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决策分析

决策分析

决策分析
决策分析

决策分析

1 决策的概念和分类

1.1决策的概念

决策分析是从多个方案中挑选出一个方案的过程。决策的要素如下:

(1) 决策主体

决策主体包括分析者和决策者。分析者是描述问题,提出方案,评估方案并提供建议的人。决策者是最终确定方案的人。

(2)目标

目标是决策者希望达到的条件或状态。

(3) 方案

方案是实现目标的各种手段。

(4) 结果

结果又称自然状态,它是实施某个方案而产生的后果,用收益、损失、利润、成本或效用度量。

(5) 效用

效用是决策者对方案实施结果满意程度的度量。

1.2决策的分类

(1) 按目标的数量分类可将决策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2) 按决策的环境分类可将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决策。

(3) 按方案的数量分类可将决策分为属性决策和优化决策。

(4) 按决策者的数量分类可将决策分为个体决策和群决策。

2 单目标决策方法

单目标决策是只有一个目标的决策,例如收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

2.1 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自然状态确定时的决策。如果后果用收益度量,从各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收益最大的方案。如果后果用损失度量,从各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损失最小的方案。

2.2 不确定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是自然状态不确定时的决策。决策方法分为极大极大法、极大极小法、 系数法和等可能法等等。

(1) 极大极大法

极大极大(max max)法是一种乐观主义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首先从各个方案中挑选出最好的后果,然后从这些最好的后果中挑选出最好的后果。

以下是[3]p10的一个例子。

例2.1某工厂准备生产一种产品,市场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大致分为较高、一般和较低三种情况。工厂有三种生产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新建一条生产线(A1), 第二种方案是改建原有生产线(A2), 第三种方案保持原有生产线不动(A3)。这种产品计划生产三年,这三年内各方案在不同市场需求下的收益见表2.1(忽略最后一列)。用极大极大法确定一个方案。

表2.1 工厂生产产品的收益

解将每行的最大值附在表2.1的最后一列,该列中的最大值在第一行,于是选新建方案。

(2) 极大极小(max min)法是一种悲观主义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首先从各个方案中挑选出最不利的后果,然后从这些最不利的后果中挑选出最好的后果。

例2.2根据表2.1数据用极大极小法确定一个方案。

解将每行的最小值附在表的最后一列,见表2.2。

表2.2 工厂生产产品的收益

该列中的最大值在第三行,于是选原有生产线不动方案。

(3) α系数法

α系数法是乐观法和悲观法这两种方法的折中。计算公式为

α? max i + (1 -α) ? min i(2.1)

max

i

其中max i是第i种方案的最大值,min i是第i种方案的最小值,0 ≤α≤ 1。α = 1时就是乐观法,α = 0时是悲观法。α值较大说明决策者偏乐观,反之偏悲观。

例2.3根据表2.1数据用α系数法确定一个方案,设α = 0.6。

解由表2.1最后一列可见,按乐观法三个方案的最大收益分别为600, 250, 100; 由表2.2最后一列可见,按悲观法三个方案的最小收益分别为-200, -100, 100。α = 0.6时三个方案对应的数值分别为

0.6 ? 600 + (1 - 0.6) ? (-200) = 280,

0.6 ? 250 + (1 - 0.6) ? (-100) = 110,

0.6 ? 100 + (1 - 0.6) ? 100 = 100.

其中最大值为280,故选第1个方案。

(4) 等可能法

等可能法假定每种自然状态的可能性都一样,按等概率分布计算每种方案的期望值,并根据方案期望值的大小确定方案。

例2.4根据表2.1数据用等可能法确定一个方案。

解 市场需求分为三种情况,设每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为1/3, 各方案的期望收益为 600 ? 1/3 + 50 ? 1/3 + (-200) ? 1/3 = 150, 250 ? 1/3 + 200 ? 1/3 + (-100) ? 1/3 = 116.67, 100 ? 1/3 + 100 ? 1/3 + 100 ? 1/3 = 100.

第一个方案的期望收益150最大,于是选第一个方案,即新建方案

2.3 风险决策

风险决策是在自然状态的分布给定的条件下,通过计算各方案期望收益或期望损失以选择方案的一种方法。

例2.5 某人出门面临是否带伞的问题。根据天气预报,估计下雨的可能性为0.2,不下雨的可能性为0.8。各种情况下的收益如表2.3所示。问该人是带伞好还是不带伞好。

表2.3 外出收益表

解 带伞的期望收益为

0 ? 0.2 + (-5) ? 0.8 = -4.

不带伞的期望收益为

-50 ? 0.2 + 20 ? 0.8 = 6.

由于不带伞的期望收益大,选不带伞这个方案。

2.4 效用理论

效用是决策者对财富满意程度的度量。如果考虑决策者的偏好,需将收益值或损失值换成效用值进行计算。

效用函数一般在0和1之间,令问题所涉及的最小收益值对应的效用值为0,令最大收益值对应的效用值为1。其他收益值对应的效用值需要通过实验确定,即分析师反复向决策者提问以确定每个收益值对应的效用值并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曲线连接起来。好的效用曲线应该是光滑的并且是单调递增的。效用曲线不光滑,说明应答者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矛盾(前后不一致),这时需进一步做实验。如果效用函数是凹的(一阶导数递减)说明应答者厌恶风险,如果效用函数是凸的(一阶导数递增)说明应答者喜好风险。

有时为了简单起见,用一些特殊函数作为效用函数,[1]p435提供了6种效用函数,其参数数值的大小由决策者的偏好确定。

3 多目标决策

3.1 决策矩阵的规范化

在多目标决策中目标(或指标)至少有两个。多目标(属性)决策的基本数据构成的矩阵称为决策矩阵。设某问题涉及n 个指标X 1, X 2, … ,X n ,m 个方案A 1, A 2,…, A m 。其决策矩阵为

X = (x ij )m ?n = ??

??

?

??

??mn m m n n x x x x x x x x x

1

1

22221

11211,

其中x ij 是方案A i 的第j 个指标X j 的数值,i = 1, 2, … ,m , j = 1, 2, … ,n 。

一般来说,各个指标的量纲不同,难以就不同指标比较方案的优劣。为此需将决策矩阵每一列的数字转化为一定范围内没有量纲的数字,称为规范化,得到的矩阵记为R = (r ij ) m ?n 。

数值越大越好的指标叫效益性指标,例如收益和利润;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叫损失性指标,例如成本和时间。常用的规范化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向量归一化

r ij =

∑=m

i ij

ij

x x 1

2

, i = 1, 2,…, m , j = 1, 2,…, n .

(2) 极差变换(标准0-1变换) 对于效益性指标,

r ij =

min

max min j j j ij x x x x --,

对于损失性指标,

r ij =

min

max max j j ij j x x x x --,

其中x jmax =}{max ij i

x , x jmin =}{min ij i

x , j = 1, 2,…, n 。

(3) 归一化

所有x ij ≥ 0时,可令

r ij =

∑=m

i ij

ij

x x 1

.

