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
- 格式:pdf
- 大小:539.18 KB
- 文档页数:9
第五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本章要点1. 光阑的概念2. 孔径光阑及其判断3. 入瞳、出瞳的概念及其与孔径光阑的共轭关系4. 入、出瞳在光学系统中的作用5. 主光线6. 视场光阑概念、位置、入射窗、出射窗7. 视场光阑在光学系统中的作用8. 拦光及渐晕光阑9. 渐晕系数10. 对准平面、景像平面、远景平面、近景平面、远景深、近景深、景深11. 景深与焦距、相对孔径、对准距离的关系12. 物(像)方远心光学系统引言前几章主要讨论理想光学系统的特性。
理想光学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点对点成像, 前几章主要讨论理想光学系统的特性。
理想光学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点对点成像,而且可以对任意物以 理想光学系统的特性 任意宽的光束给出某一定倍率的像。
当共轭距一定时,物的大小与像的大小成比例。
任意宽的光束给出某一定倍率的像。
当共轭距一定时,物的大小与像的大小成比例。
但实际光学系统的成 倍率的像 像光束将会受到限制。
透镜的大小和像面的大小有限,从而限制了成像光束的宽度和成像范围。
像光束将会受到限制。
透镜的大小和像面的大小有限,从而限制了成像光束的宽度和成像范围。
透镜的大小限制 A 点发出的 成像光束的孔径角,像面的 大小限制成像范围,它们都 是对光束的限制,称为光阑。
§ 5-1 概述• 光阑的概念返回本章要点光阑:起限制成像光束作用的透光孔。
光阑:起限制成像光束作用的透光孔。
孔径光阑 视场光阑 渐晕光阑 消杂光光阑限制轴上点成像光束中边缘光线的最大倾角(孔径角 限制轴上点成像光束中边缘光线的最大倾角 孔径角) 限制物平面或物空间能被系统成像的最大范围(视场 限制物平面或物空间能被系统成像的最大范围 视场)限制物空间轴外点发出的、本来能通过上述两种光孔的成像光束 限制物空间轴外点发出的 本来能通过上述两种光孔的成像光束 限制杂散光(从视场外射入系统,或由镜头内部的光学表面 限制杂散光 或由镜头内部的光学表面、金 属表面及镜座内壁的反射和散射所产生) 属表面及镜座内壁的反射和散射所产生• 光阑的位置孔径光阑随系统而异,目视光学系统要求孔阑或孔阑的像一定要在外面 随系统而异 目视光学系统要求孔阑或孔阑的像一定要在外面, 以与眼瞳重合 重合;远心光学系统要求孔阑在焦面上。
第五章光学系统的光束限制第一节概述1,问题提出●光学系统应满足前述的物像共轭位置和成像放大率要求●应满足一定的成像范围●应满足像平面上有一定的光能量和分辨本领●这就是如何合理限制光束的问题●每个光学零件都有一定的大小,能够进入系统成像的光束总是有一定限度的。
决定每个光学零件尺寸的是系统中成像光束的位置和大小,因此在设计光学系统时,都必须考虑如何选择成像光束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这就是本章所要讨论的内容。
●例如:人的眼睛中的虹膜能随着外界光线的强弱改变瞳孔的直径。
进入眼睛的光能量将随着瞳孔直径的改变而改变。
当外界景物过亮时,瞳孔就缩小,以减少进入眼睛的光能量,避免过度刺激视神经细胞;当外界景物较暗时,虹膜自动收缩,瞳孔直径加大,使进入眼睛的光能量增加,所以瞳孔其实就是一种孔径光阑。
●通常,光学系统中用一些中心开孔的薄金属片来合理的限制成像光束的宽度、位置和成像范围。
这些限制成像光束和成像范围的薄金属片称为光阑。
光阑主要分两类: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
此外还有消杂光阑、渐晕光阑。
下面先一一做简单介绍,再重点讲解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
2.孔径光栅●孔径光阑限制轴上点光束的孔径角(对于无限远物体,限制入射高度)●对有限远处的物体用孔径角U来表示孔径大小,对于无限远物体则用入射高度(孔径高度)h来表示照相机上的“光圈”就是可变的孔径光阑●人眼的瞳孔也是可变的孔径光阑,对于目视光学系统如显微镜、望远镜等必须把瞳孔作为一个光阑来考虑●视场光阑限制成像范围●对有限远处的物体用物高y(或像高y')来表示视场(线视场),对无限远处的物体用视场角ω来表示●●照相机中的底片框就是视场光阑●照相机的标准镜头的视场角(2ω)为40~45°,而广角镜头的视场角(2ω)在65°以上3.渐晕光栅●渐晕:轴外点光束被部分拦截●光束被部分拦截使得相应像点的照度下降●渐晕光阑可拦截成像质量较差的轴外点光束4.消杂光光栅●杂散光:通过光学系统投射到像平面上不参与成像的有害的光●杂散光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非成像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在镜筒的内壁表面反射,或是在光学零件的各表面之间多次反射和折射,最终投射到像面上●通常在光组中加入消杂光光阑以阻拦杂散光,并把光学零件的非工作面、镜筒的内壁、光学零件的支承件涂黑来吸收杂散光第二节孔径光栅●限制轴上物点孔径角u的大小,或者说限制轴上物点成像光束宽度,并有选择轴外物点成像光束位置作用的光阑叫做孔径光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