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主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50
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
姓名性别年龄
原发病文化程度病案号
注意事项:
评定要求在检查前或检查后,观察患者在休息时,不引人注意的运动(例如:在候诊室)。
用于检查的椅子应该结实坚固,没有扶手。
1、询问患者是否有东西在其嘴内(口香糖、糖果等),如有请吐出。
2、询问患者最近他牙齿的情况,是否戴假牙。
3、询问患者是否意识到其嘴、面部、手或脚的运动。
如果是,请其描述,并询问这
些运动对患者的运动干扰影响的程度。
4、要求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放膝上,双腿轻微分开,双脚平放在地上(观察整个
身体在此姿势下的运动)。
5、要求患者处于坐位,双手没用依靠的扶手。
如果是男性,双手放于腿之间,如果
是穿裙子的女性,双手悬于膝上(观察手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
6、要求患者张开嘴(观察舌在静止状态下的运动)。
重复一次。
7、要求患者伸出舌(观察舌的运动)。
重复一次。
8、要求患者进行拇指和各个手指之间的对指运动,越快越好,持续10~15秒;左右手分别进行。
(观察患者的面部和腿的运动)。
9、分别屈伸患者的左右臂。
10、要求患者站立(观察在此姿势下,身体各个部位,包括臀部的运动)
11、要求患者双臂前伸手掌向下(观察患者的躯干,腿和嘴的运动)
12、要求患者行走几步,转身,走回椅子(观察患者的手的运动和步态)。
重复一次。
评分系统指导:
运动评分:根据最严重情况进行评分。
观察患者在自然和激活下的运动进行平分,激活状态下比自然状态下的运动少1分。
不随意运动(不自主运动)1. 什么是不随意运动?不随意运动,也被称为不自主运动,是指在没有意识控制的情况下发生的运动。
这种运动可能是由于疾病、药物作用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不随意运动可以表现为震颤、抽动、肌肉僵硬等各种形式,严重情况下会影响生活质量。
2. 常见的不随意运动疾病2.1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肌肉僵硬、震颤、运动迟缓等。
患者在行走、坐立等日常活动中会出现不随意运动的表现。
2.2 扭转痉挛扭转痉挛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肌肉痉挛和扭曲,导致不随意运动。
这种病症对生活影响较大,需要及时治疗。
3. 不随意运动的治疗方法3.1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的不随意运动疾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镇静药、抗痉挛药等。
3.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如按摩、理疗等可以帮助放松肌肉,缓解不随意运动的症状。
3.3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不随意运动疾病,如扭转痉挛,手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神经或肌肉,减轻症状。
4. 不随意运动的预防4.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预防不随意运动疾病的发生。
4.2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不随意运动疾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
5. 结语不随意运动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
通过适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身体健康,远离不随意运动。
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是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设计,用于评定药源性不自主运动,量表共 12 个项目。
【项目和评定标准】在AIMS12个项目中,1~9项按0~4分5级评分法:0分表示无或正常。
1分表示极轻,可能接近正常。
2分表示轻度。
3分表示中度。
4分表示重度。
第10、第11和第12等3项按各项说明评分。
1、面部表情肌肉。
如前额、眉毛、眼周和面颊运动,包括皱眉、眨眼、微笑和做鬼脸。
2、唇部和口周部。
如蹙嘴、噘嘴和咂嘴。
3、颌部。
