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社团活动的课程化

学生社团活动的课程化

学生社团活动的课程化
学生社团活动的课程化

学生社团活动的课程化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和学校传统活动相结合,因此,不少中小学将社团活动课程化作为落实课程改革纲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笔者所在学校于2020年申报并立项了重庆市“十二五”教育重点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中学生社团结合研究》,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学生社团组织管理上的课程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必修课程,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社团结合,实行社团活动课程化,实质上是学校在国家指导纲要基本框架体系内,依据地方教育部门指导方案,规划设计学校自己的社团活动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从课程的角度讲是在国家课程管理制度下,以社团为主体实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在学校内部具体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定意义上讲,课程意味着学校计划和管理的全部。因此学校对于学生社团的管理,从组织功能上划归学校德育处。由德育处团委对其进行必要的审核,起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而学校教务处则将社团活动时间安排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中,写进课表。并根据学生社团的申请和要求配备相应的教室、功能室、实验室,运动场地等。学校根据学生社团活动的需要,开发和设计相应的以“社团活动”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由教务处设置选修课时间,以实现社团活动的有效事前指导,从智力上辅助学生社团,为学生

的社团活动奠定基本能力。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社团活动的时间和场地纳入学校的课程管理计划,并且开设相应的校本选修课程,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从场地、师资、时间等方面给予学生社团活动必要的支持和保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彰显学生个性,并不是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学生社团进行所谓的“规范”。学生遵循自愿的原则组建和停止社团。社团内部根据自身的章程和制度,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学校不进行直接的干预和设计。社团之上,由学生社团自行组织社团联合委员会,对社团活动进行考勤、检查、督促和评比,实现社团群体的自我管理。而场地、场所作为学生社团活动必要的资源保证,学生社团有完全的使用自主权,可以根据社团活动的内容自行决定使用或者不使用。对于一些特殊的社团,也可以根据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周末或节假日举办社团活动,不按照学校设定的每周固定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学习有关社团的校本选修课程,完全不带有强迫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团活动课程化是指社团“指导管理”的课程化,而不是社团“活动内容”的课程化。课程内容规划与实施学校立足于学生社团活动的展开,找出了学生在社团活动所需要的相应的技能、方法,开发和设计了《学生社团项目策划与管理》《信息素养》《团队精神与创新思维》三门社团活动的基础校本选修课程,分别从“学生社团的组建、管理”“活动项目的组织、策划和实施”“形象的包装和设计”“信息的传播和接受”“社会人际交往与处理”“不同文化交际与

融合”“创新思维”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一般时间定在起始年级的上期,利用学校校本选修课时间开设。在实施中,以案例为引领,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展开主题式探究。要求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下,组建、或者模拟组建一个“俱乐部”,面向社区、学校,独立策划并实施一个小型综合性活动。通过亦学亦练的方式,在实践中有效发展自身的社团活动素养和能力。调查显示,即便是学生具备了社团组织和活动能力,但是仍然比较偏爱娱乐性社团活动。这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缺少足够的智力支持有关。抛开固有的学科即课程看法,学校任何组织形式的知识传授都可以视作是课程的内容。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社团活动的水平,加强学生社团活动学术探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学校会应学生社团的申请,根据学生社团活动的主题以讲座的方式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学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必修课和选修讲座的方式,构建起了整体的社团活动课程体系。通过活动前的能力铺垫和培养,活动中的间接影响和感染,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水准。课程评价社团外在的展示活动是目前评价社团的主要依据。但如果作为课程来考虑,就应该将社团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在课程评价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主要采用档案袋评价为主。通过对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过程资料结合学生活动的结果来综合评估和考察学生。因此,学校为每个学生社团建立了一份档案。其中囊括社团章程、社团组织体系、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活动内容及效果、

活动记录及考核、交接状况、财物使用和管理、社员人数及参与等几方面,以此作为对学校社团考核评估的依据参考。社团联合会根据平常的考核、检查对每个社团做出考察报告,也是作为对学校社团考核评估的依据之一。最后,每个社团向社团联提交一份独具特色的表达材料(海报、照片甚至是真人快闪)。社团联集中向全校推出,每位同学只需将便利贴贴在自己支持的社团旁边。最后社团联结合学校的社团档案、社团联的考察报告和同学们的投票,评选出优秀社团。这样的社团活动课程化,真正做到了指导到位而不越位,想学生之所想,对学生和学生社团成长的助益都是非常明显的。(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

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方案 小学 2014.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繁荣校园文化,转变育人模式,持续推进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建设,创设更多有利于学生自我选择和符合个性爱好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一个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 二、规划目标 1.总体要求: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推动学生社团(学校课程)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学校主动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建设目标:以“让每一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学生社团”为目标,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一样专项特长。 3. 主要任务:整合教育资源,发展学生社团,创造良好条件,

