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文艺复兴至新古典主义时代
- 格式:pptx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31
新古典主义时期(Neo-Classicism)
产生背景
欧洲文艺复兴后产生了一种主张理性至上、尊重传统道德价值、倡导公民义务等新古典主义文艺思潮。
这一思潮发源于法国,对西欧也有一定影响。
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原则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追求雅典、庄重、和谐。
新古典主义在英国的发展
新古典主义在英国文学中主要是指1660-1784年从德莱顿到
约翰逊这一文学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王政时期、文学鼎盛时期和约翰逊时期。
主要代表作家:德莱顿、斯威夫特、斯梯尔、哥尔德斯密斯、吉本等。
这一阶段作家的散文、诗歌以及戏剧创作一般以严谨清晰的思想、简约优美形式与和谐完整的结构为主。
17世纪中叶英国散文开始进入形式讲究、体律丰满的境地,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逐渐促使散文体规范化和形式上典雅完美。
18世纪中叶散文又出现了一次自觉繁荣的高潮,斯梯尔、斯威夫特、爱狄生等撰写的散文一扫文风雕琢、华而不实之习气而使散文面向生活,走向朴素、诚实和自信。
18世纪初,古典主义精神在蒲诗中得到了极其充分的体现,并
使英雄双韵形式的运用达到最高的完美境界。
他的诗作思想明晰,结构匀称,语言优雅,音韵和谐,影响英国多年。
新古典主义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和启示新古典主义是一种流行于18世纪欧洲的艺术运动,其通过将古希腊罗马的艺术风格与现代审美标准相结合来表达对古典文化的追溯与热爱,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再现与延续。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至17世纪)是欧洲艺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化复兴与发展对当今社会仍然产生着深远影响。
而新古典主义的出现则是对文艺复兴的一种“再评价”,在文化层面上继承并发扬其艺术理念与审美标准,从而对后继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探讨新古典主义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及其对艺术的启示。
一、对文艺复兴的再现与延续文艺复兴将传统的宗教艺术与古典文化相结合,倡导人本主义、个性主义,主张人类应该追求人本身的完善。
而新古典主义的出现则是一种对文艺复兴的一种“再评价”,试图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念与审美标准进行继承与延续。
新古典主义强调回归古希腊罗马艺术的传统,提倡纯粹性、和谐性以及“大美”的理念。
艺术应当始终追求真善美,面对真正的文学艺术作品,而不是被社会习俗所束缚,从而强调了作品内部的秩序感。
新古典主义的延续与复兴,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得到了铭刻在人类文化史上的永恒展示,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赋予了人类文化更丰富的内涵与样式。
二、对当代艺术的启示传统文化是人类的宝库,新古典主义的延续与发扬,为当代艺术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提供了启示。
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例,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山水画正是体现了这种观念。
新古典主义强调艺术作品的纯粹性与和谐性,而中国山水画在色彩、意境、态势上均能体现这种美学标准。
因此,结合新古典主义的美学理念,可以将山水画在当代艺术上进行再评价,并进一步发挥其文化价值。
此外,新古典主义所强调的道德伦理观也能够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一个良好价值观的基础。
当代艺术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如何“应对传统,与时代同行”,新古典主义具有很好的哲学借鉴和思想与文化传承的意义。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复兴引言新古典主义是一种艺术流派,它在现代艺术中引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
新古典主义艺术追求恢复传统美学的价值观,强调对古典艺术的传统和形式的研究。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新古典主义艺术复兴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艺术形式以及其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
一、新古典主义的历史背景新古典主义艺术复兴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正值法国大革命之后,人们开始反思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并渴望回归传统的价值观和美学标准。
新古典主义艺术借鉴了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形式和结构,并将其与现代观念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