(4) 简单变换

设x jmax > 0, x jmin > 0。对于效益性指标,

r ij =

max

j ij x x

对于损失性指标,

r ij =

ij

j x x min .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有的指标重要,有的指标次要,用数字反映指标的重要程度称为指标权重。设n 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w 1, w 2, … ,w n 。一般要求w 1 + w 2 + … + w n = 1, w 1, w 2, … ,w n ≥ 0。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 3.2.1 特征向量法

特征向量法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 在层次分析法(AHP)中提出的一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这种方法将n 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得到一个n 阶方阵,称为判断矩阵,然后计算此方阵的最大特征值及相应特征向量,以特征向量作为指标权重向量。

设n 个指标两两比较得到的判断矩阵A = (a ij )n ?n , 其中a ij 是指标X i 相对于指标X j 的重要程度,i , j = 1, 2, … ,n ;a ii =1, i = 1, 2, … ,n 。a ij 的“标准值”见表3.1。

表3.1 判断矩阵的标准值

一个好的判断矩阵应该满足条件:

a ji = 1 / a ij (互反性), a ij = a ik /a jk (一致性)。

可以证明n 阶一致性正互反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等于n , 其余特征值等于0;正互反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大于或等于n 。

下面说明用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的原理。

设w 1, w 2, … ,w n 是n 个指标的“真实”权重。判断矩阵的元素a ij 是人们凭经验估计的,是个主观数值。如果a ij 完全反应实际,那么应该有

a ij = w i / w j , i , j = 1, 2, … ,n .

写成矩阵的形式就是

??

??

?

??

??n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1

1

2222111211 = ??

?

?

?

?

?

??n n n n n n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2

1

22

2121211

1 . 记w = (w 1, w 2, … ,w n )T , 那么

Aw = ??

?

?

?

??

??n n n n n n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2

1

22

21

21211

1 ???????

??n w w w 21= ????

??

? ??n nw nw nw 21= nw . 根据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n 是A 的特征值,w 是相应的特征向量。所以,如果判断矩阵完全反应实际,也就是说如果判断矩阵既满足互反性又满足一致性,那么其最大特征值相应的特征向量就是指标的“真实”权重向量。

判断矩阵A = (a ij )n ?n 是主观估计的,很难满足一致性。但是只要估计得较为合理,我们仍然可以以它的最大特征值相应的特征向量作为指标的权重向量。这就是特征向量法确定指标权重的依据。

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相应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列和法

w i =

n 1∑∑==n j n

k kj

ij

a

a 11, i = 1, 2, … ,n . (2) 行和法

w i =

∑∑∑===n i n

j ij

n

j ij

a a 11

1, i = 1, 2, … ,n .

(3) 几何平均法

w i =n n i n j ij n

n j ij a a /111/11∑∏∏===???

?

?????? ??, i = 1, 2, … ,n . (4) 乘幂法

当一个实对称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其他特征值相差较大时,用乘幂法可以很快求出其最大特征值和相应特征向量。判断矩阵正好具有这样的性质。

判断矩阵A = (a ij )n ?n 估计出来后,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以判断其是否合理。 首先计算一致性指标

CI =

1

max --n n

λ,

其中λmax 是判断矩阵A 的最大特征值。

然后计算相对一致性指标

CR =

RI

CI , 一般来说,CR < 0.1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较好,可以使用。

上式的RI 叫做随机一致性指标,与判断矩阵的维数有关,见表3.2([3]p100)。

表3.2 随机一致性指标的数值

3.2.2 熵值法

在信息论中,熵是不确定性的度量,不确定性程度越大,熵越大;反之,熵越小。熵是利用随机变量的分布计算得到的一个数字。

熵值法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某个指标的数值相差不大,那么该指标的权重小,反之大。在熵值法中一个指标数值的差异程度用熵度量,差异程度越小熵越大,反之熵越小。

设判断矩阵X = (x ij )m ?n 的所有元素非负。利用熵值法计算目标权重的步骤如下: (1) 首先将X = (x ij )m ?n 其归一化,即令

r ij =

∑=m

i ij

ij

x x 1

.

由此得到R = (r ij ) m ?n 。

(2) 求每个指标的熵

E j = -

m ln 1∑=m

i ij ij r r 1

ln , j = 1, 2, … ,n . 其中0 ≤ E j ≤1.

(3) 求偏差度

d j = 1 - E j , j = 1, 2, … ,n .

(4) 计算指标权重

w j =

∑=n

j j

j

d d 1

, j = 1, 2, … ,n .

3.2.3 变异系数法

变异系数法的基本思想也是:如果某个指标的数值相差不大,那么该指标的权重越小,反之越大。这点与熵值法一样。在变异系数法中一个指标的数值的差异程度用变异系数度量,差异程度越小变异系数越小,反之变异系数越大。

变异系数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 计算各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

j x =∑=m

i ij x 1

, j = 1, 2, … ,n ,

s j =

∑=--m i j ij x x m 1

2

)(11, j = 1, 2, … ,n . (2) 计算变异系数

v j =

j

j x s , j = 1, 2, … ,n .

(3) 计算指标权重

w j =

∑=n

j j

j

v v 1

j = 1, 2, … ,n .

3.2.4 CRITC 赋权法

CRIT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法是Diakoulaki 提出的一种确定权重的方法,见[3]p67。在这种方法中,一个指标的权重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标准差,另一个是该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系数。某指标的标准差越小且该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线性)相关程度越高,该指标权重越小,反之该指标权重越大。两指标的相关程度用相关系数度量。

计算步骤如下:

(1) 计算各指标的均值j x 和标准差s j 。 (2) 计算指标X i 和X j 的相关系数 X i 和X j 的(样本)协方差

S ij = 11-m ∑=--m

k j jk i ik x x x x 1

))((.

X i 和X j 的相关系数

ρij =

j

i ij

S σσ.

(3) 计算各指标包含的信息量

P j = s j ∑=-n

i ij 1

)1(ρ, j = 1, 2, … ,n .

(4)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w j =

∑=n

j j

j

P P 1

, j = 1, 2, … ,n .

3.3 线性加权和法

线性加权和法是确定方案优劣次序的最常用方法。

设多目标决策问题的n 个指标为X 1, X 2, … ,X n ,m 个方案为A 1, A 2,…, A m ,决策矩阵为X = (x ij )m ?n 。n 个指标的权重为w 1, w 2, … ,w n ,满足w 1 + w 2 + … + w n = 1, w 1, w 2, … ,w n ≥ 0。

首先将决策矩阵转化为规范化决策矩阵R = (r ij ) m ?n ,使得每列的数值越大,相应的方案越好。然后计算其每一行的加权和,即

U i = ∑=n

j ij j r w 1, i = 1, 2, … ,n .

