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合理施用准则(发布稿)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施的肥料N,按式(1)计算
N = a1-a2………………………………(1)
式中:a1—植物需要吸收的N,kg/hm2
a2—土壤可提供的N,kg/hm2
植物需要吸收的N,按式(2)计算
N1= b1×b2………………………………(2)
式中:b1—目标产量,kg/hm2
b2—植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kg /100 kg
15.2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以收获物形式带走了大量的养分,使土壤中的养分不断减少,地力逐渐下降。为了维持地力和提高产量应将植物带走的养分归还土壤。
15.3
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高低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产量也在一定程度内随着这个(些)养分的增减而相对变化,即使继续增加其他养分也难以再增加植物产量。最小养分会随植物产量和施肥水平等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e —化肥氮养分含量, %
f—化肥氮当季利用率,%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施肥的效益评价
1
合理施肥产量与常规施肥产量的差值与常规施肥产量的比率或百分数。
增产率(a)用百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a=(a1-a2)/a2×100………………………………(1)
式中:a1—合理施肥产量,kg/hm2
a2—常规施肥产量,kg/hm2
2
植物当季吸收来自肥料的某一养分量占所施肥料中该养分总量的百分数。
肥料利用率(R)就是植物吸收的某种肥料养分量与施入的该种肥料养分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按式(2)计算
R=(b1-b0)/b2×100………………………………………………(2)
式中:b1—植物吸收的养分量(施肥处理),kg
b0—土壤供应的养分量(空白处理),kg
15.4
在其他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在一定施肥量的范围内,植物产量随着施肥量的逐渐增加而增加,但单位施肥量增加的产量却呈递减趋势。施肥量超过一定数量后植物产量不再增加,反而下降。
15.5
植物生长受水分、养分、光照、温度、空气、品种以及耕作条件等多种因子制约。施肥是植物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养分配合施用应与其它增产措施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4.3
氮肥中氮素以硝酸根(NO3-)离子和铵根(NH4+)离子两种形态同时存在。如,硝酸铵。
14.4
氮肥中氮素形态以有机酰胺态氮形式存在。如,尿素。
15
15.1
植物生长除需要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等环境条件外,还需要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铜、锌、硼、钼、氯等必需营养元素。每种必需元素均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同等重要,不可替代。
17
根据植物吸收氮素的特征、氮肥施用原则、土壤供应氮素的情况、土壤性状、氮肥的特性、耕作制度、气候等确定氮肥适宜的施用数量、施用品种、底追比例、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
17.1
氮肥可作底肥或追肥施用。底肥应选择速效氮含量低的氮肥,追肥应选择速效氮含量高的氮肥。酸性土壤应选择生理碱性或碱性肥料,碱性土壤应选择生理酸性或酸性肥料。硫酸铵一般在碱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铵应根据植物的土壤氯容量施用,作底肥时应适当早施,在耕翻后及时灌溉;硝酸铵应作旱地追肥和种肥用。
b2—肥料养分量,kg
3
3.1
施肥增加的产值与施肥成本的差值,正值表示施肥获得了经济效益,数额越大,获利愈多。
纯收益(c)用yuan/hm2表示,按式(3)计算
c=c1-c2……………………………………………………(3)
式中:c1—施肥增加的产值,yuan/hm2
c2—肥料施用成本,yuan/hm2
16
16.1
不同植物种类、品种,同一植物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产量水平对氮素养分的需求数量和比例不同,不同植物种类对氮素养分种类有特殊反应,不同植物对氮素养分吸收利用能力也存在差异。
16.2
土壤类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特性等因素导致土壤保肥和供肥能力不同,从而影响氮肥的肥料效应。
16.3
根据不同氮肥种类和品种,采用适宜的施用方法和施用技术。
6
在不同地力水平上通过田间试验,得出土壤养分供应水平的丰缺情况、最高施肥量和植物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制定出养分的丰缺指标及其对应的植物产量,从而确定氮肥施用量的方法。
7
7.1
通过田间试验,得出某种有机肥料所含的氮养分的肥效相当于多少个单位的化肥氮,从而确定需要增加施用氮素化肥量的方法。
同效当量(E)按式(5)计算
3.2
简称投产比,是施肥成本与施肥增加产值之比。
投产比(d)用比值表示,按式(4)计算
d=d1/d2…………………………………………………(4)
式中:d1—施肥成本,yuan/hm2
d2—施肥增加产值,yuan/hm2
GB 2400尿素
GB 2945硝酸铵