二、新古典主义艺术的理论基础2.1 古典主义与启蒙主义新古典主义艺术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艺术和启蒙时代的思想。
古典主义强调对称、比例和秩序,它认为艺术应该追求理性和客观的美。
启蒙主义则主张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将知识与人类进步联系在一起。
新古典主义艺术将这两种思想相结合,对美与真理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
2.2 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影响新古典主义艺术对古希腊罗马艺术的逐字逐句的研究和模仿使其成为了一种复兴的流派。
新古典主义艺术家们通过对古典艺术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包括雕塑、绘画和建筑等,重新发现了其中的美学原则和形式。
三、新古典主义艺术的艺术形式3.1 雕塑艺术新古典主义雕塑注重对人物形象的拟人和比例的控制。
它强调对人体的解剖学研究,追求达到完美的比例和平衡。
新古典主义雕塑作品具有高度的几何性和对称性,展示了人物的力量和永恒之美。
3.2 绘画艺术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追求对古典艺术的学习和模仿,他们注重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神圣性。
画家运用明暗、色彩和构图等技巧来表现古典主义的理念。
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通常以历史、神话和神圣话题为主题,突出人物的崇高和英雄气概。
3.3 建筑艺术新古典主义建筑以古希腊罗马建筑为模板,注重比例和对称。
建筑师们运用古典元素,如柱廊、拱门和圆顶等,来营造庄严和优雅的空间。
新古典主义建筑追求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呼应和延续,通过对古典经典的再创作,创造出新的建筑美学。
文艺复兴的发展历程
文艺复兴发展历程
(一)兴起阶段
1.14世纪英国出现油画艺术及宗教音乐
在14世纪,英国出现了油画艺术等文艺形式,以及古老的宗教歌曲获得了发展。
2.15世纪复古主义出现
15世纪,马可·波罗把文艺复兴的兴起归因于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复古主义的新的文学运动。
3.16世纪乔托的古典文学活动
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乔托古典文学活动中发展到顶峰,乔托的古典文学活动开辟了新的山头。
(二)发展阶段
1.16世纪罗马教皇活动
16世纪,罗马教皇在教皇利玛窦发动了改革,把文艺复兴发展的支柱立在罗马的宗教上。
2.17世纪文艺复兴发展至画派
17世纪,文艺复兴发展至画派,出现了许多新的艺术流派:文艺复兴式油画、巴洛克式油画和现代派油画等,这些流派展现了文艺复兴发展的不断进步。
3.18世纪文艺复兴走向繁荣
18世纪,文艺复兴朝着繁荣发展,特别是画派思想得到进一步开发,出现了各种富有表现力的画派,把艺术精神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表
达出来。
(三)落后衰落阶段
1.17世纪文艺复兴开始衰落
17世纪,文艺复兴开始衰落,复古主义的艺术含量受到削弱,文
学出现飞快发展和快速落后。
2.18世纪文艺复兴进一步衰落
18世纪,文艺复兴进一步衰落,对文学文艺的细节处理缺乏把握,使文艺复兴的精神受损。
3.19世纪文艺复兴发展凹陷
19世纪,文艺复兴的发展凹陷,曾经鼎盛的文艺复兴时期已经淡
出历史舞台,但文艺复兴的精神却深深的落入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的联系
文艺复兴: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
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
其主要中心最初在意大利,16世纪扩及德意志、尼德兰、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地。
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繁琐的装饰的厌恶,罗马庞贝遗址的发掘,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新古典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名称,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中叶欧洲的建筑装饰设计界,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家具设计界。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特点,宗教题材的世俗化倾向,客观描绘了所存在的世界。
新古典主义的主要特点:艺术形式是古典的,但它的内容是革命
的。
二者之间的联系:文艺复兴时期大概在14到16世纪,而新古典主义是在18世纪末,必然文艺复兴时期影响新古典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他们都是以一些宗教、神话作为题材,外在形式上相同,而在不同的时期所表达的内涵不相同。
西方文论一、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1、重要概念:美:“美感〞、“魅力〞、“和谐〞艺术:泛指人类的创造活动,并且根据消耗体力的程度来区分高低,轻那么自由。
摹仿:最初意义为宗教祭祀活动中激情的表达,后来德谟克利特将其称为摹仿自然,亚里士多德后为借鉴古人。
净化〔宣泄〕:通过歌舞乐将内心的激情摹仿出来,灵魂得到解脱净化。
〔亚里士多德〕2、前柏拉图时代的美学和文论毕达哥拉斯学派:时间及政治主张:公元前六世纪兴起,主掌智慧与权利应当合一。
主要观点:数即宇宙,万物的起源是一,强调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描绘的准确性。