开展多彩活动;制定相关制度,建设管理并重,丰富校园生活,提升综合素质。积极探索学生社团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课程化、品牌化之路,努力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课堂、实践基地和大舞台。 三、规划原则: 1.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切实提高学生各方面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负责。 2.激发主体发展积极性原则:推进社团活动,学生是主体。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积累和磨炼,长见识、得乐趣,从而提高能力和水平。 3.发展特长,建设特色教育的原则:推行社团活动,就是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就是进一步拓展教育的空间,以目标构建内容,促使学生发展特长,学校发展特色,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4.创设条件,保障安全原则:推进社团活动,要克服困难,创设条件,从而有效实施。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整合各种资源,全方位的保证每位学生的安全,让每一项活动安排,都能体现对学生周到的关怀。 四、具体规划: (一)组织机构成立学校社团活动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德育处、教导处、教科室组成。定期组织学习研究,协调校内外、课内外关系,保证方案正常实施。具体实施人:各项活动具体

班级社团活动课程

领袖儿童活动课程 领袖儿童社团活动教材 健康快乐动起来

领袖儿童活动课程社团活动教材 社团活动 健康快乐动起来 三年级上学期 三(1)班 写给同学们的话 亲爱的同学们: 知道吗?你们是领袖花儿,美丽如花!马桥镇小

学是你们领袖儿童成长的乐园,三(1)班是你们领袖花儿健康生成的家园“独立思维,敢于表达!”是咱班的班训。参加“健康快乐动起来”这项社团活动能锻炼身体,娱乐身心,是培养你们领袖潜质的基石。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努力,将来成为世界各行各业的领袖! 目录 第一章1、活动主题 (5) 2、活动理念 (5) 3、设计意图 (5) 4、活动目标 (5) 5、活动策划 (5) 第二章活动准备 (6) 第三章活动过程 (7) 1、准备活动:课前热身操 (7) 2、转呼啦圈:单人自主玩圈 (8) 3、玩呼啦圈:课中律动 (8) 4、跳呼啦圈:用单脚跳呼啦圈 (9)

5、才艺展示:放松小舞蹈 (10) 第四章活动评价 (11) 健康快乐动起来 “自主性”领袖儿童班级社团活动 第一章 活动主题:健康快乐动起来(玩呼啦圈)。 活动理念:转变学生的活动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学习方式,大量的活动为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体育水平和全面素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创造,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展示我班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表达、学会质疑、学会方法、积极健康、合作向上、追求卓越、超与自我”的领袖儿童综合素质。 设计意图:以“健康快乐动起来”为主题,组织一次转呼啦圈、跳呼啦圈、玩呼啦圈的综合性社团活动。通过活动激活学生“独立思维,敢于表达”的领袖潜质。 活动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呼啦圈活动中锻炼身体,娱乐身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与水平,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2、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形式,并通过自主探索创编游

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路径

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路径课程游戏化的意图 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设立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课程游戏化是什么?大家可能有疑问,因为过去对这个问题没怎么提过,或者过去课程和游戏是分开提的,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大家会有一些不同想法。站在质量的高度,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我们应该对课程游戏化作出一个回答。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同时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水平,提升课程实践的水平。我们通过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课程实践水平,来提高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尤其是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课程意识、教师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此项目是一个从小的切入点去推动整体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我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抓课程游戏化这件事不是为了项目本身,而是教育质量的抓手和切入点,这也是当前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突破口。抓课程游戏化最核心的是能让我们的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更加贴近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因此,不是说幼儿园课程贴一个游戏化的标签,或者游戏活动多一点就是游戏化了。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水平,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水平,提升教育质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根本的任务。所以理解课程游戏化要从提升教育质量的高度来理解,要从儿童发展上来理解。 高质量的教育有赖于科学的实践,游戏化是科学实践的基本路径和指导思想之一。当我们不能很好地理解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我们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就没有真正确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就没有充分地落实。这个课程实践的基本前提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对《纲要》和《指南》的认识,把里面的观念统一到、融入到当前的实践中。所以,我认为课程游戏化也是贯彻落实《指南》的抓手。