最后将根据加权和的大小将m 个方案排序。

下面是[3]p50的一个例子。

例3.1 现有4种战斗机A 1, A 2, A 3, A 4可供选择,根据战斗机的性能和费用考虑了6项评价指标,如表3.3所示。这6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 0.1, 0.1, 0.1, 0.2, 0.3。用线性加权和法综合地确定这4架飞机的优劣。

表3.3 购买战斗机问题的决策矩阵

解 用简单变换法得到的规范化决策矩阵如下([3]p55):

R = ???

?

??

?

?

?56.071

.090.095.067.088.078.000.100.100.174.072.056.043.069.086.000.100.100.172.082.095.056.080.0 其中第4个指标是费用,用反比例变换。

4架飞机的综合得分如下([3]p57):

U(A 1) = …= 0.835, U(A 2) = … = 0.709 U(A 3) = … = 0.852 U(A 4) = … = 0.738.

于是,这4架飞机由优到劣的排列次序是A 3, A 1, A 4, A 2。

习题

1) 证明0ln lim 0

=+

→x x x .

2) 问R 的第j 列(r 1j , r 2j ,…, r mj )T 满足什么条件时E j = 0,什么时候E j = 1。

4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 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十分广泛。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 明确问题,建立问题的层次结构模型; (2) 构造判断矩阵;

(3) 求判断矩阵对应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4) 总层次排序。 下面的例子来自[2]。

例4.1 某博士生即将毕业,希望找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单位。他理出了六个求职要求:研究条件、提升可能、经济收入、同事情况、地理位置、声誉。有A 、B 、C 三个单位可供选择。问如何选择一个工作单位。

解 (1) 问题的层次结构模型见图4.1。

图4.1 求职问题的层次结构模型

(2) 构造判断矩阵

表4.1第1-2层判断矩阵

表4.2第2-3层判断矩阵

(3) 求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相应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由第1-2层判断矩阵可以算得其最大特征值λmax = 6.4203, 归一化特征向量 W 2 = (0.1584, 0.1892, 0.1980, 0.0483, 0.1502, 0.2558)T .

以上6个数值便是研究条件、提升可能、经济收入、同事情况、地理位置、声誉的权重。可见该博士生把工作单位的声誉看得最重,其次是经济收入,最不在乎的是同事情况。

一致性指标

CI =

1

66

4203.6--= 0.0841.

相对一致性指标

RI = CI / RI = 0.0841/1.24 = 0.0678 < 0.1.

所以此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很好。

由第2-3层的6个判断矩阵算得的6个归一化特征向量列在以下矩阵:

W 3 = ????

? ??0545.00667.00719.046.05695.02385.01734.04667.06491.02211.03331.0625

.0772.04667.0279.03189.00974.01365.0.

六个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一致性指标见表4.3。

表4.3 六个判断矩阵算的最大特征值和一致性指标

从表4.3可见,收入判断矩阵的相对一致性指标CR = 0.48, 比0.1大很多,说明此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很差。另外,声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也不好。这两个判断矩阵应该重新估计。但是为了简单起见,下面仍应用以上计算结果。

(4) 层次总排序

按线性加权和法,A, B, C 三个单位的“综合得分”构成的向量为

W = W 3W 2 =???

?

? ??2641.03517.03843.0.

其第1个分量最大,第2个分量其次,第3个分量最小。所以这三个工作单位的选择次序依

次是A, B, C 。

5 TOPSIS 法

TOPSIS 法由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构造一个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然后计算各方案到这两个方案的距离,与理想方案距离近且与负理想方案距离远的方案为好。

TOPSIS 法除了决策矩阵外,还要给定指标的权重。设决策矩阵X = (x ij )m ?n ,指标权重向量w = (w 1, w 2,…, w n )T 。TOPSIS 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 计算规范化决策矩阵

用向量归一法,设得到的范化决策矩阵为R = (r ij )m ?n 。 (2) 计算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

V = Rw = (v ij ) m ?n .

(3) 确定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

理想方案是由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每列的最优值构成的向量。也就是说,如果某列相应的指标是效益指标则取最大值,如果是损失指标则取最小值。设理想方案为

v * = (*1v ,*2v ,…,*n v )T

.

负理想方案是由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每列的最劣值构成的向量。也就是说,如果某列相

应的指标是效益指标则取最小值,如果是损失指标则取最大值。设负理想方案为

v - = (-1v ,-2v ,…,-n v )T

.

(4) 计算各方案到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的距离

第i 个方案到理想方案的距离

*

i d =

∑=-n

j j ij v v 1

2

*)( , i = 1, 2, … , m . 第i 个方案到负理想方案的距离

-i d = ∑=--n

j j ij v v 1

2

)( , i = 1, 2, … , m . (5) 计算各方案与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的相对接近度

C i = -

-

+i i i d d d *, i = 1, 2, … , m .

然后根据C i 的大小将所有方案排序。

6 线性分配法

在线性分配法中,指标的重要程度仍用权重表示,但每个指标下各个方案的优劣以排序的方式表示,排在前面的方案比后面的方案要好。

线性分配法的关键概念是排序优势矩阵。下面用[2]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设某决策问题的有关信息如表5.1所示。

表5.1 某决策问题的有关信息

从表5.1可见,方案A 1排在第1, 2, 3位的次数分别是2, 1, 0次;方案A 2排在第1, 2, 3位的次数分别是1, 1, 1次;方案A 3排在第1, 2, 3位的次数分别是0, 1, 2次。这些数字构成的矩阵

Ω =????

? ??210111012

叫做方案的位次矩阵。将位次矩阵的元素换为对应的目标权重得

Ω’ = ???

??

??++5.02.03.003.02.05.005.03.02.0=

????

?

??7.03.003.02.05.005.05.0. 此矩阵便是排序优势矩阵。

然后以排序优势矩阵为效益矩阵,利用线性指派问题模型求指派矩阵。如果指派矩阵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等于1,那么第i 个方案排在第j 位。

容易看出,以上面的排序优势矩阵为效益矩阵求出的解是???

?

? ??100001010. 所以三个方案的

优先次序是A 2, A 1, A 3。

7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模糊集合理论(fuzzy sets)的概念于1965 年由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查德(L .A . Zadeh )教授提出,用以表达事物的不确定性。”(百度)

在集合F = {F 1, F 2, … , F p }中,如果元素F i (i = 1, 2, … ,p )属于F 的程度(隶属度)是0到1之间的数字,就说F 是个模糊集合。

例如方案A i 的第j 个指标是定性指标,分为优、良、中、较差、差等5个级别。有10个专家对方案A i 进行评价,其中4个专家评其为优,6个专家评其为良。那么方案A i 为优的隶属度等于4/10 = 0.4, 为良的隶属度等于6/10 = 0.6, 为中、较差、差的隶属度都等于0。如果优, 良, 中, 较差, 差分别用0.9, 0.7, 0.5, 0.3, 0.1量化,那么方案A i 的第j 个指标值等于

0.9?0.4 + 0.7?0.6 + 0.5?0 + 0.3?0 + 0.1?0 = 0.78.

8 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是邓聚龙教授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分析时间序列之间关系的方法,后来也用于综合评价。

设标准序列为

x 0(1), x 0(2), … , x 0(n ).