道德目的:将世界化为数字的秩序。
以和谐的比例安排生活到达净化。
〔第一次出现净化〕审美理想:一定比例或者对称〔“恰当排列〞〕——最根本的美学命题。
特殊提醒:1、心灵秩序与宇宙秩序的对应产生审美愉悦。
2、人类心灵对宇宙和谐的感知才能,成为摹仿成功的原因。
赫拉克利特:以一种独立的角度深化了毕达格拉斯学派的和谐说,强调“对立产生和谐〞〔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解〕。
“艺术为人的自然。
〞德谟克利特:摹仿以自然为对象,追随自然,主张“经历〞创作论,不强调“神赐灵感〞。
智者学派:由自然哲学转向人类哲学,强调在主观性相对性感觉的审美体验。
普罗塔哥拉斯:美的相对性阐述“人是万物的尺度〞,没有绝对的美丑。
高尔吉亚: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个讨论“艺术幻觉〞问题的人,由于其自身的不可知论,认为艺术只能制造幻觉,或者欺骗。
苏格拉底:1、对于美的普遍性认识与讨论,用否认的方式渐进地定义“美〞。
2、论辩方法:反问〔抓住对方谈话中的矛盾,迫使对方成认自己对原以为熟悉的事物一无所知〕、归纳〔归谬或者证伪,对片面见解的层层否认〕、诱导〔助产,通过启发和比喻,诱导〕、定义〔概括性质的说明〕。
3、目的:提醒真理,探求“善〞本身。
在社会之中便是道德。
“知识即道德,无知即罪恶,道德即幸福〞〔认识和实用的利己主义——尼采〕——典型的功用论。
4、美与善的关系:美中必然蕴含着善。
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和特点欧洲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学习古典艺术的高潮:第一次是文艺复兴,第二次是17世纪,第三次那么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古典艺术的学习主要表现在人文主义方面,其原那么就是强调理性和秩序.画家在绘画中致力于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怀着理性的审美情趣去表现自己心中的"图式".尤其是拉斐尔的作品,以古典式的均衡和端庄被后世的古典主义艺术家奉为楷模.虽然意大利文艺复兴确立了古典主义美术的基本原那么,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古典主义的真正发展是在17世纪,它是法国路易十四时代掀起的一种文艺思潮.路易十四时代是法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把专制君主制度推向了高潮.政治环境孕育了宫廷文化,并催生出古典主义文化潮流,从思想和伦理层面为专制王权提供了基础.古典主义所崇尚的规那么、秩序、均衡、典雅与君主专制制度所崇尚的神圣、崇高、等级秩序和国王的威严有机融为一体.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古典主义绘画的最后一个高峰,这一阶段的古典主义与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18世纪下半叶是法国封建君主制日趋腐败堕落和资产阶级逐渐强大的时期,资产阶级为取得革命的胜利,在意识形态领域高举反封建、反##神权的旗帜,号召和组织人民大众起来为资产阶级革命而献身.为取得这一革命斗争的彻底胜利,首先要在人们的心理上注入为革命献身的美德和勇气,那就是为共和国而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因此,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成了资产阶级所推崇的偶像.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产生了借用古代艺术形式和古代英雄主义题材的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了大卫、热拉尔、勒布伦夫人、格罗、安格尔等多位大师,以大卫和安格尔最具代表性.大卫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最纯粹表达者;而大卫的学生安格尔更是将新古典主义推向了高峰.新古典主义美术由大卫到安格尔是一个转折,在内容上由革命的、与时代相关的事件转向了脱离现实的神话和纯艺术的表现;在形式上由严格的古典主义风格走向了带有华丽东方色彩的古典主义.2新古典主义与古典主义都对造型的准确性要求严格,因此非常强调素描的主导作用.古典主义者坚信只有通过素描,艺术家才能使思想得以表现.普桑是古典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主X艺术家应以智性与理性来支配其素材,他对色彩有过这样的见解:绘画中的色彩是迷惑眼睛的圈套,就像诗歌韵文的迷惑力一样.由此看来,古典主义推崇理智而排斥感觉,进而认为素描比色彩更加高贵.他们非常重视精准的形体观察和对光影的正确分析,并通过理性的空间描述来保持结构的均衡和形式的完整,使写实造型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两位不同时期的古典主义大师——拉斐尔和普桑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非常强调"形"的准确性,且都掌握了对轮廓线精妙处理的素描技巧,这种表现方式与威尼斯画派及鲁本斯在色彩上所表现的X力形成了鲜明对照.新古典主义仍然没有摆脱对素描的依赖.他们的作品普遍具有结构精准、造型完整的特性,而素描训练正好能够达到这种要求.因此,他们把素描的作用放在了首位,认为素描中包含着艺术的尽善尽美.在新古典主义者的理念中,素描甚至被认为是绘画的最高成就.从新古典主义者的标志性口号"只有素描才是真正的艺术"就可以看出他们对素描的认识和推崇.无论是大卫还是安格尔,均为美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素描大师.大卫强调古典艺术特有的准确性和表现力,偏爱雕刻般的造型感觉,追求素描关系下的简洁、质朴和庄严感,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他把素描光影技巧在画面上运用得十分娴熟.