中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实践

中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实践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 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 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中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实践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 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和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合作,发起了“乡村少儿小记者”活动,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此活动为依托,探索乡村学校的课程化出路。 一、小记者课发起的背景 2015年,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图书项目《乡村少儿》决定,在已经获得海外 中国图书资助的学校寻找开展小记者活动的学校,通过网络授课的形式,最终形 成小记者作品,向《乡村少儿》投稿。在乡村学校试验开设小记者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互联网授课的形式,提高乡村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网络资源的信心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乡村孩子参与课外社团活 动的兴趣和意识,探索乡村学生参与学生课外活动的途径和模式。同时,引导和 激励乡村教师的参与意识。参与到互联网网络活动中来,从传统课堂走向翻转课堂,参与到教育创新活动来。 二、小记者课策划过程 1.网络征召活动。2015年初,《乡村少儿》杂志编辑部在相关的微信、QQ 平台发布在乡村学校开设乡村少儿小记者队的消息,愿意做小记者活动课的学校 和老师来一起参与讨论。 2.项目学校老师征询学生意见。我在所任教的班级就开设乡村少儿小记者活 动的形式、目的、意义、方法、过程向同学们作了说明,经过他们自己商议,我 班共有胡锦禄等11位同学加入到小记者队伍中来。我作为项目学校老师,把学 生的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向杂志主编黄老师作了汇报。 3. 项目学校老师和杂志讨论小记者活动方案。在网络平台上,项目学校老师 和杂志编辑部讨论具体实施方案,最后形成了《关于组建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 〈乡村少儿〉小记者队伍活动方案》,规定了小记者活动课的目的、形式、计划等。 4.项目学校老师和杂志编辑部沟通。了解各学校的电脑、网络情况,能否开 展网络授课,YY平台乡村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是否会使用。学校的图书情况,学生 的阅读、写作状况,考试压力对于活动开展的影响等等。也了解了乡村孩子的作 品发表渠道,诸如是学校的广播站,还是校报校刊,地方报刊。 三、小记者课程实施 1.成立小记者队。编辑部向小记者发出问卷调查表,如小记者自我介绍,小记者 思维方式,回答勺子的作用。 2.网络授课。首先,远程授课老师制作PPT,发布到小记者群,项目学校老师下载,学习,并呈献给学生进行预习。熟悉课程内容、目标、作业、预设存在的 问题等。其次,学生打开PPT,进行语音授课。学生通过聊天窗口,发送文字信息,和授课老师交流、互动课程内容。约四十分钟课程完成后,教师布置离线作业, 同时,教师预设、生成作业中的问题,适度点拨学生。学生对作业可以合作讨论,

中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实践

中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实践 发表时间:2016-07-13T10:54:06.41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8期作者:文兵元张玉清[导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丰乐镇中学733016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中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实践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和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合作,发起了“乡村少儿小记者”活动,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此活动为依托,探索乡村学校的课程化出路。 一、小记者课发起的背景 2015年,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图书项目《乡村少儿》决定,在已经获得海外中国图书资助的学校寻找开展小记者活动的学校,通过网络授课的形式,最终形成小记者作品,向《乡村少儿》投稿。在乡村学校试验开设小记者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互联网授课的形式,提高乡村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网络资源的信心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乡村孩子参与课外社团活动的兴趣和意识,探索乡村学生参与学生课外活动的途径和模式。同时,引导和激励乡村教师的参与意识。参与到互联网网络活动中来,从传统课堂走向翻转课堂,参与到教育创新活动来。 二、小记者课策划过程 1.网络征召活动。2015年初,《乡村少儿》杂志编辑部在相关的微信、QQ平台发布在乡村学校开设乡村少儿小记者队的消息,愿意做小记者活动课的学校和老师来一起参与讨论。 2.项目学校老师征询学生意见。我在所任教的班级就开设乡村少儿小记者活动的形式、目的、意义、方法、过程向同学们作了说明,经过他们自己商议,我班共有胡锦禄等11位同学加入到小记者队伍中来。我作为项目学校老师,把学生的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向杂志主编黄老师作了汇报。 3. 项目学校老师和杂志讨论小记者活动方案。在网络平台上,项目学校老师和杂志编辑部讨论具体实施方案,最后形成了《关于组建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乡村少儿〉小记者队伍活动方案》,规定了小记者活动课的目的、形式、计划等。 4.项目学校老师和杂志编辑部沟通。了解各学校的电脑、网络情况,能否开展网络授课,YY平台乡村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是否会使用。学校的图书情况,学生的阅读、写作状况,考试压力对于活动开展的影响等等。也了解了乡村孩子的作品发表渠道,诸如是学校的广播站,还是校报校刊,地方报刊。 三、小记者课程实施 1.成立小记者队。编辑部向小记者发出问卷调查表,如小记者自我介绍,小记者思维方式,回答勺子的作用。 2.网络授课。首先,远程授课老师制作PPT,发布到小记者群,项目学校老师下载,学习,并呈献给学生进行预习。熟悉课程内容、目标、作业、预设存在的问题等。其次,学生打开PPT,进行语音授课。学生通过聊天窗口,发送文字信息,和授课老师交流、互动课程内容。约四十分钟课程完成后,教师布置离线作业,同时,教师预设、生成作业中的问题,适度点拨学生。学生对作业可以合作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互相评价。 四、小记者作业评价 1.网络课堂反馈。在上新课之前,授课教师对小记者的作业分别点评。点评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期望性评价让小记者有更多的信心参与到活动中来。同学们反应良好,对小记者活动信心满满。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去。教师就同学们的作业精彩部分着力点评,呈现在PPT上。 2.项目老师点评。对于学生作业,主要是提醒任务完成,注意作业要点,积极协调学校完成小记者课堂任务,线下作业的互相讨论、探讨、修改。 3.优秀作品进入《乡村少儿》编辑部采稿。经过编辑部老师的讨论、修改、编辑,最终成为《乡村少儿》用稿,出版后送小记者一本杂志,作为奖励。 4.正能量传播。小记者作业发布到小记者qq群、小记者老师微信群、基金会论坛板块、种子老师群、项目老师qq空间、博客,让更多的老师了解小记者社团活动的意义,吸引更多的学校加入到小记者队伍。 五、小记者活动课程实践反思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全国性的基金会、民间社团组织都已经参与到基础教育的进程来了。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图书资助和阅读促进项目,在全国影响极大。桂馨基金会和大学生社团的紧密合作,开设乡村学校科学教育课效果卓著。各地都有民间组织参与到乡村学校的各种活动课程中,为乡村教育的观念进步和革新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主要形式就是教师培训网络化,社团活动开放化、社团活动网络化、社团活动课程化是主要特点,也是乡村教育社团活动的未来方向。参考文献 [1]刘联怎样搭建个性发展平台[N].珠海特区报,2008,03,27,(009)。 [2]刘永安开封高中学生社团活动红红火火[N].开封日报,2007,04,11,(002)。 [3]赵广成坚守教育常识才有真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4,01,09,(005)。 [4]嵇元李继业苏州:中小学补课可举报[N].新华日报,2007,02,07,(B01)。

