展示了她对达西先生的憎恶和误解,以及随着故事的发展,她逐渐对他改变心意的过程。
这种描写使读者能够更加贴近人物的情感变化,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此外,人物形象的描写还可以通过对细节的把握来丰富作品的艺术性。
通过对人物的一些细微特征、习惯行为等细节的描写,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动立体,增加作品的艺术感。
例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通过对盖茨比的描写,详细描述了他的衣着、住所等物质标志,以及他神秘的气质和故事的真相,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描写不仅使读者对盖茨比形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给作品赋予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总而言之,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是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法,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背景,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同时也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感。
2020年高考语文之小说阅读必考题型精讲精练专题: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必备知识★★【题目设定方式】(1)请赏析文中画线处人物语言。
(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有怎样的作用?(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赏析。
【解题思路展示】(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
2.语言描写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
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
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可以使人物“深刻化”,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5.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能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细节描写主要有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等。
(二)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主要手法为渲染、烘托、衬托等。
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借助次要人物陪衬烘托(2)借助物象陪衬烘托(3)借助环境陪衬烘托★★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专题46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考点概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既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又具有特定社会的某种共性。
因此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能反映某种社会现实的典型性。
准确捕捉小说人物形象的具体特质,也就准确理解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在赏析人物时,应该从情节人手,在特定的环境描写中分析、归纳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进而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要把握作者对人物的多角度描写,从中体味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透视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品味出小说的文学性。
★[设问方式]1、文章表现了xxx人物的哪些品质?2、结合文章分析xxx是个什么样的人?3、结合文章第x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4、文中的某个人物耐人寻味,请结合文章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
5、文章刻画xxx人物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分析。
6、请结合文章,揣摩第x段画线句的人物心理。
7、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8、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9、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分析。
10、文中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技巧点拨]一、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人物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描写方法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一)人物描写: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二)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
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专题01 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小说)【人物形象】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反映社会生活。
鉴赏小说,主要是鉴赏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注意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三方面入手。
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
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从内容上来看,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从表达形式上来看,有以下两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小说的核心任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4、分析人物形象设题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可能涉及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等。
(一)常见考查题型(1)结合小说,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试分析概括×××这一形象的作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二)思路导航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小说一般通过人物 2017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鉴赏小说的形象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间接描写以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直接描写是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活动等,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样,让人物在矛盾斗争中说话、行动,产生神情变化、心理活动,能够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产生直接的感染力量。
小说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
而小说中的人物又可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包括物象)。
分析小说人物的作用,要挖掘其典型性,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明确其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的引导作用。
题型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抻面[注]阿城铁良是满族人。
问他祖上是哪个旗的,他说不知道,管它哪个旗的,还不都是要干活儿吃饭。
铁良在北京是个小有名气的人,因为抻得一手好面。
面是随时有客要吃就得煮的,因此,铁良专在一家做。
铁良原来有几股钱在店里,后来店叫政府公私合了营,铁良有些不太愿意,在一个公家人面前说了几句。
公家人也是以前常来店里吃铁良抻的面的主儿,劝了铁良几句。
几年以后,铁良知道害怕了,心里感激着那个公家人。
抻面最讲究的是和面。
和面先和个大概齐,之后放在案子上苫块湿布醒着。
后来运动多了,铁良说,这“反省”就是咱们的醒面;醒好了面,愿意怎么揉掐捏拉,随您便。
醒好了的面,内里没有疙瘩。
面粉一掺了水,放不多时就会发酸,所以要下碱。
下了碱的面,就可以抻了。
有人用舌头试碱放多了还是少了,舔舔,有一股苦甜香,就是合适了。
铁良试碱不用舌头,一半儿的原因是抻面是个露脸的活儿,是公开的,客人看着,当面的。
小说专题练习——塑造形象的手法一、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①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②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或思想变化进行具体刻画。
作用:细腻真实地突出了人物的思想,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
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同时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间接地表现其它人物和景物,交代事情原委、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等。
④行动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动作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
⑤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使形象栩栩如生,深化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不借助于人和媒介物的烘托,直接刻画。
侧面描写借助于对媒介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二、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民工弟弟胥加山弟弟背着沾满尘沙的蛇皮口袋,被我们公司的门卫拦了下来。
走出清凉的办公室,我被一阵热浪裹住,远远地,看见弟弟坐在烈日下鼓鼓囊囊的蛇皮口袋上,不停地喝着硕大的雪碧瓶里的自来水。
见我走来,他慌地站起身,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扶起倒在地上的蛇皮口袋。
我问他怎么不坐在传达室里等我。
弟弟嗫嚅着,习惯了,再说怕弄脏人家传达室。
看着弟弟被烈日蒸红的脸,我真想骂几个门卫两句。