如空咬、咀嚼、张口或向一侧运动。
"4、舌部。
按舌头在口内和口外的运动增加记分,即患者舌的伸缩、卷曲等运动的程度,但不包括舌的伸缩不能或运动不能。
5、上肢。
如手臂、手腕及手指等部位。
包括舞蹈样动作(即快速、无目的、不规则和不自主的运动)和指划动作(即缓慢、不规则、固定而呈曲线的运动)。
不包括震颤(即重复、规则和有节奏的运动)。
6、下肢。
如腿、膝、踝及足趾等。
包括膝部运动。
足尖轻击,足跟轻击,足扭动,足内翻和外翻。
7、颈、肩和臀。
如摇动、扭动、转动和骨盆旋转。
8、异常运动的严重度。
9、因异常运动而影响正常活动。
10、患者对异常运动的察觉仅按患者的叙述记分表示。
0分表示未察觉到。
1分表示能察觉到,但不感到痛苦。
2分表示能察觉到,感到轻度痛苦。
3分表示能察觉到,并有中度痛苦。
4分表示能察觉到,有严重痛苦。
11、目前有牙齿/或义齿问题。
0分表示无。
1分表示有。
12、患者是否常戴义齿。
0分表示不是。
2分表示是。
【评定注意事项】1、主要应用于迟发性障碍的患者。
2、在评定前后,需观察患者处于安静时的状况。
让患者坐在一个牢固、平衡而没有扶手的椅子上,按下列顺序进行检查和评定:(1)询问患者嘴里是否含有东西,如有的话,请患者吐出口中的东西。
(2)询问患者目前牙齿情况,是否装有义齿,目前牙齿或义齿对患者是否有影响。
(3)询问患者是否注意到自己的脸、口、手或足的运动,如是的话,请患者描述目前干扰自己或影响日常生活到何种程度(4)让患者取坐位,双手放在膝盖上,双腿稍稍分开,双足平放在地上,注意观察患者坐位时整个身体的运动状况。
不自主运动症状起因*导读:不自主运动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起不自主运动症状的疾病有哪些?1、震颤见于帕金森震颤,脑炎、中毒性疾病如一氧化碳、锰、汞、铅中毒,感染性疾病如伤寒、神经梅毒,药物性如利血平、氯丙嗓氟哌啶醇,代谢中毒性疾病如肝昏迷、尿毒症,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多系统萎缩,肝豆状核变性,多发性硬化、心功能衰竭等。
2、舞蹈样运动见于颅内疾病如炎症、血管病、肿瘤等;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热、梅毒、中毒、恶性贫血、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药物中毒反应如抗精神病类药物;遗性舞蹈病及原因不明性舞蹈病。
3、手足徐动症最多见于新生儿窒息、核黄疽,伴有发育迟缓,起坐行走、说话的时间均延迟。
成人偶见于基底节区血管性病变肿瘤、慢性肝性脑病,也可由抗精神病药物过量引起。
4、机张力改变肌强直见于帕金森综合征等。
肌张力减低,常见于舞蹈病。
游走性肌张力增高或降低发作常见于新纹状体病变、手足徐动、扭曲痉挛。
5、扭转痉挛参见基底节疾病,肝豆状核变性,脑炎后遗症,药物诱发的多动症等。
6、肌阵挛节律性肌阵挛多见于头部损伤,脑血管病,肿瘤,变性疾病等。
非节律性阵挛见于原发性遗传病如多发性肌阵挛病。
症状性肌阵挛见于脑缺氧,代谢性或中毒性脑炎,变性性病变。
7、肌束震颤常见于运动神经元病、脊髓或延髓空洞症、多发性硬化,也见于周围神经病,甲状腺毒性肌病,重度贫血,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
8、肌痉挛阵挛性肌痉挛见于局限性癫痫发作,三叉神经痛性面肌痉挛等。
强直性肌痉挛见于破伤风、手足搐溺症、士的宁中毒、狂犬病及物发性疼痛如小腿三头肌突发的强直性疼痛,并有局部剧痛。
9、基底节钙化有家族史的称为家族性基底钙化症,散发者称为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症。
部分病例可伴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10、其他痉挛性斜颈、特发性震颤、抽动秽语综合征、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棘状红细胞增多症等。
机理锥体外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进行习惯性和节律性动作,以协助随意动作的完成。
不自主运动疾病临床表现不自主运动是不受主观意志支配的、无目的的异常运动。
主要见于锥体外系统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1)痉挛发作: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收缩,可见于癫痫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
2)震颤:为主动肌和拮抗肌交替收缩的节律性摆动样动作。
多见于手、上肢、下肢、头、舌和眼睑等处。