中学生社团活动介绍

州城二中学生社团活动介绍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活跃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校园文化和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经学校研究同意,我校成立多学生社团组织、兴趣小组,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现“自主发展”。 一、主要目标与活动原则: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着“有所作为、有所进步、有所攀登”的要求,完善学生社团的开展,保证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力求活动的成效性,使社团活动的开设与开展成为学校打造品牌的亮丽的窗口。 学生社团是学校群众性团体,它是学科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它为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和文化修养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学生创造事迹活动、施展创造才能提供了舞台、同时也能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学生社团和兴趣协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选择性,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让他们有展示才华的自由度和空间。因此要一改过去组建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由学校确定社团、老师指定学生参加的做

法,让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个性专长,由学生自己来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活动。 二、健全组织机构 1、领导机构:校长室、教导处、教科组、团委等。 2、分设机构: ①桃李文学社:桃李树荫下,你我共同展示自我的文采。 ②宾芳音乐社团:一个有着和谐悦耳、忧美动听音乐的王国。 ③ POP英语角:在“流行中得到知识,在“快乐”中体验英语,和我 们一起享受英语给我们的乐趣。Welconme! ④篮球俱乐部:用双手展示我们的风采!⑤星光羽毛球社:举起球拍,挥洒精彩!⑥足球俱乐部:在这里寻找对足球的热爱!⑦乒乓世界:乒乒乓乓,走世界,圆你明星梦!⑧跳跃青春花样跳绳社团:跳出你的精彩,跳出我们的花样世界!⑨时代校园之声:小小的话筒,沟通你我的心灵!⑩梦言书画社:在这里,用笔写出你的风采,用画笔描绘精彩的世界! 3、社团管理:社长(指导教师)1人、副社长(指导教师)1-2人、委员若干名,成员自定。 三、社团活动具体要求: 1、做到“三化” 1)社团管理规范化,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己的组织,固然有其灵 活性和自治性的特点,但是也应受到相关制度的约束; 2)社团运作社会化,鼓励社团走出去、引进来,向社会宣传自己,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

6月21日,本报刊发了江苏徐州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很多幼儿教师提出疑问:怎样理解课程游戏化?课程游戏化的实质及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 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 记者:我们常说好课程就像是幼儿园的“健康心脏”,近年来,不少地区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探索,比如江苏推行的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您是如何理解课程游戏化这一概念的? 虞永平: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水平,进而提升教育质量,是当前学前教育面临的最根本任务之一。 我一直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其最核心的目的是让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及兴趣与需要。 那么,什么是课程游戏化?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应该对课程游戏化作出一个回答。通俗地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因此,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 记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课程游戏化是对纲要要求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吗? 虞永平:我认为,两者的精神是完全统一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已提出了“游戏是基本活动”的问题。所谓基本活动,意味着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我认为基本活动内涵有三:一是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这不是个别环节要做游戏,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满这种游戏精神。二是自由游戏时间要保证,不能被“教学”及其他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动环节,尤其像集体教学活动环节,应尽可能采用游戏方式。 不是把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 记者:过去,课程和游戏是分开提的,当它们组合在一起,会让人产生一些不同的想法,比如课程游戏化是不是意味着把课程都变成游戏? 虞永平:高质量的教育有赖于科学的实践,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发展实践的基本路径和指导思想之一,也是切入点之一。