弟弟帮他们解了围,说是自己不愿意告诉他们他哥在这里做白领,才用我送他的旧手机给我打了电话。
弟弟在我的办公室只坐了五分钟,他说要在离我家不远的工地上打两个月工,想在我家住几宿,等工地安置好工棚就回到工地上。
看着他被风沙揉红的眼睛,我脱口而出,这次打工就别住工棚了,天天晚上来家。
人物形象分析、作用、技巧与其探究一、学习目标1.通过真题回眸,了解小说阅读中人物形象类常见考题。
2.通过典型题例,能掌握小说阅读中人物形象类考题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3.通过典型题例,学会结合文本分析表现人物形象的技法。
二、学习方法:讲练结合三、学习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形象分析概括、形象作用一、学习目标1.回眸真题,了解小说阅读中人物形象类常见考题。
2.学会小说中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题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二、学习过程请学生自读《步步高》《这是你的战争》《溜索》P180/ 194 ,初步了解人物形象的考题类型和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高考常见题型〔一〕.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高考常见提问方式:〔1〕、文中某某是一个怎样〔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容进展分析。
〔或: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某某的形象。
〕〔2〕、某某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什么样的〕特点或品质〔精神、思想等〕?对于第一种提问形式的回答,要先从总体上对人物形象进展定性概括,即用一个长单句的形式表述该形象的个性特征〔肖像、性格、精神、品质、思想等〕和身份地位特征等;再结合具体文本分条分点作具体的分析,即这些个性特征在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对于第二种提问形式的回答,要注意这个“特点〔特征〕〞可能涵盖的容,如肖像特征、性格特征、气质特征、品质特征、精神特征、思想特征等。
因此,要注意审题,看题干要求的指向性是什么,切忌冠戴,答非所问。
练习:《遗璞》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概括分析〔p195〕高考例题 (201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审丑严歌苓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无定,说:“你长进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
我家小臭儿也长进了,要娶媳妇了。
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年轻时候,媳妇们要彩礼一样。
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
……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给我找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同步提升: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含答案)近年来高考中,小说是各省市考核的重点。
但总体上看,考生对小说的阅读得分率不高。
很多考生遇到小说阅读题就感到不自信。
实际上,小说阅读也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对小说阅读题的解答非常有帮助。
在小说中,人物形象是必考的内容,主要考查的是概括特征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有的考题结合环境、情节、标题和主旨进行探究,考题灵活多样。
本节微刊将讲解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
一、小说的一般阅读方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
我们阅读小说时可以把这些“三要素”作为突破口。
人物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二、考点解读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
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
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
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常见设问方式】1)请赏析文中画线处人物语言。
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有怎样的作用?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赏析。
塑造人物的常见手法】一)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是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
成功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神兼备。
小说人物肖像描写有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例如《红楼梦》中对XXX的肖像描写。
也可以是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例如XXX 在《祝福》里对XXX的眼神描写。
例:初到鲁镇家做工——顺着眼——安分再到鲁镇家做工——眼角带着泪,眼光也没有那样精神了——经受丧子之痛,打击沉重讲XXX的故事——直着眼——不理会镇上人冷冷的笑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嘲笑她的伤疤——瞪着眼——表示自己的愤怒捐了门槛之后——眼光分外有神——有了生存的希望沦为乞丐——眼珠间或一轮——生命之火已经接近熄灭问有无灵魂——眼睛忽然发亮——生命的微光突闪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眼睛的变化可以看出生命之火日渐熄灭。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知识点一:描写人物的手法(1)肖像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示例】在一张流露着难以描绘其风韵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上面两道弯弯细长的眉毛,纯净得犹如人工画就的一般,眼睛上盖着浓密的睫毛,当眼帘低垂时,给玫瑰色的脸颊投去一抹淡淡的阴影;俏皮的小鼻子细巧而挺秀,鼻翼微鼓,像是对情欲生活的强烈渴望;一张端正的小嘴轮廓分明,柔唇微启,露出一口洁白如奶的牙齿;皮肤颜色就像未经人手触摸过的蜜桃上的绒衣:这些就是这张美丽的脸蛋给你的大致印象。
(小仲马《茶花女》)(2)动作描写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
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示例】歇洛克·福尔摩斯从壁炉台的角上拿下一瓶药水,再从一只整洁的山羊皮皮匣里取出皮下注射器来。
他用白而有劲的长手指装好了精细的针头,卷起了他左臂的衬衫袖口。
他沉思地对自己的肌肉发达、留有很多针孔痕迹的胳臂注视了一会儿,终于把针尖刺入肉中,推动小小的针心,然后躺在绒面的安乐椅里,满足地喘了一大口气。
(柯南·道尔《四签名》)(3)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示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曹雪芹《红楼梦》)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示例】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小说人物形象赏析题答题技巧人物形象的分析是考查小说阅读的重要内容。
它主要涉及区分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赏析题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赏析题答题技巧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描写方法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
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另外,根据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又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换届的细致描写。
赏析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技巧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中考阅读:辨析多种表达方式,分析人物形象(一)表达方式:常见的表达方式共有五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方式,而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起辅助作用。
1叙述是一般的交代,把人物的概貌、事件的过程、场景的全貌条理清楚地陈述出来;2描写是对人物、事件、环境作绘声绘色、细致入微地刻画,使之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常用的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人物描写,也有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描写也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分;3议论是作者对所写人物、事件的认识、评价。
4抒情是作者对人物、事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和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思想感情。
5记叙文中有时也用说明但很少,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
以上表达方式各有特点,但在记叙文中,它们又往往是综合使用、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在文章中各自起着自己独有的作用。
叙述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起决定作用;描写起渲染气氛、塑造形象、增添文采的作用。
议论在记叙文中往往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提示主题的作用;段与段之间的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抒情可以使文章感情表达更加充分,更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共鸣。
1.指出下列各句所用表达方式。
(1)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2)南阳为古宛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因其地理形势及所处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3)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
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
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
()(4)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5)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被吐进竹篓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