大卫虽然对素描推崇备至,但他也十分清楚,素描技巧只是表达情感的一个媒介.在强调素描的前提下,大卫还十分注重对人物精神世界的表现,在作品的素描稿阶段就要求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是大卫的一幅鸿篇巨作,整个画面场面恢宏,人物虽多达百人,但大卫通过高超的素描造型能力,把每个人物形象都描绘得惟妙惟肖,将庄严和恢宏的气氛把握得非常准确.作为大卫的弟子,安格尔对于素描的重视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的造型手法与大卫有所不同.大卫注重古典艺术形式下素描的完整性,以及人物雕刻般的造型.新古典主义在居室设计方面的特点形散神聚是新古典的主要特点.在注重装饰效果的同时,用现代的手法和材质还原古典气质,新古典具备了古典与现代的双重审美效果,完美的结合也让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2、讲求风格,在造型设计的不是仿古,也不是复古而是追求神似.3、用简化的手法、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去追求传统式样的大致轮廓特点.4、注重装饰效果,用谁内陈设品来增强历史文脉特色,往往会照搬古典设施、家具及陈设品来烘托室内环境气氛.5、白色、金色、黄色、暗红色是欧式风格中常见的主色调,少量白色糅合,使色彩看起来明亮.新古典主义建筑创造了一种与现代主义建筑不同的人性化空间,从而在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改善建筑的亲合性方面,为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建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一味追求高大的体量、宽广的空间、无装饰的整一化的外形,是现代主义建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这从经济和空间的使用角度来看,也许有其合理性.但是,建筑从根本上说,毕竟是为人类服务的,而不是人类为建筑服务.因此,作为为人类提供工作、休息、娱乐和活动场所的建筑来说,它应该也必须表现出与人性相关的因素.把建筑从一种冷冰冰的物,变为一种富有人情的空间;把与社会和自然相隔绝的空间,变为一种同社会和自然展开对话的空间.这正是新古典主义建筑为新时代提供的一种新价值,一种最有价值的价值.新古典主义装修风格是指什么?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其实就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风格.一方面保留了材质、色彩的大致风格,仍然可以很强烈地感受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新古典主义的灯具那么将古典的繁复雕饰经过简化,并与现代的材质相结合,呈现出古典而简约的新风貌. 在造型语言上,常选用羊皮或带有蕾丝花边的灯罩,铁艺或天然石磨制的灯座,古罗马卷草纹样和人造水晶珠串也是常用的视觉符号.新古典主义的灯具在与其它家居元素的组合搭配上也有文章.在卧室里,可以将新古典主义的灯具配以洛可可式的梳妆台,古典床头蕾丝垂幔,再摆上一两件古典样式的装饰品如:小爱神像——丘比特像或挂一幅巴洛克时期的油画,让人们体会到古典的优雅与雍荣.现在,也有人将欧式古典家具和中式古典家具摆放在一起,中西合璧,使东方的内敛与西方的浪漫相融合,也别有一番尊贵的感觉. 新古典主义风格,更像是一种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兼容华贵典雅与时尚现代,反映出后工业时代个性化的美学观点和文化品位.新古典风格的"神"在于比例优雅到位.只要比例控制好了,材质较好,做工精细,是很容易打造一个高级的社区.事半功倍,少花钱多办事,鉴于符合目标客户群体的审美取向,销售根本不用担心,屡试不爽.。
欧洲文化的形成发展欧洲文化略分五个时期。
一、古典时期主要是古希腊文明及古罗马文明。
奉行的是异教徒的信仰和实践。
异教徒指非基督教徒,非犹太教徒,非伊斯兰教徒。
理念上鲜有束缚,实践中享受人生,个性突出,热情奔放,创造力旺盛,风格多姿多彩。
二、中世纪时期主要是罗马天主教的教会文化,强调人的原罪,人性受到压抑,文化上是一泓死水。
这一时期的主流是对古典时期的反动。
反主流的代表人物是但丁,杰作是史诗《神曲》。
三、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的复兴,遵循的是人文主义,这是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对抗。
四、新古典主义时期特点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抵制。
有两种相反而相成的思潮:理性主义,认为只有凭借理性认识才能得到可靠的知识。
代表者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为知识的唯一源泉。
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洛克。
前者推崇“理性”,矛头指向教会权威和封建制度,所形成的文化思潮称启蒙运动;后者殊途同归,锋芒直指“君权神授”说,主张立宪政体和政治体制的相互制约。
在文艺风格上,主张明晰,典雅,对称,恬静,认为人应能控制激情,以理性自律。
五、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是对前一时期新古典主义的反作用。
主张:1. 感情重于理性;2. 重回自然,返朴归真;3. 培养自我,解放个性;4. 追求自由平等。
这四项要旨贯串于代表人物的创作思想与创作实践之中。
代表人物有法国思想家卢梭,德国诗人歌德。
英国诗拜伦人第一阶段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
“文艺复兴”一词亦可粗略地指代这一历史时期,但由于欧洲各地因其引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故“文艺复兴”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通称。