德育活动课程化总结

信仰课程,让德育教育温暖你我 ——德育活动课程化工作总结 和平小学 2018年9月

信仰课程,让德育教育温暖你我 和平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化工作总结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文化、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那么如何让德育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成为了留给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随着十九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入,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有效推进,市教育局关于德育活动课程化改革方案的实施。我们和平小学近年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全面推进德育活动课程化的“软着陆”,创新了德育活动形式,丰富了德育活动内容。实践中,我们结合学校“享受教育”的办学理念,“三和”精神文化,以打造一所有信仰文化的思维型学校为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思维和色彩斑斓的童年。给每一位孩子带得走的思维能力,留得下的综合素养,为时代留下推进的痕迹,培养具有中国责任感、世界视野的改良世界的中国人。我们深入挖掘小学校内外课程、将课程、思维、游戏、文化、实践活动复合交叉,力求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和老师中,形成领域广泛,富有特色、有温度有创意的德育活动课程化体系----和合信仰课程。

一、和合信仰课程的落地萌发 和平小学确立了“一主两翼”的课程改革结构模式。“一主”即以国家课程为中心,融合德育教育。将多学科内容,资源整合,内外重组,建构系统化的德育渗透课程。包括:共美课程、七彩课程、博物馆课程。“两翼”即将思维学习引入课堂和游戏中,拓宽课程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打造思维课程与魔法课程的校本课程。包括:脑思维训练课、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和三十二记忆法。“一主两翼”的课改结构模式,如同和平小学的文化标识和平鸽一样,展翅高飞。而信仰课程作为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化改革的重要体系,是和平文化信仰的传承----“拼搏成就人生,合作创造奇迹”。 二、和合信仰课程的茁壮成长。 和合信仰课程包括围绕“绽放生命的色彩,飞向美丽的地方”的学生课程和“用柔软的心,做温暖的事”的教师课程。两项课程交相呼应,共同成长,将信仰课程打造成为了和平小学的品牌课程之一。 学生课程:色彩斑斓 (一)共美课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坚持合作创造美的理想,开展不同主题下的“合作”----将校风、学风渗透到学生的言行举止中;把“仁爱、明德、勉行、豁达”的和合精神传承;用德育教育滋养师生心灵。 共做一个创意作品:这是学校开展项目式学习的重要环节,一个主题,多维度的渗透,求同存异,发散思维,探索学习合作。例如,举行“情系国庆,浓情中秋,做有信仰的和平人”中秋国庆活动。组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提升高校社团发展质量的新途径 ——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为例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是繁荣校园文化,锻炼学生能力的重要平台。高校社团活动课程化是对社团发展以及社团作用的新探索。本文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第三学期社团开课实践为例,分析了社团课程化意义,指出了社团课程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社团;课程化;意义;问题;对策 一、背景 (一)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三学期制简介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实施的三学期1是以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学校根据“创新型、实践性、高水平和有特色”的原则,在小学期开设了以实践性为主的课程,进一步拓展同学视野,为同学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同学们能更多接触学术前沿,感受多种教学风格。从山大威海分校实施“三学期制”的实践来看,它能够较大地凸显出制度变革的灵活性,规避两学期制存在的不足,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我校学生社团建设情况概述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在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它作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塑造、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在广大同学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1987年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以下简称我校)第一个学生社团成立以来,随着我校的发展,学生社团的质量和数量业已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团数量步步攀升,1987年我校第一个社团成立以来,经过近20余年的发展,如今我校学生社团数量已达117个;第二,社团种类逐步齐全,由单一的社团种类,现在发展成社会公益类等八大种类;第三,主旨结构日益完善,由最初校学生会社团部的管辖到现在社团联合会,组织结构日程完备;第四,活动丰富,影响面广,每学年举办社团活动500余次,吸引20000余人次参与。学生社团已经俨然成为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学生活的主要力量。 (三)三学期制下的学生社团建设 学生社团在推进育人工作、繁荣校园文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力抓手,为了继续发挥学生社团在锻炼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作用,我校团委根据“创新型、实践性、高水平和有特色’原则,创新性的社团活动与教学课程的成功结合,实现了社团活动的课程化设置, 1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自2008年7月实行三学期制改革,通过压缩第二学期课时,开办第三学期的方式吸引国内外优秀资源来我校讲学,开拓学生视野,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社团课程

一、社团课程 1.每个年级的社团课程按本册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编排。如:六年级上册有7个单元,社团课程也安排7个单元;第一单元的课文有《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家》、《古诗两首》,社团课程的第一单元就为爱国篇,标题内容可以设计成“祖国母亲我爱您”等此类的语言。第二单元的课文有《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船长》、《爱之链》,社团课程的第二单元就为责任篇,标题内容可以设计成“爱与责任——做人之根本”。 2.每个单元的主题命名字数、格式尽量一致。每单元安排3—4篇文章。 3.文章来源可以是网络搜索,也可到书店购买与教材配套的一些教辅,如《课课通》、《新习作、新阅读》、《小学生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 4.设计格式如下: (1)16k纸,上下左右页边距为2.5 (2)“美文欣赏”可以根据所选文章内容,可改为“诗文诵读”、“故事城堡”、“课文助读”、“链接背景”等四字词语。 (3)文章题目:宋体,4号 正文:宋体,小4号,行距18 (4)文章后面“阅读提示”、“自悟空间”两个栏目的标题不变,里面的内容自己设计。