序列i 为

x i (1), x i (2), … , x i (k ), i = 1, 2, … ,m .

序列i 与标准序列的关联系数定义为

ξi (k ) = max 0max

min |)()(|?+-?+?ρρk x k x i , k =1, 2, … ,n , i = 1, 2, … ,m .

其中

?min = |))()(|m in (m in 0k x k x i k

i

-, ?max =|))()(|m ax (m ax 0k x k x i k

i

-,

一般令ρ = 0.5。

序列i 与标准序列的关联度定义为

r i = ∑=n

k i k n 1

)(1ξ, i = 1, 2, … ,m .

设某问题的决策矩阵为X = (x ij )m ?n , 其各列已经标准化。

首先利用决策矩阵X 构造一个理想方案A 0 = (x 01, x 02, … ,x 0n ):如果第j 个指标是效益型指标, x 0j 等于X 第j 列的最大值;如果第j 个指标是损失型指标, x 0j 等于X 第j 列的最小值。由此可以计算出方案A i 与理想方案A 0的关联度。关联度越大的方案越好。

参考文献

[1] 运筹学教材编写组. 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左军. 多目标决策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 [3] 林齐宁. 决策分析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 陈珽. 决策分析,科学出版社,1997

[5] 蒋尔雄,高坤敏,吴景琨. 线性代数,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excel预测与决策分析实验报告

《EXCEL预测与决策分析》 实验报告册 2014- 2015 学年第学期 班级: 学号: 姓名: 授课教师:实验教师: 实验学时:实验组号: 信息管理系

目录 实验一网上书店数据库的创建及其查询 (3) 实验二贸易公司销售数据的分类汇总分析 (7) 实验三餐饮公司经营数据时间序列预测 (9) 实验四住房建筑许可证数量的回归分析 (12) 实验五电信公司宽带上网资费与电缆订货决策 (15) 实验六奶制品厂生产/销售的最优化决策 (17) 实验七运动鞋公司经营投资决策 (19)

实验一网上书店数据库的创建及其查询 【实验环境】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 ?Microsoft Office Query 2003。 【实验目的】 1.实验1-1: ?理解数据库的概念; ?理解关系(二维表)的概念以及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方式; ?了解数据库创建方法。 2.实验1-2: ?理解DOBC的概念; ?掌握利用Microsoft Query进行数据查询的方法。 3.实验1-3: ?掌握复杂的数据查询方法:多表查询、计算字段和汇总查询。 【实验步骤】 实验1-1 一、表的创建和联系的建立 步骤1:创建空数据库“xddbookstore”。 步骤2:数据库中表结构的定义。 步骤3:保存数据表。 步骤4:定义“响当当”数据库的其他表。 步骤5:“响当当”数据库中表之间联系的建立。 二、付款方式表的数据输入 步骤1:选中需要输入数据的表(如付款方式表)。 步骤2:输入数据。 三、订单表的数据导入 在本书配套磁盘提供的xddbookstore.xls文件中,包含了响当当数据库所有表的数据。可以利用该文件将订单表数据导入到“xddbookstore.mdb”数据库中。 步骤1:选择要导入的文件。 步骤2:规定要导入的数据表。 步骤3:指明在要导入的数据中是否包含列标题。 步骤4:规定数据应导入到哪个表中,可以是新表或现有的表。 步骤5:完成数据导入工作。 实验1-2 一、建立odbc数据源 在利用 microsoft office query对“响当当”网上书店进行数据查询之前,必须先建立一个用于连接该数据库的odbc数据源“bookstore”,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启动microsoft office query应用程序。 步骤2:进入“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

决策分析报告-模板

XXX有限公司 决策分析报告 编写:编写时间: 审核:审核时间: 文档版本:V1.0 发布日期: 软件研发部发布 未经允许,文档内容不可全部或部分发表、复制、使用于任何目的。

目录 1前言 (1) 2报告内容 (1) 2.1决策目标与现状描述 (1) 2.2决策成功的影响因素指标分类 (1) 2.3识别可能的解决方案 (1) 2.4为关键的期望指标设定权重 (2) 2.5检验解决方案的必要指标,排除不满足必要指标的解决方案 (2) 2.6对筛选后的解决方案的关键的期望指标评分 (2) 2.7计算分值 (2) 2.8分析被选择方案的风险 (3) 2.9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 (3) 3引用文档/参考资料 (3)

1前言 [前言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决策分析与决定解决方案的目的、范围、定义、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2报告内容 2.1决策目标与现状描述 2.2决策成功的影响因素指标分类 2.3识别可能的解决方案 【说明】下表中的来源可以是用户提出要求、头脑风暴、现有条件等。

2.4设定关键的期望指标的权重 假设1-10评分,10 为最重要 2.5检验解决方案的必要指标,排除不满足必要指标的解决方案 排除:serials B-1 servers,和serials C-2 servers 2.6对筛选后的解决方案的关键的期望指标评分 2.7计算分值

2.8分析被选择方案的风险 由于Serials C-1 和Sierals B-1评分接近,对Serials C-1进行风险分析。 如果我们选择Serials C-1, 可能会发生什么错误?从两方面来分析: 1>存在什么危险可能性 2>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分析:根据市场信息,供应商C当前利润下滑,信用度降低;他们最近还宣布裁员10%。这些可能会影响到产品的交付、后续的服务以及将来的产品升级。 结论: 1>危险可能性—中 2>负面影响—高 如果我们选择Seriale B-1, 则没有这样的风险。 2.9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 决定最终解决方案的原则是:在可以接受的风险范围内,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 由于Serials C-1 和Sierals B-1评分接近,并且选择Serials C-1的方案存在的风险较大,所以我们选择Serials B-1方案。 3引用文档/参考资料 ●《决策分析与决定方针》 ●《决策分析与决定过程》 ●《决策分析与决定指南》

决策分析(含答案)

决策分析复习题 (请和本学期的大纲对照,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 一、选择题(单项选) 1.1966年,R. A. Howard在第四届国际运筹学会议上发表( C )一文,首次提出“决策分析”这一名词,用它来反映决策理论的应用。 A.《对策理论与经济行为》B.《管理决策新科学》 C.《决策分析:应用决策理论》D.《贝叶斯决策理论》 2.决策分析的阶段包含两种基本方式:( A ) A.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B. 常规分析和非常规分析 C. 单级决策和多级决策 D.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3.在管理决策中,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只要选取满意的方案即可,而无须刻意追求最优的方案。对于这种观点,你认为以下哪种解释最有说服力?( D ) A.现实中不存在所谓的最优方案,所以选中的都只是满意方案 B.现实管理决策中常常由于时间太紧而来不及寻找最优方案 C.由于管理者对什么是最优决策无法达成共识,只有退而求其次 D.刻意追求最优方案,常常会由于代价太高而最终得不偿失 4.关于决策,正确的说法是(A ) A.决策是管理的基础 B.管理是决策的基础 C.决策是调查的基础 D.计划是决策的基础 5.根据决策时期,可以将决策分为:(D ) A.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B. 定性决策与定量决策 C. 常规决策与非常规决策 D. 静态决策与动态决策 6.我国五年发展计划属于(B)。 A.非程序性决策 B.战略决策 C.战术决策 D.确定型决策 7.管理者的基本行为是(A) A.决策 B.计划 C.组织 D.控制 8.管理的首要职能是(D)。 A.组织 B. 控制 C.监督 D. 决策 9. 管理者工作的实质是(C)。 A.计划 B. 组织 C. 决策D.控制 10. 决策分析的基本特点是(C )。 A.系统性 B. 优选性 C. 未来性 D.动态性 二、判断题 1.管理者工作的实质就是决策,管理者也常称为“决策者”。(√) 2.1944年,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从决策角度来研究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贝叶斯(统计)决策理论。(×) 3.196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H. A. Simon)在他的著作《管理决策新科学》中,明确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企业生产决策与分析