GB 3559农业用碳酸氢铵
GB 535硫酸铵
GB/T 2946氯化铵
GB/T 6278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
NY/T 496肥料合理施用准则通则
1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3.1
以提供植物所需养分为主要功效的物料。
13.2
对氮、磷、钾元素的通称。
13.3
具有氮(N)标明量、以提供植物所需氮养分为主要功Baidu Nhomakorabea的大量元素肥料。
13.9
施于单位面积耕(林)地或单位质量生长介质中的肥料养分(包括土壤调理剂)的质量或体积。
13.10
作物耐氯临界值减去土壤含氯量的差值。
14
14.1
氮肥中氮素形态以氨(NH3)或铵根(NH4+)离子存在。如,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
14.2
氮肥中氮素以硝酸根(NO3-)离子形态存在。如,硝酸钾。
17.2
氮肥施用总量的确定和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
17.3
作物底肥和追肥应按照一定比例施用,追肥应少量多次施用,尤其是瓜果、蔬菜类作物。禾本科作物追一次肥料时,底、追比例一般为6:4;追两次肥料时,底、追比例为4:6,两次追肥各占一半。
17.4
在氮素反应敏感的植物生长前期、中期和后期均应补充氮肥。
17.5
15.5.1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养分配合施用后,对植物的增产效应大于每种单一肥料养分单独作用时的增产效应之和。
15.5.2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养分配合施用后,对植物的增产效应等于每种单一肥料养分单独作用时的增产效应之和。
15.5.3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养分配合施用后,对植物的增产效应小于每种单一肥料养分单独作用时的增产效应之和。
目次
1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厅土壤肥料与生态建设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琦、孙锡发、曹旭辑、曹均成、熊俊秋。
氮肥合理施肥准则
11
本标准规定了氮肥类型、施用原理、施用依据、施用技术、效益评价。
氮肥需要量(B)按式(4)计算
B = a×( b1–b0) /d×e………………………………(4)
式中:a —植物单位产量的养分吸收量,kg /100 kg
b1—目标产量,kg/hm2
b0—无肥区植物产量,kg/hm2
d —肥料中所含养分, %
e —肥料当季利用率, %
5
经过反复的田间试验后,不同产量与相应的施肥量,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从而确定相关肥料适宜施肥量的施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具有氮(N)标明量、以提供植物所需氮养分为主要功效的大量元素肥料。
1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7.3
植物所需氮素养分总量减去能利用的有机肥料氮养分量,即为需要施用无机氮量,从而确定氮素化肥施用量的方法。
无机氮肥施用量(B)按式(6)计算
B= ( a –b×c×d)/(e×f)………………………………(6)
式中:a —总需氮肥量, kg
b —有机肥用量, kg
c —有机肥氮养分含量, %
d —该有机肥中氮当季利用率,%
E = (b2–b1)/(b3-b1)………………………………(5)
式中:b1—无氮处理产量, kg
b2—有机氮处理产量, kg
b3—化学氮处理产量, kg
7.2
通过田间试验得出某种有机肥料施用量能得到的产量,然后采用目标产量减去有机肥料能增产的部分产量,即为应施化学氮才能得到的产量,从而确定氮素化肥施用量的方法。
氮肥施用量(A)按式(3)计算
A = (a ×b-c×0.15×k)/d×e………………………………(3)
式中:a —植物单位产量的养分吸收量,kg /100 kg
b —目标产量,kg/hm2
c —土壤养分测定值, mg/kg
k —校正系数
d —肥料中所含养分,%
e —肥料当季利用率,%
4
根据目标产量和无肥区带走的养分量确定需要施用氮素肥料养分量的方法。
13.4
具有磷(P2O5)标明量,以提供植物磷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大量元素肥料。
13.5
具有钾(K2O)标明量,以提供植物钾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大量元素肥料。
13.6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
13.7
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
13.8
肥料中可供植物吸收的养分。
2
根据种植区域内的耕作条件和产量最高限度,一般在某种植物近三年的平均产量的基础上再增加10%~15%作为目标产量,再根据植物吸收氮素原则和土壤养分供应量所确定的氮肥和其他肥料的施肥方法。
3
根据无肥区植物带走的养分量和土壤养分测定值计算出土壤供肥量、植物需要吸收的氮肥总量,再确定所需增加氮素养分的施肥方法。
根据氮肥的不同特性,可作底肥、种肥、追肥、叶面肥喷施。施种肥时不应与种子直接接触;施底肥时,应全层施用;追肥应集中施用和深施,避免与植株叶子接触,并应在阴天或晴天清晨或晴天傍晚进行。
18
氮肥的效益评价参见附录B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氮肥施用总量的确定和计算方法
1
根据土壤地力高低分成若干等级,在不同地力区域内经过对比试验后,确定每个地力接近相同区域的氮肥在不同植物的不同生育时期施肥量的施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