第七单元 美文感悟 “刮骨疗毒”与“麻沸散” 我国古代神医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1600年左右,可要说麻沸散”的发明,还和赫赫有名的关羽有联系呢。 蜀国大将关羽在和魏国曹仁的军队作战的时候,右臂中了毒箭,满臂通红,非常危险。关羽的儿子关平立即请来名医华佗。 华佗仔细地看了伤口后,叹口气说:“毒素已经渗到骨头里了,只有把脓血和坏死的肌肉全部剐掉。”“那骨头里的毒怎么办呢?”关羽关切地问。华佗胸有成竹地说,“用刀在骨头上刮掉。”还没等华佗说完,关平就抢着说“不行!不行!” 关羽听了,忙叫属下请华佗进帐,笑着说“我视死如归,刮骨疗毒有什么好怕的。请刮吧。”说着就伸出手臂。华佗割开皮肉,见骨上已经发青,用刀在骨上刮,军帐里的人都吓得掩面失色,关羽却神态自若,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还请来马良和他下棋,关羽边下边说:“好棋!好棋!” 华佗医治好了关羽的伤后,情不自禁地叹道“我第一次见到将军这样的硬汉子,真是英雄啊!”关羽也笑了,说“我也是第一次见到你这样的神医,了不起啊!哈哈……” 回到家,华佗的心情特别沉重,心想:要是有麻醉药就好了,不然病人太痛苦了。经过反复研究,华佗终于发明了一种能让人麻醉的药酒。这就是“麻沸散”。华佗利用“麻沸散”为许多人治好病,被称为“一代神医”。 。

社团活动课程方案(1)

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 淇滨区牟山小学

淇滨区牟山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 一、社团活动课程的特点和目标 相对于国家规定和学校规定的课程而言,学生社团活动课程是一种自主性的课程,它由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自主实施。同时,与学校其他课程相比,学生社团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实践形式为主。因此,自主性和实践性是学生社团活动课程的最基本特点。 课程按照社团性质分为7大类: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这个主题,围绕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全面发展;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增长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广阔舞台,进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组织协调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创新精神和个性品质。 基本目标如下: 1、了解自我的兴趣爱好、能力特质,形成自我发展的目标、促进目标的实现。 2、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实践活动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探究习惯。 3、激发好奇心和观察力,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主动探索

问题。 4、树立民主平等意识,培养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团队精神,在学习活动中有自律意识和关心他人的情感与品德。 5、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领导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6、通过社团活动,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道德情操,涵养艺术情趣,提高科学素养,锻炼强健体魄,充实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每一个学生社团的具体目标,由该社团自行制定,编写成“某某社团活动课程实施纲要”。 二、社团活动课程实施说明 (一)课时安排: 一般每周2课时,每学期大约30课时,统一集中安排在周五下午进行。 (二)实施原则: 1、全体在职教师都要参与社团活动课程; 2、每个社团最多可有3名校内辅导教师; 3、音、体、美、英语、科技类社团由学校统一安排活动地点,社团成员可跨年级、跨班级选人,每个社团人数不低于30人; 4、语文、数学类社团,每个年级有几个班,就设几个社团,社团成员施行年级内走班制,即只在本年级选人。活动地点设在本年级各班教室。各年级长具体负责本年级此类社团活动的统筹

小学学生社团活动实施方案

开河学校社团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体局《关于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切实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主动地发展,以“三个面向”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着眼于促进学生兴趣、需要和特长的个性化发展,着眼于促进学生当前与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着眼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结合我校的具体特点和传统优势,努力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决定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社团活动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大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项活动以“生动、活泼、自主、发展”为主题,以推进素质教育和配合“减负”工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使广大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为工作目标,从而达到促进学校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社团活动力求成效,以促进每一位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推进我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实现学校“务实抓教育,创新求发展”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活动宗旨

依据学校新课程标准,积极开展“学生社团”工作,促使更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特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校园生活得到丰富,使学校教育管理再上新台阶。 三、领导小组 组长:张文保 常务副组长:宋爱军 副组长:王淳田科侯俊武 四、社团种类 学生社团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以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个人能力为目标的社团,如计算机兴趣社团、演讲与口才协会、节目主持人社团、校园广播社团、小记者团等; 2、以文娱、体育、艺术等方面内容为主的文化、娱乐、运动型社团,如文学爱好学生社团(文学社、诗社、经典诵读社等)、体育爱好学生社团(武术、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围棋、象棋、健美操、街舞等)、艺术爱好学生社团(舞蹈、合唱、戏曲、课本剧、器乐、声乐等)、兴趣爱好学生社团(集邮、书法、美术、摄影、动漫、古迹民俗探究、军事爱好者俱乐部等); 3、以志愿者组织社会服务为主要目标的服务型社团,如爱心服务社团、心理咨询社团、环保社团等; 4、以科学探究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型社团,如科技发明社、科 技探究社、天文社、航模社等;