企业生产决策与分析 企业生产决策与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的经济

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各个企业间的竞争的日益激烈化,不仅仅有国内的还有来自国际上的跨国公司的竞争,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突出现代企业经营主线,把握市场需求变化机会,优化企业产品生产方案,降低生产物料采购成本,贯通企业主要经营决策间的联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经营科学决策水平与控制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良好的经营状态,是我国企业所面临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1]。另外,生产战略与战略性生产决策也受到了国内外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我国由过去计划经济转向了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制订企业的生产战略,如何进行战略性生产决策,以有效的解决产品规划与生产系统构造问题,提高生产系统灵活、敏捷的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2]。本文主要分析企业生产决策时所要采用的各种方式,从而能做出最符合市场需求的决定,提高企业生产决策的能力,从而在竞争中能获得成功。在企业的生产决策中,要考虑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只通过一种方式就盲目的做决定,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生产函数,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同时还可以采用线性规划的方式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的需求与动态。本文主要

分析的就是这三个因素对企业生产决策作出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生产决策分析线性规划 目录: 一: 生产函数与分析 二: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 三:线性规划在决策中的应用 四:结论 五:参考文献 一:生产函数与分析 要分析生产函数,我们首先要知道生产函数是什么,概念是什么,生产函数是指生产函数指在一定的时期,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与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之间的关系。其表现内容是它所表现的是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一般是以管理等非物质要素达到最优为前提。这就是生产函数的概念,对于生产函数的表示方法也有多种多样,第一是函数表示法,还有表格表示法,图形表示法等,函数表示是以数字为基础,可以进行大量的运算,对于计算各种产量较实

企业品牌策略的决策分析

浅论企业品牌策略 一.品牌的含义及品牌化的意义 1.品牌的含义及相关的概念 商品都有自己的名称,即商品的品名,如汽车,冰箱,饮料、电脑等,商品的品名只是商品的通用名称,商品除了通用名称外还应该有商业名称,这就是品牌。例如通用汽车、海尔冰箱、统一冰红茶、联想电脑等,其中通用、海尔、统一、联想就是商品的品牌了。品牌(brand)是一个综合、复杂的概念,是商标、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符号、广告风格的无形总和。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曾为品牌做出这样的定义: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标志、符号、或者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起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个群体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别开来。 与品牌相关的概念有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和商标。品牌名称是指品牌中可以用语言发音来表达的部分,如通用、海尔、统一、联想等;品牌标志是指品牌中可以识别但不能用语言发音俩表达的部分,诸如符号、图案、或专门设计的颜色和字体,比较著名的标识有麦当劳的堇色大拱门M、可口可乐的红白飘带、花花王子的兔小姐、米高梅的狮子等。商

标则是经过注册登记受法律保护的品牌中的一部分,企业的产品品牌经过必要的法律注册程序成为商标后,企业获得品牌名称和品牌标识的专用权。它不仅仅是一个商品的标志,更重要的是作为企业的一种形象而存在。 2.品牌的分层 品牌从本质上讲就是代表着厂商对销售给购买者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的承诺,最佳的品牌就是产品质量的保证。美国密执安大学“国家质量研究中心”的克雷·弗内尔等研究人员话了5年的时间,研究了77家瑞典企业后发现,最能让消费者满意一个品牌的原因就是质量。美国备受推崇的品牌策略专家大卫·爱格也把顾客感知质量列为强势品牌资产的四大要素(其余三要素为品牌的知名度、品牌忠诚度、品牌联想力)。但是,品牌还是一个复杂的象征也就是消费者备受关注的六层次了。 1)属性。品牌首先使人们想到某种属性,例如海尔就是稳重、信赖、零缺陷、星级服务、和真诚到永远的赤诚之心。企业可以采用一种或几种的属性作为诉求点为产品做广告,海尔就是以星级服务和真诚到永远来赢得顾客的。 2)利益。顾客购买的不是属性,而是利益。因为属性需要转化为功能性或情感性的利益就拿汽车来说吧,耐用属性可以转化为功能性的利益,“至少我几年之内不用再买车

常用决策分析方法(基本方法)

常用决策分析方法(基本方法) 上一节我们说了决策分析的基本概念,这一节我们谈谈决策分析常用的三种方法:决策树法、Bayes方法、Markov 方法。 决策树法决策树法(decision tree-based method):是通过确定一系列的条件(if-then)逻辑关系,形成一套分层规则,将所有可能发生的结局的概率分布用树形图来表达,生成决策树(decision tree),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进行精确预测或正确分类的目的。树的扩展是基于多维的指标函数,在医学领域主要用于辅助临床诊断及卫生资源配置等方面。 决策树分类:按功能分:分类树和和回归树按决策变量个数:单变量树和多变量树按划分后得到分类项树:二项分类树和多项分类树 决策树的3类基本节点:决策节点(用□表示)机会节点(用○表示)结局节点(用?表示) 从决策节点引出一些射线,表示不同的备选方案,射线上方标出决策方案名称。射线引导到下一步的决策节点、机会节点或结局节点。从机会节点引出的线表示该节点可能出现的随机事件,事件名称标在射线上方,先验概率在下方。每个结局节点代表一种可能的结局状态。在结局节点的右侧标出各种状态的效用(utility),即决策者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结