它本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领导的反封建文化运动。
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
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欧洲古典家具的发展史及风格1.古希腊和古罗马风格(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古希腊和古罗马家具以大胆、简洁和对称的设计为特征。
家具通常由单一材料制成,如大理石、木材和象牙。
床、座椅和桌子都使用曲线和公平的比例来展示对称美。
2.文艺复兴风格(14世纪至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影响。
它们向往对称美和雕刻细节,并运用了新的设计元素,如拱形和装饰性的木质纹饰。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大理石台面和豪华的面板装饰。
3.巴洛克风格(17世纪至18世纪)巴洛克风格追求宏伟和装饰性。
家具采用了复杂的曲线和雕刻,为富人和贵族提供了一种体现奢华的方式。
桌子、椅子和床上都有丰富的装饰纹样和细节雕刻。
4.洛可可风格(18世纪)洛可可风格强调优雅和精致的细节。
家具的形状变得更加曲线和女性化,采用了柔和的色彩和丰富的装饰性纹饰。
家具的装饰元素包括瓷器、镜子和丝绸。
5.新古典主义风格(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新古典主义风格是对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回归,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传统为基础。
家具设计简洁而对称,注重线条流畅和几何形状。
装饰元素少,侧重于材料本身的纹理。
6.帝王风格(19世纪)帝王风格强调奢华和炫耀的元素。
家具通常由贵重的材料制成,如黄金、宝石和贵重木材。
家具上的雕刻、金属装饰和织物都表现出富丽堂皇的气息。
7.艺术和工艺运动风格(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艺术和工艺运动风格强调简洁的设计、手工制作和材料的质感。
家具通常由天然材料制成,如木材、铁和玻璃。
设计师注重实用性和纯粹的几何形状。
总的来说,欧洲古典家具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并经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帝王和艺术和工艺运动等不同的风格阶段。
每个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元素和特点,展示了欧洲古典家具的丰富多样性和演变过程。
西方文论一、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1、重要概念:美:“美感”、“魅力”、“和谐”艺术:泛指人类的创造活动,并且根据耗费体力的程度来辨别高下,轻则自由。
摹仿:最初意义为宗教祭祀活动中激情的表达,后来德谟克利特将其称为摹仿自然,亚里士多德后为借鉴古人。
净化(宣泄):通过歌舞乐将内心的激情摹仿出来,灵魂得到解脱净化。
(亚里士多德)2、前柏拉图时代的美学和文论毕达哥拉斯学派:时间及政治主张:公元前六世纪兴起,主掌智慧与权力应当合一。
主要观点:数即宇宙,万物的起源是一,强调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描述的精确性。
道德目的:将世界化为数字的秩序。
以和谐的比例安排生活达到净化。
(第一次出现净化)审美理想:一定比例或者对称(“恰当排列”)——最根本的美学命题。
特殊提醒:1、心灵秩序与宇宙秩序的对应产生审美愉悦。
2、人类心灵对宇宙和谐的感知能力,成为摹仿成功的原因。
赫拉克利特:以一种独立的角度深化了毕达格拉斯学派的和谐说,强调“对立产生和谐”(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解)。
“艺术为人的自然。
”德谟克利特:摹仿以自然为对象,追随自然,主张“经验”创作论,不强调“神赐灵感”。
智者学派:由自然哲学转向人类哲学,强调在主观性相对性感觉的审美体验。
普罗塔哥拉斯:美的相对性论述“人是万物的尺度”,没有绝对的美丑。
高尔吉亚: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个讨论“艺术幻觉”问题的人,由于其自身的不可知论,认为艺术只能制造幻觉,或者欺骗。
苏格拉底:1、对于美的普遍性认识与探讨,用否定的方式渐进地定义“美”。
2、论辩方法:反问(抓住对方谈话中的矛盾,迫使对方承认自己对原以为熟悉的事物一无所知)、归纳(归谬或者证伪,对片面见解的层层否定)、诱导(助产,通过启发和比喻,诱导)、定义(概括性质的说明)。
3、目的:揭示真理,探求“善”本身。
在社会之中便是道德。
“知识即道德,无知即罪恶,道德即幸福”(认识和实用的利己主义——尼采)——典型的功用论。
4、美与善的关系:美中必然蕴含着善。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指从14世纪一直到17世纪的,这段时间内欧洲的文化、艺术和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峰。
在这个时期内,欧洲经历了艺术、文学、哲学、科技等领域的成就,也产生了一些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
本文将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为主题,来探讨这个时期内的一些杰出成就和代表人物。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是一种自古希腊和罗马艺术样式的复兴,这种艺术形式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它在欧洲大陆和英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发展,并随着欧洲文化的传播而传到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1. 绘画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成为了艺术中的重要分支,有历史画、肖像画、风景画等不同形式的绘画。