可分为生理性震颤和病理性震颤,后者又按与随意运动的关系分为如下类型:①静止性震颤(statictremor):震颤的特点为安静时明显,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表现为手指有节律的、每秒 4~6 次的快速抖动,严重时可呈「搓丸样」或「拍水样」,亦可见于头、下颌、前臂、下肢及足等部位。
见于苍白球和黑质病变,如帕金森病。
②动作性震颤(kinetictremor):是指肢体指向一定目的物时所出现的震颤,特点是当肢体即将达到目的物时震颤更明显。
多见于小脑病变。
3)舞蹈样运动(choreicmovement):为一种不能控制的、无目的、无规律、快速多变、运动幅度大小不等的不自主运动,如挤眉弄眼、呶嘴、伸舌、转颈耸肩、伸屈手指等舞蹈样多动,可伴有肌张力减低。
特点是:上肢比下肢重,远端比近端重,随意运动或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安静时症状减轻,入睡后症状消失。
见于尾状核和壳核的病变,如小舞蹈病等。
4)手足徐动症(athetosis):亦称指划动作或易变性痉挛。
由于上、下肢远端肌张力异常(增高或减低),表现为手腕、手指、足趾等呈缓慢交替性伸屈、扭曲动作,而且略有规则:如腕过屈时手指常过伸,前臂旋前时手指缓慢交替的屈曲;足部可表现足跖屈而踢趾背屈等。
因此,手及足可呈现各种奇异姿势。
若口唇、下颌及舌受累则发音不清和出现鬼脸。
见于核黄疸、肝豆状核变性等。
5)扭转痉挛(torsionspasm):又称变形性肌张力障碍。
表现为以躯干为长轴,身体向一个方向缓慢而强力扭转的一种不自主动作。
常伴有四肢的不自主痉挛。
其动作无规律且多变,安静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病变位于基底节,见于遗传性疾病、吩噻嗪类药物副作用等。
临床常见的不自主运动分类及手足徐动症、舞蹈病、震颤等疾病原理不自主运动(involuntary movements)是锥体外系病变所致,是患者在意识清醒时出现不能控制的骨骼肌不正常运动。
不自主运动表现形式多样,通常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停止。
多见于基底节病变引起的姿势及运动异常。
临床常见的症状分类:包括 ABCDEFGH 八类:A.手足徐动症(athetosis):指手指和足趾缓慢的强制性伸屈的不自主运动,是对侧纹状体病变所致。
B.颤搐(ballism):又称为投掷运动,是丘脑底核或联系径路受损,引起肢体抛掷样不随意运动或肢体强力不自主的舞蹈样运动。
C.舞蹈病(chorea):如 Huntington 舞蹈病为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是遗传性尾状核、壳核病变所致;棘红细胞增多症为尾状核、壳核萎缩及胶质增生。
D.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对侧的纹状体病变所致,产生肌肉不自主收缩,引起扭转、重复运动和异常姿势。
临床常见扭转性肌张力障碍(torsion dystonia)或扭转痉挛(torsion spasm),表现肌张力障碍及四肢、躯干以至全身剧烈不随意扭转。
E.震颤(essential tremor):特发性震颤常有家族史,表现动作性震颤;静止性震颤伴肌强直是黑质病变所致的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
F.肌阵挛(familial myoclonus):腭肌、面肌阵挛是同侧中央被盖束伴下橄榄核、疑核失神经支配所导致。
G.图雷特抽搐(Gilles de la Tourette tic):表现快速重复的肌抽动,如点头、眨眼、噘嘴、喷鼻和耸肩等动作,伴喉中发声或刻板的淫秽词语。
H.偏侧投掷症(hemiballismus):是对侧丘脑底核或与苍白球外侧部联系纤维的急性病变所致,表现一侧肢体粗大的无规律的投掷样运动,呈持续性或间断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不自主运动如何治疗呢
导语:我们都知道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够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但是我们一旦身体出现一些疾病会导致我们不自主地进行运动,这样很难在让我们在一
我们都知道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够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但是我们一旦身体出现一些疾病会导致我们不自主地进行运动,这样很难在让我们在一些场合安静下来。
有的时候会变的特别的尴尬,那么出现这样的症状一般都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好治疗方法及时进行调整,下面一起了解一下不自主运动如何治疗呢不自主运动如何治疗呢
针对不自动运动的治疗方式比较好的有:一是针灸按摩推拿治疗,二是中药活血通络健脾补肾治疗。
不自主运动的表现:
1、震颤:对于以震颤为主要病史的应注意与情绪,过劳、惊恐、生气、怯场、剧烈运动的关系。
是静止性震颤还是动作性震颤、先天性震颤,有无家族史。
有无帕金森病,脑炎,动脉硬化,脑梗死,多系统萎缩,肝豆状核变性,多发性硬化、心功能衰竭,有无一氧化碳、锰、汞及铅等中毒史,有无伤寒产经梅毒感染史,有无利血平,氯丙嗪、氟哌啶醇等药物使用史及应用时间和量,有无代谢中毒性疾病如肝硬化、尿毒症等,以及遗传史。
2、舞蹈样运动:对于以舞蹈样运动为主的不随意运动病史中应注意激动、精神紧张、疲劳、体力活动时是加重或减轻,安静时情况,有无颅内疾病如炎症、血管病、肿瘤等;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热、梅毒、中毒、恶性贫血、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药物中毒发应如抗精神病类药物;遗传性舞蹈病及原因不明。
运动障碍概念
运动障碍通常是指机体运动系统的任何部位受到损伤,导致骨骼、肌肉活动出现异常,主要包括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瘫痪等。
随意运动兴奋、抑制或不能由意志控制的现象,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外伤等。
1. 不自主运动:对于运动障碍的患者,可能会导致不自主运动,主要是一部分肌肉不能够随意控制,导致其出现无目的的运动,主要表现为突然眨眼、转头、耸肩等。
2. 共济失调:机体的运动协调性主要通过深感觉、小脑前庭系统、锥体外系统等共同协作,如果以上任何结构受到损害,就会导致运动协调障碍,表现为语言障碍、身体平衡障碍、动作不协调等。
3. 瘫痪:若大脑皮质运动区到骨骼肌整个的上下神经元受到损害,可能会引起瘫痪情况,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四肢瘫痪、截瘫、偏瘫、交叉瘫等。
当出现运动障碍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以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脑瘫是一种运动和姿势障碍,不自主运动型脑瘫(athetoid cerebral palsy)通常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的、不规律的运动。
康复训练对于不自主运动型脑瘫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具体的训练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和康复阶段来制定。
以下是一些可能用于康复训练的方法: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不自主运动型脑瘫患者最常见的康复方法之一。
物理治疗师通过一系列的锻炼、伸展和协调练习来改善患者的姿势、平衡和运动控制。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包括各种运动和活动,旨在提高患者的运动技能、协调和肌肉力量。
这可能包括游泳、瑜伽、体操等。
功能性训练: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例如站立、行走、携带物品等,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技能。
语言治疗:对于那些受到言语障碍影响的患者,语言治疗可以帮助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技术辅助设备:使用辅助设备,如矫形器、支架、步行器等,以支持患者的运动和行走。
神经发育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旨在通过刺激神经系统促进运动和功能的改善。
家庭康复:家庭成员的参与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物理治疗师可以向家庭成员传授一些在家中可以进行的锻炼和活动,以加强患者的康复。
心理支持:患者及其家庭可能需要心理支持,因为脑瘫可能对患者和家庭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心理治疗和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应对挑战并提高生活质量。
在康复训练中,个体化的治疗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康复计划。
重要的是,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及其家庭的积极参与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