局的(利益或损失)感觉和反应,用量化值表示。绘制决策树基本规则:各支路不能有交点每一种方案各种状态发生概率之和为1 决策树分析法步骤:1 提出决策问题,明确决策目标2 建立决策树模型--决策树生长2.1决策指标的选择的两个步骤:2.1.1 提出所有分值规则2.1.2 选择最佳规则 2.2 估计每个指标的先验概率3 确定各终点及计算综合指标 3.1 各终点分配类别3.2 各终点期望效用值得确定3.3 综合指标的计算3.4 计算值排序选优树生长停止情况:子节点内只有一个个体子节点内所有观察对象决策变量的分布完全一致,不能再分达到规定标准一棵树按可能长到最大,通常是过度拟合(overfit)的。训练集:用于决策树模型建立的数据集测试集:决策树进行测评的数据集。过度拟合的树需要剪枝,即去掉噪声(拟合中的误差)。剪枝需要兼顾复杂度(节点数目)和预测精度(决策损失)。决策损失(decision lose):指随机抽取的某一个个体,在树的某决策节点被错误分类所引起的效用损失。建立决策树的目的在于获得最高精度的分类或预测值,以期为决策提供依据。可按照这几个特性对其评估:准确、简洁、易行、易理解和能发掘复杂数据内在关系。Bayes方法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决策者通常是将状态变量当作随机变量,状态变量发生的可能性用先验概率(prior probability)表示,以期望值准则(expectation rule)作为选择最优方案的标准。但是先验概率

企业投资决策现状与分析

企业投资决策现状与分析 摘要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提高企业投资和决策的科学化程度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对于企业投资决策现状的研究、分析和探讨,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和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制定出企业投资的方案,使企业决策者做出最佳的投资决策。从而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企业效益最大化,最终达到企业的预期经济效益,实现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本文从界定企业投资决策的基本内涵入手,运用文献分析法探究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现状的因素。之后,对我国企业投资决策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企业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投资;企业决策;投资现状(关键词是之本文的核心词,不用现状做关键词)

Abstract In the new economic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scientific degree of enterprise investment and decision-mak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For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of the enterprises the status quo,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and enterprise investment decision, make enterprise investment scheme, make the enterprise decision-makers to make optimal investment decision. Thus promote enterprise benefit maximization optimization, enterprise resource, finally achieve enterprise expected economic benefits, the realization of stable,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his article from the definition of enterprise investment decision to start, using literature to explore impact factors of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of the enterprises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of the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find out the existing in our country's enterprise investment decision problems. After in-depth analysis of these problems,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business investment; enterprise investment decision; present situation

生产决策分析

第四篇 生產決策分析4-27 大產量。 若使一定產量的生產成本為最低,必須滿足在各種變動生產要素上所支出最後一元的邊際產量皆相等。 【解析】詳生產者均衡條件 MPP L/MPP K = 2/3K1/3L?1/3/1/3K?2/3L2/3 = 2K/L = w/r = 1/2,則L = K Q = K1/3L2/3 = L = K = 100,即需要勞動投入L = 100 題型25 規模報酬分析 長期平均成本(long run average cost;LAC): 平均每單位產量所須支付的長期總成本,指供給者可以完全調整生產資源,足以改變產量或生產線的期間,投入的所有生產要素(K與L)均能調整並支付成本,因此,產出之生產規模亦可改變。LAC = LTC/Q,Q不只是短期生產特定規模內的產量,而是長期之生產規模。 短期內,技術水準與固定要素K不變下,因為生產規模固定,對應

4-28 經濟學申論題熱門題庫 邊際報酬先增後減與邊際成本先減後增,短期平均成本(short run average cost ;SAC )為先減後增之U 型曲線;而長期生產期間之生產規模改變,是由各短期特定規模的生產所累積建立,因此,長期平均成本可由各特定規模的短期平均成本導出。 2n C Q 10 包絡線 廠商的長期生產調整過程中,依計畫建立各特定規模以生產適合之產能,每一SAC 代表建立每一特定規模所須支付的短期成本,每一特定產量以最適合之規模生產,使長期成本最低。長期平均成本曲線之最低點生產Q *,長期生產之最適規模為SAC *,而SAC *之最低點可產出Q *,亦即LAC 最低點與最適規模SAC *最低點相同。 包絡線(envelop curve ):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便是長期生產調整過程中,各特定產量的長期最低平均成本,對應各最適合之短期生產規模所連結的軌跡。因此,長期平均成本恆不大於各特定產量的短期平均成本,而使LAC 曲線與各最適合短期生產規模之SAC 曲線相切,即長期平均成本曲線LAC 將各短期平均成本曲線包起來,又稱為計畫線(planning curve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呈現U 字型,代表規模報酬先增後減,長期總成本曲線LTC 為短期總成本曲線STC 之包絡線。 只有在最適產量(Q *)的長期最低平均成本,才會等於最適規模之短期最低平均成本(LAC 最低點與SAC *最低點相切),其餘各特定產量(非最適產量Q *)的長期最低平均成本,並非各最適合生產規模之短期最低平均成本(LAC 與其餘各SAC 之切點並非各SAC 之最低點);長期

企业决策分析系统解决方案

企业决策分析系统解决方案 客户需求分析 企业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需求的有效满足往往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决策分析系统的支持,以便在系统中整合各项功能,并为企业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系统应用环境。企业对决策分析系统的具体需求一般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统一应用门户 系统为企业进行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提供系统应用的统一门户。 统一资源管理 对系统中的各种应用资源可进行统一管理,如报表的发布,文档的上传管理等。 有效的权限控制 决策分析系统涉及到企业核心运营数据等商业敏感信息的分析与利用,因此需要有严格的权限控制机制。系统不但可控制用户有权限使用的功能,还能够控制用户所能查询分析的数据。 面向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业务应用功能 系统能为用户提供面向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多种应用手段或功能集成,以满足用户从不同角度进行数据分析的需要,如报表统计分析、关键绩效指标分析、olap多维分析、数据采集与汇总分析等等。 良好的可扩展性 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不但能满足用户的一些个性化定制功能,还能依据企业决策分析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进行系统升级改进与功能扩展。 润乾企业决策分析系统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需求,润乾在深刻洞悉与充分理解国内企业商业智能需求以及多年商业智能项目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润乾RBP(RAQ Business Platform)决策分析平台”产品,并基于此产品为企业级用户提供一套完整的决策分析系统解决方案。润乾RBP决策分析平台可满足用户以下需求: 统一应用平台 系统为B/S架构,通过Web浏览器即可访问登录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系统应用平台环境。 资源中心 润乾RBP决策分析平台具有“资源中心”功能模块,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资源管理界面,可进行目录管理、资源发布、资源授权,其中资源类型支持报表、自写HTML文章、静态文档(Word、Excel、PPT等)。 灵活全面的权限管理机制 润乾RBP决策分析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一套完善灵活的权限管理机制。通过对机构、角色、用户、参数四者的有效管理与关联,为用户实现系统功能级、资源级、数据级三个层级的全面有效控制。即分别可以控制用户有权限访问的功能、可以查看的报表与文档资源、有权限查询检索与浏览的业务数据。 丰富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应用功能 平台为用户提供了报表与统计图分析、个人首页分析面板定制、Dashboard企业信息仪表盘、报表订阅与推送、数据采集与多级填报汇总分析等丰富的应用功能,充分满足用户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需要。 系统扩展 润乾RBP决策分析平台是润乾的标准化产品,能够与润乾其他BI系列产品进行深度整合,如即时报表、润乾调度器等等,以满足用户的不同应用需求。同时平台提供各层面的丰富接口,具有灵活的功能扩展性。二次开发与个性化定制 基于解决方案的产品化、系统丰富的接口、界面组件化,润乾还可为用于提供系统的二次开发与个性化功能定制服务,如报表应用开发、界面定制等等,有力提升客户系统应用价值。