中心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正式版

Some problems that have appeared or can be expected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d through the record of the terms,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中心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正式版

中心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方案资料适用于某些已经出现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明文或条款的记录,加以有效的监督与执行,确保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xx社团活动课程的特点和目标 相对于国家规定和学校规定的课程而言,学生社团活动课程是一种自主性的课程,它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同时,与学校其他课程相比,学生社团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实践形式为主。因此,自主性和实践性是合x社团活动课程的最基本特点。 课程按照社团性质分为7大类: xx社团活动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这个主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全面发展;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

趣、增长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广阔舞台,进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组织协调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创新精神和个性品质。 基本目标如下: 1.了解自我的兴趣爱好、能力特质,形成自我发展的目标、促进目标的实现。 2.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实践活动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探究习惯。 3.激发好奇心及观察力,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主动探索问题。 4.树立民主平等意识,培养与他人合

中学学生社团建设实施计划方案(含附件)

----初级中学学生社团建设实施方案 学生社团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为进一步发挥社团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引导我校广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发挥潜能、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推进我校校园文明建设,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紧密围绕我校“立德树人,质量为本”办学目标,积极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社团的组织管理和活动指导,发挥社团在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及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广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1、积极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实现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化,使社团活动成为学校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2、繁荣我校的文化生活,提升我校的办学品味,丰富我校的文化内涵,展示我校的办学特色。 3、坚持学生自主选择、自我完善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催生一支敬业奉献,有创新意识,熟悉学生社团工作的指导教师队伍。 三、组织管理 1、学校成立以校委会为总组织,校团委负责社团工作,定期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协调各方面关系,确保学生社团工作的顺利实施。 2、校团委负责制定学生社团活动的总体方案,并对各社团及其活动进行协调、管理和评价,努力促使各社团活动规范化、课程化、有特色、有创新。 3、各教研组原则上应指导社团1—2个。各教研组负责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及本组教师个人爱好、特长等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团建设目标、指导计划,并择优推荐社团指导教师。 4、各社团原则上设指导教师1—2名。指导教师具体实施社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在工作中既要注重育人效果,又要注重资料(如社团章程、活动计划、活动安排、活动记录、活动资料收集、工作总结、学生获奖情况等)积累,每学期末送活动资料交校团委存档。

社团活动课程方案(1)教程文件

社团活动课程方案(1)

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淇滨区牟山小学

淇滨区牟山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 一、社团活动课程的特点和目标 相对于国家规定和学校规定的课程而言,学生社团活动课程是一种自主性的课程,它由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自主实施。同时,与学校其他课程相比,学生社团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实践形式为主。因此,自主性和实践性是学生社团活动课程的最基本特点。 课程按照社团性质分为7大类: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这个主题,围绕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全面发展;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增长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广阔舞台,进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组织协调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创新精神和个性品质。 基本目标如下: 1、了解自我的兴趣爱好、能力特质,形成自我发展的目标、促进目标的实现。 2、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实践活动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探究习惯。

3、激发好奇心和观察力,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主动探索问题。 —1— 4、树立民主平等意识,培养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团队精神,在学习活动中有自律意识和关心他人的情感与品德。 5、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领导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6、通过社团活动,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道德情操,涵养艺术情趣,提高科学素养,锻炼强健体魄,充实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每一个学生社团的具体目标,由该社团自行制定,编写成“某某社团活动课程实施纲要”。 二、社团活动课程实施说明 (一)课时安排: 一般每周2课时,每学期大约30课时,统一集中安排在周五下午进行。 (二)实施原则: 1、全体在职教师都要参与社团活动课程; 2、每个社团最多可有3名校内辅导教师; 3、音、体、美、英语、科技类社团由学校统一安排活动地点,社团成员可跨年级、跨班级选人,每个社团人数不低于30人;

学生社团活动的课程化

学生社团活动的课程化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和学校传统活动相结合,因此,不少中小学将社团活动课程化作为落实课程改革纲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笔者所在学校于2020年申报并立项了重庆市“十二五”教育重点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中学生社团结合研究》,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学生社团组织管理上的课程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必修课程,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社团结合,实行社团活动课程化,实质上是学校在国家指导纲要基本框架体系内,依据地方教育部门指导方案,规划设计学校自己的社团活动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从课程的角度讲是在国家课程管理制度下,以社团为主体实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在学校内部具体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定意义上讲,课程意味着学校计划和管理的全部。因此学校对于学生社团的管理,从组织功能上划归学校德育处。由德育处团委对其进行必要的审核,起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而学校教务处则将社团活动时间安排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中,写进课表。并根据学生社团的申请和要求配备相应的教室、功能室、实验室,运动场地等。学校根据学生社团活动的需要,开发和设计相应的以“社团活动”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由教务处设置选修课时间,以实现社团活动的有效事前指导,从智力上辅助学生社团,为学生

