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数的组成分与合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24 MB
- 文档页数:21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数的组成分与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大纲,围绕《5以内数的组成分与合》的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数的分合”,详细内容为:1)理解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2)运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的分合概念;3)通过数数游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理解数可以分解成不同的数,也可以由不同的数组合而成。
2. 培养学生运用数的分合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的概念理解,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的分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数字卡片、水果图片、计数棒等。
2.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水果图片、计数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水果切切看”的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数的分合。
2. 例题讲解:讲解5以内数的组成,以3为例,展示3可以分解为1和2,也可以由1和2组合而成。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操作数字卡片,完成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练习。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检查学生对5以内数的组成分与合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5以内数的组成分与合》2. 内容:数的分合概念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数的分合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数字4分解成两个数,并说出它们组合的方式。
(2)运用数字卡片,完成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练习,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1)4可以分解为1和3,也可以分解为2和2。
组合方式:1+3=4,2+2=4。
(2)见学生完成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如家庭成员、玩具数量等,将数的分合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大班数学5以内数组成分与合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第三章《数认识》内容,着重探讨5以内数组成、分解与合成。
详细内容将包括数字1到5概念、数分合原理以及相关实践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5以内数字基本概念,理解数组成和分解。
2. 培养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和思维活动进行数分解与合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数分合过程,增强逻辑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数分解与合成概念,以及如何运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是数字1到5认识,以及通过具体操作体会数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数字、实物模型(如水果、玩具等)、PPT 课件。
学具:学生每人一套数字卡片、画有数字纸张、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开场通过一个简单游戏,让学生分组,每组用5个物品(如5个苹果)进行分配,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不同分配方式。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数分解与合成,如数字3可以分解为1和2,也可以合成为4+1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用数字卡片完成2、4分解和合成练习,并在黑板上展示。
4. 互动讨论让学生分享随堂练习解题过程,讨论不同分合方法,引导他们思考最优解。
5.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实际问题,如“我有3个橘子,想分给两个朋友,可以怎分?”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数字15及其组成分解与合成例子学生解题过程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果你有一堆5个橘子,请想出至少3种不同分配方式,并画出示意图。
2. 答案分解和合成练习答案可以多样,例如2可以分解为1+1,3可以合成为1+2。
分配方式示例:①每人1个,剩下2个不分;②一人2个,另外两人各1个;③一人3个,另外一人2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特别关注。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学生对于数组成、分解与合成直观理解是关键。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要能够准确反映教学难点与重点。
大班数学5以内数的组成分与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幼儿启蒙数学》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5以内数的组成、分解与合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分解与合成,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5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数的组成,熟练掌握5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5以内数的组成分与合课件、磁性数字卡片、磁性黑板。
学具:学生用磁性数字卡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故事《小兔子分萝卜》引入,讲述小兔子有5个萝卜,要分给其他小动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配。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5以内数的组成,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的组成。
(2)教师示范5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让学生跟随操作磁性数字卡片。
(3)学生分组操作磁性数字卡片,练习5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的分解与合成方法。
例题1:4可以分成1和3,也可以分成2和2。
例题2:1和3合成4,2和2合成4。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本,让学生独立完成5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练习。
5. 小结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5以内数的组成:1、2、3、4、52. 5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1+4=52+3=53+2=54+1=5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将5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方法写下来。
(2)用磁性数字卡片拼出5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
2. 答案:(1)5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方法如板书所示。
(2)学生用磁性数字卡片拼出的分解与合成图形正确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5以内数的组成、分解与合成。