生产决策分析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问题

第三章生产决策分析---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问题。 经济学家认为,生产是把投入品转化为产品的活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厂商。生产理论就是研究厂商经济行为的理论,其重点是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厂商如何对投入的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的组合,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1、生产函数 反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它的一般表示式为: Q=f(x,y,……) Q代表产量。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产量是指一定的投入要素组合所可能生产的最大的产品数量。 2、不同的生产函数代表不同的技术水平。 生产决策分析也就是对如何投入进行分析和决策。 3、生产函数可以分为长期生产函数和短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是指生产函数中所有的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第一节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 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定义 既定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数量被称为该要素的总产量,可以表示为TP。利用总产量可以定义该要素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是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 表示为:APL=y/L 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表示为:MPL = △y /△L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1)工人总数取某值时的边际产量等于总产量曲线上该点的切线的斜率。(2)工人总数取某值时的平均产量等于总产量曲线上该点与原点的连接线的斜率。 (3)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呈上升趋势;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呈下降趋势;当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等时,平均产量为最大。 或者解释为: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

决策分析报表教程全攻略

?帆软(中国)有限公司 ?商务咨询电话:86-025-5186 2240 ?商务咨询邮箱:business@https://www.doczj.com/doc/5016906683.html, ?公司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5016906683.html, 决策分析报表教程全攻略 概述 报表在展示数据的同时,可以运用仪表盘、趋势图、对比图、三维图等多样化形式展示数据;强大的统计分析函数实现累计、环比、排名等各种业务计算;切片切块多个不同分析维度灵活组合多角度展示数据;高亮不同颜色标识分析不同指标等等,真正地让数据“活起来”,让业务员精确地掌握业务发展趋势,让决策层快速掌握业务运营全局状况。本电子书将对几类常用的决策分析报表进行详细的介绍。 注:若您对报表软件并不熟悉,建议您先查阅有关FineReport的其他相关资料。

?帆软(中国)有限公司 ?商务咨询电话:86-025-5186 2240 ?商务咨询邮箱:business@https://www.doczj.com/doc/5016906683.html, ?公司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5016906683.html, 目录 折叠式动态报表 (3) 分块报表 (6) 多维度报表制作 (36)

?帆软(中国)有限公司 ?商务咨询电话:86-025-5186 2240 ?商务咨询邮箱:business@https://www.doczj.com/doc/5016906683.html, ?公司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5016906683.html, 折叠式动态报表 FineReport实现了树形折叠式报表,可以在bs浏览界面中动态地展开或收缩某组数据。树形展开的折叠报表可以用控件设置|按钮|树节点按钮来制作,预览树形展开的折叠报表时,需要在报表的分页预览界面加参数op=sheet,即报表分页预览的地址后加&op=sheet,效果如下: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1. 打开模板 打开模板: %FR_HOME%\WebReport\WEB-INF\reportlets\doc\Tutorial\advanced\Group_R epo r t\tree.cpt 2. 修改模板

决策分析习题集

决策理论与方法习题集 1.什么是决策分析?决策分析的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 决策分析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 决策分析有哪些基本的分类? 4.试述决策分析的步骤? 5.试述决策分析的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6.某企业连续8年每年年末支付一笔款项,第一年2万元,以后每年递增3000元,若年利 率为10% ,问全部支付款项的现值是多少? 7.某厂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单价为15元,单位变动成本l0元,全月固定成本100 000 元,每月销售40 000件。由于某种原因其产品单价将降至13.50元;同时每月还将增加广告 费20 000元。 试计算:(l)该产品此时的盈亏平衡点。 (2)增加销售多少件产品能使利润比原来增加 5 % ? 8.购买某台设备需8万元,用该设备每年可获净收益1.26万元,该设备报废后无残值。 (l)若设备使用8年后报废,这项投资的内部收益率是多少? (2)若贴现率为10 %,问该设备至少可使用多少年才值得购买? 9.设投资方案A、B 现金流量如表2一14 所示,计算两方案的投资回收期 表2一14现金流量单位:元年份0 1 2 3 4 5 A B -100 000 -100 000 25 000 50 000 30 000 50 000 35 000 5 000 40 000 45 000 10.建一个生产某零配件的工厂,需要总投资200万元,使用年限10年,估计年可获利润40万元,如果目标收益率为15 %,试用内部收益率法分析该方案的可行性。 11.某公司获得一笔8万元的贷款,偿还期是4年,按年利率10%计复利,有四种还款方式: (l)每年年末偿还2万元本金和利息; (2)每年年末只偿还所欠利息,第四年末一次性偿还本金; (3)在四年中每年年末等额偿还; (4)第四年年末一次偿还本息。试计算各种还款方式所付出的总金额和求出哪种方式最划算? 12.某厂生产某种产品,为提高自动化程度,需购置一种新设备。新设备一旦投人使用,单位可变成本会降低,同时产量也会增加,但它会使固定成本增加。表2-15是新老方案数据,试对两方案进行决策分析。

企业物流模式决策分析

企业物流模式决策分析 前言 我国2001年4月17日颁布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可见,物流活动提供的是一种以运输、储存为主的,多种功能相结合的服务活动。因此,物流产业属于广义的服务业X畴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法,可以将物流产业归为第三产业X围。这一划分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同。 从宏观方面来说,重视现代物流产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连续多年的国民经济商增长率已经使生产跃上了新的台阶,社会商品基本全面饱和或超饱和,市场已进入以销售为主要矛盾的阶段。库存问题,使得物流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和关键环节。 在电子商务的新时代,流通中的商流变得简单化了。批发环节减少,甚至部分零售坏节也被网上购物所取代。但是唯有物流无法用互联网和电子通讯代替。于是物流变成了商业发展的瓶颈。提高物流速度,节约物流费用的问题成为了商品物流的主要问题。 从微观方面来说,很多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不仅要重视产品质量,而且要组织好产品从供应方到需求方的物流配送工作;做好生产前、生产过程中以及生产后的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的管理。物流活动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企业创造着大量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还关系到企业客户的满意程度,为企业营销战略的执行以及企业竞争行为提供支持。关于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近年来有了迅速的发展。 因此对企业而言,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能力的增强将会成为影响企业发展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也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现在企业物流的模式有哪几种呢?X炯艳和曾文涛在《现代企业物流模式的决策分析》中将其分为三种模式:自营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和物流联盟模式;而宋周在《企业物流模式的演化逻辑》中分为:外购物流模式、自营物流模式和社会化合作物流模式三种;《物流演变及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一书中,分为以生产、制造为核心的企业自给物流模式,专业化分工的