著名的艺术家,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人,在绘画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达芬奇最为人知的作品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拉斐尔的名作有《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等。
而米开朗基罗则以《天花板画》和《大卫像》为代表作。
2. 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具有一种古希腊和罗马式的风格,这种风格是一种对古代欧洲精神的回归。
在这个时期,建筑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建造出一系列壮观的建筑,如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等。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是一种对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学的复兴,代表着人类文化的高峰。
在这个时期,许多伟大的文学家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作品,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地传播和阅读。
1.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家之一,他是英国文学的巨匠。
他的戏剧作品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广泛的文学成就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
2. 奥维德奥维德是罗马时期的诗人,他的作品《变形记》对16世纪的人文主义运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
他的作品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哲学和艺术,歌颂了人类的智慧、智力和美德。
新古典主义文学简介新古典主义文学是一种文学流派,兴起于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的欧洲。
它倡导恢复古典时期的文学和艺术风格,对抗浪漫主义和启蒙运动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文学注重形式美和规范,追求平静、理性和秩序。
本文将介绍新古典主义文学的起源、特征以及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起源新古典主义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法国的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倡导恢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对艺术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新古典主义文学则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和发展。
它通过对古典时期的文学形式和题材的研究,设计出一套新的文学艺术规范。
特征1. 形式美和规范新古典主义文学注重形式美和规范。
它倡导文学作品在结构、语言和韵律方面的严谨与完美。
作家们运用古典时期的写作原则和技巧,诸如合适的节奏和押韵、平衡的句式和段落,来创作出富有艺术美感的作品。
2. 平静和理性与浪漫主义追求激情和感性的表达不同,新古典主义文学追求平静和理性。
它试图抑制情感的波动,通过客观冷静的语调来表达思想和感受。
作品中充满冷静的推理和逻辑分析,而非情绪化的描述和描绘。
3. 古典题材和人物新古典主义文学喜欢用古典题材和人物作为创作的素材。
例如,希腊神话和罗马历史是常见的创作题材。
作家们通过对古典时代的英雄、神话和历史事件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批判。
4. 社会和政治批判虽然新古典主义文学追求平静和理性,但它并非与社会和政治脱离关系。
相反,新古典主义文学常常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讽刺,传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观点。
作家们通常使用古典题材和人物来隐喻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现象。
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新古典主义文学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对文学形式和技巧的要求提供了一种规范,使得后来的作家们能够借鉴并发展。
例如,正是在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影响下,19世纪的诗人们开始更加注重韵律和押韵。
此外,新古典主义文学的理性和冷静的表达方式也影响了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
另外,新古典主义文学在艺术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