的社团活动奠定基本能力。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社团活动的时间和场地纳入学校的课程管理计划,并且开设相应的校本选修课程,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从场地、师资、时间等方面给予学生社团活动必要的支持和保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彰显学生个性,并不是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学生社团进行所谓的“规范”。学生遵循自愿的原则组建和停止社团。社团内部根据自身的章程和制度,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学校不进行直接的干预和设计。社团之上,由学生社团自行组织社团联合委员会,对社团活动进行考勤、检查、督促和评比,实现社团群体的自我管理。而场地、场所作为学生社团活动必要的资源保证,学生社团有完全的使用自主权,可以根据社团活动的内容自行决定使用或者不使用。对于一些特殊的社团,也可以根据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周末或节假日举办社团活动,不按照学校设定的每周固定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学习有关社团的校本选修课程,完全不带有强迫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团活动课程化是指社团“指导管理”的课程化,而不是社团“活动内容”的课程化。课程内容规划与实施学校立足于学生社团活动的展开,找出了学生在社团活动所需要的相应的技能、方法,开发和设计了《学生社团项目策划与管理》《信息素养》《团队精神与创新思维》三门社团活动的基础校本选修课程,分别从“学生社团的组建、管理”“活动项目的组织、策划和实施”“形象的包装和设计”“信息的传播和接受”“社会人际交往与处理”“不同文化交际与

高校学生活动课程化初探

高校学生活动课程化初探 高校学生活动课程化是在充分认识到学生活动的育人功能的前提下,在学生活动数量、参与人次达到较大规模的客观实践环境中,学生活动平台较完善的政策背景中,按照课程的规律有组织、有计划的在活动实践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完满教育”为例,以学生活动的“三维教学目标”建设充实“完满教育”顶层设计内容,进而初步理清高校学生活动课程化发展的思路。 前言:高校学生活动是高校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其他一切学生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内容,是凸显高校特色培养模式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阵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群体更容易获得新思维、新观点,思维更加活跃,活动意愿更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高校学生活动课程化是在充分认识到学生活动的育人功能的前提下,在学生活动数量、参与人次达到较大规模的客观实践环境中,学生活动平台较完善的政策背景中,按照课程的规律有组织、有计划的在活动实践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完满教育”为例,以学生活动的“三维教学目标”建设充实“完满教育”顶层设计内容,进而初步理清高校学生活动课程化发展的思路。 为行文方便,正文部分笔者将“完满教育”的概念等同于“高校学生活动”概念。 一、课程概述 课程不仅仅是教材、讲课,而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所以完满教育课程化就是澄清、梳理完满教育的教育价值,明确完满教育实践目标及过程,规范完满教育实践活动,科学认定完满教育学分,确保学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 二、完满教育课程化的必要性 (一)明确教学目标是完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学生当对完满教育的理解认知还处于模糊状态,这种状态的产生是源于完满教育的实践形式囿于活动本身,大量的活动使学生头脑发热,无法体会和思考活动的教育意义。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走“课程化”道路,明确告知或启发学生通过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通过活动学生要掌握什么样的活动知识,只有学生学到了自己所不懂的东西,才会继续参与活动。 (二)挖掘完满教育的课程属性是完满教育目标达成的本质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将完满教育写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规定了相关

思维导图社团课程方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思维导图社团课程方案

思维导图社团课程方案 一、课程需求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相当于个人数据库。 思维导图越发频繁地被人们应用在工作和学习中。 思维导图有利于人们对问题进行全方位、系统的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激发联想,让我们的联想变得层次更深、范围更广,不错过任何一个小细节;思维导图丰富而生动的画面,能够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记住更加生动的内容;思维导图赋予大脑以最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进行思考,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我们掌握了利用思维导图学习的方法,那么我们的思考能力和思考水平都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课程目标 1.了解思维导图创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通过对思维导图作品的欣赏观察,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3.提升学生的想象、创造和创新意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建立学生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创新的意识; 4.体验创作思维导图乐趣,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创作兴趣。通过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创作,提高中年段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思维发展,使全校逐渐形成爱动脑、爱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课程内容 1.思维导图的来源与发展史; 2.欣赏思维导图,了解思维导图创作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尝试动手创作故事类思维导图,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解自己的设计; 4.对数学书中每单元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并创作思维导图; 四、教学时数 10课时,每周1次。 五、课程实施 1.面向四年级学生招生,计划招生每班2人; 2.每周一蓓蕾计划时间2:50-3:35上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