决策分析理论

决策分析理论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XX决策分析理论 XX顾问专业致力于商业地产业的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陈建明曾任中国第一个郊区SHOPPING MALL,北京MALL的项目经理。在北京MALL项目的操作过程中,深入研究商业房地产行业在国内外的发展,并与国内外商业房地产投资商、发展商进行了广泛的沟通接触,结合深入研究及具体项目操作经验,总结出以上投资决策理论在商业房地产领域的实际应用。下文将具体介绍XX决策分析理论在商业房地产领域的具体应用。 步骤1:商业房地产项目市场潜力判断商业房地产项目市场潜力的判断分为两个部分: 1.判断商业房地产项目拟选定的发展城市是否具备相应市场条件:依据第四章中关于城市中心商业房地产和郊区商业房地产发展的市场条件,判断拟建商业房地产项目所在城市的生产力水平是否可以支撑该项目建成后的良性运营; 2.判断拟投资商业房地产项目最终选址地区的市场条件:在确认拟选定的发展城市具备相应市场条件后,需通过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建立数学模型,或以所在城市当前商业市场规模、所在地区客户到访的渗透率模型为基础,确定拟定选址位置可否发展商业房地产及发展商业房地产的可承受发展规模。 步骤2:商业房地产投资商竞争优势判断 在对商业房地产项目市场潜力做出肯定判断后,需要进一步判断该投资商的竞争优势。比如,大地集团投资建设的北京MALL项目,大地集团的竞争优势在于其在广告传媒业十年积淀的广告经验;由北京王府井百货、北京物美商城及中关村生命科技院共同投资开发的中关村国际商城,其参股企业王府井百货和物美商城有较为丰富的商业企业运做经验,对于商业房地产来讲,上述商业经验成为其竞争优势。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北京MALL和中关村国际商城的投资商在商业房地产项目的投资过程中,其企业竞争优势均可以得到发挥。企业在任何投资决策中必须准确判断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是企业运营过程中最大化竞争力的首要过程。 步骤3:投资商竞争优势在商业房地产项目上的发挥度 在投资商确定其竞争优势后,应判断在商业房地产项目的操作过程中,其竞争优势能发挥到何种程度。其竞争优势发挥的程度越高,企业越具有投资开发商业房地产的可行性。企业必须准确判断其竞争优势在商业房地产发展上的发挥度。如果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商业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得不到发挥或发挥很少,那么不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判断,企业就应放弃该投资方向,最好去做别的投资选择。 步骤4:投资商竞争优势在商业房地产项目操作中的比 重判断

决策分析报告模板V1.0

决策分析报告 决策分析报告00 (Decision Analysis and Resolution Report) 版本:1.0 (Version: 1.0) LF-CMMI-DAR-TMP Version 1.0 Date 2006/06/06 LINFAIR ZHANYE TECHNOLOGY (BJ) CO., LTD. IT DEPATTMENT TEAM

决策分析报告文档修订记录 *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 文档审批信息

决策分析报告前言

决策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章简介 (2) 1.1 文档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背景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参考文件 .. (2) 第三章资源描述 (2) 3.1 所需人员 (2) 3.2 所需资源 (2) 第四章 SCM活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配置项和基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控制基线变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配置状态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基线建立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基线审计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基线的发布....................................................................................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构造产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8 软件配置库的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备份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培训 (3) 附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基线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线及配置项选择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置项状态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品发布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决策分析

决策分析 1 决策的概念和分类 1.1决策的概念 决策分析是从多个方案中挑选出一个方案的过程。决策的要素如下: (1) 决策主体 决策主体包括分析者和决策者。分析者是描述问题,提出方案,评估方案并提供建议的人。决策者是最终确定方案的人。 (2)目标 目标是决策者希望达到的条件或状态。 (3) 方案 方案是实现目标的各种手段。 (4) 结果 结果又称自然状态,它是实施某个方案而产生的后果,用收益、损失、利润、成本或效用度量。 (5) 效用 效用是决策者对方案实施结果满意程度的度量。 1.2决策的分类 (1) 按目标的数量分类可将决策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2) 按决策的环境分类可将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决策。 (3) 按方案的数量分类可将决策分为属性决策和优化决策。 (4) 按决策者的数量分类可将决策分为个体决策和群决策。 2 单目标决策方法 单目标决策是只有一个目标的决策,例如收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 2.1 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自然状态确定时的决策。如果后果用收益度量,从各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收益最大的方案。如果后果用损失度量,从各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损失最小的方案。 2.2 不确定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是自然状态不确定时的决策。决策方法分为极大极大法、极大极小法、 系数法和等可能法等等。 (1) 极大极大法 极大极大(max max)法是一种乐观主义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首先从各个方案中挑选出最好的后果,然后从这些最好的后果中挑选出最好的后果。 以下是[3]p10的一个例子。 例2.1某工厂准备生产一种产品,市场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大致分为较高、一般和较低三种情况。工厂有三种生产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新建一条生产线(A1), 第二种方案是改建原有生产线(A2), 第三种方案保持原有生产线不动(A3)。这种产品计划生产三年,这三年内各方案在不同市场需求下的收益见表2.1(忽略最后一列)。用极大极大法确定一个方案。

企业营销决策方案分析

营 销 决 策 方 分 析 小组成员:谢国鑫颜超群 魏翔朱慧敏 邢玉倩刘志强

目录论文摘要 一.对A厂背景及现状的具体分析 (4) 二.对A厂营销决策分析.............................. . (6) 三.对A厂的建议及解决方案.............................. .7 四.对 A 厂失败的营销决策的启示 (8)

企业营销决策方案分析 内容摘要: 企业的营销决策往往会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好的营销决策必定会促进企业良性发展,而失败的决策会导致一个企业的破产甚至倒闭。在90 年代国企改革的背景下,一家生产电工产品的大型企业却由于营销观念的错误导致企业面临资不抵债的状况。其主要原因在于领导者的决策失误,作为领导者应该根据不同的背景和形势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营销决策。 关键词:领导者决策激励

一.A厂背景及现状的具体分析 A厂是我国北方一家生产电工产品的大型企业,也是“一五”期间我国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一直列在全国500 家最大工业企业和500家利税大户之中。1990年初,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一直居同行业之首,生产的产品是名牌产品,产品主要用在电力、铁路、矿山系统和大型基础建设项目中。 但就是这样一个企业,目前经营却陷入困境,明亏潜亏达7 亿元,到了资不抵债的边缘。 二.A厂营销决策分析 (一)领导者决策失误 由于厂领导观念陈旧和根深蒂固的老大思想,加之盲目效仿其他企业,从而造成了销售门点的混乱状态。 (二)销售方式选择错误 全员销售,办连锁店,大量依靠中间商等销售方式一般适用于用途广泛的工业产品,大众日用品或食品等,它的销售者范围广,数量多,厂家没有力量完全直接同销售者见面。A厂的产品用户主要是电网系统,基础建设项目,通讯系统等,产品用户比大众日用品用户范围窄的多,因而恰恰应该减少中间环节和销售渠道层次。 (三)管理不力 采用全员销售的方式,必须加强管理和控制,A厂是只建门点却疏于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